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你会教孩子吗全集
7892600000021

第21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分数(4)

打骂孩子多是父母在感情失控时采取的非常教育手段,这种手段刺激程度大,有震慑作用,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警诫功能。在中国教育史上家庭教育,私塾教育都曾普遍地使用过这种手段,封建统治者甚至把它延用到公堂上作为惩教手段而被法律化。正因为它有着历史性、普及性和法律认可性等特点,所以人们往往看不到它的有害性和教育效果的表面性、短期性,有人错误地认为“不打不记”、“不打不成才”等等,事实上,成才也好,建功立业也好,起作用的从根本上讲都是打骂之外的有益的教育而不是打骂。他们看到的只是一种假象。打骂之所以是一种不当的教育方式,主要因为以下几点。

1.其刺激的作用大于教育的作用

孩子做出的心理反应多为畏惧、怨恨、抵触、对抗或委屈、后悔等,而不是对错误的性质、原因、危害的认真剖析,更不能促使孩子进行触及实质的深沉的反思和自我裁判。恰恰相反,这种刺激所激起的复杂的心理反应常常会栓塞家庭教育的渠道,减损教育的效果。

2.在生理上给孩子造成创伤

有些父母一生气,劈头盖脸地就照孩子打去,打时只顾解气,没轻没重。用手还嫌不足,甚至抓起身边的扫把、树枝、尺子等工具。这些父母常常是心理自制力较差者,故而往往逮哪打哪。孩子认错或有其他人或事分散了他的注意力还好,打几下完事,但如果孩子“犯犟”,则很可能是越打越气,越气越打,甚至失去理智不能自控。不少家庭悲剧就是这么造成的。

3.会给孩子造成恐惧感

一个孩子每到夜晚就大哭大闹、精神紧张,常常紧抱大人不放,呼吸急促,面带恐惧表情。原来,他的父亲吓唬他说:“闹吧,天一黑就有妖怪,让妖怪把你带走吧!”开始孩子还闹,当父亲的竟装起了妖怪,把孩子吓得马上老实了,但自此孩子便落下了明显的心理障碍。对孩子而言,神经发育尚不完善,恐吓或粗暴的态度都会使孩子出现夜惊、过度紧张及恐惧状态。

4.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不难发现,那些经常挨打的孩子比较“犟”,父母让他干什么,他偏偏不干,连挨打时都可能“不屈服”。有的人认为,是因为孩子太拧才挨打,其实,挨打时,别看小孩子,你打他,他也会不服的,这种不服而产生的反抗便以犟的形式表达出来。

5.孩子容易自暴自弃

孩子经常被责骂或挨打,也会因此而感到自己“不行”而自暴自弃。他们本来可以将某事做好,但偏偏不做或干脆去搞破坏。这些孩子还可能表现出遇事冷漠,行事胆怯等。

6.孩子会有被遗弃感

一些父母在打骂恐吓孩子之时,常使用“不要你了,扔了算了!”等语言,别小看这不经意的气话,却可能给孩子心灵上留下较深的创伤。有个孩子见了奶奶后,紧依着不离开,奶奶问:“怎么了,干吗不让奶奶干事?”孩子哭兮兮地说:“奶奶,你要我吧,我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我是捡来的。”奶奶说:“胡说!怎么是捡的?”孩子竟然说:“小红的妈妈不打小红,说她是亲宝宝。妈妈打我,说不要我了。”

由此看来,孩子是打骂不得的,打骂孩子收不到好效果。但有时候必须对孩子强硬一些,有一些方法可以取代打骂,取代打骂的方法如下:

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应坚决反对;

如果孩子在不适当的时候过马路,要抓紧他;

孩子要赖在公园里不想离开,就抓住他的胳膊把他拖走;

说明其行为会造成的后果,耐心讲明道理;

明确规定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被禁止的;

在禁止做某事时态度要坚决;

要以身作则:如开车时,父母要主动系安全带;

不要随意对孩子进行奖励;

在孩子发脾气时,要采取不予理睬的办法,没人理睬,他只好作罢;

可以合理磋商某些事情,例如周末可以晚一会儿起床。

对孩子要保持一种弹性期望

父母箴言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给孩子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这显然是不恰当的。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独立意志,要多了解孩子对自己的人生有怎样的设计,可以帮助他们完善,但不要包办他们的理想。

家长对孩子的未来,一般都怀有预期,并且大多数家长的预期都还很高,期望高的,希望孩子成龙成风,期望低的,至少也希望孩子学好,不能成才也要成人。可以说,对孩子寄予希望,怀有预期,这是为人父母的一种本能,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幸福的人生。家长对孩子的预期或希望在孩子尚在母腹,还未出生时就已经萌生了,对于即将到来的新生命,父母们通常怀有美好的希望,有的父母希望生的是个男孩,如果是男孩,又希望这个男孩聪明、健壮,如果是女孩,就希望她美丽而聪慧。等到孩子出生了,父母又希望孩子身体健康、学习成绩好,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从理论上说,每一个孩子的未来都有无限种可能,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前途。有的家长看着当红的明星、著名的作家、杰出的科学家、成功的企业家等社会精英,眼红心热,恨不得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也能一夜成名。

但是,希望归希望,现实归现实。家长如果对孩子总是抱有期望,这对家长和孩子两方面都会有潜在的不利影响,尤其当家长对孩子抱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预期时,其不利影响更大。家长有了“超常”的期望,自然就会给孩子超常的压力,而这种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就有可能变成超常的“投入”,外加超常的要求。从小就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为孩子提供一流的家庭学习条件,频繁参加各种辅导班、课外培训班,还有时髦的衣服,源源不断的零花钱……就家长这一方来说,孩子如果达不到自己的预期,辜负了自己的希望,家长的投入不能获得预期回报,会因此而失望、甚至产生绝望情绪,“恨铁不成钢”,家长很可能对孩子由爱生恨。就孩子一方来说,家长对孩子的希望、预期,其中携带有家长的意志,而孩子则必须接受这种意志。这实际上对孩子构成了一种压力,孩子要实现家长寄托在自己身上的希望,就需要按大人的想法、意思、要求去做。一般来说,孩子都不愿意看到家长失望,当孩子令家长失望以后,家长就算不责备、不打骂孩子,仅仅只是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伤心、忧愁、失望的情绪,也等于是变相地惩罚孩子,孩子会因此背上不小的精神负担。现在有不少“问题孩子”,往往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下降,担心考不上名牌大学,总觉得自己对不起家长,因而采取自杀、离家出走等极端方式以求彻底摆脱压力。实际上“问题孩子”的真正问题不在孩子而在家长自身,因为总是先有“问题家长”,然后才会有“问题孩子”。

不少中学生,每天除了正常的上课外,一周中有三到五个晚上请家教补习功课,每个周末还要参加校内校外的各种培训班、辅导班的学习。这些孩子的学习压力相当大,但正如他们所说的:“为了父母的希望,我们只能这样拼命学习。”然而,在学习成绩提高的同时,他们也背负着难以摆脱的精神负担:脑子里的弦随时都是绷紧的,生怕哪一次考试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无形的压力让这些孩子倍感焦虑。

家长对孩子的希望、预期往往都是他们单方面的想法,有些甚至完全是出于家长的补偿心理。比如父母早年渴望上大学却没能读上大学,就希望自己孩子能考上大学,父母以前渴望做官最终却没能做上官,于是就把做官的希望寄托在了孩子身上,期望孩子长大后能入仕为官,等等。一般说来,家长总是按照自己的理想、预期、希望来培养孩子,要把孩子培养、塑造成“自己想让他成为的那个人”,这是家长的一种本能,而孩子的本能却是“要让自己成为自己”,孩子都有自己的打算,对未来有着自己的向往和憧憬,他不愿意被动地接受家长的“打造”,不愿像木偶一样受家长的操纵。这注定了两者要发生冲突,冲突可能使家长伤心失望,也可能让孩子受到伤害,并且使亲子关系遭到扭曲和破坏。家长希望孩子天资聪明,学习拔尖,但孩子却显得不那么聪明,成绩平平,家长会失望;家长希望孩子考上某某名牌大学,结果孩子却只能上一般大学,家长也失望;家长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成为社会的精英,结果孩子长大后什么也不是,家长更会失望。孩子可能令家长失望的地方太多了。只要家长总是对孩子抱有过高、过多的期望,孩子就几乎总可以令家长失望、甚至绝望。

为了避免这种结果,最好的办法是家长不要对孩子怀有预期、不要对孩子抱有任何希望,但这显然不尽人情,事实上也不可能,因为对孩子怀有希望是家长的一种本能,如果家长对孩子已经不抱任何希望,说明家长已经不再爱孩子了,亲子关系也可以说是彻底结束了。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家长仍然对孩子怀有预期,但不是怀有一种刚性的、固定的预期,而是怀有一种变动的、弹性的预期。既然是弹性预期,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当然既可以高,也可以低,可以随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对孩子的期望。比如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有预期,期望他的成绩在班上能排名前十,但孩子的成绩长期只能徘徊在三四十名,家长如果还固守以前的期望,不仅会加深自己的失望感,还会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家长此时就需要调整其预期,比如可以由以前的前十名调整为前三十名,这样对孩子的心理压力就会小一些。当然,孩子的学习进步了,排名已经上升至前三十名了,家长又可以再重新调整预期,比如期望孩子下次能进前二十名。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期望值小一些,反而有利于孩子成绩的稳步上升,期望太大则压力太大,反而可能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升反降。

家长对孩子保持弹性预期,还表明家长更多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和处理问题,更多地照顾到了孩子的意愿、想法。孩子的自我预期、对未来的自我设计是主要的,而家长对孩子的预期一般都是边缘性的、支持性的,家长根据孩子的自我预期来调整自己的预期,而不是把自己的预期强加给孩子,让孩子为实现这一预期而努力。家长本来希望孩子能进医科院校学医,毕业后做医生,结果却发现孩子对学医毫无兴趣,对从事新闻工作倒是情有独钟,家长此时就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预期,以新的希望来取代旧的希望,自己对孩子的这一希望表示支持,并且重新对之寄予希望,希望孩子能进入大学新闻系就读,毕业后能在新闻领域做出成绩。家长这样做,既可使自己对孩子始终怀有希望,又不致与孩子发生冲突,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利,对融洽亲子关系也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