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一场雪的圣经
795500000081

第81章 尴尬的概念时代

在中国,消费者常常会陷入一个莫名其妙的迷宫——概念的世界。在认识商品之前往往要经过一道道概念的洗礼。但往往,消费者不是更明白了,而是在概念的门槛前生出疑惑,举步不前甚至退避三舍。

概念营销在各国应该存在,这是企业营销宣传的一种正常方式和策略,但是如果这种方式应用泛滥起来,则可能由策略演化成障碍,直接影响产品销售直至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在这里,概念与品牌是融为一体的,比如消费者听到“大清快”必然会联想起长虹空调,虽然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大清快”的具体意义何在。提出这个概念,也是厂家广告策略的一个环节,到了这一步,概念在营销中起的作用已超过概念意义本身的作用。但是这样的例子并不多见,中产品相似性及品牌独立性都相对较强的现代企业范围中,也就是“同行”中,容易出现一种情况,即模仿。品牌形象的模仿暂且不谈,单是概念的模仿就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这在家电、药品等行业中表现特别突出,“星”、“王”、“龙”的概念一日多似一日。由于这里所说的产品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竞争也颇为激烈,概念所带来的冲击力愈来愈弱。一方面,“后来”的概念大都是在“始创”者出现多时才跟上来的,其宣传效应已大大减弱;另一方面,各品牌相似的概念在视觉与听觉上的冲击使消费者更容易产生混淆。

概念要被社会所接受,一是业界急需这样一个概念,二是提出才要具有一定影响力。

可是有一些概念却容易搅出些波澜。彩电市场单一个“平”字就让消费者迷惑半天。“超平”、“全平”、“纯平”、“双纯平”……一位彩电业内人士曾告诉记者,后三才都是一回事,只是企业的文字游戏而已。但是这个文字游戏却难住了多数消费者。相似的问题还有“数码彩电”、“数字彩电”,在最近的彩电价格大战中,这无疑又是企业的最佳卖点,可是真正懂行的人都知道,这些彩电只是在线路上采用了一些数字技术而已,和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视有质的区别。

在这些领域,概念的所指相当具体,当概念呈“模糊”状态时,企业的解释自由度可大得多了,“健康空调”、“绿色食品”等等也算走向了概念消费的极致了。

生产者采用推广概念这一形式来引导市场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的一面,然而当各种概念一哄而起直混乱时,就没有任何理性的意义了。

各个行业都不只是一家企业参一与竞争,无法保证同行业之中概念的同一性。

概念满天飞的客观原因是没有行业统一标准,行业生产经营活动尚需规范。但是要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为营销概念制定一个标准,这是很不现实的问题,重要的一步还是要靠企业自己去走。

消费者当然希望更清楚地看清市场,而企业呢,事实上他们正在为此而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