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间耳录经(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7949300000022

第22章

一次,夏季带孩子上青岛避暑。上火车前,已经打牌一夜、赶制稿件一夜,两昼夜不曾合眼,计划到火车上好生休息。中午时分,车过石家庄,溽热不堪,汗湿眼睫而无法入睡。干脆熬到夜间。结果,呼噜打得厉害,惊动整个卧铺车厢。

我的孩子介绍形容说,火车开动,仍不能掩盖我的呼噜声响。而火车一旦到站停驶,单单剩下我的呼噜,十分突出,几乎卧铺车厢每个间隔都有旅客探头出来,朝我这面观望。有人纷纷质问:那是谁呀?还让人睡觉不让啊?孩子不禁惭愧,不好意思承认我是他的父亲。

43、呼噜打死狗

打呼噜严重厉害听说种种,最严重者是打呼噜竟然打死过一条狗!

一位食堂大师傅,打得好呼噜。这天夜里,将肉块煮在大锅里,闩好门户,放倒身子在面案上睡觉。一条狗,嗅到肉味,从门缝挤了进来。

那狗跳上灶台,准备吃肉,大师傅那儿起了呼噜。狗朝锅里每要探头,呼噜便乍然一响。尔后,呼噜前奏过后,正式开打。一声高过一声,狗不知那是何种声响,再也不敢逗留伙房。当即起身逃窜。

门上朝里拴了铁链,狗可以将将挤入;待它要逃走时,肩膀扛了门板,愈挤愈紧。而后边大师傅的呼噜更加有如雷霆万钧,狗疯狂逃遁,终至将自己活活挤死在门缝之间。

44、梦中唱戏

早年一部苏联小说,写一个特工打入德寇间谍机关的故事。后来身份暴露,竟然是由于说梦话。因为他在梦中说话,说的是自己母语俄语而不是德语。

报社一个朋友,梦中说话特别清晰,几乎能作长篇报告、能朗诵大段文章。

出版社一位编辑,他老父亲晚年退休后,到某机关负责看大门。将近年关,领导突然前来查岗,看门卫是否敬业。听得老人整板唱山西梆子,领导十分满意,特别给予表彰。编辑知道后大笑,原来他家老爷子一直是梦中唱戏。能整板唱许多戏文,比醒着还要唱得好许多。

45、文王吐百子

文王被纣王囚禁在羑里七年,将伏羲八卦叠加复合而成六十四卦。

传说,纣王曾经杀害文王长子伯邑考,将人肉做成饭食要文王食用。文王如果真的有预卜能力,将不食儿子之肉,纣王便要加害文王。文王假装不知,忍痛食用了儿子之肉,终于逃出性命。

文王回到西岐,想起食子之事,不禁呕吐连连。神话故事讲,文王竟然吐出来一百个儿子。民间乃有“文王吐百子”的说法。

一位厨师,擅长面食,看家本领是做“文王吐百子”。

有一回,主家来了不少客人,厨师却外出打牌,归来晚了。主家有些不悦,点菜之余,主食专门说要吃饺子。厨师会者不难,先炒上几个热菜,供大家下酒。到上主食的时候,端上一只大盘,盘子里是一个大饺子,呈王八形状。主人以为时间不够,厨师包了一只大个饺子,脸色好生难看。质问道:这东西怎么吃啊?

厨师在王八口边轻轻一捏,开了一个小孔;然后使筷子在王八脊背上一敲,王八口中便“扑通”跳出一只饺子。主人客人因而大悦。

询问厨师此一吃食名堂,厨师曰:山西面食之一,是为“文王吐百子”。

王八腹内,涂抹香油,而且其中热气膨胀,稍加挤压,则饺子跳出矣。

46、纣棍

纣王并非长子,排行在微子箕子之后。因其孔武有力、聪明颖悟而受到先王喜欢,登临王位。

骡马之类,若是军马供人乘骑,马鞍用马肚带捆缚在马的腰间。若是备了鞍子载人或者驮物,则是前后方向将鞍子拉紧。前边利用脖套,后边利用一根横木。毛驴骡马,横在臀部那儿的木棍称作“纣棍”。

替代纣棍的皮制条带,叫做后鞧。

或者,纣王之纣,有排列在后的意思。

47、十个胖子九个富

如今,生活提高,吃喝基本不愁,到处是胖子,人人喊减肥。

过去,大家的印象中,胖子不是很多。大腹便便者,往往怀疑是富人、首长什么的。

曾经有顺口溜说道:

十个胖子九个富,

世上富人尽大肚。

若是大肚他不富,

不是卖肉就是开饭铺。

48、走相

算命看相,方法多多。

个中高人,不用看手相面相,单是远远看一下人的走相,可以判定其人身份大概。

算命师父,传授徒弟一些口诀。应该是前人的经验总结。

比如:昂首阔步而来者,伟人也。其实,伟人大首长,行走自然昂首阔步。

拔步而来者,勇人也。练武者,脚底有力。

碎步而来者,贱人也。主席台上倒茶水的服务生,他敢大摇大摆走路吗?

游手而来者,闲人也。所谓游手好闲。

倾头而来者,有心思者也;

低头左顾右盼而来者,阴人也。

所谓仰头女人倾头汉,老百姓都认为是厉害人物。

49、望闻问切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有经验的老中医,无须切脉,其实只要患者进来,一看面色,大致可以判断出患什么病。阅人多了,自然眼力不凡。

历史上着名的典故“扁鹊见蔡桓公”,一看便知桓公患病,病在何处、什么程度。

巴尔扎克说过,有三种穿黑袍的人,眼光锐利,是为医生、律师和牧师。盖其职业,都是大量接触社会各色人等。

当初,西方医生穿着黑衣。此一职业或由巫师演变而来。

50、药王

我村小学,早先一直占着村里的庙院。

庙上,三间神龛,供着药王、山神与文昌帝君。药王是主神。

神龛对面,一棵松树,挂了铁钟一口。神龛跟前,一株榆树。那便是药王的一苗大药材。村人得病求神,烧香上供已毕,抓一把香灰面、拣几片榆树叶子,就是求得了神药。

药王,老百姓都知道姓张,不知道名字。怀疑是指着作《伤寒论》的张仲景。

村人传说药王神奇故事种种。

一个说,药王当年在药店学徒,医生下毒驱虫,开具药方,药量四两。药王在一边说,吃四两不如吃半斤。患者竟然痊愈,前来请医生前去吃酒。药王又说,去不如不去。

原来,药量下得不够,虫子只是被毒昏而不曾毒死。医生前往做客,主家敲锣打鼓的庆贺,惊醒了虫子,患者最后一命呜呼。

还有一个说,药王渐渐成名,可以断人寿命,无有不准者。一个后生,从墙头“咚”地跳下,请药王给他看相。药王说,你赶紧回家吧!晚了,就回不去啦!

原来,那后生家刚刚吃饱,从墙头跳下,已然震断了肠子。

种种神异,不一而足。缺医少药的乡村,大家盼望有神医出现,最好能手到病除。

气功大师法轮功骗子所以轻易得手,或正是利用了愚民的上述心理。

51、集会结社

早年乡下农民真正是自由集会结社。

比如,阴历四月二十八传说是药王诞辰,大家就结一个药王会。一般以户为单位入会,户数不等。假如发起之初是十户,这十户人家就成了会员。大家结社入会干什么?多是互助性质。比方,一家出两块大洋,十家共集资二十元。通过抽签决定先后次序,各家轮流使用这二十元钱。使用期限一年。本钱还算各家的,到十年之后,再行议定解散集会或者继续。

使用二十元互助金的户头,当年花用银钱,解决了若干困难,应该有所表示。办法就是在药王诞辰纪念日,该户出面张罗祭拜药王仪式,猪头全羊,酹祭药王。然后十户代表在该户一块饱餐一顿。

出息这样宴席,叫做“坐会”。

52、坐会赶猪

集会结社,也有不全是本村户家的。比如某座大庙,虽然建在某村,但周边村子百姓都来祭奠,赶庙会、看大戏,各村都有负责祭神的负责人,所谓团头社首之类。这些人,要共同研究协调种种事宜,也可能结一个会。那么,坐会吃请,就要出村。

有这么一位,出村去坐会。一年里吃不到多少美食席面,生怕吃亏,拼命吃喝。将肚皮吃成一只大鼓,弯腰不得。归来路上,大风将一顶黑色皮帽吹落在地。无法弯腰去捡拾,又舍不得扔掉,只好用脚往回踢。足球运动员带球似的,只是速度不够快、路线过分长。快到黄昏时分,才勉强回到村边来。

家里老婆担心,着孩子到村口去了望。孩子看见父亲情形,奔回家报告:

妈!我爹赶回一只小猪子来!

往后,谁人吃饭没有分寸止境,别人会揶揄:行啦!你要赶回小猪子来吗?

53、磨刀雨

过去,全国各地庙宇,以关帝庙最为普及。

关帝俗称关老爷。老百姓更其崇敬有加,干脆连姓氏都避讳了,尊称老爷。关帝庙,叫做老爷庙。

老爷庙,除了春秋大祭,阴历五月十三还有隆重庙会。传说是关平太子诞辰,但也有说是关老爷生日的。

据说,关老爷五月十三要磨他的青龙偃月刀。磨刀不是要蘸水嘛,这天要下磨刀雨。雨不大,稀稀拉拉的,仿佛磨刀撒落一些水滴。

我注意了多年,实情还真是这样。阴历月份与二十四节气并不吻合,此种现象究竟暗合了哪种天象规律,不得而知。

54、七巧

阴历七月七,俗称七巧。也叫“乞巧”。

传说牛郎织女被王母隔在天河两侧,只允许他们夫妻七月七到七月十五有七天相会。这几天,普天下的喜鹊都要飞到天上,在银河上搭起一座鹊桥。

在这几天里,喜鹊果然少见。

从初七到十五,天气多阴霾,有时稀稀拉拉下一回小雨。系牛郎织女夫妻相会,喜极而泣所掉落的泪水。

自然现象多有不易解释者。

55、女人没远近

乡下俗话有一句:女人没远近。

抛开歧视女性的立场,男女思维果然有别。男性相对理智而女性比较情绪化。在男子看来,女子做事讲话有时缺少分寸。是为“没远近”。

夏季夜晚,银河在头顶横亘,看得最为清晰。老百姓传言,牛郎织女两口子不免夫妻斗嘴打架。牛郎向妻子投去一个牛轭,织女向丈夫打来一个织梭。

牛轭三颗星,呈弯曲状,离织女星不远。织梭四颗星,呈菱形,距牛郎比较远。讲故事的老者会再次强调:看看,女人就是没远近!

56、女人没正经

旧社会,除了大家富户,乡下女人死了丈夫者,改嫁的很多。改嫁后,家产地亩不得带走。所以,死者本家要瓜分土地财产,倒是希望寡妇改嫁。

寡妇娘家这厢,女儿妹子再嫁,还可以再次得到一份彩礼。

舆论方面或者有说法,也都是些闲话而已。

而且,女人们自己也会说:女人嘛,穿男人、吃男人,死了男人嫁男人!你们要老娘怎么办?

有一句民谣俗语干脆说:

女人没正经,嫁给朝廷当正宫。

母因子贵,妻由夫贵。男权社会,女人嫁得一个好丈夫,比什么都重要。

57、冥罚吃蛆

老百姓教育孩子,也举古人例子,孔融四岁让梨什么的。更多是用迷信故事吓唬,让孩子们因恐惧而有约束。

说起奸商,假如秤头高低骗人取利,说他死后到了地狱,阎王爷要来审问。着小鬼用秤钩勾了他的肋条,秤头高低,一一考校。

农家节俭,不容许孩子们抛米撒面。小时,我的奶奶吓唬我的话语则说:抛撒一粒米,死后到阴曹地府,阎王要罚吃一条蛆!吃饭乱掉吃食,则又吓唬说,下辈子会转生成一只兔子,长个豁唇。

吓唬包括开导的结果,使我养成一个好习惯:喝稀饭时,碗底要刮得干干净净。

我的孩子,读博士吃食堂,米粒掉在桌上,也一定要拣起吃掉。

虽是小道,可以培养人的习惯,乃至影响人的某些品格。

58、只见过活人戴枷

但奸诈者依然奸诈,作恶者一贯作恶。

他们也有自己的理论:

只见过活人戴枷,谁见过死人受罪?

迷信吓唬、道德说教,毕竟功能有限。

指靠学习语录文件,要贪官污吏成为清官,难。比让骆驼穿过针眼都难。

59、受穷不过讨吃

草民百姓,最知道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懂得自身不过芸芸众生,一介草木。没有太多幻想与奢望。遇到磨难,对前途的悲观展望,看得也很透彻。说是:

受穷不过讨吃,犯罪不过杀头。

60、人死如灯灭

相比虔诚的宗教徒,儒学教化的中国老百姓如何看待死亡呢?

善男信女,或者会相信死后有地狱,有轮回,愿意布施行善,巴望死后继续转生人类。

读书人、士大夫,看得最为豁达通透,信奉四个字:生寄死归。人生如梦,不过肉身形骸寄生人世间罢了。死亡,才是大归。回到生命原本所来之处。

一般老百姓,则具有朴素的生死观。认为人死如灯灭。

61、溺水抢救

据说,溺水而死者,男性面孔朝下,女性面孔朝天。或者,女性脂肪多在臀部、男性脂肪多在肚子的原因。

民间抢救溺水者,方法有趣也有效。牵一匹老牛来,将溺水者俯卧摆放在牛背上,吆赶老牛行走。牛体温暖,帮助恢复体温;行走涌动,则如同进行人工呼吸。

62、撕了龙袍是它污了娘娘还是它

有句俗话讲: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已然犯了国法,得罪了对头,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也有一句俗话:撕了龙袍是它,污了娘娘还是它。

《水浒》里人物对话多次出现“黄蜂入怀,解衣去赶”的民间口语。也有遇事之后干脆豁出来的意思。

63、“伐吾山林吾不语”

我们村,过去老乡多数依赖砍柴来烧火取暖。但在村子周边的一些山岭,则称作禁山。乡规民约不许任意砍伐。

但利益驱动之下,滥伐盗伐历来屡禁不止。

听一位作家讲,吕梁山里一片森林的制高点上,古来有一座庙宇,庙宇的楹联是这样一句话语:

伐吾山林吾不语,

要尔性命尔难逃。

据说,对老百姓有相当的约束作用。

64、命硬克得天倒转

寻常百姓,相信命相。种种人生苦难,坎坷艰辛,归结为自身命相不好。虽然没有道理,但也不妨说是一种自我解脱。

赵云战场上缴获了的卢马,有相马者建言曰:此马妨主,何不转赠敌手?那草鞋皇帝刘备抗声言道:

人能驾驭马,马如何能妨主?

实在是帝王气象,豪气冲天。

但愚妇村夫相信有人妨主。假如是什么扫帚星,简直就会“妨主外带扫四邻”。

父亲病重期间,有一位医生治疗得法,颇有效果。一度时间,医生家里出事,不能前来诊治。父亲自怨自艾道:

我这叫做“命硬克得天倒转”。

这样生动话语,我竟是第一次听说。

65、母老虎

过去,妇女没有社会地位,任人欺压。而有压迫必然有反抗,无论城乡,不管富户寒门,都会出现不受欺压的厉害女人。真是矫枉才能过正,厉害女人终于发展成所谓“母老虎”。

《水浒》上梁山好汉里有三名女将,为首的是母大虫顾大嫂。

母大虫,正是母老虎。

66、一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