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心理健康与心理自护
7893700000019

第19章 克服嫉妒心理

《心理学大词典》中对嫉妒的定义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简单来说,嫉妒就是由于别人胜过自己而引起的烦恼、甚至抵触、怨恨等情绪反应。如,某同学的学业成绩比我优秀,容颜俊美,我感到很难过;某同学穿的比我好,家里比我有钱,我感到不舒服等。

在学生中间,嫉妒心理是普遍存在的,有的在内心中暗自嫉妒,有的表现在语言、行为中,不管是哪种方式,嫉妒都会引起情绪的变化。

1.嫉妒心理的特征

(1)指向性

在与他人的比较中,会产生嫉妒心理。常常发生在年龄、文化、社会地位与条件相当并有竞争关系的人之间,嫉妒在同辈、同学和同事之间更容易发生,因为在这些条件相当的人之间有可比性。

(2)对抗性

嫉妒心理是当发觉自己某方面不如别人时产生的,同时把比较的对象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具有明显的与人对抗的特征。这种对抗来源于比较过程中的不满和愤怒情绪。而且,这种对抗情绪若不加以疏导和控制,很可能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1999年原北京大学物理系高材生卢刚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枪杀四名导师和一名同学后自杀身亡,其原因就在于此。

(3)内心强烈的情绪体验

嫉妒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情绪,是一种自然而然产生的情感。古今中外,没有哪个社会和国家的居民完全没有嫉妒心。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一旦看到别人比自己幸运,或某一方面胜过自己,心里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所谓的“滋味”,就是嫉妒心理的情绪体验。这种内心的强烈情绪变化,会以两种方式体现:一种憋闷在内心,长期压抑,很可能导致严重心理问题;一种是寻找突破口进行发泄。一般来说,除了轻微的嫉妒仅表现为内心的怨恨而不付诸行动外,大多数的嫉妒情绪会寻求突破口进行发泄。

如果是出于不甘落后,“你行我更行,我要超过你”,从而发奋努力,这属于积极的心态;但是,如果嫉妒心理太强,看到别人某方面比自己好,就痛苦、怨恨,甚至诋毁、中伤别人,看到别人失败就幸灾乐祸,这种与他人不足的比较在于片面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总以为若别人有所获、有所长,就意味着自己有所失、有所短,感到别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失败,从而以贬低或中伤他人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是一种消极的心态,会给自己带来危害。

2.嫉妒心理的危害

首先,嫉妒心理会影响身心健康。因为,长期处于不良情绪反应状态中,这种忧愁、压抑、烦恼的情绪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产生不良的身心反应。嫉妒强烈消耗人身心能量,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各种身心疾病,损害身心健康。巴尔扎克说道: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人更为痛苦,因为别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将使他痛苦万分。”《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年轻有为,才华横溢,可谓盖世英才。然而就因为诸葛亮胜了他两回,便妒火中烧,认为“既生瑜,何生亮”,而英年早逝。另外,不良情绪会影响学习,降低学习效率。

其次,会影响人际交往。嫉妒心理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1)它会限制人的交往范围。嫉妒心强烈的学生一般不会选择与能力等各方面比自己优秀的同伴交往。另外,嫉妒者总想压倒别人,阻止别人的发展,更有甚者,诽谤、诋毁自己身边优秀的同学,使别人也不愿意与你交往,从而使自己陷入不良的人际关系氛围中。(2)它会压抑人的交往热情,交往时总有所保留,不情愿真诚相待。另外,嫉妒心重者甚至会反友为敌。因为不能忍受朋友超过自己,并怀恨在心,展开暗中攻击。从而没有时间来提高自己,陷入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

3.如何克服嫉妒心理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嫉妒心理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阻碍我们的发展。那么我们如果有了嫉妒心理,该如何克服呢?下面几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嫉妒心理:

(1)以平和的心态为人处世

心态平和了,看待事物就容易做到客观和理性,从整体的角度全面分析事物,在与他人的比较中也就更善于肯定别人的成就,认识自己的不足。如两个原本成绩不相上下的学生,某次期末考试,一个进步很大,一个退步不少。成绩退步的学生如果以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这件事,就会想:这段时间我贪玩了,而别人一直在努力,我的退步是必然的,从现在开始我要发奋努力,奋起直追,争取下次考试把成绩提高上来。这样来分析问题的话,即使嫉妒心理还存在,却能够把嫉妒转化为动力,进而推动自己去积极行动。

而自私心重的人时时处处以“我”为中心,一心只想着自己的荣誉、自己的地位、自己的利益,置他人与社会的利益于不顾,带着不平衡的心理看别人的成功,结果是越看越生气。而豁达的人,能够将朋友的进步当成自己的进步,为别人的成功助威、喝彩。对超过自己的人,既胸怀欢迎的态度又庆幸自己多了个力争上游的朋友,产生新的动力,并努力向他们学习,奋发图强,把好强的个性转化为一种推动自己勇敢向前的力量,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是一种豁达的人生境界。

(2)培养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既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不要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缺点集于一身才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正常人,关键是了解自己的长处,对自己的不足心中有数,本着这样的原则去看待他人,也就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他人了。

其次,人生之中处处存在着比较与竞争,所以必须摆正自己与别人的位置。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己在某一方面超过别人,别人又在另一方面胜过自己,这些都是常见的现象。“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强中自有强中手”,这是客观规律,我们要学会与可比之人比,与可比之处发现差别。如:一个成绩在班级排第三十名的学生,就不能去和年级第一名的同学相比,因为二者之间没有可比性,盲目比较,只会造成挫折感和极度的内心失衡,导致强烈的嫉妒情绪的产生。这名同学可与班级中前二十名的学生相比,这样,比较对象合理,目标明确,更容易找到自己落后于他人的原因,找到与他人的差距,从而扬长避短,发现并开拓自己的潜能,产生进步的动力,不断提高自己。在合理的竞争中以求不断地超越自我,超越他人。

(3)目标明确,并善于行动

每天都积极行动起来,去做自己该做的事,能有效地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尤其可以在踏踏实实的行动中积累知识,取得成绩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一个人真正埋头于自己的学习,投身于自己的工作之后,也就无暇顾及别人的事,也没有空闲去嫉妒别人。所以,希望那些嫉妒他人而自身无所成就者,赶快忙碌起来、行动起来,把激情和朝气投放在学习和工作之中,充实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4)积极升华嫉妒心理

我们要学会升华嫉妒心理,把嫉妒心理化为学习的动力。看到别人的成就,尤其看到原本和自己相差无几的人超越了自己,从而在内心产生嫉妒心理,这是很正常的,恰恰也反映了一种内在的向上的心态,体现了一种不甘人后的心理需求,但是嫉妒的同时,能够冷静客观地分析他人成功的必然原因,如自身的不懈努力、外界力量的适时推动、善于把握机遇等等,因为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还可分析自己不如他人之处,找出差距,如果无法做到理性对待和分析,最好寻找亲人、朋友、老师,或者专业咨询人员,来帮助自己,进而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为此努力拼搏,不断奋进,取得进步。同时,积极参加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使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积极充实,把嫉妒心理升华为动力,不仅进一步认识了自己和他人,同时更有助于嫉妒心理的消除。

看过这样一句话:雄鹰有着自己的高翔,麻雀亦有麻雀的飘飞,造物主是公平的,世间万物皆有自身的优势,同时必然有其弱点,这是世界平衡乃至和谐的根本所在。所以,青少年要学习以开阔的视野和广阔的心胸来认识和包容一切,相信嫉妒心理就会逐步被克服,进而心情舒畅,不断进步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