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回到明清当军阀
795900000845

第845章 自由 (1)

自治区上下购买得十分火热,甚至有不少人买来了几万块,相当于几百两银子的债券之后当街就烧了,表示要支持自治区的发展,也只有在自治区,才活得有个人样。

随着这种现象愈演愈烈,萧远可就坐不住,这还了得,当下由他亲自出面,站在王府的屋顶上发达了演讲,并命孔子弟子赎奴隶的事情做事例,搬出了自治区的道德、义利、酷法这三条出来,并且着重说明,自治区不是没钱,只是由于统治区扩大,各新纳地区的投资才使得财政暂时困难而已,用不了五年就可以全部收入并且赢利,这点钱咱不缺也不差,各位购买债券,也就是相当于帮助自治区渡过眼前的难度,而五分和十分利,就相当于是一种报酬而已。

你们今天烧了债券,确实给自治区节省了相当庞大的资金,发行量可是在上亿左右,可是将来自治区再遇到今天这样的困难怎么办?若是无人再购买,难道自治区就要盘剥公民的资金吗?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今天的好心,可能会在将来办了坏事。

那些钱是你们辛苦赚来的,对得起天地良心,凭什么不能用自己的钱再生一点小钱呢?哪怕你们将这钱都捐给需要教会支持教育,支持医疗也好啊。

萧远的演讲经过摘抄之后,以公告的形式贴到了自治区治下的其它县城甚至是村镇,同时由于自治区的基础教育,识字率已经达到了六成以上,也就是说,一种新的传媒形式可以成形了。

以自治区如今的能力,完全可以进行大批量的报纸杂志的印制,自治区能够与朝鲜、日本一直都维持一个极为紧密的关系,其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输出,中国的历代典籍,包括一些农业全书等全部都在输出名单之上,当然,在制造方面,虽然大明朝不断的在输出,可是自治区却一直都做着自己的本份。

现在只要将一些商务印刷厂直接进行转型,只要稍微的改进一下印刷的版面就可以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只不过这个提议萧远才刚刚一提出来,立刻就引起了各部门的重视,无论是哪个部门,都想将这个叫做媒体的新玩意纳入到自己的管理之下。

自治区的宪法当中有一条,公民可以捍卫自己说话的权利,也就是说,媒体也是一个说话的媒介,现在自治区经过这几年的运转,一个个都精明着呢,本身官员体系就有廉政公署等部门的交叉监督,现在又要冒出来一个可以随意说话,可以让大众广泛接触的新玩意,还让不让我们活了?

自治区现在也不可能完全杜绝以权谋私等腐败事件,只不过在监督之下变得很少罢了,可是现在又要冒出一个具有监督作用的媒体,使得各方的压力很大,而这种压力,最终一起转移到了萧远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