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汽车大亨:福特成长日记
7892400000006

第6章 机械发明家(3)

也是这次在底特律,亨利得到了一个足以改变他一生的消息,那就是汽车已经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了。

对于亨利来说,“汽车”这个词还是个新概念。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出现在1769年,是法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古诺发明的。他将一台蒸汽机装在了板车上,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前三轮车。

这第一辆汽车可够怪的了,它的车身是用木头制成的,用三个庞大的车轮支撑着。车的前部装着一个“梨”形的锅炉,利用锅炉产生的蒸汽驱动前轮,使车辆前进。这辆车非常笨重,制作简陋且工作效率不高,每走15分钟,锅炉的压力就不够了,就要停下来,加水烧开,再用蒸汽推动车子前进,而它的最高速度也就每小时4千米,而人不快不慢地走一小时,还能走上3千米呢!

尽管如此,这辆车还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采用了机械动力,只靠自身驱动,已经具备了汽车的基本条件。因此,蒸汽机车可以称为汽车。

可惜,这辆车是依靠前轮转向的,而前轮又背着个笨重的蒸汽锅炉,所以控制方向很费力气。最后,在一次行驶在下坡路上时,因转向系统失灵,这辆车撞到了兵工厂的墙上。就这样,值得纪念的世界第一辆蒸汽汽车被撞得七零八落,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次车祸了,尽管如此,浪漫的法国人还是一再地向世人声称是他们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但是,世界上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汽车是德国的戈特利勃·戴姆勒发明的。当古诺的第一辆汽车“以身殉职”的时候,人类发明汽车的脚步并没有停止。针对古诺汽车的缺点,人们开始研究新的发动机来取代那些巨大而又笨重的锅炉。

1883年,戴姆勒在迈巴赫的帮助下发明了一种内燃式发动机,它是以汽油为燃料的,这台发动机就是现代发动机的鼻祖。1885年,戴姆勒把改进后的发动机装在了自行车上,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接着,他又把发动机装在了四轮马车上,这就是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油汽车,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汽车。

在戴姆勒制造了第一辆四轮汽油汽车的几个月之前,德国人卡尔·本茨也使用汽油发动机制造出了第一辆三轮汽车,并且这辆车已经具备了现代汽车的一些基本特点,如电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挂和掣动手把等。卡尔·本茨还为这辆车申请了专利,1886年1月29日,本茨得到了德国皇家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证书,1月29日就成为世界汽车诞生日,1886年为世界汽车诞生年。这辆世界上首部三轮汽车被取名为“奔驰1号”,这是以本茨的名字命名的,由于翻译的问题,现在都译作“奔驰”。

1888年,卡尔·本茨的妻子贝尔塔带着她的两个儿子驾驶这辆汽车首次完成了100公里的长途旅行,这在当时堪称壮举,所以贝尔塔就成为世界上的第一位女司机。

从此,各国都争相发展汽车工业,汽车制造业逐渐进入了黄金时代。戴姆勒、迈巴赫和本茨在汽车发展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都是“汽车之父”,他们的名字和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汽车至今仍被人们所尊重。因为他们都是德国人,他们的汽车代表着品质和尊贵,所以直到今天,德国车还是非常受欢迎的,我们熟知的大众、奔驰、宝马、奥迪、MINI、斯科达、沃尔沃都是德国品牌。

敏感、执着的亨利对汽车这一变化表现出了无比的兴趣,而且重要的是他发现了自己一直以来就陷入了误区,他发现自己一直都在痴迷蒸汽机,而忽视了新的技术。但对于一个立志发明的人来说,及时地掌握现有的发明成果和发明信息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他发现自己的目标又明确了一点,那就是制造一种装在轮子上、能够代替一匹马所做的工作的机器,他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动力不应该是蒸汽机,而是内燃机,也就是以汽油为动力。

一辆“不用马拉的大车”,而且是由一台汽油发动机驱动,这样明确而清晰的想法激励着亨利,他可以在这个明确而可行的方向上努力了。1887年,他在自己农场里的一个简陋车间里仿造了一辆四冲程奥托发动机。这是怎样的一种原理呢?亨利在他的自传《我的工作与生活》中这样告诉我们:“‘四冲程’的意思是指活塞在气缸内经过四次过程而推出一次动力:第一次把气体吸进来,第二次压缩气体,第三次是燃料爆发或能量转移,第四次是排出废气。这个小模型运行得很好,它有一英寸的口径和三英寸的冲程,以汽油为能源。”

也是从这时候起,亨利着魔般地研究内燃机。1887年,他开始实验双缸发动机,他做了很多设想,做了不少努力,但最终也没有成功。

将近10年的乡村生活没能让亨利静下心来,他一直渴望着做出“不用马拉的大车”,他也在不停地努力,但几乎没有取得任何重大的成就,他的梦想还只停留在设想阶段。他的几次成功的实验也并没有多大现实意义。农村生活对亨利而言已经成为一种障碍,他无法突破自己,那么就只有离开这里了。要发明创造必须到更广阔的空间去,接触最先进的思想,否则他将一辈子被困在这里。这对于亨利来说无论如何是不能甘心的。于是,他开始试着在底特律寻找工作,他也意识到想把车子造出来,自己电气方面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因此,当爱迪生照明公司提出雇请他为机械师兼工程师时,他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当时,父亲送给亨利的那片林地上的木材已经被砍伐的差不多了,亨利也需要更多的钱买零件,继续他的发明之梦。

亨利要搬到底特律去住,而他的妻子更喜欢待在农场,但她理解并支持丈夫的志向,于是,亨利接受了这份工作。当时他的工资很高,每月有45美元,这已经高过农场的收入了。

1891年9月,亨利和克拉拉搬到底特律,跟他们一起来到底特律的,还有亨利在农场的那个“车间”。亨利将在那里继续他的实验。

爱迪生照明公司的明星员工

来到底特律,亨利和克拉拉首先搬进了巴格利街的一所住房,这是一套两间的住房,房间都很小,而且光线不太好,远不能和他们在迪尔伯恩的住宅相比。不过,新的住处也有一个优点,到爱迪生变电所只有几个街区的距离。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们搬家达十几次之多。

爱迪生照明公司创立于1886年,是底特律一家比较大的企业,几乎整个底特律都靠它提供动力源。亨利在接下来的将近10年时间里都为这家公司工作。

亨利与克拉拉来到底特律的当天晚上,亨利就投入了工作。刚开始的时候,他在一个变电所负责各种机器的安装和检修,他上的是夜班,每天晚上6点,他就开始连续12个小时的夜班轮换工作。虽然工作辛苦,亨利却感到很幸福,他热爱底特律,热爱爱迪生公司,还有公司那些机器,他对它们的喜爱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他的能力完全胜任他的工作,不到一个月,他就因排除了一次故障而得到大家的认可,上级主管看到他的工作如此出色,立即给他加薪,接下来的一个月又给他加了5美元。亨利的名气和薪水一步步高升,也改为了上白班。几个月后,他被调到位于华盛顿大道和斯塔特街口的公司总部。

亨利·福特再次感到了拥有熟练的技术给他带来的好处,而且,在30岁的年龄,他已经完全能独当一面了。当然,假如他因此就满足了,甘心在这样的大公司里做个机械师,过着安定富足的生活也无可厚非,但是,他是那种不会轻易满足的人,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而且梦想已经越来越清晰了,那就是研制出“不用马拉的大车”。

除了做一些实验,他开始关注机械类发明的动向,那些关于机械类的杂志他差不多都读遍了,只要一有时间,他就翻阅那些杂志,每期的《美国机械师》都是他必看的杂志,有时他会随手绘制一些初步的设计图样。他的同事们都知道他对他的梦想是多么着迷。这时候的亨利仿佛有一种强大的动力驱使着自己前行。

搬到底特律不到半年,克拉拉就怀孕了。1893年11月6日,亨利和克拉拉的独生子出生了,他给儿子起名叫爱德塞尔。亨利最好的朋友就叫爱德塞尔·拉迪曼,是亨利小时候的同学,在当时亨利班上所有的孩子中,爱德塞尔的成绩是最优秀的,亨利非常崇拜这位朋友,此时他在国内的化学界已经小有名气了。他用好朋友的名字给自己的儿子命名,希望儿子能像好朋友那样从小就出类拔萃。他的儿子没有辜负父亲当初的期待,他很优秀。然而,当亨利功成名就的时候,他对自己这个儿子却是苛刻到了极点,百般迫害,以至于这个儿子饱受屈辱和折磨,在49岁的英年就先他而逝了。

有了儿子的亨利是幸福的,他更加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不久,他又被提升为公司的副总机械师,月收入也从最初的每月45美元升到了75美元。

1893年底,由于业绩突出,亨利·福特被任命为底特律爱迪生照明公司的总机械师,年薪1000美元,这在当时是相当高的收入。刚刚30岁的亨利就在这样的大公司做总机械师,这在当时的底特律并不多见。

他的技术已经相当纯熟,是工厂里不可或缺的人物。即使是在睡觉的时候,他也像个消防队员那样,把衣服摆放在身边,一旦出现突发事件,他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解决那些不听话的机器可能出现的故障。而那些机器就像顽皮的孩子很快就被他驯服了。渐渐地,亨利·福特成了底特律的名人,被聘为底特律基督教青年技工学校的兼职教师。他很善于表达,在向学生们讲授机械技术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成长经历融入其中,很多学生受到他的鼓舞后成为有志青年。很多青年技工以他为榜样,把他当做踏踏实实、勤奋苦干的典范。当然,这时的亨利和后来的作为美国“汽车之父”的亨利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但是任何伟大的成就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这就像万丈高楼不会平地起一样,亨利不是也有过困惑的少年时代、迷茫的青年时代吗?好在他现在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青年人在面对人生的种种困惑时应该采取的态度,那就是磨砺自己,不放弃理想,勇敢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