(二)心绪飞扬:青少年要掌控的情绪心理20
“这回睡不着觉的不是你了”:焦虑,让生活毫无乐趣可言
一个商人的妻子不停地劝慰着在床上翻来覆去、折腾了足有几百次的丈夫:“睡吧,别再胡思乱想了。”
“嗨,老婆啊,”丈夫说,“你是没受过我这种罪!几个月前,我借了一笔钱,明天就是还钱的日子。可咱家哪儿有钱啊!你也知道,借给我钱的那些邻居们比蝎子还毒,我要是还不上钱,他们能饶得了我吗?就为这个,我能睡得着吗?”他接着又在床上继续翻来覆去。
妻子试图劝他,让他宽心:“睡吧,车道山前必有路,说不定明天能弄到钱还债。”
“不行的,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啦!”丈夫喊叫着。
最后,妻子忍耐不住,她爬上房顶,对着邻居家高声喊道:“你们知道,我丈夫欠你们的债明天就到期。现在我告诉你们:我丈夫明天没有钱还债!”她跑回卧室,对丈夫说:“这回睡不着觉的不是你,而是他们。”
心灵茶坊
丈夫因为无法还钱而产生焦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过于焦虑导致自己彻夜不眠,这种做法值得商榷。没错,生活中有很多事需要担忧,可是如果每件事都焦虑得让人无法入睡,那么这样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况且焦虑并不能改变现状。
心理学中指出,焦虑是一种没有明确原因的、令人不愉快的紧张状态。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人的警觉度,充分调动身心潜能。但如果焦虑过火,则会妨碍人们去应付、处理面前的危机,甚至妨碍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一个人乘坐的汽车突然发生车祸,虽然自己没有受伤,感到侥幸、宽慰,但事后一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发抖,这是常说的“后怕”,其实就是焦虑。一个人面临会见重要人物、登台表演、等待可能来的空袭警报时都可能产生焦虑。
焦虑多表现为心悸、心慌、忧虑、担心、愣神、沮丧、灰心、自卑,但自己又无法加以克服,整日忧心忡忡,似乎感到灾难临头,甚至还会担心自己可能会因失去控制而精神错乱。
心理学研究表明,导致焦虑的原因既有心理的因素,又有生理因素的参与,同时,人的认知功能和社会环境也起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焦虑者及其亲属一般多具有焦虑性格,即易焦虑、激怒,胆小怕事,谨小慎微,情绪不稳,不安全感强,自信心不足等。由于性格使然,这种人即使遇到细小的事件也往往不能适应,面对轻微的挫折或身体不适就出现过度的紧张,以致逐渐产生焦虑。解除焦虑首要的办法就是将内心的焦虑发泄出来,可运用写日记、向朋友倾诉等方式;确定自己的目标,没有目标很容易让人茫然不知所措;多参加集体活动也是一种放松的方式。
总之,不要让焦虑的状态影响自己太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