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富豪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7921100000026

第26章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2)

“软件又有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让计算机能行使开机、关机、删除等功能的叫操作系统软件,让其行使绘画、财务处理等功能是应用软件……”

盖茨听得入了迷,没想到这么笨重的大机器竟然能做这么多的工作。

从此,他便迷恋这种神秘的机器。和他一起沉迷的还有保罗·艾伦。

保罗·艾伦是盖茨的朋友,比他大两岁,并且高他两个年级。两个人经常一起逃课去计算机房学习计算机。

可是没过多久,湖滨中学因为经费的原因,不得不停止了计算机的使用,因为在当时,使用计算机实在太昂贵了。

这使盖茨和艾伦陷入了无尽的苦恼之中。

“艾伦,没有计算机的日子真是太难受了。”盖茨喃喃地说。

“是呀,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艾伦也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噢,对了!我听说有一家公司可以提供计算机使用,但是要给他们抓‘臭虫’。”艾伦突然兴奋地说。

“那太好了,抓‘臭虫’不是我们的拿手好戏吗?”盖茨听了也大声地叫了起来。

“臭虫”其实就是计算机程序的错误。原来人们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发现程序经常出错误,后来找到了原因,是一只臭虫在作怪,像是让计算机染上了病,于是人们就把出现了错误叫“臭虫”。而抓“臭虫”就是找到这些错误。

这一天,盖茨和艾伦来到了这个叫做“计算机中心”的公司。

“你们有编制计算机程序的本事?”公司的工程师面面相觑,他们认为眼前这两个毛头小子不过是说大话而已。

“我们是湖滨中学程序编制小组的。”盖茨和艾伦并没有在乎那些怀疑和嘲讽的目光,开口大谈编制的方法。

在场的人瞠目结舌,立刻对这两个不速之客另眼相看。

“那么,我们考虑可以和你们签下这合同。”终于,公司经理说话了。

合同规定:盖茨和艾伦可以使用该公司的计算机,但必须向公司提交软件程序错误清单和有关情况的报告。

两个人高兴极了!虽然要等到公司员工下班后才能来玩计算机,但是只要有计算机使用,对于他们俩来说,无异于在饥饿的时候吃到了面包。

于是,每天晚上他们都准时来到计算机房,聚精会神地研究软件程序。不久,公司的记录簿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有关“臭虫”的记录,而他们对计算机的奥妙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计算机的秘密一步步向他们展开,他们仿佛步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盖茨,起床了!”每天早上,母亲玛丽都要费好大的力气才能把盖茨叫醒。

“这孩子怎么了?每天都睡不醒,是不是得了贪睡症?”玛丽对盖茨的反常行为大惑不解。

“这真是奇怪,以前他可从不这样的。”父亲威廉也莫名其妙。

只有盖茨的姐姐克里斯蒂娜知道这个秘密。

原来,盖茨的父母不知道他去计算机中心编制程序的事,盖茨每天很晚才回家,然后悄悄地溜进自己的屋子里,从来没让父母觉察到,他们还以为他早就入睡了呢。他还和姐姐约定,不许告诉父母。

后来,计算机中心公司破产了,盖茨有近一年的时间没有接触计算机。

这一天,一家信息科学公司的工作人员找到了盖茨。这时的盖茨刚刚16岁,看上去还完全是一个小孩子。

“盖茨,我们有一项工作想请你和你的伙伴们帮忙。"这名工作人员面对这个小孩子,说起话来竟有些不知所措。

“是什么样的工作呢?你说说看,或许我们能够帮忙。”艾伦在一旁答道。

原来,这家公司想编制一个工资表程序,这样的程序可以使工资发放既快又有条理,不会出什么差错。对于盖茨他们来说,这不算是个大项目,两个伙伴商量了一阵后,提出了一个条件。

“我们可以做这件事,但是有一个小小的条件,”盖茨像个谈判老手一样,微笑着对那个工作人员说,“你们不需要给我们工资,我们只收取这套软件的10%的利润。”那个人听了后,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这很好办,没问题。”盖茨想了想,又说道:“还要给我们相当于1万美金的计算机使用时间。”由于计算机在当时很珍贵,所以使用计算机是要付费的。

“你是说你们完成了工作,我们还要给你提供计算机的使用吗?”那个人疑惑地问。

“是的。”盖茨和艾伦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他们是多么希望有更多的时间花费到计算机上啊!

“那好吧!我们可以满足你们的要求。”那个人真不明白这两个毛头小子为什么不要1万美金,却偏偏要去摆弄计算机。盖茨和艾伦为了更快完成这项工作,就又找了两个伙伴,他们整天呆在计算机房里。一个月后,程序编制完成了。

那家公司销售这种软件获得了很大的利润,每一次,都会把10%拱手让给盖茨他们。很快,盖茨成了湖滨中学的一个小富翁。

1971年6月,湖滨中学要用计算机编制一个课程表程序。由于人工编制课程表既费时又费力,而且还容易出错,所以学校决定尝试用计算机来编制。完成这个工作的最佳人选无疑是比尔·盖茨。

可是他却拒绝了。

“我不想编制这个程序,因为我还没有想好我是否将来从事这个工作,它会花费我很多时间的。请您再另请高明吧。”盖茨对学校原负责人这样说。

但是后来这个任务还是落到了盖茨的身上,因为学校委派编制这个程序的数学教师死于空难。

无奈,盖茨只好又找到艾伦。

“艾伦,这件事只好由我们做了,谁让我们是湖滨中学的学生呢。”

“那好吧,盖茨。不过我们是要报酬的。”艾伦和盖茨相视而笑。

两人完成这项任务后,得到了2400美金的报酬,还有足足两个月计算机的使用时间。

由于计算机能做许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许多的效用,两个人决定买一台计算机。

1972年夏天,艾伦兴冲冲地找到盖茨,给他看一篇电子学杂志上的短文。

“盖茨,英特尔公司推出了一种微处理芯片。”艾伦迫不急待地介绍说。

处理器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地方。微处理器是把过去的那种大型处理器微型化,过去一整套线路和线圈要堆满整整的一个房间,现在则可以缩小在一块硅芯片上。艾伦对此非常感兴趣。于是二人决定试着用它制造一种低级的计算机。

“喂!英特尔公司吗?”我们想购买你们的8008型微处理芯片。”艾伦抓电话就打了过去。

“好吧!它的价钱是360美元。我们马上送过去。”对方回答。

于是,他们请了一个电子工程师制成了一台计算机。”这台计算机看上去非常简陋,毫不起眼,可是不管怎样它可以工作了。

有了计算机,两个人就创办了一个公司——交通数据公司。这个公司专门用计算机对交通流量的数据进行分析。交通流量就是在某个地点一段时间内通过车辆的数量,以前都是用人工来分析的,既繁琐又不准确。

两个人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编制完程序。然后,两个人就写信给美国和加拿大的交通监测部门推销这种技术。

信寄出去了,两个人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这时的艾伦已是华盛顿大学的学生了,而盖茨还是一个高中生。

盖茨经常去找艾伦。见面就问:“有消息吗?”

艾伦常常是苦着脸,摇摇头。

终于有一天,艾伦兴奋地找到盖茨,手里挥舞着一张纸:“盖茨,我们成功了!我们有订单了。”

盖茨和艾伦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他们庆贺自己的劳动获取了认可。

这项技术为两个人赚了2万美元。

走向辉煌

1973年秋天,比尔·盖茨走进了哈佛大学,决定学习法律学。这让父母非常高兴。他的父亲威廉·盖茨在法律界口碑极好,做过华盛顿律师协会的主席,他认为盖茨学习法律,无疑也将会成为一个著名的律师。

可是在哈佛大学,扑克牌的吸引力对于盖茨来说,可比法律学的吸引力大多了。

每到晚上,总会有许多人聚集到盖茨的宿舍里,他们不是在研究法律问题,而是用扑克牌来赌博。

盖茨开始的时候技艺欠佳,输掉许多钱。这激起了他的兴趣,本来他就有争强好胜的本性,凭借自己超群的记忆力和分析能力,很快成了一名赌博高手。

“玩牌时,你得了解各种情况:谁胆大,谁胆小,打牌的习惯等等,然后把各种情况综合起来,再根据自己手上的牌决定出牌策略。”盖茨在赌博中总结了一套理论,使他百战百胜。

他有一段时间完全沉湎其中,常常一天一夜地持续玩牌。然后白天就睡大觉。有一次,他竟然在考场上酣然大睡,他睡觉的姿式也很独特:两手托着腮,眯着眼,像是在思考问题。监考老师并不知道他在睡觉,可是半个小时过去了,他还是一动不动,老师只好把他叫起来,盖茨才从梦中惊醒,只好匆匆答题。

盖茨一向喜欢数学,同学们都觉得他能成为一名数学家,而不是一名律师。

每次上数学课时,他的表现都很奇特,盖茨坐在教室里,课桌上连一个笔记本也没有,只用两手抱住脑袋,样子显得十分厌倦。有时候,他看老师在黑板上解题,就举手说:“老师,这个地方不对。让我来给你说说。”然后就不顾老师的窘迫,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他觉得给老师挑毛病是一种乐趣,完全不顾及老师的面子。

1974年夏天,英特尔公司相继推出8008微处理器后,又推出了8080芯片,这种芯片功能比8008大十倍,体积却不比8008大,而价格还不到200美元。

盖茨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找到了艾伦。

“艾伦,这才是真正的计算机的心脏,它最终能将庞大的处理系统缩小到火柴盒那么大。”

艾伦也非常兴奋。他们认为:大型的笨拙的机器终于走到末日了。

两个人对8080芯片潜力的预见,连计算机生产商都没有认识到。英特尔公司的专家们认为那不过是一个微小的改进而已。

盖茨和艾伦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只要有了这种价格低廉的微处理器,计算机的体积会变小,价格也会降低,这种计算机将会有更广泛的用途,它的销量也会非常可观。

两人决定为这种计算机开发软件,以让它能够得到应用。

他们开始向各大公司写信,说明他们可以编写一种新的BASIC语言(计算机能识别的语言叫计算机语言,BASIC只是其中一种)。然而所有的信都如泥牛入海泥牛入海:比喻一去不复返。,没有回音。

转眼到了12月。这一天艾伦去哈佛大学找盖茨。走到哈佛大学书报亭的时候,艾伦突然停住了脚步,他被一本《大众电子》杂子吸引住。原来这期杂志的封面上刊载了一台计算机的照片,它只有电烤箱那么大。

艾伦赶紧买下了这本杂志,他仔细地读了起来。这正是使用8080微处理器的计算机,叫阿尔塔,是艾德·罗伯茨开发的产品。可是因为没有软件,这台计算机不能运行。

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台微型计算机。

艾伦马上找到盖茨,把这件事说给他听,两个人立刻决定打电话给罗伯茨。

“罗伯茨先生,我们是西雅图交通数据公司的代表,我们研究了《大众电子》上的那篇文章,我们已经开发了一种BASIC语言,它完全可以应用到你的计算机上,我们可以就这件事详细谈谈吗?”盖茨焦急地说。

罗伯茨一听就是小孩子的声音,他根本不相信盖茨他们的话。

“小伙子,你不要再谈了,已经有50个人和我谈过类似的话,我都不会相信的。我只相信结果,如果谁能提供最成熟的语言,我就和谁合作。”罗伯茨简短地结束了通话。

盖茨和艾伦并没有灰心,他们又写了一封长信,详细说明了他们研制的成果,并再三保证这种BASIC语言完全司以在8080微处理器上使用,每套售价只要0.5美元。

罗伯茨收到信后,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于是按照信上的电话号码挂了个电话,但是电话号码是湖滨中学的,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件事。罗伯茨认为这不过是有人开玩笑而已。

又过了几天,有人向罗伯茨说起了交通数据公司。罗伯茨便与他们取得联系,这真是值得庆幸!盖茨和艾伦没有想到罗伯茨会找上门来。

两个人决定利用哈佛大学实验室的计算机来模拟阿尔塔微处理器进行研究。四个星期后,BASIC语言的编写已基本完成,于是他们再次给罗伯茨打电话,说他们已经成功地在阿尔塔上应用了BASIC。而实际上,他们从未见过阿尔塔计算机。

罗伯茨听到这个消息后,半信半疑,“如果是那样的话,你们就来我这里,给我演示一下。”罗伯茨和他们约定在3个星期后见面。

这一天,同罗伯茨约定的日子到了,盖茨决定让艾伦一个人去。盖茨为了万无一失,仔细地把程序检查了一遍,然后交给艾伦。

在艾伦的想像中,罗伯茨的办公室一定在市区的大厦里,宽敝明亮,气派豪华。可是他坐在罗伯茨的卡车里,拐来拐去的竞在一家洗衣店旁停了下来。罗伯茨指着旁边的一个店铺说:这就是我的办公室。”大大出乎艾伦的意料,想不到阿尔塔这样一台微型计算机竟出自这里。

第二天,开始测试,决定性的时刻到了。艾伦把程序装入计算机,等着反应。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艾伦的心里像是装着小鹿,怦怦地跳个不停。突然,计算机打出了准备好了”的字样。这意味着计算机接受了他们的程序。罗伯茨高兴地叫起来:“天啊!它开始工作了!”

艾伦如释重负,他奔向电话机,把成功的消息告诉了正在哈佛耐心等待着的盖茨。盖茨听到这个好消息,真是欣喜若狂,别提有多高兴了。

BASIC语言的适用,对阿尔塔计算机来说,意义非常,而且对计算机产业来说,也具有重大意义。从此,微型计算机才算真正具有实用价值。

经过无数次的改进,盖茨研制的BASIC语言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使用者一旦出错,它就会产生提示,告诉使用者错误出现在什么地方。

盖茨和艾伦预测到一个软件市场将要来临,他们坚信可以通过出售软件赚一大笔钱。

这个时候,哈佛大学对盖茨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甚至还以开除相威胁。原因是盖茨和艾伦长期使用校方的学术计算机开发商用软件。

盖茨为这事很恼火,他据理力争:“教授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著书立说赚取稿费,为什么我们不能用计算机搞商业研究呢?而且,学校并没有规定如何使用学校的计算机。”学校无言以对。

这时的盖茨越来越感到需要创办一个公司,正确地处理自己和学校的矛盾。

1975年,比尔·盖茨和艾伦成立了微软公司。公司的大部分产权归属盖茨所有,艾伦拥有小部分。盖茨想靠这个公司来自己赚钱,而不动用父母给他留下的大量的信托基金。

当年夏天,微软与艾德·罗伯茨正式签署了许可协议。申明了关于8080计算机的配套软件BASIC的使用权利。协议规定每卖一份BASIC,如果是随着硬件一起卖出的,微软公司收取30美元。如果使用者需要修改BASIC,那么他还得为源代码付钱,微软将收取其中一半。

几个月下来,盖茨和艾伦挣到了18万美元。然而,这并没有使他们满足。

比尔·盖茨还在这次贸易中开创了按每个拷贝收权利金的软件转让方法。

此时的微软公司势力单薄,还远远不具备独立操作的能力。于是,盖茨开始招兵买马,四处物色人选。先后有拉森、蒙蒂·戴维多弗和其他几位。他们大都是哈佛的或者是湖滨中学的那一帮电子迷,都是工作的狂热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