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回到明清当军阀
795900000352

第352章 稳扎 (1)

郑三这么一慌,连拉带扯的,又把萧远给扯了回去,放低了姿态,双方重新商谈了起来,郑三这么一松劲,一切都好办了,郑家负责给新县运送更多的粮食等物,而新县卖给他们一定数量的火炮,至于炮弹与发射药,全部由新县进行供给,但是这却是要花钱的。

郑三松劲,萧远也适当的给了郑家一定的好处,比如增大的火炮供给的比例,达到了半年之内给一百门炮的数量,枪支也要再增加一千支,弹药也需要一定的数量。

萧远在心底暗自偷笑,新县供给的火药,全部都是黑火药与栗色火药进行混合的产品,哪怕配方泄漏,工艺不泄漏,也不会流失出去,换句话说,给郑家大量的火器支援,变相的控制了郑家的军事实力,只要把弹药这块一掐死,郑家就没多久可以蹦达了。

新县的人口突然增多,使得新县的生产也必须要放开了,也就是说,他们必须要将实际控制的五十公里半径再进行扩大,新县所处的位置在渤海湾处,从这里向内陆深延,本来就属于华南平原地带,正是农业最兴旺的地带,从前是人口过少,无法开发,顶多开发到新县中心地带向外的十五公里左右。

现在人口增多,必须要给他们安排工作,所以萧远大手一挥,除定点工厂的工人之外,其它人全员下乡去种地,没办法,他们的原料全靠海上而来,并不具有自产能力,才区区五万人,就明显人口过剩了,为了稳定,只能进行全员大生产。

新县不分地,采用的是类似农村合作社的模式,吃的是大锅饭,但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更像是大锅饭与联产承包制的一种结合,比如设定这十个人管理这一片地,最终还需要考核业绩,实行的是十人利益捆绑制度。

每天都由拖拉机拽着一长串的车厢,沿着小型铁路将人员送入农田进行开荒劳作,大量的牛马应用到农田的开发当中,白天工作,晚上回来,只要年龄合适的,全部进入学堂当中去学习,新县的普及教育从未停止过。

虽然现在还需要从现代请一些大学生充当老师,但是却已经不再教中低班了,直接教高级班,高级班如今已经学到了初中水平,并进行深入,估计再有一年左右,就可以进入高中课程了。

而中低级班全部都是由第一批培养出来的年青人充当,教授识字没有任何问题,四则混合运算也要进行普及等等,免得自己算错了帐,但是男女学习是要分开了,毕竟他们身处在明朝,男女大防,千年以来已经变得极为严重了,在没有更大的外来影响之前,还真不是几年就能改变的,但是女子放脚,虽然垢病颇多,但却是强制性的,萧远奋力的扭转着这种变态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