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超值金版——男人的资本大全集
7999000000050

第50章 男人的智慧资本——学习和思考造就睿智男人(3)

要和人相识,并不像通常所想象的那么困难,就是要结交地位较高的人也如此。

美国有一位名叫阿瑟·华卡的农家少年,在杂志上读了某些大实业家的故事,很想知道得更详细些,并希望能得到他们对后来者的忠告。

有一天,他跑到纽约,也不管几点开始办公,早上7点就到了威廉·B·亚斯达的事务所。亚斯达开始时并不喜欢这个年轻人,然而一听少年问他:“我很想知道,我怎样才能赚得百万美元?”他的表情便柔和并微笑起来。也许是他钦佩他的雄心和勇气吧。俩人竟谈了一个钟头。随后亚斯达还告诉他该去访问的其他实业界的名人。华卡照着亚斯达的指示,遍访了一流的商人、总编辑及银行家。

在赚钱这方面,他所得到的忠告并不见得对他有所帮助,但是能得到成功者的知遇,却给了他自信。他开始仿效他们成功的做法。又过了两年,这个青年成为他学徒的那家工厂的拥有者。后来他又成为一家农业机械厂的总经理。不到5年,他就如愿以偿地拥有百万美元的财富了。这个来自乡村粗陋木屋的少年,终于成为银行董事会的一员。

华卡在生活中一直实践着他年轻时来纽约学到的基本信条,即多与有益的人相结交。年轻的男女比较能直率地表达崇拜英雄的心意。可是年纪一大,就认为应该将这种心意隐藏起来。但是隐匿崇拜英雄的心意是错误的。应当与你所崇拜的人亲近,这才是良策。这不但能使对方感到高兴,而且会鼓励你,增加你的勇气。

怀特是美国印第安纳州小乡镇上的铁道电信事务所的新雇员。16岁时,他便决心要独树一帜。20多岁时,他当了管理所所长。后来,先是西部合同电信公司,接着成为俄亥俄州铁路局局长。

当他的儿子上学就读时,他给儿子的忠告是:“在学校要和一流人物结交,有能力的人不管做什么都会成功……”

这句话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庸俗。把有能力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并不可耻。朋友与书籍一样,好的朋友不仅是良伴,也是我们的老师。

要与伟大的朋友缔结友情,跟第一次就想赚百万美元一样,是相当困难的事。这原因并非在于伟人们的超群拔萃,而是你自己容易惴惴不安。很多人容易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善于和有经验的前辈交往。国外一位名人曾说过:“青年人至少要认识一位善通世故的老年人,请他做顾问。”还有人说:“如果要求我说一些对青年有益的话,那么,我就要求你时常与比你优秀的人一起行动。就学问而言或就人生而言,这是最有益的。”

英雄人物不仅仅是激励我们,他们还会使难题看起来容易一些。正因为如此,英雄人物激发我们努力做得像他们一样,“如果他们能做到,那我们也能。”

一位优秀的年轻人打算拥有一家自己的汽车销售代理店。因为他明白自己没有经验,所以就到一家大型销售店工作。在那期间,即使犯了错误,损失也是由雇主承担,不必自己掏钱。自学是很难有效率的,但他见样学样,很快就把这一行的基本知识都学到手了。然后在三年后独立出来,借了一身债,开始了他的二手车推销业务。之后不到两年,他的店铺被指定为大型汽车厂家的特约代理店,走上了事业大发展之路。

一个人要成功,当然需要不断地行动与积累经验,然而得到经验最快的方法,就是向一些成功者询问,请他们给你一些建议,请他们告诉你,你做对了什么事情,做错了什么事情,或让他们用他们的智慧指导你,这样比你看任何书籍都要有效。

榜样的影响可能延续到一个人的一生,可能影响到一个人各个方面,包括心理、意志、情感、道德、品质、性格、能力、生活方式等许多方面,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你完全可以向成功人士学习成功之道,努力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来。

天才=1%的灵感+99%的汗水

即使天生愚钝的人,只要真诚地投入到事业中去,只要笨鸟先飞,也能创造出人间奇迹。

勤能补拙。要成功,勤奋是关键。只有无止境的追寻,才能到达成功的理想境界,领略无限风光。即使天生愚钝的人,只要真诚地投入到事业中去,只要笨鸟先飞,也能创造出人间奇迹。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小学读书时,因为成绩不好,没能获得毕业证书。在初中一年级时,数学也是经过补考才及格的。

由于他认识到自己天资较差,就加倍努力学习,初中二年级时,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能够攀登数学高峰,主要是依靠勤奋努力。

梅兰芳在青年时代,曾拜一位老艺人为师,学唱京剧。老艺人教了他一些动作,特别是教他如何用眼神表达心理活动。可是梅兰芳怎么也学不会,眼球不听使唤,目光也缺乏生气。老艺人说梅兰芳没有培养前途,拒绝收他为徒。梅兰芳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坚持苦练眼神,每天仰望蓝天,追逐鸽子的走向,又俯视水中的金鱼。经过长期锻炼,他的眼睛转动自如,如流星,似闪电。

法国有个叫卡尔·威特的人。孩提时,邻居们都在背后说他是个白痴。他父亲也伤心地说:“上天为什么给了我这个傻孩子。”尽管如此,父亲还是耐心地教他学说话、认字,用大自然的动植物启迪他的智慧。结果,他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4岁发表数学论文,被授予博士学位,16岁被聘为柏林大学教授。

日本著名林学博士本多静六说:“我年轻时,脑子很不好,以致连中学都没考上。希望破灭后,我企图跳海自杀,幸而被人救起。从此,我便发奋学习,并在大学两度荣获了银表奖。”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勤奋可以克服一切障碍。”只要勤奋努力,就能战胜遗传的缺陷,克服自身的弱点。天资聪敏者的优势,往往只在某个方面。而所谓素质差,也仅仅是指某个方面。只要进行反复训练,勤奋努力,就能消除这方面的差距,同样也可以有所作为。

美国哈佛大学一位心理学教授指出,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能否获得成功,智商的高低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许多事实已经证明,不少获得重大成就的人,智商其实并不高。他们的成功,主要靠后天的勤奋努力。爱因斯坦说:“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它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这句话,应当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座右铭。

反省一小点,成功一大步

所谓“反省”,就是反过身来省察自己,检讨自己的言行,看有没有要改进的地方。

为什么要反省?因为人人都不完美,总有个性上的缺陷、智慧上的不足。年轻人缺乏社会阅历,常会说错话、做错事、得罪人。你所做的一切,有时候别人会提醒你,但绝大部分人是看到你做错事、说错话、得罪人时都不会说,因此你必须通过反省的方法去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

反省些什么呢?反省那些对你成长有用的事吧!

人际关系是你成长中的大事。反省今天你有没有做了不利于人际关系的事,对某人说的那一句话是否得体,某人对我不友善是怎么一回事。

方法比努力更重要。反省今天所做的事,是否有不当之处,怎样做才会更好。

你进步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反省到目前为止我做的事使自己有无进步,时间有无浪费,目标完成了多少。

反省的好处在于——可以修正自己的作为和方向,可以修正作为来使自己进步。

当然,那些不反省的人也不一定会失败。因为,一个人的成败和个人先天条件、后天训练以及机会都有关系。天底下就有从不反省自己,但却飞黄腾达的人。很多伟人都有反省的习惯,因为唯有反省,才不会迷失,才不会做错事。反省格外重要,要想取得快速成长,就应该把“反省”当成每天的功课。

事实上,反省无处不在,完全不必拘泥于任何形式。你可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反省,也可在散步运动或自己独处的时候反省。总之,你要反省的时间安排在心境平静的时候——湖面平静才能映现你的倒影,心境平静才能映现你今天所做的一切。

有一种“每日四问”的记日记方法可以推荐给你。这四个问题是:

1.今天我干了什么?

2.今天我有什么值得感谢的?

3.今天我有哪些可以做得更好?

4.今天我学会了什么?

把反省当成每日的功课吧,它能修正你做人处世的方法,让你有更明确的方向,让你快乐成长。事实上,“自我反省”这句话价值连城。你如果能好好地加以实践,保证受益匪浅。

读懂生活这本“无字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学习获取知识诚然重要,但实践获真知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人光懂得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会把从书本获得的知识活用于实际生活,并变成智慧。“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鼓舞着千千万万的人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地拼搏。知识已从某种意义上成为了财富、地位和能力的象征。中国的古人曾说过:“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由此可见,读书与获取知识在人们心目中是何等重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打破了往日对知识的理解。

你要明白,人的逐渐成熟不是光靠书本的。试问你是否见过,一个知识、人格都远不如他人的人,却能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把比他优秀的人耍得团团转?这类人通常是学识、人格较差的人,是手段圆滑的老江湖,他们抓住那些有知识、人格高尚却不懂人情世故者的弱点,然后随心所欲地摆布对方。而且还有不少学历水平较高的人却被学历不如他的人领导着,他们的收入也当然没有后者高。这是什么原因呢?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根据实际的体验而熟悉世故的人,和单从书本上获得知识,却不谙人情世故者,不但有根本上的差异,而且比后者更优秀。不谙世故的学者,就像牛顿一样,是透过三棱镜看光线,用颜色把人类分类,这个人是这种颜色,那个人是那种颜色。而经验丰富的染匠却不同,他们知道颜色有明度、有彩度,也知道虽然看起来一种颜色,其实它是由种种颜色混合而成的。事实上,在这个世上,根本就没有只用一种颜色构成的人,或多或少都混合了其他颜色,掺入了其他的影子。不仅如此,正如丝会随着光线照射的角度,变幻出各种颜色一般,能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而变换不同颜色的,正是人。

另外,你还必须认识到:知识与能力并不完全是相等的,知识并不等于能力。21世纪对能力界限的新要求,迫使人们重新审视自己所学的知识。但不管时代怎样发展,你都应使头脑保持清醒,了解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培根在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以后,又明确地指出:“各种学问并不把他们本身的用途教给我们,如何应用这些学问乃是学问以外的、学问以上的一种智慧。”这也就是说,有了知识,并不等于有了与之相应的能力,运用与知识之间还有—个转化过程,即学以致用的过程。

全球重要的电子工业制造基地深圳、台湾等地,高级技工的身价一天天看涨,部分空有学历本本的硕士、博士的薪水表有被赶超的危机了。按过去的老观念,像深圳这类靠电子制造业等所谓高科技起家的新兴城市,一本学历证书是起码的敲门砖。但现在,如果这个学历本本没有实践操作能力和社会经验附着在上面,那还真不如一个八级工手头的钳子和焊枪。

因为中国教育体制尤其是高等教育体制中存在的痼疾,事实上,很多拥有学历本本的大学生、硕士甚或博士,在实践操作方面都有着重大欠缺。比如说部分学过机械学的大学生,公式、定律背了一大堆,但几乎就没有碰到过焊枪,一旦出了纯技术问题,理论有,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得靠有经验的老技工来解决。当然,最终的问题是:要做一个好技工很难,比“捞”一个学历本本还难。而且,“手头的活儿好”与学历本本也并非一对不可兼容的悖论。

以上这些,只要是略谙世事的人都能理解。但是,脱离社会,独自关在研究室里,满怀自信的学者却无法知道。因为这类事不是光使用头脑就可以想明白的。于是,这些学究尽管想将所学付诸实践,却往往发现两者无法协调。例如,没看过别人游泳的人,或者没学过游泳的人,即使看过许多讲解游泳的书,十分了解游泳的原理和要点,也无法学会游泳!你只有下水亲自去试才能学会它。

因此,这类人和那些用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的耳朵听而熟知世事的人截然不同。例如,后一类人不仅也同样知道“赞美”的威力,更重要的是,他们也懂得分辨应该在何时、何处,以及如何使用这种武器最好,也就是他们懂得对症下药。他们很少直接赞美别人,总是运用委婉的、比喻或暗示的手法来进行。

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应该把到目前为止所学到的知识,以及本身的见闻归纳起来,再加上自己的判断,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行为模式、礼仪礼节。接下来的工作,只剩下了解人情世故,且多加磨炼了。你不妨多看看有关社会学方面的书,把书上所写的和现实生活加以比较。如果不实际踏入社会亲身体验,仔细观察,则无法活用那些辛苦得来的知识,甚至还会误入歧途。

生活是一部大课本。有志向的年轻人要善于读生活这本“无字书”,体悟成败之理。古人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说人要有较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也是要人们能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利用知识处理各种事情。丰富的阅历也是成大事者不可缺少的资本,特别是年轻人,他们的阅历一般较少,这就要求他们不但要注意书本知识,也要注重生活、社会中的知识积累。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学习获取知识诚然重要,但实践获真知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你有很多的知识但却不知如何应用,那么你拥有的知识就只是死的知识。鲁迅说:“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死的知识不但对人无益,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可能出现害处,就像古时候纸上谈兵的赵括无法避免失败。因此,你在学习知识时,不但要让自己成为知识的仓库,还要让自己成为知识的熔炉,把所学知识在熔炉中消化、吸收。你应结合所学的知识,参与学以致用活动,提高自己运用知识和活化知识的能力,使你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提高能力、增长见识、创造价值的过程。你还应加强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并把两者的关系调整到黄金位置,使知识与能力能够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发挥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和作用。

通过阅读“有字之书”,你可以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前人的学以致用经验,并从中取得借鉴,避免走叉道、走弯路;通过读“无字之书”,你可以了解现实,认识世界,并从“创造历史”的人那里学到书本中没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