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求知文库——动物部落
7922800000009

第9章 陆地动物(6)

这是动物在环境的压力下,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它们有利于保护自己,有更多的存活机会。这是生物的适应性进化形成的一种生态平衡状态。

长鼻子的大象

古生物学家研究化石发现,2500万年以前的远古时代地球上就有了大象的祖先。那时象的身体没有如今这么大,鼻子也没有这么长,身高只有70厘米,像桌子一样高。鼻子的大小和现在的河马鼻子差不多长,鼻孔的位置和牛与马一样,当时仅能算种小动物。

象是草食动物,随着身体增高变大,吃地上的草愈来愈困难,吃树上的叶子倒愈来愈容易。因此,在它们以树叶为食的过程中,由于鲜嫩可口的叶子长得高,只有那些鼻子较长的才能吃到它,天长日久,一代代象的鼻子适应生活需要,变长了的被自然界保留下来。这正是生物的器官越用越进化、越用越发达的道理。

鼻子对于象来说如同人的手,灵活自如,什么事都能干,不仅灵巧而且力气还很大。这同象鼻的肌肉组成有关系。大象的鼻子约有5万条肌肉,所以使用起来非常自如。象有两个种类,即非洲象和印度象,前者鼻子尖有两块突起,后者只有一个。

帝企鹅的“拳击赛”

企鹅是南极的象征。一提起企鹅好像只有南极才有,其实企鹅在世界上虽然主要分布在南极,但也随着冷流水向北分布,在非洲到达南纬17°,澳洲到达南纬38°,甚至个别种延伸到拉丁美洲的加拉帕戈斯岛的赤道附近。

现在企鹅共有6属18种。

帝企鹅是企鹅中个体较大的一种,好群居,捕食鱼、虾、乌贼等,不会飞,善潜水,因两翼成鳍状、羽毛细如鳞状,称为鳍脚。游泳时,鳍脚起着推动的作用,两只脚长在身体后部,只起方向盘的作用。

动物在繁殖季节,两雄相争斗的场面很多;如雄鹿用树杈状的角相斗,两只雄海豹战斗时能打得遍体流血等等,然而两雌相争是比较少见的。

在南极考察中,发现雌性帝企鹅有好斗的习性。两只雌企鹅面对面地站在冰雪上,挥动鳍脚互相拍打,好像一场拳击赛,一只雄企鹅站在中间好像是拳击场上的裁判。“拳击”胜利的雌企鹅与雄企鹅交配后生下蛋交给雄企鹅孵化,这时雄企鹅把蛋用双脚夹住,放在下腹部的孵卵囊内孵化,孵卵囊由裸露的网状皮肤构成。

七、八月的南极气温可达—50℃,雄企鹅在冰雪上孵卵长达60—70天,在此期间它不吃食物,全靠消耗自己体内的脂肪维持生命。雌企鹅凭着健壮的身体游向大海去觅食。等雌企鹅返回原地,小企鹅已经出世,雌企鹅已养得体态丰满,接过小企鹅用嗉囊里吐出来的分泌物喂养小企鹅,雄企鹅由于长期绝食,已经“骨瘦如柴”,见到雌企鹅已经在喂着小企鹅了,才跌跌撞撞奔向大海去饱餐一顿。

原来动物也会发声

能发声的动物是极多的,麻雀的吱吱喳喳,炎夏的蝉鸣,举不胜举,几乎每天都可以听到动物的叫声。从蜘蛛、虾蟹、昆虫到鱼类、蛙类、鳄类、龟鳖等。而以鸟儿的鸣声最佳,哺乳动物也是能发声的。

树蛙的鸣唱,是由三只雌蛙为一组,以三种不同的音调依次鸣唱,接着另一组又演唱起来,有时大合唱由一只老蛙开始,它声音宏亮,它领唱,接着大合唱就长时间进行下去。合唱比独唱声音大得多,传得更远,使更多的雌蛙赶来聚会。

在雄鳄的领地如另有雄鳄,领主就会气势汹汹地上前吼叫赶走来者。

雌鳄产卵后守在卵坑旁,三个月后,幼鳄在卵中大声叫唤,像人的打嗝声,这从沙土下传出的唤声,在20米外都能听清楚,鳄的父母应声后用前爪和喙拨开沙土,将卵叼出,爬到水边,把卵放在水里,然后轻轻一压,卵壳破了,幼鳄就在水里出生了。卵在双亲嘴里就停止了尖叫,而改成轻轻的“吱吱”声,在水里生活的幼鳄时时用叫声与父母联络,遇到危险就发出刺耳的嘶鸣。

幼金丝猴在寻找成年猴时发出“WO、WO”声,发现食物时发出“ga、ga”声。日本猴能发出37种有意义的声音,包括群内联络信号,低位猴防御信号,优位猴威吓进攻信号,警戒声、雌猴发情的叫声,幼猴想吃奶或不满时的啼叫等。

母鸡唤小鸡发出“咕咕”声,下蛋后大叫“咯达……咯达”,遇有不祥动静,就警觉的发出轻轻的颤音,给鸡群报警。

春暖花开时,柳莺每天唱2340支歌,林鸲唱3377支歌。频繁、重复的歌声促成雌雄相会。

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一般不被阻挡,声音本身有多种频率、强度等很大差别性和精确的时间性,这有利于动物表达复杂含意,使动物间更好的联络。有的如蝙蝠,鲸等还利用回声、探知外界情况。总之,发声有利于动物的生存。

动物维持体温

动物通常有多种方式维持体温。

恒温动物如鸟类、哺乳类,它们维持一定体温,常在30℃—40℃之间。是通过散温和保温结构和在神经系统的调温中枢控制下,保持恒定体温。

变温动物的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便也能维持一定体温,它们是利用太阳的辐射热和细胞色素的变化来调节体温的。

有些两栖爬行类如龟、鳄,它们的皮肤有特殊的色素细胞,当它缩小时,皮肤颜色变浅把大部分阳光反射掉,体温则下降,当色素细胞扩张,肤色变得很深,就能大量吸收阳光,使体温升高。

有种螺钿蛱蝶,在天气晴朗时,其体温能相当准确的维持在32.5℃—35.5℃之间,不会因气温的升高或降低而变化。它的体温调节器就是它体表的细小鳞片,它改变鳞片的角度,需升温时,让鳞片表面直对阳光,就能获得较多热量,反之阳光照射的角度越小,获得热量越少。

由此人类得到不少启示,譬如,宇宙飞船向着太阳光的一面被烧灼得很厉害,而背着阳光的一面又很寒冷。宇宙飞行服可以仿爬虫涂上一定颜色,让光在某种场合吸收或反射一定数量的光线。宇宙飞船可以仿造蝴蝶,覆上一些能活动的鳞片,当鳞片紧贴船体时,获得热量最多。当鳞片竖起一点时,获得的热量减少。只要调节鳞片的倾斜角度,就能调节飞船船身和坐舱内的温度。

动物的冬眠

青蛙、蛇和乌龟等两栖类和爬行类的动物,一到冬天即转入地下,变成假死状态越冬,一般称此为冬眠。另外,像熊和蝙蝠那样的哺乳动物冬天也都躲在洞穴里不出来,把这叫做冬眠是不对的,正确的讲法应该是过冬,和冬眠要区别开来。

那么,爬行类和两栖类的动物为什么要变成假死状态越冬呢?我们知道,它们都是冷血动物,体温受外界气温的支配。当气温变低时,体温也会随之下降,其活动的能力就会显着降低。如果气温进一步降低的话,它们的全部生理机能都会停止下来变成假死状态。由于长期的生存适应,它们生来就知道在最恶劣的环境到来之前就预先钻入地下,以便安全地度过冬天。所谓生来就知道,过去叫做本能。总之,这是它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遗传本性。

到春天气温开始回升的时候,它们的体温也随之升高,生理机能渐渐恢复。在每年的3月6日前后,蛇、蜥蜴及许多昆虫都相继从地下钻出来开始活动,所以历法上把这个时候定名为惊蛰。

与此相比,熊和蝙蝠之类的过冬则只不过是在温暖的洞穴里躲避寒冷而已。秋天,熊大量地取食树木的果实,把营养变成皮下脂肪贮存起来。然后,它就钻进地下洞穴安安静静地躺着,准备度过寒冷的冬天。因为在整个冬天它们都不吃不喝,所以必须尽可能地减少体力的消耗,因此呼吸和脉搏都会有所减缓。

熊要这样一直过到第二年的3月中旬,那时它们的体重将会减少到秋天的三分之一。母熊在2月份产仔,幼仔必须靠奶喂养,但其间又得不到食物,所以体力消耗更为显着。当它们从洞穴里出来的时候,便疯狂地把树木的皮剥掉舔食其中流出来的甜水,山上造林地的一些树木便因此而被毁坏了。

冬眠的动物春天才能醒来

人们在寒冬腊月掘地挖土时,常常会挖出一条或数条盘在一起的死一般的蛇来,这就是冬眠的蛇。除了蛇以外,青蛙和龟也冬眠。

冬眠是动物对冬季不利的外界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