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求知文库-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7901300000021

第21章 不可思议的材料(2)

美国科学家成功的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的材料——“生物钢”,这种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超过远远超过塑料,而且具有完全的生物降解性能。科学家认为,这种材料在未来可替代引起白色污染的高强度包装塑料,成为包装材料的重要原料之一。目前这种材料由于成本的原因只用于重要的国防物资的包装,起着防弹衣的功能,随着产量的逐步扩大,这种材料将来用于包装等领域是完全可能的。

生物钢,有人叫它羊奶钢,也有人叫它牛奶钢。羊奶与牛奶,本与钢铁风马牛不相及,但科学家硬是将它们巧妙地结合起来了。

1997年,美国生物学家安妮·穆尔发现,在美国南部有一种被称为“黑寡妇”的蜘蛛,它吐出的丝比现在所知道的任何蛛丝的强度都高,而且它可以吐出两种不同类型的丝织成蜘蛛网。第一种丝在拉断之前,可以延伸27%,它的强度竟达到其他蜘蛛丝的两倍;第二种丝在拉断之前很少延伸,却具有很高的防断裂强度。用这种蜘蛛丝织成的布,比制造防弹背心所用的纤维的强度还要高得多。“黑寡妇”蜘蛛丝的优良性能,很快引起科学家的兴趣,他们设想,要是能生产出像蜘蛛丝那样高强度的纤维该多好啊。

科学家想让牛奶的蛋白基因中含有“黑寡妇”蜘蛛丝的蛋白基因,于是就先找山羊进行转基因实验。让山羊与“黑寡妇”蜘蛛“联姻”,将蜘蛛蛋白基因注入一只经过特殊培育的褐色山羊体内,在这只山羊产下的奶中,有大量柔滑的蛋白质纤维,提取这些纤维,就可以生产衣服。

实践表明,由转基因羊奶纤维造出的布,比防弹衣的强度还高十几倍。这种超强坚韧的物质,是阻挡枪弹射击的理想材料,也可以用来制造坦克、飞机与装甲车,以及作为军事建筑物的理想“防弹衣”。

根据国外的资料,从一只羊每月产下的奶中提取的纤维,可以制成一件防弹背心。美国正在研究如何利用蜘蛛丝的专家称,利用这种纤维制成的2.5厘米粗的绳子,足以让一架准备着陆的战斗机完全停下来。科学家给这种物质取名叫“生物钢”。

羊奶与牛奶变成的“生物钢”,不仅有钢铁的强度,而且可以生物降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可替代引起白色污染的高强度包装塑料和商业用渔网,还可用做医学方面的手术线或人造肌肤。

科学家设想,如果让转基因山羊大量繁殖,就可以生产出大量的生物钢用于工农业生产与国防战略。考虑到山羊对植被的破坏性,对牛进行转基因繁殖的前途更为广阔,而且一头牛的产奶量比一只山羊的产奶量高得多。

§§§第五节未来的建筑材料

未来的建筑材料将发生一次革命性的变化。首先,新型的混凝土将取代目前的水泥、砂石混凝土。未来的混凝上将是一种多孔的有机与无机物复合材料,其比重只有现在的混凝土的几分之一,而强度却数倍于现在的混凝上。这种新型建材易于成型和加工。这样,未来必将出现许许多多制造房屋的工厂。这些工厂都将由大型计算机自动控制,原材料从车间的一头源源输入,从车间另一端的流水线上将输出出一间间各具特色的房间。将来的施工队只需把工厂制好的房间像堆积木那样安装、固定、焊接,很快地一幢幢摩天大楼就会拔地而起。大楼的楼顶和朝阳的墙壁上将装有一层漂亮的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可以向大楼源源不断地提供电力。住在这种大楼里,冬暖夏凉,四季如春,舒服极了。这种新型建筑还可以抵抗8级以上的地震呢!

§§§第六节未来的超级材料

科学家预料:未来,将是一个超级材料的时代。有朝一日从住宅、汽车到炊具和假牙,世界将由与今不同的未来材料构成。异乎寻常的陶瓷、塑料和复合材料,将与生物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一样改变未来地球的面貌。你想象过有一种泡沫钢材料吗?它与普通钢材一样坚硬,但却又能像泡沫塑料一样浮在水上。科学家还制造了一类珍贵的记忆形状金属材料,它们能记住自己的形状。若用这种合金制作汽车车身,即使两车相撞,车身稍许凹陷一些,但如果给车身浇上开水,它就会恢复原形。另外人们还制造出了隐形材料,用它制成的飞机可以避开雷达的跟踪,用它造飞机库、火箭发射场、坦克阵列,均可在敌机的雷达屏上无迹可寻。在一次演习中,庞大的航空母舰竟在敌国的侦察船、卫星的严密监视中失踪,悄然返回数千公里外的基地,一路未被察觉。

陶瓷,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它脆而不坚,无法派上大的用场。但今天人们从宏观水平上对它进行改造以后,已使它易脆的缺陷减到了最小限度,制成了各种新型的比钢铁坚硬也比钢铁耐热的陶瓷材料,不仅如此,制作陶瓷的原料还遍地皆是。因为在地壳里埋藏的100多种元素中,氧的含量占第一位,硅占第2位,铁仅占第4位。而主要由硅、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硅酸盐陶瓷,漫山遍野的含有硅酸盐的粘土、砂子、石头都是其制作原料。为此科学家预言,未来陶瓷将代替钢铁材料世界的“霸主”地位,成为材料世界的新一代“霸主”。

这种新型陶瓷材料生产工艺简单,只要将硅酸盐原料磨成细粉,加水拌和,成为柔软的泥沙,用模子塑成所需机器零件形状,用适当的方法烘干后,再放进窑里进行烧结便成了。对那些尺寸要求很准确的零件,再加工磨制一下就成了。未来这种新型陶瓷材料代替钢铁材料的世界“霸主”地位之后,一切防锈的油料和药剂都将失去市场,因为它不怕雨淋日晒,永远不会生锈。油漆的销路也将会大大减少,因为它们有烧结在身上的各种颜色的“瓷釉”,而且永远不会剥落。在工业应用中它不怕酸碱腐蚀,不用水冷风冷,即使热到了发红的地步也仍同在室温条件下一样硬朗。同时它还比钢铁轻得多,可以大大减轻机器的重量。

未来超级材料——塑料,也是科学家在先前塑料材料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新材料。这类新型塑料中最引人瞩目者,要数工程塑料、导电塑料、磁性塑料、生物塑料以及形状记忆塑料等。

以工程塑料为例,工程塑料按功能可以分为通用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按其结晶性又可以分为晶体树脂和非晶体树脂。与金属相比,工程塑料具有重量轻,成型加工性好,耐蚀耐磨,易着色,易复合等优点,因而大量代替金属应用于机械、电子、电机仪表以及航空、国防等尖端技术领域。当前工程塑料的技术开发十分活跃,主要致力于提高其耐热性和高强韧性。如日本通产省纤维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开发成功了比铁更坚硬的塑料。铁的硬度为132,其为188,系世界首创。为此这类塑料已被用于代替钢材造桥、制造溜冰场和汽车发动机部件及直升机旋翼。目前,塑料保险杆和燃油箱,已成为新型汽车的平常部件。

未来的超级材料——复合材料,则是更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材料。由于单一材料存在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像陶瓷的脆性,有机材料的低模量等。若把不同材料适当地组合在一起,往往可以产生比其组分优越得多的新材料。复合材料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复合材料一般由基体材料如树脂、金属、陶瓷,与增强剂如连续纤维、晶须、颗粒复合而成。现代复合材料的第一代是玻璃钢,即玻璃纤维与树脂复合,既可代木,也可代钢,已得到普遍应用。第二代复合材料是树脂与碳纤维的复合,其工作温区为200-350℃。属于高比强度和高比刚度,易于成型,价格也比较便宜,所以除了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外,也用于汽车、运动器械等。第三代则是正在发展中的金属基、陶瓷基及碳基复合材料,这些材料有着更为广泛的用途。

在新材料领域中,一种崭露头角的材料即将走出实验室,投入实际应用。由于这种材料具有应付环境变化的能力,科学家们便命名它为“智能材料”或“机敏材料”。

智能材料可能对航空、宇航、原子能以及原子医学等尖端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飞机在万米高空中飞行,其所受到的外力变化是很大的。经过无数次运转、飞行,飞机机体容易积蓄因“疲劳”和“损伤”形成的微小裂纹。这种微小裂纹肉眼看不到,甚至精密仪器也难以辨认,因而潜伏着机毁人亡的危机。对此,日本正在开发一种叫做“聚偏维尼纶高分子”的智能材料,只需将它在飞机机体——金属表面涂上一薄层,就可以使人眼看不到的裂纹变得一目了然。这种聚偏维尼纶高分子,实际上就是一种加上外力便产生微量电荷的压电材料,当机体出现微裂纹时,高分子被拉伸而变形,于是产生电荷。裂纹越深,产生的电压越高。因此,只要对电压进行分析,便可探明裂纹的位置和大小。

人体和其他动物,实际上都是由许多智能材料组成的,日本仿效人体胳膊的肌腱,研制了一种由外部温度变化后而发生伸缩的智能材料,这种材料叫做“聚乙烯甲醚高分子”,呈冻胶状,将它加工成直径约0.5mm的细丝,并将1000条以上的这种细丝捆扎成束,当用热水加热其表面时,成束的高分子就像肌肉那样收缩起来。这种智能材料可以使肌肉萎缩者的功能得到恢复。

还有一种智能材料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比方说,宇航器在太空中运行,潜水艇在深水中作业,由于机体某部受损而又一时难以检修,这就需要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的材料。这种材料由五层构成,中心是镍,两边为碳化钛,最外两层为铝层。一旦表面铝层发生裂纹,内层的碳化钛就会氧化、生长,从而使之填补修复裂纹。

智能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刚刚起步,但已被期望作为21世纪的“材料明星”。一大批包括化学家、物理学家、材料学家、机器人专家、系统控制专家和计算机专家在内的科技精英,对智能材料的潜力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