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关公崇拜溯源(上下)
7961800000001

第1章 序言(1)

出于个人学术兴趣,我曾经花费二十年时间,寻求中国历史上对于三国时代蜀将关羽崇拜文化的由来演进。

说来由于《三国志演义》及戏剧、说书的影响,对于关羽崇拜,几乎人人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作为历史人物,关羽在正史《三国志》中得到的评价实在并不算高,陈寿曾批评他“刚而自矜”,“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但陈寿怎么也不会料想到,千载以后关羽居然能压倒群雄,晋升为整个中华民族“护国佑民”的神只。明清间一度遍布全国城乡的“关帝”庙宇,不但使刘备、曹操、孙权这些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黯然失色,就连“万世师表”的文圣人孔夫子也不得不退避三舍。清代史学家赵翼对此也颇不解,他曾历数关羽崇拜的过程,并感慨道:

“神之享血食,其盛衰久暂亦皆有运数,而不可意料者。凡人之殁而为神,大概初殁之数百年则灵着显赫,久则渐替。独关壮缪在三国、六朝、唐、宋皆未有禋祀,考之史志,宋徽宗始封为忠惠公,大观二年加封武安王,高宗建炎三年加壮缪武安王,孝宗淳熙十四年加英济王,祭于当阳之庙。元文宗天历元年加封显灵威勇武安英济王。明洪武中复侯原封。万历二十二年因道士张通元之请,进爵为帝,庙曰‘英烈’,四十二年又敕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又封夫人为‘九灵懿德武肃英皇后’,子平为‘竭忠王’,子兴为‘显忠王’,周仓为‘威灵惠勇公’,赐以左丞相一员为宋陆秀夫,右丞相一员为张世杰。其道坛之‘三界馘魔元帅’则以宋岳飞代,其佛寺伽蓝则以唐尉迟恭代。刘若愚《芜史》云:‘太监林朝所请也。’继又崇为武庙,与孔庙并祀。本朝顺治九年,加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今且南极岭表,北极塞垣,凡妇女儿童,无有不震其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不朽。何其寂寥于前,而显烁于后,岂鬼神之衰旺亦有数耶?”

其实所说并不确切,至少在北宋仁宗年代,关羽已经具有官方封祀了,续后再论。清代关庙中的这样一幅对联,颇能概括关羽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历史文化地位和巨大影响:

“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式詹庙貌长新,无人不肃然起敬;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历朝加尊号。矧是神功卓着,真所谓荡乎难名。”

这是一个极有意思的现象,而且对审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很有意义。说起来,在有关关羽的“造神”过程中,文学诸样式,包括传说、笔记、说话、戏曲、小说等,与民俗、宗教、伦理、哲学、制度一起相互作用,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关羽是与中国古代小说、戏剧这些文学样式共相始终的一个形象。正是在这些人文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在清初文学中,关羽已被崇誉为集“儒雅”、“英灵”、“神威”、“义重”于一身,“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光风”的“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了。

大约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故,盛行关公信仰的漫长时期中,历代史家对于关羽崇拜的始末根由,曲折转变,并没有认真的考探辨析。而近代文化断裂后,中国文学史凡谈论及此者,则率以“封建统治阶级提倡”和“《三国演义》影响”为由,众口一词,几成定论。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杨庆堃(C.K.Yang,1911~1999)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专着《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被认为是以西方视角研究中国社会学的重要成果。在他撷取的全国八个代表性地区“庙宇的功能分配”中,就将关帝庙宇归类为“C,国家”之“1,公民与政治道德的象征”中“b,武将”一类,并论说道:

“在当时全国性的人格神崇拜中,没有比关羽更突出的了,关帝庙遍及全国。虽然这位公元三世纪的武将是作为战神而被西方学者所熟知的,但就像大众信仰城隍一样,关公信仰起到了支持普遍和特殊价值观的作用。”“神话传说和定期的仪式活动,激励着百姓对关公保持虔诚的信仰,使关公信仰得以不断延续,历经千年始终保持着其在民间的影响力。”

其实与文学史的说法相去不远,从现在掌握的情况看,对于关公文化略近于现代方式的专题研究,是从1840年由西方传教士白奇(Birch)的《解析中国之四:关帝保佑(Analecta Sinensia,No4:Thekwan Te Paou Heum)》开始的。国际知名汉学家李福清(БорисДьвоьичРиφтин)就说:

“关帝信仰这个题目并不是新的题目,有许多国家的学者从19世纪中叶就开始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而中国人自己在现代意义上的研究,则以1929年容肇祖在广州《民俗》杂志发表的《关帝显身图说》为最早。1993年饶宗颐在香港《明报月刊》上发表了一篇《新加坡:五虎祠》,副题则是《谈到关学在四裔》。“关学”之说,无非强调此中关联甚多,内蕴丰厚,绝非仅持关帝庙或者《三国志演义》一端立论所可道尽的。

“文化研究”据说是当前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热点,但究竟何为“文化”,却人言言殊,据说定义不下二百个。其实这本来是一个汉语词组,出自《周易·贲·象卦》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日本人以此移译源出拉丁文的culture(词根原意是耕种),也是来源于农耕文明,由此产生的歧义又多出了一个乘方。从先民说来,“文化”实际上应当是一个动词。东汉《说文》言:“文,错画也”,“化,教行也”。“文”的本义就是“纹”,自然纹理和花纹,给人以美感,人们就乐意模仿。圣人所作的诗礼乐书也是美好的,人们如果也乐于模仿,那么天下就都变得美好了。这就是以文治来教化天下的意思,道出了文化的亲和力。后来又出现了对应的概念,比如刘向《说苑》:“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代束晰《补亡诗·由仪》说的:“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昭明太子萧统注曰:“言以文化辑和于内,用武德加于外远也。”又道出了文化的固有凝聚力问题。故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解释说:

“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礼乐书之类谓,当法此而成天下也。”

我以为,这才是今日文化学者亟应重视的核心问题。大概而言,文化现象虽然呈现出多元散射的状况,但是价值体系——或者如唐君毅先生所谓民族“凝慑自固之道”——却始终是“文化”问题的核心。当我们从多元散射聚焦核心时,就是“文化研究”。这就是我对“文化”的理解,也是我研究关羽崇拜的主要旨趣和方法。

关羽崇拜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兴趣,同时引进了西方文化人类学的思考。美国学者鲁尔曼(Robert Ruhlmann)在《中国通俗小说与戏剧中的传统英雄人物》专章论述了关羽,认为他是一个“综合型的英雄”,他既是武士,又是书生,并且具有帝王之相。他的故事说明了民间传说与制度化宗教间的相互作用,也证明着故事文学中的英雄一旦受到官方崇拜,会再影响故事内容。由于这类英雄深入人心,也鼓励官方设法把他们尊为值得推崇的行为楷模。但同时鲁尔曼也陈述了他的困惑:

“但关羽所代表的主要美德——忠义事实上有多方面的涵义,彼此很容易纠缠不清,而成为解不开的死结。关羽的故事说明同时为父母、朋友、君王、国家和正义尽责是何等困难。尽管官方传记编写人如何解释,这位英雄人物仍表现出人生的复杂。”

如果说他与杨庆堃还是从“制度性宗教”和“分散性宗教”两个不同线索展开论述的,带有“古典学派”风格的话,那么近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杜赞奇(Prasenjit Duara)在他着作的前言中,就已自我定位为“对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的后现代解释”,强调“‘国家政权建设’和‘权力的文化网络(Culturenexus of power)’是贯穿全书的两个中心概念,两者均超越了美国历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思维框架——现代化理论。”在利用1940~1942年满铁株式会社的田野调查,对于中国华北农村调查的材料时,他曾设立专节讨论关羽何以成为“华北地区的保护神”问题,且“从历史的角度”对乡村关羽崇拜进行追究,结论是:

“乡村精英通过参与修建或修葺关帝庙,使关帝越来越摆脱社区守护神的形象,而成为国家、皇朝和正统的象征……关帝圣像不仅将乡村与更大一级社会(或官府)在教义上、而且在组织上连接起来。”

其实关羽崇拜就正是中国传统社会“国家政权建设”和“权力的文化网络”的交叉点。杜氏还主张,尽管社会各阶层对于关羽崇拜的理解阐释或有不同,“却在一个语义链(seman-ticchain)上连系起来……特定的解释有赖于这种语义链,并在这种语链中产生出它的‘意动力(conativestrength)’。”不过限于题目,他没有,也不可能将以关羽崇拜为中心的乡社祭祀变迁清理明晰,更不用说价值体系的构建过程了。

明清两代关羽已经赫然成为国家神,统摄三教,覆盖全国。用句形象比喻来说,仿佛三根支柱搭成了一个房盖。但今日宗教学界各自独立,似乎并不清楚对于历史上关羽人而神,神而圣的提升过程,反而将之视为“民间信仰”。上世纪90年代陆续出版了两种《中国道教史》,一卷本为任继愈主编,四卷本为卿希泰主编,都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却没有用多少篇幅谈及关羽崇拜。2007年我曾应香港道教学院邀请,去做过三周短期讲学,也会晤了一些道教界的领袖人物。据他们说是国家宗教局将关公信仰定性为“民间崇拜”的。现在佛、道、儒三家各有门墙,都在扩张自己的影响,发挥积极社会功能,自然不错,只是忘记甚至放弃了长时期来经过“三教圆融”,共同建立起来的国家/民族信仰,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历史学界也与此类似。海外华人史学家黄仁宇就表达过他的迷茫,在从现代军事角度列举了“失荆州”过程中关羽的种种失误以后,他以为:

“只有此书(按指陈寿《三国志》)之叙关羽,则想象与现实参半……以这样的记载,出之标准的文献,而中国民间仍奉之为神,秘密结社的团体也祀之为盟主,实在令人费解。”

其实就连开创乾嘉“朴学”先河的顾炎武,也同样于此表示过疑问,他说“今南京十庙虽有蒋侯,湖州亦有卞山王,而亦不闻灵响。而梓潼、二郎、三官、纯阳之类,以后出而反受世人崇奉。关壮缪之祠至遍天下,封为帝君,岂鬼神之道,亦与时有代谢乎?”

毕竟生活在“神道设教”的时代,紧接着他就找到了原因:

“应劭言:平帝时,天地大宗已下及诸小神凡千七百所,今营寓夷泯,宰器闻亡。盖物盛则衰,自然之道,天其或者欲反本也。而《水经注》引吴猛语庐山神之言,谓神道之事亦有换转。”

信仰亦有代谢,本身就是历史文化演进的正常形态。惟关羽信仰何以能够“与时消息”,“与时偕行”,经千载而不衰,历六代而愈盛,似乎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一个不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