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女性健康与保养
7892500000033

第33章 孕产期健康与保健(7)

产妇产后衣着应整洁、舒适、冷暖适宜,不要穿紧身衣裤,也不要束胸,以免影响血液循环或乳汁分泌。夏季注意凉爽、排汗,冬季注意保暖。过分“捂”的不良习俗是不科学的。如果捂得太严,会使汗液不能蒸发,影响体内散热,造成体温升高。尤其在炎热的夏天,捂得太严会造成中暑。

可以选择适当的收腹带来收紧腹部,以防腹壁下垂,但不可过紧,以免影响腹腔脏器的生理功能。

产妇应选择舒适透气的布鞋或软底鞋,不要穿高跟鞋,因为高跟鞋可使身体重心改变,加重肌肉的负担,易引起腰酸腿疼。即使在家里或夏天也不要赤脚,应穿棉线或毛袜,防止脚底痛。

产妇的生理状况较为特殊,毛孔呈开放状态,易出汗,又要喂养小宝宝,因此,内衣裤应选择吸汗、透气性好、无刺激性的纯棉布料,宜宽大舒适,不要过于紧身,避免选用化纤类内衣,每日应更换内衣裤。

胸罩能起到支持和扶托乳房的作用,有利于乳房的血液循环。对产妇来讲,不仅能使乳汁量增多,而且,还可避免乳汁郁积而得乳腺炎。胸罩能保护乳头免受擦伤和碰痛,避免乳房下垂,减轻乳房在运动和奔跑时的震动。

应根据乳房大小调换胸罩的大小和杯罩形状,并保持吊带有一定拉力,将乳房向上托起。产后乳腺管呈开放状,为了避免堵塞乳腺管,影响宝宝健康,胸罩应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布料,可以穿着在胸前有开口的喂奶衫或专为哺乳期设计的胸罩。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产妇避免产褥期感染的重要措施:

1.要勤洗澡,勤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与干燥。

2.产妇使用的卫生贴、会阴垫要经过消毒。

3.如有会阴切开,伤口尚未拆线,每日要擦洗一次外阴。

4.要破除产后不刷牙、不洗澡、不梳头等旧风俗习惯。一个月不刷牙,牙齿肯定要得病。刷牙时用温水,牙刷不要太硬。如果您真的感觉牙齿松动,应请医生检查是否需要补钙。

5.洗澡尽量用淋浴。会阴伤口处不要用肥皂。刚刚洗浴完毕,不宜进入通风的环境,不要让空调和电风扇直接对着吹,不要用吹风机吹干头发。剖宫产的产妇可在2周后开始洗澡。

月子里可以照常刷牙,以保护牙齿健康。有人认为月子里不能刷牙,这是不对的。产妇在月子中须进食大量的糖类、高蛋白类食物,进食的次数也会增加,如果不刷牙,最容易坏齿,引起口臭和口腔溃疡。漱口刷牙能清除食物残渣及其他酸性物质,保护牙齿和口腔。

产妇应该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刷牙时要用温水,牙刷不要太硬。刷牙时,不能横刷,要竖刷,即上牙应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而且里外都要刷到。

饭后要漱口。中医学主张产后用手指漱口。方法是:将右手食指洗净,或用干净纱布裹住食指,再将牙膏挤于指上,犹如使用牙刷一样来回上下揩拭,然后按摩牙龈数遍。在月子中,这样漱口能防止牙龈炎、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也可采取盐水漱口、药液漱口等办法,如用陈皮6克,细辛1克,用沸水浸泡,待温后去渣含漱。

产后洗澡应注意什么

传统观念认为,产妇分娩时失血,分娩后大量出汗,气血两虚,产后洗澡容易感受外邪,因此不主张洗澡。其实这种认识是不符合卫生要求的。

产后皮肤排泄功能旺盛,出汗较多,乳房还会淌乳汁,阴道不断有恶露排出,尤其是夏天,短时间内就会出现难闻的气味。不仅产妇本人感到不适,细菌也会趁虚而入,所以需要比平时更讲卫生,保持全身清洁,预防乳腺炎和子宫内膜炎。与不洗澡的产妇相比,产后洗澡者皮肤清洁,会阴部或其他部位感染炎症的几率明显降低。如果产妇身体健康,分娩顺利,完全休息好后,应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完全可以照常洗澡。勤洗澡可以保持汗腺通畅,有利于体内代谢产物排出,还可以调节植物神经,恢复体力,解除肌肉和神经的疲劳。淋浴对乳腺分泌乳汁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乳汁的质量,而且婴儿患鹅口疮的发生率也比较低。

产妇气血虚弱,表收不固,抵抗力差,易受邪气侵害,所以产后洗澡应特别注意寒温得当,严防风、寒、暑、热乘虚而入。产妇产后洗澡应该做到“冬防寒,夏防暑,春秋防风”。在冬天洗澡时,浴室宜暖,浴水须热,但不要大汗淋漓,汗出太多会伤阴耗气,易致头昏、胸闷、恶心、欲吐等。在夏天洗澡时,浴室空气要流通,水温应接近体温,在37℃左右,不可贪凉用冷水,图一时之欢而后患无穷。产后触冷会导致月经不调、身痛等病。

产妇宜采用淋浴,不宜盆浴,以免污水进入阴道,从而引起感染。每次洗澡时间不要太长,以15~20分钟为宜。洗澡后,应及时将身体和头发擦干,穿好衣服以后再走出浴室。最好将头发用干毛巾包起来,不要使头部受风着凉,否则,头部的血管遇冷会骤然收缩,有可能引起头痛。

沐浴后,若头发未干,不要立即就睡,否则,湿邪侵袭而致头痛。饥饿时和饱食后不宜洗澡,洗澡后应吃点东西,以补充耗损的气血。

产褥期注意事项

产后10日内,应每天观察产妇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产后24小时内,应卧床休息,及早下地。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但不要做重体力劳动,以免发生子宫脱垂。

产后第一天可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第二天以后可多吃高蛋白和汤汁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

产后尿量增多,应及时排小便,以免胀大的膀胱妨碍子宫收缩。产后2日内应排大便。如有便秘,可用开塞露、肥皂水灌肠等进行处理。每日可用温开水或消毒液冲洗阴部2~3次,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产后一般在4~5日拆除会阴缝线。

宫底高度逐日复原,产后10日应在腹部摸不到子宫,剖宫产产妇复原较慢,应适当用宫缩剂,恶露若有臭味,则应进行抗炎治疗。

经过分娩的过程,产妇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因此,当婴儿出生后,母亲就会大松一口气,紧接着疲劳就会袭来,很想痛痛快快地睡一觉。但医生主张,产后不宜立即熟睡,应先闭目养神,半坐卧,用手掌从上腹部向脐部按揉,在脐部停留,旋转按揉片刻,再按揉小腹,时间比脐部稍长。如此反复10余次,可有利于恶露下行,避免或减轻产后腹痛和产后出血,帮助子宫尽快恢复。闭目数小时后就可熟睡,此时周围环境应保持安静。家人应悉心护理和照顾产妇。

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妇女认为产褥期必须静养,过早下床活动就会伤身体,其实,产后进行适当的活动,身体才能较快恢复。只要产妇身体条件许可,产后24小时应下地活动。如觉体力较差,下床前先在床上坐一会儿,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若不觉得头晕、眼花,可由护士或家属协助下床活动,以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在走廊、卧室中慢慢行走,循序渐进地做几节产后保健操,活动活动身体,这样有利于加速血液循环、组织代谢和体力恢复。

及早下床活动可以使产妇的体力和精神得到较快恢复,并且随着活动量的加大,产妇可以增进食欲,有助于乳汁分泌,促进肠道蠕动,使大小便通畅,有利于防止便秘、尿潴留和肠粘连的发生,这对剖宫产的产妇是很重要的。及早下地活动还可以促进心搏和加快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子宫复旧和恶露的排出。产后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及早下地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与组织代谢,防止血栓形成,这对有心脏病及经剖宫产的产妇尤为重要。肌肉的功能用进废退,产妇及早进行活动,可以加强腹壁肌肉的收缩力,使分娩后腹壁松弛的情况得到及时改善,有助于产妇早日恢复苗条的身材,防止发生生育性肥胖。活动不及时容易导致恶露排出不畅,子宫复旧不良,长时间卧床还会造成产妇下肢静脉血栓。所以,医生鼓励产妇产后要及早下地活动,下地活动不是指进行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更不是过早地从事体力劳动。活动的时间不要太长,以免过度疲劳。要根据身体情况,因人而异。

产褥期间谨防中暑

产褥中暑是指产妇在高温、闷热的环境中,体内余热不能及时散发,导致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而发生的急性病,重者可致死亡。特别在温度高、通风不良的环境产妇特别容易中暑。产妇中暑时首先出现心悸、恶心、四肢无力、头痛、头晕、口渴多汗、胸闷等,继之体温升高,皮肤干燥无汗,脉搏和呼吸增快,胸闷烦躁,口渴,进一步高热,体温可达40℃~42℃,继而尿少、神志不清、谵妄、狂躁、昏睡、昏迷、抽搐,严重时引起死亡。检查可发现颜面潮红,脉细数,瞳孔缩小,呼吸短促,皮肤灼热,干燥无汗。

事实上,产妇的生活环境应该与普通人是一样的。选择朝向好、通风好的房间,炎热的季节注意室内空气流通,让室内温度维持在28℃左右。空调要间断开启,不要连续运转,而且,要经常开窗通风。产妇应每天用温水洗澡,经常洗头。夏季产妇衣服要宽大,凉爽,舒适,透气,利于散热。多喝开水,可以吃生津解暑的食物,如西瓜、西红柿、黄瓜等,少吃过于油腻的食品。产妇还要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以加快恢复、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做到以上这些,就可以预防产褥中暑。

产妇一旦出现中暑症状,轻者可以立即将其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休息,用冷水、酒精擦浴,尽快降低病人的体温,按摩四肢促进血液循环,多喝些盐水,可口服仁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丸。中暑严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产后谨防静脉栓塞

静脉栓塞是孕产妇最容易发生的疾病之一,而且,以下肢发生静脉栓塞最为常见,还可发生于门腔静脉、肠系膜静脉、肾静脉、卵巢静脉及肺静脉等。深静脉栓塞是围产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应引起警惕。

孕产妇容易发生静脉栓塞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血液的凝血因素多了,而溶解血块的因素少了。二是静脉血管血流速度变慢,深部静脉受压,血流瘀滞,再加上产妇活动少,静脉中处于高凝状态的血液容易凝结成块(即血栓),从而阻塞血管(即栓塞)。

所以,对孕产妇来说,预防深静脉栓塞最好的办法是多活动。在妊娠末期,不要因为行动不便而停止活动,应坚持散步或做适量家务。产后第一周是栓塞的多发期,产妇应早下床,并做适量运动,即使是手术后,也应尽量在床上做翻身、伸屈肢体等运动。只要深部静脉血管内的血能不停地流动,血栓就难以形成了。

当然,产前产后还要严密观察,一旦出现发热,必须警惕是否发生静脉炎。如果是,就要用抗菌素进行治疗。如果发现下肢肿胀、疼痛、发凉、青紫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如早期采用抗凝药物治疗,则无需开刀。如果延误了诊治,就需手术取出血块。因此,对孕产妇来说,及早注意预防静脉栓塞为上策。

剖宫产后的自我护理

刮宫产是在产妇小腹部做二条长10厘米的切口,打开腹腔,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然后层层缝合。剖宫手术伤口很大,创面广,是产科最大的手术,有很多并发症和后遗症,产科医生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施行此项手术。剖宫产常见的并发症有发热、子宫出血、尿潴留、肠粘连,最严重的并发症有肺栓塞、羊水栓塞,可导致猝死,远期后遗症有慢性输卵管炎、宫外孕、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预防并发症一方面靠医生;另一方面需要病人的配合。所以术后加强自我保健与护理,对于顺利康复是很重要的。

1.采取正确体位:进行剖宫产后的产妇应采取正确体位,去枕平卧6小时,后采取侧卧或半卧位,使身体和床呈20—30度角。

2.坚持补液,防止血液浓缩,血栓形成:所输液体有葡萄糖、抗生素等,可防止感染、发热,促进伤口愈合。

3.合理安排产妇产后的饮食:术后6小时可进食炖蛋、蛋花汤、藕粉等流质食物。术后第二天可吃粥、鲫鱼汤等半流质食物。应注意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利于切口愈合。还可选食一些有辅助治疗功效的药膳,以改善症状,促进机体恢复,增加乳汁的分泌。

4.及早下床活动:麻醉消失后,产妇可做些上下肢收放动作,术后24小时应该练习翻身、坐起,并慢慢下床活动。这样可促进血液流动,防止血栓形成,促进肠蠕动,可防肠粘连。

5.注意阴道出血:如超过月经量,要通知医生,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当心晚期产后出血,剖宫产者子宫有伤口,易造成致死性大出血,产后晚期出血亦较多见,回家后如恶露明显增多,如月经样,应及时就医。最好直接去原分娩医院诊治,因其对产妇情况较了解,处理方便。

剖宫产后100天,若无阴道流血,可恢复性生活,但应及时采取避孕措施。因为一旦受孕做人工流产时,特别危险,容易造成子宫穿孔。

6.防止腹部伤口裂开,咳嗽、恶心、呕吐时应压住伤口两侧,防止缝线断裂而导致伤口裂开。

7.及时排尿:手术留置的导尿管在手术后第二天补液结束后即可拔除,拔除后3~4小时应及时排尿。

8.注意体温:停用抗生素后可能会出现低热,这常是生殖道炎症的早期表现。如超过37.4℃,则不宜出院。无低热出院者,回家1周内,最好每天下午测体温一次,以便及早发现低热,及时处理。

产后要谨防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是由于致病细菌侵入产道而引发的感染,这是产妇在产褥期易患的比较严重的疾病。

正常妇女的阴道、宫颈内存在着大量的细菌,但多数不致病。产后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而且子宫腔内胎盘附着部位遗留下一个很大的创伤面,子宫颈、阴道和外阴筋膜可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这些创伤都给致病细菌提供了侵入的机会。

细菌侵入后,轻者会阴、阴道、宫颈伤口感染,局部出现红肿、化脓,压痛明显,重者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盆腔炎、腹膜炎、败血症等。患产褥期感染的产妇在产后48小时会出现寒战、发热,伴有下腹痛,恶露有臭味,量多,腹部压痛,反跳痛。

致病菌可能是在妊娠期就已经存在于产妇体内,也可能是在临产前、临产时或产后从外界侵入的。致病菌可能的来源如下:

1.妊娠末期有阴道炎症,分泌大量带有刺激性的白带,临产前不久曾有过性生活或洗过盆浴。

2.胎膜早破,阴道和宫颈内的细菌可经过胎膜破口处侵入盆腔引起感染。

3.接生人员未经正规训练,双手或接生器械消毒不严格。

4.产程过长,肛门检查或阴道检查次数过多。

5.产妇的衣服被褥不卫生,或用未经消毒的纸或布做会阴垫。

6.产妇的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系或皮肤上的细菌,可通过血液或双手的散播侵入阴道。

7.同产妇接触的人上呼吸道内有细菌,通过谈话、咳嗽、喷嚏传播给产妇。

8.产妇产后出血过多,抵抗力下降,如果休息不好,营养跟不上,极易发生感染。

产褥感染的病情轻重根据致病菌的强弱和机体抵抗力的不同而不同,发病前可有倦怠、无力、食欲不振、寒战等症状。轻微的产褥感染常常是在会阴、阴道伤口处发生感染,局部出现红肿、化脓、压痛明显等症状,拆线以后刀口裂开。如果感染发生在子宫,则可形成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脓肿。发烧、腹痛、体温升高是产褥感染的一个重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