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回到明清当军阀
795900000895

第895章 倾向 (1)

杨记者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而是换了一个问题,“那么王爷,您是不是觉得很,这个先河一开,会有无数人像他们一样,动用如此可怕的行动,甚至让自治区频繁的响起红色警报?”

“不,自治区的法律虽然有漏洞,可是我们做的,就是不时的更新,堵死自治区法律的漏洞,尽可能的拿出一份完善的法律来,保护自治区,保护自治区的每一名公民!”萧远说道。

最后好不容易打发了问题一个比一个犀利的杨记者,跟着又会见了一下大明朝方面派来的使者,其实就是大明朝对于北逃者越来越多而做出一次抗议。

这加萧远连客气都懒得再客气,直接一拍桌子,“你们自己管理不好自己的那片地方,老百姓有选择幸福生活的权利,既然你们无法给他们幸福生活,难道连他们找条活路都不行吗?”

也难怪大明朝会出来越来越多的逃民,甚至边境几省的人口一个劲的负增长,几乎出了县城空荡的局面,都跑自治区来了。

大明朝越来越严重的土地兼并,使得百姓的生活越来越糟,相比之下,自治区简直就是天堂一样。

而大明朝实行的越来越严厉的路引的政策,越来越严格的边境封锁政策,甚至连亲派都是如此的支持,毕竟人没了,他们统治起来也没有什么意思了不是。

只不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初夏,陕西与湖北两省几乎同时出现了极为严重的旱灾,陕西与湖北相临,而陕西属自治区管辖,湖北属大明管辖,对于旱灾的处理,一下子就看出差距来了。

对于自治区来说,一省大旱,似乎一点影响都没有,因为自治区已经完成了从农业到工业的转变,四处都是工厂,受灾的民农有两个选择,要么直接流动起来,使用家中的存款,进入各大城市的工业体系当中进行工作,要么接受自治区启用的天灾紧急预案。

这个预案说白了就是一种以工代赈,大修公路、铁路,铺设更多更远的电报线路,非但饿不死,似乎还能大赚一笔的模样,毕竟自治区已经摆脱了对内陆自产粮食的依赖,朝鲜、日本、南洋、澳区,无论是哪里,都要比自治区本身产粮更多,源源不断的涌进自治区,增加了自治区的粮食储备,自治区本身储备的粮食若是一旦开放,能够让自治区的居民三年不种粮食不愁没粮可吃,而且还有大量的余粮来进行繁华的酿酒业。

对于大明朝的农民来说,在自治区当农民是幸福的,据说,像什么土豆啦,玉米一类的粗粮,在自治区,都是用来喂猪的,让猪长得更快,而在大明朝的境内,能够顿顿吃上已经算是不错了,毕竟这种东西并不是大明朝的主要种植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