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梁园虽好却不是久留之地,签了演出合同,安排好了各项事宜,那就打道回府。究竟带那一支鼓队来无锡戴这顶中华鼓王的帽子还没有着落,不免也是需要操心的事情。但我很清楚“竖起招军旗,便有吃粮人”,“打起幡儿就有仙”,凭着宣传部这块牌子的影响力和中央电视台的这个高规格的活动项目,加上兰州电视台的舆论平台,调动一支太平鼓队来无锡夺冠,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三
在无锡办完了事情之后,小寇说咱们顺便去趟宁波普陀山吧,干了一辈子电视走南闯北哪里都去过了,却没有上普陀山拜过观音菩萨的道场,借此机会了却这个心愿也是个说头。我说,那就走吧。
这就乘高速大巴去了上海,然后一路南下,随即东进。在绍兴孔乙己酒店嚼了一盘“多乎哉,不多也”的茴香豆,饮了几碗令人心醉的绍兴老酒“女儿红”,拜了拜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百草园,看了看老蒋故居慈溪雪窦山,访了访藏书名楼天一阁,上了上观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然后从普陀山乘轮船返回上海,巧的是那艘轮船居然是我早年去福建乘坐过的三千吨排水量的“昌新号”。不免令人十分激动。西北人一辈子大概也乘不了几次轮船,我两次乘海轮,乘的居然是同一条船,这可真是不可言说的机缘巧合了。
回到兰州,正赶上部里召开一年一度的全市宣传部长会议。各县区分管宣传工作的县区委副书记和宣传部长都在会上。我将无锡之行的情况向我的部长和分管文化工作的副市长作了汇报,建议他们在会上通报一下,看看选调哪个县区的鼓队去无锡参加鼓王大会比较合适。他们认为,1999年皋兰县鼓队去了北京,这次的这个机会应该交给永登县。我这就与县委副书记杨兴普先生和宣传部长史存瑞先生进行了接洽。杨书记和史部长在1990年代初期都在县上负责文化方面的工作,当年也曾积极争取去亚运会。但是,那时候他们所任官职的份量还不足以决定这件事情,也就没弄成。现在,他们都是掌握了话语决策权的县委主要领导干部了,在县上说话一言九鼎,说了就算数。听我解说了“中华鼓王”这个项目的规格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力,当时就答应由永登县政府出面,组织一支鼓队去无锡,夺取“中华鼓王”这个名头,拿回这面可与“天下第一鼓”媲美的旗帜。
我这就起草组织工作方案,选调导演教练,筹措经费。县上也紧锣密鼓、雷厉风行地开始了筹备工作。
县政府出面搞组织工作,那就不是民间闹社火的小打小闹了。县上制定了严密的训练方案。在全县范围内选调鼓手,身高要求1.70米以上。等人马抽调齐了,全部集中在县体育中心住宿,集中训练,管吃管住,还发一点误工费、辛苦钱。县上特意从驻军请了军事教官,负责队伍管理,每天早上起床后,先不忙着打鼓,而是先出操搞队列训练,从培养鼓手的团队意识入手,最后将鼓队训练得整齐划一,像模像样。
鼓队训练期间已经是春天了。我陪着刚刚上任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和分管文化工作的副市长到鼓队驻地去了几次,审看了鼓队训练情况,对表演方案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我的工作重点渐渐地就转向了宣传资料的撰写和临行前的准备工作方面去了。县上的杨书记是多年的老朋友了,知道我是组织太平鼓活动的行家里手,就请我撰写介绍永登太平鼓的文章。我就写了一篇《天下第一鼓——“中华鼓王大会”兰州太平鼓解说词》。
这篇稿子如下:
高原、峻岭、峰峦叠嶂,
蓝天、白云、黄河滔滔。
从辽阔豪迈的祖国西部,从神奇古老的丝绸之路,走来一群勤劳质朴的庄稼汉。
听,隆隆的鼓声从历史的深处响来,冲开束缚,打破阻塞,仿佛是对生命万物的召唤,要一鼓而喧天的奇伟磅礴的能量;
看,这些元气充沛的后生们,把强音大鼓举过头顶,擎向蓝天,仿佛要托起悠久的历史,托起黄土地的强盛。
他们献给中华鼓王大会,献给无锡人民,献给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朋友们的,就是饮誉世界、独具中国西部特色的民间鼓舞、被称为“天下第一鼓”的兰州太平鼓。
这是一支土生土长的农民鼓队,来自兰州太平鼓的故乡——兰州永登。永登是甘肃省的农业大县,毗邻兰州,是河西走廊的东部门户,在全国享有玫瑰之乡、建材县、冶金谷的美誉,以亚洲之最的“引大入秦”水利工程和奇险幽秀的吐鲁沟风光而闻名于世,是亚欧大陆桥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明珠。
鼓乐太平,这是千千万万黄河儿女对祖国统一、华夏强盛、天下太平的热切期盼和坚强信念,它聚于群山,响彻云霄,穿越时空,充盈天地,似万里黄河百折不挠。
请看兰州太平鼓表演团表演的鼓乐太平、二龙吐瑞、三阳开泰、天圆地方、共创美好、五福临门、普天同庆、黄河激浪、开发潮涌、万马奔腾10个阵法。
兰州太平鼓,鼓名寓意江山统一,天下太平。鼓队以大旗做先导,后随十数面锣钹,再后是几十乃至上百名武士装束的鼓手列队,多在行进中表演。表演时,旗为指挥,锣钹击节,鼓身飞舞,起落有序,配合默契,整齐划一,声威雄壮。
兰州太平鼓的一大特色是不以木质鼓槌击鼓,而是用皮条、麻绳或藤条拧成的“鼓鞭”击鼓,或“单条”或“双条”(双鞭),击鼓动作幅度大、力度强。“忽而天、忽而地、骑鼓两头、前打后击”。鼓手以左手扣“鼓环”驾驭鼓身,使其在翻转中受击,右手挥舞“鼓鞭”前后左右击打鼓面。基本动作有“跳打”、“蹲打”、“骑打”、“举打”、“翻身打”等。打法有斗槌、转槌、翻槌、扬槌、一槌鼓、“贴地走”、高起鼓等。
鼓手击鼓身法被形象地比喻为“白马分鬃”、“策马扬鞭”、“燕子抄水”、“鹞子翻身”、“弯弓射雁”、“力劈华山”等等。
表演时的队形变化被称为“阵法”,传统的“阵法”有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四门兜底阵、六合阵、八卦阵等等。口诀有“二龙戏珠破四门七招九式,三阳开泰迎五福六合八卦”。
请看:年轻的鼓手身挎大鼓,挥动五色鼓鞭,跳、跃、翻、腾、闪、展、骑、挪,十几斤重的大鼓上下翻飞,前后环舞,左右腾挪。
请听:鼓声如浪而来,铿锵激越,粗犷豪放,似黄河奔腾不息,令人惊心动魄,精神振奋。
这是黄土高原上庄稼汉们力与美的劲舞,是充满黄土气息的雄壮乐章,是黄河儿女用信心和气魄擂响的西部大开发战鼓。
深厚的黄土高原孕育了源远流长,撼人心魄的兰州太平鼓文化。当列国诸侯手执青铜铸剑争霸天下的时候,在被誉为“彩陶之乡”的永登,先民们以陶土为材料而制造的“彩陶鼓”早已经响过了数千年。
在兰州市博物馆的展厅里,收藏着兰州永登出土,距今43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马厂类型的彩陶鼓。此鼓一端呈喇叭口形状向外扩展,另一端为圆形桶状。考古学者认为它就是上古文献记载的“以瓦为匡,以革为两面,可击也”的“土鼓”(见《礼记·明堂位》《周礼·春宫》)这种彩陶“土鼓”被史学界和音乐界誉为鼓的“鼻祖”,兰州太平鼓与它有着深厚的传承历史渊源。
西汉元狩二年,即公元121年,汉武帝开辟河西,永登地区纳入西汉版图,东晋十六国前凉时期增设永登县,为永登得名之始。古代,鼓多用于音乐、舞蹈以及战争和祭祀祈雨等活动。宋代,兰州太平鼓在形状、声音、作用等方面的雏形已经具备。《玉海》记载“羯鼓如漆桶,两头俱可击”。表明兰州太平鼓历史之久远。到了明代,兰州太平鼓在永登各地广为流行。更有一个传奇故事,渲染丰富着兰州太平鼓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传,明朝大将徐达奉命西征,久攻庄浪卫堡(即今兰州永登县)而不克。后从当地百姓挑水的木桶得到启发,始创三尺长鼓,令军士藏兵器于鼓桶之中,乔装攻克了城关。百姓欢欣鼓舞,赞此鼓为“太平鼓”。
兰州太平鼓这一独具西部风情的民间文化艺术,以黄土地包容天下的博大精神,张扬着不屈不挠的信仰,在兰州和永登地区代代相传,兰州人民年年闹社火时,都要擂响这惊天动地的太平鼓,以表达对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期冀。
兰州太平鼓气势磅礴,场面壮观,鼓声雄浑壮阔,似咆哮万里触龙门的黄河,又如春雷滚滚响彻云霄。其鼓音的律动,舞姿的雄健,为祖祖辈辈的兰州人留下了美好的眷恋与憧憬。世世代代绵延不断的表演,不仅为兰州的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而且激荡起人民对历史的反响,对现今的歌颂和对未来的呼唤,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祖国西部的不朽物象,因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
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太平鼓大步走向全国,开始向世界跨越。1990年,兰州太平鼓应邀参加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艺术节,誉满京华;1991年,参加了在山西太原举办的“国际锣鼓节暨第二届中国民间艺术节”以最高分数获得金奖;1996年,在“全国群星奖”评选中,一举获得这项政府奖的最高奖——金奖;去年光荣参加国庆五十周年首都天安门广场群众联欢晚会表演,声振华夏。国内外音乐界舞蹈界人士观看表演后纷纷赞誉“兰州太平鼓,当称天下第一鼓”。
迎着新世纪的朝阳,乘着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千禧龙年的兰州太平鼓,正信心百倍,向世界展示兰州古朴的民风,抒发黄河儿女开发大西北的豪情壮志,擂动西部大开发的战鼓,展现龙的传人刚劲雄健、威武豪放、团结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细心的读者也许会觉得这篇稿子似曾相识。不错,这篇稿子的底稿正是10年前我为皋兰县进京的鼓队撰写的说明书。此次,由于时间较紧,加之当时能够找到的太平鼓的说明文字也就这些资料,我改头换面地加入了一些有关永登县的说法,把“狼筋扯到狗腿上”,就算是说永登了。比如,我原来写的文字是“久攻王保保城而不克”,我移花接木地改成:久攻“庄浪卫”而不克,这传说就变成永登的事情了。其实我这样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根本经不起推敲,在明初徐达平定西北之时,永登这块地盘并不叫做“庄浪卫”,“卫”这个名称是明朝的行政区划名称,在元末蒙古人的地盘上是不使用的。我出于说明文字的文学性和戏剧性的考虑,就掩耳盗铃、“睁着眼睛说瞎话”地用了这样的说法。反正“传说”永远是以讹传讹,那就接着往下传吧。何况,永登县民间也有徐达用“木马计”攻克县城的传说。这就提醒我们,越是具有戏剧性的精彩的历史传说,就越要打一个问号。
县上将我这篇稿子刊登在《永登报》上,我又找人设计了精美的节目单,把稿子印在节目单上,并且考虑到在海外的宣传效果和影响,还印刷了一张英文的节目单。
到4月中旬,鼓队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全部就绪。此间,我的主要工作是宣传鼓动联络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同时打着宣传部的旗号,从财政局申请了一笔活动经费,拨给县上10万,拨给电视台7万,这笔钱有力地保证了此次活动的顺利进行。
4月20日上午,鼓队在县上举行了出征仪式欢送大会,马琦明副市长作为此次活动的最高领导,向鼓队总领队市委宣传部杨重琥副部长授了“中国·兰州太平鼓队”的大旗,重琥又将旗子授给县上的领队文体局长李元红。巧了,当年皋兰县鼓队去北京参加亚运会艺术节,也是重琥领队。当年,杨重琥是皋兰县副县长,今天,他已经是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干部了。当年,我是文化局的一个科长,今天,我也是市委宣传部的中层干部了。前后带着太平鼓队参加过1990年亚运会和中华鼓王两次活动的人,也就是我俩了。不免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奇遇,也可说是一个美谈。
县上的出征大会结束后,鼓队便准备过两天出发,他们将乘火车前往无锡。我和重琥部长却开着他的编号为甘A·39995号的桑塔纳2000型小轿车,跟在电视台长何涛的小车后面晓行夜宿,足足跑了三天三夜,到陕西,出河南,过安徽,进江苏,在第四天下午赶到了无锡影视基地。这一路风驰电掣,马不停蹄,何台长的汽车轮子跑得都冒出了火苗,成了“火焰驹”。由于是下午出门上路,第一天夜里就在平凉下榻。平凉电视台台长与何涛是老朋友,置办了一桌酒席,等到夜里十点多我们才到达。那桌酒席很丰盛,有个特色是每一道菜都撒满芝麻,我戏称这是个“芝麻厨子”掌勺,芝麻开门,这真是个好兆头。第二天中午到达西安,在北院门古文化街品尝了著名的“贾三包子”,喝了几碗八宝粥。出了西安城,就上了高速,一口气跑到郑州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郑州电视台台长在花园酒店设宴款待,我们却跑得人困马乏没有一点胃口。第三天夜里到达南京。司机都累坏了,第四天早上便休息了。下午比较从容,两个小时从南京到达无锡,下榻影视基地“三国城”招待所。
4月24日上午,我陪着杨重琥部长重新踏勘了演出场地,发现原来选定的唐城“大明宫”前的“演乐台”场地面积太小,临时决定将鼓队表演场地挪到所谓“华清池”的“沉香阁”前一大块平台上去,基地也就同意了。
4月25日上午,鼓队一行上百人乘375次列车到达无锡,我陪着部长去车站迎接,安排了一应事情之后我基本上就没什么事情可做了,游手好闲地在基地里游荡了好几天,刚来时候的新鲜感渐渐消退,也就觉得意思不大兴趣索然了。鼓队按照协议日程要在基地打一个多星期的鼓,恰逢“五一”黄金周期间,有人就提出去灵山大佛打一场,顺便看看大佛。我就向基地负责人说了这个想法,人家很理解这个要求,给大佛那边打了个电话,我就前去接洽,找到灵山祥符寺风景区公关广告策划部黄振林部长和旅游工艺品部陈敏然主任一说,就成了。我说咱俩都是“部长”,请多多关照,我们表演打鼓就不收钱了,让我这个队伍免费参观大佛就算两清了好吧?老黄说当然可以,不过我这里效益还好,还是给你们一点茶水钱吧,不多,三五千块而已。原想着乘打鼓的机会蹭蹭场子,免费瞻仰一下大佛游览一下公园就很满足了,没想到人家还给你一个天上掉下的馅儿饼,不免令人喜出望外。无锡灵山大佛坐落在一个太师椅形状的山坳里,据说释迦牟尼讲经布道的印度灵鹫山风水景观就是这个模样,确是一块少见的风水宝地。铜质的大佛比山还高,大佛的脚趾头比人还高,铸造这座佛像就花了好几个亿,莲花宝座的花瓣一片叶子就是几百万元造价,三五千块真的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