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回到明清当军阀
795900000619

第619章 民间资本 (2)

“各位,你们手上有钱,但是没有地,别否认,钱也是我们农会出的。”年青的农会长笑着说道,“你们想有点其它的进项,在土地上挖不出来,不过却也可以将钱投入商业当中去,不过要投入商业,这事就不是农会所管了,我建议你们去找财政部设在沧洲的分部,找他们想办法,现在商业上的事都归他们管,不过要去最好还是快点,我听说现在商业上的事情要独立出来,单独形成一个二级部门商管会。”

“噢?有什么区别?”沈虚跟着问一句。

“倒是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新部门一旦拉出来,需要一段组建、磨合的时间,到时候你们只怕又要等上个把月才行了。”年青的农会长问道。

“好,我们这倒去找财政分部,不过,小伙子,你很不错,敢问高姓大名?师出何人?”沈虚站了起来拱拱手问道。

“呵呵,不敢,在下韩子,不过就是一个吃不饱饭的乱民罢了,自幼倒是在学堂读过两年书,甚至为了活命,还跟西夷和尚混过两年,就图一个饱饭罢了,如今在新区做这个农会长,也是硬着头皮上任罢了。”韩子笑着说道。

沈虚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重重的拱了拱手,带头向外走去。

“沈先生。”韩子叫道,沈虚停下了脚步。

“在下与先生谈得来,在不触及新区律法的前提下提醒沈先生一声,您回去以后,最好整理一下家中的奴仆,新区要对人口的身份问题进行整改了。”韩子说道,然后绝不肯再多说了。

沈虚若有所思,再次拱手,带头走了出去。

韩子果然没有骗他们,到了财政部,一大帮手里有钱的地主们的出现,使得财政部派出了一个局属的****部门的官员进行接待,待他们的话说完,立刻拍板决定,有多少钱投多少钱,股入的钱可以买船,跟随新区的海上商队进行非管制品的远洋贸易。

股份制在古代并不算什么新鲜的玩意,大伙根据掏钱多少,形成了一个类似商会的组织,然后指定专人进行管理,每年根据股份的多少进行分红,而萧远带来的资料,也不过就是给他们再完善一下罢了。

地主们被逼得从土地上脱出身来,空余出来的大量资金,正好投入到了商业贸易当中,大量的资金涌入,使得新区的造船业一下子就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这些土财主,还真是有钱呐,一下子就要买十条大船,要知道新区的民用商船对外销售,可都是高在十万两银子一条的,对内五折优惠。

萧远也鼓励这种商业行为,因为私营的加入,会使得新区的税收增加,哪怕海上贸易也是五十税一,可是架不住数量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