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金融潜规则
7961500000039

第39章 南海泡沫:官商勾结的大赌局(4)

“88888”账户已成为里森的“救命稻草”,他用这个账号隐藏着新加坡分部巨大的资金亏空,在账面上造成巨大盈利的假象,并以此吸引总部更多的资金。当时新加坡分部的经济问题已引起总部的高度关注,为了应对巴林银行总部的审查,里森伪造了其在花旗银行8000万美元的空头银行票据,并将这笔钱挪用来补偿“88888”账户的损失。如果巴林银行真有严格的审查制度,那么里森必然会露出马脚,但可惜的是,总部在新加坡查了一个多月的账目,却没有人去审核新加坡分部在花旗银行8000万英镑存款的真实性。事实上,在资产负债方面,银行内部每天都会有记录,但巴林银行从上到下都认为该表并不能反映公司的真实信息。时任巴林银行的董事长彼得·巴林说过:“若想通过资产负债表来增加对一个公司的了解,那真是无比幼稚的。”但令彼得没有想到的是,正是对资产负债表审查的疏忽,让里森积攒出毁灭“巨人”的力量。

里森在做假方面玩得相当漂亮,他将所有的损失打入“88888”账户,反而将一切获得的盈利报告伦敦总部。于是里森在出事之前一直被认为是投资高手,而新加坡分部在账面上也是表现出良好的业绩。从1993~1994年,巴林银行在新加坡分部投入的资金已达到1亿多英镑,这超出了英格兰银行对英国银行海外资金不应超过其资产25%的规定。此后,巴林银行总部与英格兰银行多次进行交涉,甚至派出审计人员对新加坡分部进行调查,但这一切都被里森巧妙地化解了。1994年5月,巴林银行得到了英格兰银行主管商业银行监察的高级官员的“默许”。此后,包括英格兰银行以及巴林银行伦敦总部在内的相关监管人士都对巴林在海外的过度投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里森后来回忆道:“当时并没有人出面来制止我,伦敦方面应该知道我的数字是假造的,他们对我每天向总部索要的现金数目感到怀疑,但不可思议的是,他们仍旧支付那些钱。”尤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巴林破产的两个月前,即1994年12月在纽约举行的一个巴林金融成果会议上,25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巴林银行工作者还将里森当成巴林的英雄,对其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与此同时,巴林总部已发现了其资产负债表上5000万美元的差额。

鉴于1993年和1994年新加坡期货和期权交易部账面上的良好业绩,巴林银行总部曾估计其对日本资本市场投资收益在1995年将上升15%~20%。到了1994年底,伴随着日本经济强劲的增长势头,里森预期日本股市会上扬,利率上升而导致公债价格下跌。于是,他通过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和日本大阪证券交易所买进日经225指数期货,并在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卖出日本政府公债期货。

在金融市场上,所有的高收益必然伴随着巨大的风险。这一次,上帝明显没有眷顾里森。1995年1月17日清晨5时46分,坐落在日本东京西部的神户市发生里氏72级大地震。虽然此次地震过程仅持续二十几秒钟,却夺取了5000多个生命,使得30万人流离失所。这场地震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据日本官方统计,约有5万多座房屋被震塌,造成财产损失约为300亿~800亿日元。神户大地震不仅震碎了日本本来就已千疮百孔的经济,也震碎了里森心中那层微薄的道德底线。在地震发生后的首个星期一,股市重挫1000多点。为了挽救损失,里森孤注一掷,他没有隔断巴林的损失,却像一个赌徒一样大批买进日经指数期货。从1995年1月下旬开始,里森每天将从伦敦总部获得的现金投入到金融衍生品市场,继续买入日经225指数期货,卖空日本政府债券。到2月10日,里森已经握有55万份日经期货合约以及2万份日本政府债券合约,巴林银行新加坡分部手中头寸已经达到了空前的规模。此时,里森只能期待奇迹的出现。

然而,天公不作美。随着里森交易数量的加大,日本股市不但没有出现反弹,反而一路下跌,同时日本利率不断攀升,并造成日本政府债券价格持续上升。里森像以往那样将所有的损失打入到“88888”账户,企图利用职务之便继续隐瞒亏损,但每天需要追加的巨额保证金却让他的阴谋浮出水面。2月23日交易结束后,里森匆匆赶回家中,准备出逃。晚7时,他和他妻子在街上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机场,并于当晚11时30分,乘坐飞机飞往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在他身后,历史悠久的金融帝国已濒临崩溃的边缘。而里森留下的只是一张手写的便条,上面写着“抱歉”二字。

当巴林银行的高管于2月24日发觉巨大的财务亏空时,一切晚矣,里森的赌局已经大到令人无法想象的程度,他在日本债券期货和股指期货市场上建立了巨额头寸,致使巴林银行买入6万多份日经期货合约以及卖出约26万份日本政府债券期货合约。如果这些合约的价值按照2月24日的收盘价核算,那么巴林银行已经亏损了约86亿英镑,而当时巴林银行总资产只有35亿英镑,这彻底击垮了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巴林银行。

1995年2月27日,英格兰银行宣布,英国著名商业投资银行——巴林银行因经营失误而倒闭。消息传出,立即在亚洲、欧洲和美洲地区的金融界引起一连串强烈的波动。东京股市英镑对马克的汇率跌至近两年最低点,伦敦股市也出现暴跌,纽约道·琼斯指数下降了29个百分点。后来巴林银行以1英镑的象征性价格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这标志有着232年历史的巴林银行彻底消失在公众的视线中。

1995年3月2日,如惊弓之鸟般逃往德国的尼克·里森在法兰克福机场被警方逮捕。9月10日,在德国监狱,里森打破沉默接受英国广播电视的采访,他说道:“我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我甘愿坐牢,我知道自己干了些什么……但是我并没有偷钱,只不过对人们产生了误导作用……有一群人本来可以揭穿并阻止我的把戏,但他们没有这么做,我不知道他们的疏忽与犯罪之间有何界限,也不清楚他们是否对此事负有责任,但如果在其他银行里,我不可能有这样铸成大祸的机会……”事实上,巴林银行的监管部门对这次事件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此后的英格兰银行以及新加坡金融当局对巴林事件的调查报告中显示,不只是巴林银行内部高层对投资缺乏有效的控制,就连英格兰银行中许多相关监管人员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正是他们平时的麻痹大意以及缺乏必要的沟通,才造成巴林银行如此悲惨的结局。

1995年11月22日,里森再次成为全球媒体的焦点,他从德国被引渡到新加坡。一周以后,尼克·里森因欺诈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零6个月,从而成为新加坡塔那梅拉监狱的阶下囚。不仅如此,里森为自己的豪赌付出了更为惨痛的代价,他在服刑期间被诊断患有结肠癌,于是里森遭到了与米尔肯相似的厄运。

有些人认为如果日本当时没有发生神户大地震,日本经济复苏可能会更加快些,尼克·里森可能会成为金融衍生界的英雄。诚然,我们是无法准确地预测地震何时发生,但是我们却可以清楚地看到里森作为一个金融市场交易者的恶劣行径。如果他在震前即大量买进日经225期货,并卖出日本政府债券期货的话,这个英雄论的观点可能会令人信服。可是,事实并非如此,这一切措施都是里森震后才开始做的,而他所下的赌注只是为了挽救之前在期货市场上造成的损失。里森的赌徒心理暴露无遗。其实金融市场本身就是一场大赌局,年轻气盛的里森有巴林这位大财主的撑腰,原本想在金融市场上大赚一把,却输得倾家荡产,最后连自己的“大靠山”——巴林银行也赔了进去。

世纪豪赌:英镑“狙击”战

逆境出人才

乔治·索罗斯(Gorge Soros)是几十年来一直活跃在世界金融舞台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人们对索罗斯个人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称其为极具投资头脑的“金融奇才”,也有人将其比作“冷血金融杀手”。但对人们而言,最重要的是索罗斯极其善于利用资金的力量攫取利润,而且速度惊人。从白手起家到纵横世界金融市场的金融巨头,腰缠万贯的索罗斯设下一场又一场惊天动地的世纪赌局,留给世人的恐怕不只是盈利这么简单。

1969年,索罗斯与其合伙人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以400万美元的资金创立了量子基金,此后他的财富就似滚雪球般越滚越大。由创业那一年开始到1997年的28年间,量子基金仅在1981年出现过亏损,其余年份一直保持着盈余的记录;到2002年量子基金的税后收益,实现了6148倍的累积增长,年度复合收益率达303%,超过同期标准普尔指数年均幅度18个百分点以上。索罗斯创造的投资记录至今无人打破。1999年是索罗斯投资生涯的顶峰时期,他所领导的量子基金资产规模达到了22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

如果投资者在1969年量子基金成立时,投入10万美元资金,并且把所有利润继续投入其中,到1994年这10万美元就将变成13亿美元。量子基金的单位价格呈几何级数上升,在1969年时每一基金单位价格仅仅是41美元,到1994年6月,每一单位的价格已经升到了226万美元,升幅达551倍。索罗斯成功的投资实践已经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带来了飓风般的影响力。他本人也已成为国际对冲基金的一个化身。

1930年,索罗斯出生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提瓦达·索罗斯是一位具有运动员体魄的犹太人。他并不信奉犹太教,而是以基督徒自居。提瓦达头脑灵活,善于应变,或许是历经磨难的缘故,他视金钱为身外物,花起钱来大手大脚,从不吝啬。这些品格深深影响了索罗斯,使他对金钱有了和别人不同的态度。索罗斯的母亲伊丽莎白身材瘦小、头发棕黄、眼睛蔚蓝,是一位爱好文学和艺术的家庭妇女。索罗斯从母亲那里继承了棕发和蓝眼,这一点使他看起来不那么像犹太人。索罗斯也曾长期以自己的长相不似犹太人而暗暗自喜,宣称自己是在反犹的犹太家庭里长大的。这一点可以从索罗斯对以色列和犹太人的态度得到证实。

有人说,索罗斯的赌性源于其父辈的影响。提瓦达原本是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名律师,他曾经作为“一战”中的一名匈牙利战犯在俄国的西伯利亚地区度过了3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父亲的这些痛苦的回忆,深深地扎根在索罗斯心中,像一声沉重的叹息,永远在索罗斯的内心回响。索罗斯从小就有着强烈的救世梦想以及出人头地的心态,甚至还存在着很深的报复心理,这些都在人格上塑造了一个强悍恐怖的索罗斯。所以,小索罗斯特别喜欢在小伙伴中发号施令,并自诩具有“救世主”的天赋。

索罗斯家住布达佩斯北部多瑙河畔的路帕岛上。当地自然环境优美,附近有两块大型网球场。这培育了他游泳和网球的爱好。索罗斯很喜欢游戏,而且很擅长打游戏,是一种被称作“资本大战”的强手棋高手。后来他认为这种游戏太过简单,新增加了“股票交易所”的内容来增加游戏的复杂程度,令其对手大为惊讶。

20世纪30年代,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党上台以后,迅速采用恐怖手段镇压异己,推行种族主义政策。纳粹党认为日耳曼民族为最优秀的民族,妄图消灭犹太人。一时间,欧洲大陆多数犹太人都遭到了残酷迫害,反犹气氛日益严重。在欧洲反犹太主义不断抬头的形势下,东西方对峙相当严重。匈牙利当时就处在东西方对峙的前沿,被当作了东西方争夺与博弈的必争之地。1939年9月,希特勒率领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当时年幼的索罗斯刚刚上学,生活从此陷入水深火热的动荡之中。索罗斯曾经回忆说:幼年的生活背景使他从小就深深地体会到一种四面都不确定的生存动荡,这迫使索罗斯在很小的时候就具有了生存危机意识。

不久后,匈牙利的霍尔蒂政权也成为了德国的奴仆。当时索罗斯才刚刚10岁。国难当头,索罗斯自己撰稿编辑了一份名叫《路帕号外》的报纸,向岛上居民出售。据那时索罗斯的同学回忆:当时的小学每个年级都有犹太学生班和非犹太学生班。索罗斯在犹太学生班。他胆子大、个性突出、能言善辩,并且爱和男孩子们打斗,喜欢在两个班级中间充当好人,但学习成绩一般。从索罗斯小时候的表现,可以窥见索罗斯人性中仁慈和好斗的两面性。

在1939年5月,匈牙利政府就颁布了反犹法令:要求将犹太人从政府部门逐出;限令犹太人在5年内迁离匈牙利;对犹太人经商以及从事其他工作进行了严格限制。此时精明的提瓦达·索罗斯早已将手中的部分不动产出手,做好了应变准备。1944年3月,纳粹德国军队在未遇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轻易占领了布达佩斯。此后仅一年,布达佩斯就有40万犹太人被害。身处险境的索罗斯一家在惶恐中度日如年。为了孩子的安全,父亲提瓦达买通了一位非犹太籍的匈牙利官员,请他做索罗斯的教父,此外还为儿子伪造了身份证。经过父亲的周密策划,他们竟拥有11处可以栖身的庇护所,这使得索罗斯在与纳粹进行的以生命作赌注的“猫捉老鼠”游戏中安然无恙地渡过难关。

在艰险的环境中谋求生存的经历,给索罗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预期与现实的反差给了索罗斯刻骨铭心的教训,也为索罗斯一生的社会观和投资观打下了现实主义烙印——“在生存的搏斗中,不能有任何主观的假设,你所感到的哪怕最确定的东西,也可能和现实发展不一致。”同时,死里逃生的经历也刺激了索罗斯一生的冒险倾向。他曾经回忆说:“1944年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正是这种冒险中的刺激和兴奋使他领略到:“为了生存,冒险是值得的。”提瓦达有一段高超的生存哲学:“当你身处的环境已完全秩序混乱,所有法律也就不再适用。你必须抛弃你在正常社会里的行为规则。用不正常的行为去适应不正常的环境。”提瓦达的这段人生哲学让索罗斯铭记终身,并且把父亲的教导演绎成了受益终身的投资艺术:第一,不要害怕冒险;第二,冒险时不可孤注一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