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西岩君为甘肃静宁人,执教甘人,此次来宁举办画展,实可谓陇上艺术界开一新纪元也。予流连鉴赏,情不自禁,且对其佳作意境与用笔用墨,历久难忘。观止钦佩之余,略志其杰作如下。
翎毛:大幅《立鹰图》两幅,老鹰枭目锋嘴,延伫海石,羽翮矫健,跃然欲搏。其中一幅,有朱绍良先生题诗:“玉立崖头何所思,秋心万展欲无垠。摩天掠地耸排定,侧翅云中世不知。”
《芦雁图》,老芦两枝,下立五雁。其中,二雁回颈弹膝,一雁头插翅眠,一雁就食,一雁远望欲鸣,各具神态。画上齐白石先生题句云:“余尝见边寿民先生画雁,鸿雁不易单。此幅好在一雁引颈作盼望状,自不成单矣。”
《垒卵图》,焦墨画一孤灯,淡墨画五卵四鼠,各占领域,作瓜分状。慕寿祺先生题图中寓意诗,令人叫绝,诗曰:“鲲泼飞扬,莫须岁延长。描写事者,笔花带血光。赵君爱国士,中夜起彷徨。图成难子,鼠伺其旁。居安不忘忧,何周群。况值多事秋,离善田庄。危乃祸之本,祸乃福之堂。庶以古之人,宜自强。”
《追求图》,两雉分立石上,和鸣铿锵。
《雄鸡图》,雄鸡昂颈独立,英风勃勃。画上题有:“年来无复中宵舞,自笑功名一念轻。”
《柳塘清趣图》,翠鸟鸣于疏柳,小鱼戏于碧流。虽寥寥数笔,逸味隽永。
大幅《百雀图》《瀑布山鸡图》与《雏鸡图》,姿态各异,羽毛参差蒙茸,有天真烂漫之趣。均写意潇洒,用笔不滞,有长短高下、浓淡相宜之妙。
人物:《下层工作图》,系一手工锥鞋匠,神情毕肖。均笔墨浑朴,生动异常,为画作之冠。又有老鸦四只,栖于枯松,泼墨舞之,浑如崩雪。
绢画《渊明抚孤松间盘桓图》《木兰从军图》《麻姑图》,均工笔写成,设色甚古。其写渊明,则危崖抚松,奚奴携琴,远山晴云,淡如静水,大有抒怀畅啸、飘然欲仙之势。其写木兰,则老父牵骑挟弓,泻流涉渡,作觅人状;其女木兰,侧坐山腹,冥想沙滩鸿雁,作思射状,不仅画情绵密,章法合理,而且妩媚中带雄健之风。
《流亡图》,画一老太婆拄杖背筐,龙钟婆娑,正与《麻姑图》之美盼皎洁,蹁跹而来,同工异曲,无独有偶。
以上四幅,堪称精品。
《达摩尊者》《铁拐李仙》《阿汉》三图,或设色,或素描,均笔力劲细有高致。
《刮》,系写剃头者与被剃头者之神情,上有多处名人题诗。张恨水先生题曰:“人生不自由,千作逆。若能浩然叹,谁来刮我头。”凌文渊先生题曰:“曾是威椅平上衡,教我低头默无声。剃锋试处无余地,青发蓬蓬刮复生。”齐白石先生题曰:“三百年前削发手,当门挂剑最销魂。笑君畏缩何须削,最好髡松作汉人。”末题:“子厚(赵西岩)擅长讽世,画此帧,尤有深意。”
此幅作品在宁夏展出后,引起观众的广泛关注和兴趣。在展览会上,张慎微先生另纸题跋云:“观此作品,见刮者之凶恶,则被刮者之难受,其取材为剃头,妙不可言……”
花卉:《夹竹桃图》,靓姹婉秀,清空婀娜,如月宫仙子傍石停足。
《梅花图》,疏影斜垂,玉骨珊珊,如寒玉带妍,贞介娟纾。
《墨菊图》,信手写来,笔笔皆舞,设有陶令,当复醉倒。画上题诗云:“重阳时节雨潺潺,四五花疏院不宽。老欲学人篱下种,看花容易折腰难。”
以上三幅,香而不艳,逸妙绝伦。
《月季花》,嫣然含笑,的是可人。
《红菊图》,清逸独标,宜称雅士。画上题诗云:“不容丹桂称前辈,只许寒梅步后尘。”
《秋海棠图》,写生逼真。画上题诗云:“幽院名园门不关,百花落尽见苍苔。陔头剩有秋香在,狂蝶幺蜂也惹来。”
其他,如《莲花》两幅,《葡萄》《紫藤》各一幅,以及《依样》《葫芦图》《枇杷图》《柿子图》等多幅,均整中有乱,乱中有整,正奇互用,苍老活泼,非功深者不能也。
山水:《空山晴云图》,用折带皴兼米芾之法,烟云缭绕,清流湍急,意境轩豁,洵属变体。
《观潮图》,两峰突兀,怒潮云翻,运墨如金,以神韵胜。
《海角天涯图》,层峦叠翠,涛浪卷飞,楼观偎依峰巅,小桥可静幽人,别有洞天,可涤胸襟。
《拖船图》,青嶂屏峙,树小山高,江岸曲径,逆流挽舟,疑是青铜峡里佳景。
其余,如甘青要道之《享堂桥》《兴龙山》《兰山行旅》等画,为写实之作。
《牧归》《渊明逸致》《白岳齐峰》《西头小村》《匡庐凌云》等画,形状多端,新意无穷,非胸罗山河与大自然陶融,莫能机杼于怀也。
文中,昝元鼐先生认为:“陇上名画家赵西岩先生携画来宁展览,于山水、人物、翎毛、花卉无一不精,取意仿佛傅(抱石)、赵(望云)二君,异流同源,堪为伯仲,而笔墨雄肆,有过之而无不及。”
赵西岩画展在宁夏展出期间,宁夏社会各界人士对赵西岩先生及其画展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誉。
王星光先生撰文《介绍陇上青年画家赵西岩先生》道:
一个初秋的早晨,笔者遇到一位40岁左右的陌生客,从两额的皱纹,显示出是一位饱经风霜、行装甫卸的旅客,可是在举止和服装上,一望而知,其为富有艺术修养的画家。在交谈后,果然是我十年来渴望未遇的北方画宗齐白石先生的高足、陇上名画家赵西岩先生。
赵西岩先生说,此次来宁夏举行画展,尚属首次,主旨在完成他数年来“走遍西北各省,寻找画材”的愿望,和结识银川的文化工作同仁。这不仅是宁夏画界同仁的幸运,也是宁夏文化界的光荣。
赵西岩先生作画造诣甚深,山水、人物、花卉、翎毛样样均佳,尤以花卉见长。过去,从民国十九年(1930年)起,在太原、西安、兰州、开封各地举办画展,颇负盛名。本省文化运动委员会已邀请赵西岩先生假云亭纪念堂举行画展,届时,宁垣士女当可欣赏赵西岩先生的佳作。
阳秋先生撰文《西岩之画展》道:
老友赵西岩先生为毫无疑问之画家。夫所谓画家者,整个艺术界之画家,而不能以赵西岩先生籍隶西北,因而缩小其范围,直指之为西北之画家也。
赵西岩先生为白石老人之高足,近年以来,画风变更,所作山水颇有石涛意味,而花鸟较往昔尤为细腻,足见日日在进步之中。此次来宁夏展览,佳作颇多,用笔用墨均见专长,非画道中人,难以道其奥妙。行见先生之来,不惟予各界以观光机会,且可提起一般人士对于艺术之欣赏与创作兴趣,则其意义岂不重且巨哉。
赵西岩先生大名已久誉全国,固不需要之介绍宣传,兹辍数语,以志观感。
段雨汀先生撰文《赵西岩先生画展观后记》道:
久经本报介绍之赵西岩先生画展,我终于看到了,这是一种无上的幸运。
我8月26日从黄渠桥赶到宁垣,天色已晚,不能得观。一夜浸雨未停,第二天早9时冒雨往观。陈列室设在云亭纪念堂,地址优美而辉煌,内里则绘画得古色古香,更衬托着赵西岩先生的大作,分外显得琳琅。
余博观毕时,赵西岩先生自外而入,年纪约40岁的样子,头戴一顶灰色硬盔棉布帽,身穿西装,外披一件黑色皮革大衣。言谈谦逊,令人可亲,的确是一位处身教育界多年的一位艺术家。
全场作品有50余幅,其中以山水为多,花鸟其次,人物为少。各幅已为爱好艺术者定购,价值均在3000元以上。
由此可见,赵西岩先生之作品深为一般社会人士之欢迎。以个人拙见,此记出数帧,以作研讨。
赵西岩先生作品以花鸟为最成熟,人物次之,山水又次之。山水、花鸟之作风,皆出白石翁左右,虽苍老不及,而秀润则有过之。
花鸟中有《芦雁图》一幅,用墨浓厚,笔力超劲,有如海风卷涛之势。雁嘴是用深赭色漫涂,更觉踏实稳妥,各雁姿态亦照应得宜。其令人醒目之处,不在色彩之鲜艳,而在笔气之超脱,此乃作品之上乘。
其次,《墨荷》一幅,虽画一枝一叶,而浓淡、章法、风格妥帖出俗。
《松鹤图》,用墨浑厚,大有名人之慨。
设色《月季》,色调艳而不俗,嫣然一幅中国画写生。
人物画法兼长中西,其画作有《罗菩萨》素描一幅,传神生动,线条秀润有力,颇含吴道子写真妙术,兼带西画法。
人物有《下层工作者》和《刮》二帧,笔法、设色、构图无不描绘比肖,其生动之态,令人观之称赞。尤其《刮》幅,刮人者以凶纮之刀势,自下而上,逆发而刮,而被刮者瞑目竖颈,喘息屏气之神态,使人观之立生骇悚之感。
其它,如《垒卵》一幅,鼠之淡墨,卵之淡赭,在轻淡之属和中,颇有白云明月衬托之趣。
山水在形与神上,一望而知是嫡出白石翁之门,惟下笔稍嫩,而不能与此间画法相调和,且远近间似乏烟云气,此画中不足之处。
子宽先生撰文《评西岩先生画展》道:
诗主灵性,画贵气韵,诗无灵性则枯索无味,画无气韵则板滞如死。气韵者何?万物所寄托之精神也。故作画不以写形为主,而以传神为上。然传神之法,贵简而不取繁,贵水墨渲染而不取丹青敷布。作画如此,乃艺术至高之境地。王维论画云:“画道之中,水墨为上,肇自然之理,成造化之功。”旨哉斯言。
予友赵西岩君,昔从白石翁学,颇得写意之妙。其作画,以墨喷出,挥毫数笔,即成佳构。近应本省文化界邀请,来宁夏作贺兰山之游,并出其所作50余帧,展览于云亭纪念堂。
予抽暇往观,但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其中,花卉以《月季》《秋菊》《夹竹桃》为最秀丽;翎毛则《立鹰图》《百雀图》生趣盎然,活现纸上;山水中《渊明抚孤松间盘桓图》及《兴龙山》等幅,豪迈雄厚,且率含蓄之致,而且有意境,有创造,不泥古,不袭今,尤见赵(西岩)君平日修养之深。
昔予于绘事门外汉也,不能作深刻之评论,因占《五律》一章,以记其实:
西岩性旷达,妙笔夺天工。
画傲青藤老,师宗白石翁。
悠悠成绝作,宛宛见豪雄。
浩气充天地,中西一贯通。
赵西岩画展在宁夏展出期间,三民主义青年团宁夏省团部筹备处“为增进艺术研究兴趣起见”,于8月25日下午,邀请赵西岩先生在三青团宁夏省团部筹备处礼堂举行公开艺术讲演,题为《谈谈艺术》。
讲演会由“三青团”宁夏省团部书记李作栋主持。出席讲演会的听众有省垣三青团团员、中小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爱好艺术人士1000余人。
首先,赵西岩先生讲述了此次来宁夏举办画展之目的,略谓:“马(鸿逵)主席为革命前辈,西北人士同深敬仰。此次来宁之第一目的为晋谒马(鸿逵)主席。其次,宁夏为复兴唐室之根据地。有宋一朝,元昊建国西夏,雄视西北,其政治、文化受中国本部之感染甚深,而对宋朝之盛衰影响亦甚大,是宁夏在中国历史上有重大之作用。并以宁夏地势依山带河,素有塞外江南之誉,当有不少画材。此次来宁之第二目的为采集画材。”
关于艺术,赵西岩先生讲演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一,艺术之意义。二,中西艺术不同之点。三,艺术与人生。其“阐述艺术沿革、作用、价值,极其透辟。历二时余,始于频频掌声中宣告散会”。
赵西岩先生此次来宁夏举办画展,一方面,为“完成他数年来走遍西北各省,寻找画材的愿望,和结识银川的文化工作同仁”;另一方面,为“游览贺兰(山)名胜,增进艺术之修养”。
由于赵西岩画展作品被宁夏社会各界定购一空,为满足宁夏各方购买其画作之需求,赵西岩先生自8月12日抵达宁夏,至10月5日离开宁夏返回兰州,在宁夏办展、讲学、游览、写生、作画,滞留近两个月。
期间,9月10日至14日,宁夏社会各界绅士、名流李作栋、麦思信、王含章、罗雪樵、白贡甫、昝毅行、张荣绶、马良骥、袁金章、张厚载等10人,在《宁夏民国日报》上连续刊登《陇上名画家赵西岩先生笔润》启事,称:“此次赵西岩先生莅宁举行画展,所有杰作订购一空。赵君本拟事毕即行返兰,经敝人等再三挽留,始允暂作小住。现为酬答朔方人士盛意起见,即赴贺兰山采集资料,以展画材。值此名画家行将返里之际,墨宝急宜珍藏,良机颇难再返,幸勿失之交臂。兹将润笔价目开后,希注意为荷。计开:四尺全张价洋1500元,一裁二价洋1000元;五尺全张价洋2500元,一裁二价洋1500元;四尺四分之一价洋800元;五尺四分之一价洋1200元;山水每平方尺价洋1500元。(接洽地点:本市文化服务社,宣纸自备。)”
10月5日,赵西岩先生离开宁夏返回兰州。行前,赵西岩先生在《宁夏民国日报》上刊登告别《鸣谢》启事,曰:“西岩此次来宁观光,深蒙少云(马鸿逵)主席、各位长官暨各界亲友介绍,在省垣(银川市)举行个人画展,并光临指导,拙作得能全部售出,感谢溢于言表。现因返兰匆促,恐走谢未周,特专诚登报鸣谢,敬乞垂察。赵西岩谨启。”
据说,赵西岩先生在宁夏期间,前往其下榻处求教者络绎不绝,其诲人不倦的风范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