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一场雪的圣经
795500000094

第94章 殷谦评郭敬明:跋涉在漫漫文学之路的独行侠(五)

郭敬明抄袭事件已经沸沸扬扬了好些时候了,众说纷纭,终不能划上句号。我不赞同主流对郭敬明的言辞过激的批判,大有“一棍子打死”的情景。郭敬明是抄袭了,而且有些地方是照本搬科的抄,剽窃别人的思想叫抄袭,剽窃别人的作品的情节也叫抄袭,不论法律是否保护文章情节。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郭敬明本身就有一定的文学天赋,他的文字我看过很多,写的确实很好,这就说明他有文学造诣,就是他不抄,也一样能写出比现在的作品更好的作品,比如说《幻城》、《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和《爱与痛的边缘》、《夏至末至》。也许有人会立即站出来说,《幻城》也是抄袭了《圣传》,那是嫉妒者的说法,迄今为止,我还有在哪家正规媒体上发现有《幻城》抄袭了《圣传》的报道,至于怎么抄袭的,抄袭了什么更是无一字之见。至于《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和《爱与痛的边缘》、《夏至末至》也被说成是抄袭之作,那更是无稽之谈,小道消息,不足为信。

郭敬明现象本来就是畸形的,现在的社会不应该出现的文化现象,文化名人年龄愈来愈趋于低龄化,现在四岁的娃娃出版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已经不是新闻。我不想为郭敬明辩解,他抄袭别人的作品应该受到大家的批评,应该给他一些打击,这样对他以后的成长和发展自然有许多好处。但是我不能忍受一些媒体或个人对他恶意的扼杀,就他的这件事,还不至于就一棍子打死他。

归根结底,都是媒体和出版社惹得祸,媒体和出版社也有很大的责任。郭敬明当初就是被媒体捧起来的,现在媒体却又要将他置于死地,媒体喜欢唱阴阳腔,喜也它怒也它,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媒体对这些小“作家”的危害。补充一句,不要过于相信媒体所报道的那些事,事情的本质和媒体的报道是有很大差距的,事情究竟是怎样的呢?真的和媒体所说的分毫不差吗?其次出版社的商业目的也捧杀了郭敬明,看到媒体造势如日中天,郭敬明大红大紫的时候,便千方百计地推他的作品,不管是陈芝麻还是烂谷子只要冠上郭敬明的名字就可以捞来大量钱财,挑唆着一个天真无知的少年为他们争取名誉和利润,和庄羽的心思一样,都是司马昭,真是用心险恶,其心可诛!

郭敬明又转身挤入娱乐圈去搞音乐了,尽管这是他自己选择的路,是他自己的行为,但这同样免不了被人利用的嫌疑,大概唱片公司也想,以郭敬明现在的人气,他的唱片要比他的书更有市场。

公正的批评是关键,不能光针对他个人作出毁灭性的攻击。不要说郭敬明因为抄袭了庄羽就变得一无是处,就当我们抛弃了《梦里花落知多少》,那还有《幻城》、《左手倒影右手年华》、《爱与痛的边缘》和《夏至末至》,这些作品不比《梦里花落知多少》好吗?为什么偏要 盯着一处伤疤不放呢?我们为什么看不到郭敬明好的方面呢?

这就好比鲁迅先生说的一句话,和一个人吃花生一样,津津有味地吃着,感觉花生很可口,没想到吃着吃着吃出一粒发了霉的花生,便大倒胃口,于是唾骂,这是什么破花生,真他妈难吃!连前面的吃的也不香了。

就是批评也要就事论事,不能一概而论。我看了许多网络论坛、贴吧里,有人用“骗子”、“小偷”、“文贼”等等字眼来侮辱、抨击郭敬明,群起而攻之,这板砖拍得忒狠了!让我确实感到心寒。我觉得这不是文艺评论或批评,这与泼妇骂街无异。我们不但要对他的抄袭给予客观公正的批评,而且要对他的创作给予一定的鼓励。

对郭敬明抄袭事件我就说这么多,总之心情很复杂,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也许有许多不到之处,至于有人再借题发挥,那我就顾不了许多了。目光放远,回过头再看看本质以外的东西,我们是不是要思考一些什么?

郭敬明:不努力就会面临夭折

从郭敬明出版的几本书中我看到了他的文采和内秀,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抹杀他的才气,更没有理由否认他的创作成绩。

面对铺天盖地的媒体关注或读者等的褒扬及批判,我不禁为他深深地捏上一把汗。

我认为,郭敬明现在需要的是一种毅力,坚持文学创作的毅力,倘若停止下来,他将面临着夭折。我想,他不至于现在就沉醉于赞美声中,更重要的是要冷静和认真面对诸多人对他的批评。既然有文学创作的天赋或基础,就应该把握住自己的擅长,继续努力地创作。不求面面俱到,只求独当一面,不管任何作品,拥有读者就是真理,我们的文学也是给人看的,只要有人看,就说明人们接受了这个东西,也就是人们精神上所需要的东西。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郭敬明的作品是那么受欢迎?后来终于发现,他的作品适应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一部分青少年,毕竟他的文字感染着这一代那么一部分青少年的身心,这一代青少年有一部分被他的作品狠狠地撞了一下腰。

如今是个商业化的时代,作家的作品已经变成了商品,已经不在单一地作为艺术来看待了。如今,让别人掏银子给你恐怕是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而郭敬明不但用自己的文字换来了前所未闻钱财,而且也换来了前所未有声誉,这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他创造出的版税恐怕是历史上最多的之一。如果说,有极少数读者买他的作品那也可视为是不理智的消费,而现在有几百万读者买他的作品,这就不是不理智了,反而说明是非常理智的消费,说明郭敬明的文字是受一部分读者喜爱的。

从这一点上又反映出,他的作品并不是没有价值,而能在市场上体现出如此巨大的价值,恰恰说明他的文字是颇具含金量的。

面对现在的成绩,他需要冷静地思考一下自己的从文之路。

我给郭敬明三点建议,一是需要在文学知识方面继续深造一下;二是能认真地体验生活,积累人生经验,仔细观察社会,多写一些能真正切入生活的文章;三是要坚持不懈地在文学路子上走下去,不要转型或涉足于其他事业。

听说郭敬明涉足于娱乐圈自然高兴,全当作爱好也罢了,但不能因此而放弃文学创作,他的往后路应该是专业创作,这有利于他的发展。如果不坚持,那才是令很多人感到遗憾的一件事。

对郭敬明我只说这么多,我很欣赏这位文学路上的独行侠,祝福他,只愿他在文学路上能有更大的成绩,让人们都记住这位侠客的名字。

很多事说变就变,而不是谁能掌握的,但希望是美好的,是永远的。

全是一家之言,但愿此文不会引起无聊的争议。

默默祈祷:千万别把“祸水”引到殷谦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