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走在路上
7924800000001

第1章 孤独随睿智远行(代序)

漆子扬

文学的确令人痴迷,常常伴随着浪漫与激情。然而从古至今,大多数文学家并非以纯创作为生,而是以官员的身份兼做文学家,屈原、司马相如、王维、韩愈、白居易、王安石、苏轼、文天祥等概莫能外。我这么说,是觉得对普通人而言,文学只能作为顶礼膜拜的热爱,朝圣之后灵魂的不期而至罢了。

两年前正月里的一个下午,我在县城的广场,约见了一个人。温软的阳光洒满节曰里的小城,简单交谈后,匆匆挥别。他留给我的印象刚性朴实。此后,几乎没有什么往来。今年正月,他突然说要出版自己的散文集,并要我作序。莫名的惊奇之外,涌上心头的是忐忑的迷惑,我始终都没有看出他身上有丝毫的艺术家的气质。他就是杜永胜。

五月中旬,我集中阅读了永胜散文集《走在路上》的所有篇目,惊异伴随着我,他的文字流淌着灵性和激情,而且饱蘸思辨的理趣。崇高的父爱、厚重的母爱、温暖的亲情、凄伤的爱情、忧伤的追忆、怒目的呵斥、痛苦的探索、奋力的拼搏、无奈的坚守等等,汇聚成一条汤汤的河流漫过心灵的家园。他通过叙述生活的点滴来透析尖锐的社会问题、人性的异化问题,将司空见惯的日常现象升华到严肃庄重的认识高度,凝练为笔下精美的文字。铿锵之声盈耳,珠玉之音曼妙,爽朗明快的词句如家乡盛开的菱贝,绽放着亲情的感动,人性的温馨;独异敏锐的思绪凭倚在激愤的窗棂,焕发出欣欣的灵质。我相信每句话都是他用心血和炽情熔铸而成。

创作并非永胜的职业,只是他的一种爱好,一种生活习惯,是简单的本真流露和情绪的宣泄,他没有把写作作为事业来追求,因此没有名利的牵累顾盼,写作也就显得轻松悠然,挥洒自如。正如他自己所言:我的写作,没想成名,只没想谋生,也只在自然流淌的过程里感知着快乐,品味着一个纯精神的自己在放松、自由里的不断充盈。他对写作的淡定心性,更是一种感应自然的宗教态度。这又使他对文学始终充满敬意,“似乎有着一条神往的朝圣之路”。这就是他文集的价值所在,也是文学的价值所在。

他当初留给我的印象总是无法和他的文字相统一,这也许正是他人生丰赡精彩之所在。我至今都不能说服自己,那么细腻的情感、睿智的思辨、幽默风趣的语言、娓娓道来的情节,怎么会出自一个奔走于职场的基层官员。多少人在喝酒、捞钱、跑官,他怎么能静下心来读书,静下心来思考?怎么会形成那么完整的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读书、思考、写作也许是他上大学以来,多年养成的习惯。我敬佩他对自己内心世界最本真的表达,我赞扬他的文字,因为他的文字真诚纯净得如婴儿梦里的微笑。

永胜是一个有思想追求的人,孤独睿智将伴随他远行。他在《博里的自由和节制》中呐喊“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无疑是‘五四’精神的具体体现”,在《闲说洗澡》中呼吁“人也罢,体制也罢,要紧的是别太自我,有些事从体制外、从自己以外引进些东西,才能保持干净。……都具有发人深省的凛凛锐气。

我常想为什么总有人会制造邪恶,为什么扞卫社会公平、正义会遭到嘲讽甚或指责。这个社会怎么了?《走在路上》的评析能为我们提供解脱迷惑的向度。许多对人生疑问的解析,真能救人心于水火。理想与现实、良知与丑恶在精神世界的难以调和,使他常常深陷既不甘于沉沦又难以保持一份纯净灵魂的挣扎中。从他的文字中,你能强烈感悟到压抑幽愤。他时常痛苦得彻夜难眠。其实抛开责任与良知,和许多人相比,他过得应该很惬意很幸福。可是,他却只能痛苦着继续前行。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思想者,怎么仅仅会满足于物质而不去思考国家的未来,怎么会快乐于巳有的地位而失去对民族命运的思考呢?也许在世俗大众的目光里,这种书呆子根本就不懂什么叫精明。可是那些精明人能算得上有良知的人吗?在我看来伴随卓立的思想者的往往是孤独与痛苦,精明人往往获得的是名利的欢娱与张扬,以及自我陶醉,在他们的意识中永远不会有为民众为社会为国家的责任,即使有过,也不过是表演秀。

他不是我当初认识的那个说话激昂而神情冷漠的人。现实中的他,我并不很了解,不能妄加评论。他有良知,有一颗火热的心,善于反省,坚守正义,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这我清楚。至子他的失眠、他的情爱、他的奔波,都只是行者唇间的轻轻一抿。他的文字是清泪与悲愤、呐喊与微笑、怒目与温情交汇而成的圣歌。他具有双重身份,两种生活境界,一个是世俗的鲜艳的匆匆过客,一个是圣洁的永恒的精神精灵。一个是红尘中的官吏,一个是寂寞的求索者。

令我惊喜的不仅在于永胜勤于写作,尤在于他随性阅读大量中外典籍的知识积累,以及阅读后的悉心思考。读书拓展了他写作的美学视阈,也使他的文字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他读过《庄子》《鬼谷子》《金刚经》《平凡的世界》《泰戈尔》等等。他在《雨后傅斯年》中,对傅斯年率真个性、学术成就的理性评析,令人叹服。由于过去国内对傅斯年极少提及,使得今天大学的很多文科教师都不知傅斯年为何许人也。永胜对傅斯年的深度评述,展示了阅读非文学书籍对写作的意义。

在普通人看来,永胜有圆满的家庭,有较为满意的事业。作为一名有良知的官员,他真切地观察体悟到“围城”里的一些规则和他的理想是那样相距遥远。事业心和责任感让他承受着孤独和痛苦,他同忧虑奋力抗争,希冀挣脱精神的尘网。他通过观察自己来认知世界,感知人生百态。所以,这部文集记载了永胜生命元素的生发和思想进化的历程,有欢乐,有痛苦,有奋斗,也有冲动和梦想。痛苦常常伴随着冷寂、孤独的反省与审视,一个人思想的成熟离不开痛苦中的思索与超越。这正是他散文中蓄涵着的认识价值的因素。当然,永胜不是圣人,他不可能超越时代既定的纬度,但他能在求索的路途中行走,在我看来就巳足矣。

永胜一开始就要我来作序,但我一直未能下笔,主要担心对他文字的把握失之偏颇。这部散文集记录了一个思想者的心声,需要智者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所以,我奉劝泯灭良知的精明人,或者追求风花雪月的落魄文人,请你不要捧起它,你低俗的目光会亵渎他纯净的文字。但我真心盼望通过这本书能让真正的读者一觑永胜的精神世界,了解他用温情、睿智、理性、风趣的心灵建造的艺术圣地,认识他,呵护他,共同憧憬永胜在未来的曰子里,顺应自己的个性走下去,而不要在乎路在何方。

时维八月,序属初秋,溽暑弥剧,难捐烦歒。我依然怀念那年沐浴在夕阳中的小城,宛如秋风里的新娘,半眯着眼,在我心头荡蒙,荡漆。

2011年7月30曰初稿于滩歌

8月8日修改于西北师范大学寓所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古籍研究所副所长、文学博士、甘肃省文史馆研究员、清华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甘肃省古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早上起来外面一片雨声,但不是该有的瓢泼大雨,倒似乎有点秋天的婉约,雨丝斜飞,淡雾缩卷。置身于雨中,自己都有点恍惚。盛夏时节,怎么就有了秋的景象?

是,是有点恍惚。巳届不惑,始终游走在今世与过去的边缘,游走在睡与醒的边缘。因为游走,就有了恍惚,就会经常陷入怀旧的情结,于是在过去和现在、现实和梦想的夹缝中徘徊流浪一直走到今天。

不敢说写作吧,码字的历史该从二十年前算起,那时候刚上大学,指点江山的同时,也就有了激扬文字的冲动吧,只能说是冲动,因为真的没有什么天赋,就是喜欢而已。现在想想,那时候天也许比现在蓝,人的欲望似乎更简单,一顿饭能有六毛钱的牛肉面,当然再能加个两毛钱的大饼,就很享受了。码字更是一种简单的本真流露,就是喜欢,没有任何的功利,更不是压力下的发泄。就如同那个年纪一样,干净而快乐。

工作后,码字的习惯依旧,时不时地有稿费进账,在清贫依旧的时候,能偶尔买醉一回。很自然地想把码字当做一项追求来对待,甚至有了虚荣心作祟下的挑灯夜战,很辛苦,但也快乐。每每看着剪辑自己发表文章的册于越来越厚的时候,总是想,在三十而立的时候能出本书,那该是多大的本事和自豪啊。

这些都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往事了吧。如果从时间上分,也就是大学毕业后前十年的事情。以后似乎也与笔没有分开,不过是千了五年的公文写作,其间干过法医,搞过刑侦,然后在乡镇和老百姓打了五年的交道。随着年龄日长,经历起伏,人也是越发变得安静,而码字基本上就成了暗夜里平衡自己、发泄过往的最好药剂了。

平衡也好,发泄也罢,都是生活使然。或许我们都是在被动中逐渐成熟,在压力下日渐沧桑。所以,后十年,断断续续地码字,流淌的除了自已真实的感悟外,更多的是灰暗的、消极的个人情绪化的发泄。这种悲凉的感觉是自己经历了太多苦痛以后自然的反应。

今年,有朋友建议,让我把自己的这些文字整理出个册子,也算是对自己心路历程的总结和交代吧。我动心了,开始着手搜集文稿。但怎么找,原来的那本文字剪辑找不到了,剩下的只是挂在博客上的后十年的文字了。虽然三十岁时出本书的愿望早已破灭,但到了不惑之年能有一本册子来给自己一点安慰,也是很有诱惑力的。但是,面对残缺的文稿自己却陷入了犹豫,继而想算了吧,人的一生,无外乎就是一声叹息或是一丝微笑。不管是叹息还是微笑,都随遇而安吧,干吗试图去干点什么,改变什么。于是,出个册子的事就暂时放下了。

今年是大学毕业二十年,有同学很热心地组织聚会,自已也就在去也行不去也没什么的想法中去了。想法很简单,去看看吧毕竟有些人是二十年没见了,再说同学热情组织,从情意上说也该去捧个场。

聚会真好。二十年来似乎从没有过的放松,真诚;没有过的亲切,干净。包括感言,我都始终在说“干净”两字。是,岁月以无声但又坚不可摧的力量在改变着每一个人,于是我们都挣扎着,辛苦着,也在改变着。但是无论怎么改变,起码在聚会的时候,在拥抱着二十年感情的时候,我们都是干净的,干净得宛如婴儿。

聚会结束后,自己感慨颇多。真的都不再年轻了,琐碎的日子,平凡甚至是枯燥的生活,都在每个人的身上打下了深刻的印记。但是都还有着梦,对美好的、对本真的留恋甚至是追求,所以我们走了一路,也还会继续走一路。走是宿命,但怎么走,在走的时候能看点什么,甚至能梦点什么,这总是我们的自由裁决权吧。命运主导着我们,可能没有给我们更多的选择,但在命运的羽翼下,在风和雨的夹缝中,我们如果努力地探出头去,也可以自由地呼吸,哪怕是一秒;也可以见着彩虹,哪怕是一瞬。

在游走,每个人都是;在找寻,每个人都是。

当我们都被固定在一个已知轨迹上的时候,我们还能干什么,还能有什么?瞿秋白说:“人爱自己的历史好比鸟爱自己的翅膀,请勿撕破我的翅膀。”其实翅膀迟早是要被撕破的,要紧的是在撕破之前,我们能飞多高。

所以,我想把这本册子出了,不管是粗糙还是笨拙,都是我二十年走路的真实再现。虽然卑微而渺小,但反映在我个人的生命里是有分量的,真实存在的。这就够了。

好了,感谢我生命里遇见的每个人,不管是驻足给我微笑的,还是瞬间掠过只有一个模糊背影的,都是我在走路时候感知的风景,很美的风景。

感谢我深爱的和深爱我的人,历经风雨,依旧能互相守望,彼此牵挂,感知着共有的痛和乐。在每个有雨的晚上,在每个起风的午夜,她的明眸依旧,素面依然,有了她才真的有了我。

感谢我的女儿,感谢她用十六年的生命,用她的每次哭泣和欢笑,让我感受着世俗风尘的美好和快乐。

感谢上苍给予我的每一个黑夜和早晨,在日月轮回的琐碎里,使我能听见自己每一步的声音。

此为自序。

2011年7月28日晨,微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