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之禛惜黛玉
797300000016

第16章

宝钗见黛玉如此说,只得岔开这话,又坐着说了一会话,便起身告辞。

才回到了梨香院,就见到母亲和王夫人正坐在炕上说话,宝钗忙含笑上前给王夫人请了安。

王夫人忙招手叫她坐在身边,笑道:“瞧宝丫头,虽然廉静寡欲极爱素淡,却是越发出落得好了,竟和你大姐姐有几分相似呢!怪道你大姐姐昨儿也写信来说你极好。”

宝钗忙笑道:“姨娘谬赞了,甥女怎么能比得大姐姐那么雍容华贵的气度。”

王夫人对薛姨妈笑道:“我就喜欢这宝丫头这么一副稳重知大礼的模样儿,不轻狂也不多心。”

薛姨妈笑道:“瞧姐姐这说的是什么话?我们家的女儿,自来都是如此的,不然怎么能是一家人呢?”

然后叹了口气,道:“如今这世道也不好,家计也艰难,蟠儿是个没用的,我也只能指望这个丫头了。好容易得了一个才人赞善的名额,却也不知道能不能顺利过关呢!倒是姐姐是有福气的,大姑娘选秀出了身,指给了雍亲王爷,昨儿个又升了个格格,想来将来也是富贵的。”

王夫人似乎也听出了薛姨妈是想叫她帮忙的意思,忙笑道:“这有什么的,将来都是好的。我们大姑娘虽然如今是个格格,那可也是熬了几年才到如今的,只是那名分上是有名额的,所以也只能这样罢了。若是有了个哥儿倒是好了,也能有些个地位,钮钴禄格格只因有个哥儿,虽然只是个格格,却也不能叫那福晋和侧福晋们看不起呢。”

薛姨妈听如此说,也只得小心翼翼掩了心事,忽然想起了什么,问宝钗道:“你那里怎么样呢?”

宝钗摇头,表示黛玉不肯帮忙,薛姨妈叹息了一会,然后问王夫人道:“昨儿个大姑娘信里,可提到林姑娘了?那么一个标致伶俐人儿,想来也在那里有些风波的。”

王夫人眉头一皱,道:“大姑娘倒是说了,好生照料着这林丫头,那王爷和福晋似是极疼她的。”

宝钗亦笑道:“大姐姐这话却是极对的,姨娘不知道,我们住在了那里几日,有什么是不知道的?林妹妹不但是从正门进出的,可还是给福晋安置住在了王爷的正院里呢,连王爷的书房她也去得的。前儿家宴上,王爷也替她挨了那热汤汁,烫伤了之后反安慰她不叫她多心。”

王夫人抿嘴道:“倒不知道这丫头有什么好的,居然叫四爷和福晋对她那样好。好在她如今年纪小,连十岁也不到,倒也不用担心她能翻出什么大风波来。”

宝钗却是暗暗留心,笑道:“姨娘却也不能如此说,那林妹妹家世清贵,好歹也是江南道巡盐御史的千金,即便她不愿意,自然将来也是要参加选秀的。”

这日是十月二十六日,天气已是极寒,黛玉因手中佛经尚未绣好,故未歇息,亦未出门,只在房中做活。

鹅黄缎子上以红色丝线绣着金刚经,那字迹清丽秀逸,婉约有致,字里行间,自能看出那么一股淡淡的情谊。

赠玉之情,护身之情,疼爱之情,无不萦绕心头,难以驱除。

黛玉已经绣好了一卷法华经和一卷清心普善咒,这部金刚经是最后一部经文了,但因为绣的是梵文原经,再加上鸠摩大师所翻译出来的经文,故此更费了一些心血。

湘云因和黛玉同住,故早上起来之后就问道:“姐姐,一大清早的,你起来做什么啊?你身子原本就是不大好的,连老太太都嫌你太劳碌了一些了,总叫你静养,你倒自己糟蹋起自己来了。”

黛玉抬头笑道:“你就先歇着你的罢,我这个只是有些赶罢了。”

湘云歪头看着弯弯曲曲的梵文,有些眼花缭乱,好奇地问道:“这是什么啊?我怎么一个字都不认得?”

黛玉咬下了最后一个字的线头,端详着完成的绣缎,十分满意,这才笑道:“这是佛家的梵文,除了精通佛经的师父们,也很少有人能认得了。”

把绣出来的佛经绣缎打叠在一处,黛玉放进了一只小匣子里,然后想了想,才叫雪雁道:“我记得小的时候,曾得了一串念珠儿,你去找了出来。”

雪雁答应了一声,果然找出了一串念珠儿来,递在黛玉手中,湘云看了看,只见那念珠十分古旧,乃是极品的沉香木雕琢而成,每一粒珠子都十分圆润精巧,细腻无比,或许是因为年深日久的缘故,虽然是沉香木,但却是温润如玉,泛着淡淡的柔光,透着那扑鼻的沉香味道。

黛玉摩挲了片刻,才含笑着放进了装着绣缎的匣子里。

雪雁原本是和雪鸢八岁的时候才跟了黛玉的,因此这沉香念珠却不知道来历,便问道:“这是什么稀罕东西?姑娘这样珍重地和绣缎放在一起?”

黛玉笑道:“你不知道,这个可是当年我出生的那日,寒山寺住持送了与我的,据说是当年唐太宗李世民赏赐了给玄奘大师的,他西域去取经书的时候,是一直佩带着的,还说这念珠得了那玄奘大师的庄严慈悲之气,能保平安。”

她不是不知道如今朝廷上的风云变幻,自然也知道那些皇子们之间的争斗,她无置喙之地,但是有这么一串念珠保佑,想来胤禛一定可以平安的。

黛玉给雪雁使了个眼色,雪雁自然明白,便收了小匣子,递给了雪鸢,雪鸢袖在衣袖之中,出门去了。

雪鸢原本就是极聪敏的人,身手又好,虽然是在白日,但是她年纪终究并不甚大,再说了,黛玉的大丫鬟又是紫鹃,故也无人在意于她,只当她是黛玉来了这里之后就不大重用的丫头,她多使了几两银子,便从后门出去了。

雪鸢辗转来到了雍亲王府的右边侧门,从衣袖之中拿出了一枚精致的银牌,门房见了,立即让进去了。

雪鸢到了胤禛的书房,胤禛上朝尚未回来,故此雪鸢便站在门口等着,

一时胤禛回来了,见到她便有些诧异,点了点头,雪鸢便跟进了书房。

胤禛看着她道:“是林姑娘那里有什么事情了吗?”

雪鸢摇头,笑道:“林姑娘那里并无什么事情,只是奴婢是替姑娘送贺礼来了。”

胤禛一呆,雪鸢取出了匣子,笑道:“三十日是四爷的生日,难不成四爷竟忘记了不成?这是姑娘好些日子以来总是不歇息绣了出来的,一共是三部佛经,从没叫任何人经手,为的是叫四爷以后随身携带方便。”

胤禛听了,打开匣子,看着三叠精心绣了出来的佛经,那清秀俊逸的字迹,针脚之绵密,自是可看出黛玉是耗费了极大的心血,虽然依旧冷漠沉静,但是心头却如风起云涌,竟不能平静下来,他拿起了那串念珠,良久不语。

“这是玄奘大师曾佩带过的念珠,据说是唐太宗赏赐的,可以保平安。”

雪鸢这么说着,然后看着胤禛,道:“四爷还有什么吩咐?若没,奴婢就先回去了,姑娘那里也是许多双眼睛看着呢!”

胤禛想了一想,然后道:“回去好生伺候着林姑娘,无论有什么事情,只要姑娘在这里不顺心,就来告诉我。少了什么吃的用的,也尽管打发人来这里告诉一声,便带去就是。”

雪鸢答应了,然后道:“倒也有一件事情,须告诉四爷一声才是。”

胤禛问是什么事情,雪鸢道:“贾政夫人王氏,似是对姑娘极不称心,姑娘素日里吃人参养荣丸将养,老太太命人按时候按方子配药,人参也都是从王夫人房里取来,家常煎药也是如此,哪里知道,竟都是腐朽了的人参,早已毫无性力了,以姑娘的身子,若是长久吃下去,自然是坏了的。”

胤禛听了,脸色一怒,眼中射出了狠厉的光芒。

雪鸢道:“自奴婢二人发现之后,就已停了姑娘吃的那丸药,只说是四爷吩咐不许吃,如今吃的都是四爷叫人给姑娘配的。”

胤禛点头,道:“姑娘身体原本不好,所以才叫了你们二人过去伺候姑娘,如今你们凡事都小心一些就是,那些人的事情,本王自有意思。”

雪鸢答应了,见胤禛没有吩咐,便告辞回去。

雪鸢离开之后,胤禛抚摸着绣缎上的字迹,指尖仍能感受到那字里行间的情意。

从佟佳皇后去世之后,他有多久没有感受到如此的情意了?已经很久很久了罢?这个娇小玲珑的人儿呀,她身上那纯净自然的气息,是那么的美好,是那么的干净,仿佛是可以洗涤他疲累的灵魂,叫他如何不对她疼爱十分?

或许是他累了,是的,心,累了。

胤禛的生日展眼即到,虽然他不大肆铺张,但是还是有不少的人送礼敬贺,毕竟他是亲王,手中握着重权的亲王,所以,即使不热闹,却也不寥落。尤其是贾家,自家有个女儿在他这里刚升了格格的位分,自然是更加来巴结亲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