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影响世界青少年的心理寓言
788800000087

第87章 人格档案:青少年要完善的人格心理81

(六)人格档案:青少年要完善的人格心理81

不敢讲“布施”的人:打破吝啬的樊篱

从前有一个非常吝啬的人,他从头上的每一根头发到脚上的每一个脚趾头都很吝啬,他从来没有想过要给别人东西,连别人叫他讲“布施”这两个字,他都讲不出口,只会“布、布、布……”个半天,好像一讲出这两个字,自己就会有所损失。

佛陀知道了这件事后,就想去教化他,于是到了他住的城镇去开示。佛陀就告诉大家布施的功德:一个人这辈子之所以富有,比别人长得高、长得帅,所有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跟上辈子的布施有关。

这个吝啬的人听了佛陀的教示之后很感动,可是他仍然布施不出去,他为此深感烦恼,便跑去找佛陀,对佛说:“世尊呀!我很想布施,但是做不到。”佛陀从地上抓了一把草,把草放在他的右手,然后要他张开左手,佛陀说:“你把右手想成是自己,把左手想成是别人,

然后把这把草交给别人。”这个吝啬的人一想到要把这把草给别人,就呆住了,想得满头大

汗,仍然舍不得给出去,最后,他突然开悟:“原来左手也是我自己的手。”就赶紧把草给

出去,自己也为此深感欣慰。第二次他只约花了一分钟,就把草给出去。后来,他只要很简

单地就可以把草给出去。佛陀又说:“现在你把草放在左手,把右手张开,将草交给别人。

”第一次他也是想了半天才给出去,第二次他很容易就交出去。最后,佛陀对他说:“你现

在把这把草给别人。”他便把这把草给了别人。

经过不断的练习,这个有钱人便把财物布施给别人,最后把房子也布施给了别人,结果终于得到了他以前从未有过的幸福。

心灵茶坊

吝啬果真能给吝啬者带来愉快吗?不能。当文中非常吝啬的人学会布施后,才体会到幸福的乐趣。

吝啬是一种有能力资助他人却不肯伸出援助之手的心理。吝啬之人都非常计较个人的得失,遇事总怕自己吃亏。吝啬之人非常看重自己的财富与利益,为了既得利益,可以六亲不认,甚至“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他们对别人的苦楚显得冷漠无情,毫无怜悯之心,甚至落井下石。吝啬之人很少参与社会活动,也不关心周围的事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他们不愿帮助别人,因此很少有知心朋友,有了困难也就很难得到他人的帮助。

需要强调一点,吝啬与吝惜是不同的。吝惜是对所有的财物都非常珍惜,不随便浪费,不大手大脚。然而,吝啬却具有强烈的自私性,非常计较个人的得失,遇事总怕自己吃亏,可以慷国家、集体之慨,对个人的私利却丝毫不让步,总是高估人家,低估自己,永不满足。另一方面,由于吝啬已成习惯,时间久了,人缘不佳,在个人工作、生活中遇到困惑、障碍,也得不到有力帮助,久而久之,陷于一种吝啬心理问题漩涡之中。

对付吝啬最好的方法就是施与。施予的追求没有资格的限制,再吝啬、再坏的人,只要决心想给予,就可以透过训练开启布施之心。所以,在生活中,让我们学会“布施”吧,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让我们得到更多,学会给予,才能收获幸福,懂得付出,才能有更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