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岁月记忆
8010200000012

第12章 聚集的碎石(3)

那一天,在我旁边出现了一位陌生的伙伴,当时我没去搭腔。又过几日,他仍在我旁边舞剑、耍棒、练太极拳,且动作认真有劲。于是我主动上前打了招呼,他态度和蔼可亲。

我问他:“听口音你是本地人?”他说:“我就是本市人,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外地,一干就是几十年。我是从外地汽车运输公司退休回家的,今年75岁了。”

可是看上去,他根本不像一个75岁的老人。红光满面,精神气十足,四肢灵活,头脑清晰,体格康健,60岁足矣。

他又说:“你坚持倒走很好,这对肾脏大有益处。”我嗯了一声。我坚持倒步走,只想的是每天正步走得多,再倒步走,找一下平衡。可经他这么一点拨,我更加坚定了倒步走的信心。

老人家在异地一干就是几十年,使我立刻想起了我们党的干部政策就是服从组织分配,听党的话,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像他这样年龄的人,那时上山下乡,到边疆、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少数民族地方去工作的干部成千上万。他是其中的一位。

他们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真是可敬可爱。像孔繁森、焦裕禄和安徽小岗村的党支部书记沈浩同志等,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一天,出去健身的时间稍晚了点儿,红日已露了脸。我抓紧时间做着健身动作。猛一抬头,看见几个晨练的人向我走来,像是几个离退休的老同志。他们边走边说着话,越走越近时他们所说的话我听得很清楚。其中的一个老同志激动地说:“现在有些事爱走极端。比如任用干部,要么一任十几年不动,成为全国罕见,要么一年半载走人。特别是近几年,愈演愈烈,还美其名曰‘干部交流’,纯粹是‘到此镀金’,为今后的升迁‘做嫁妆’,哪像为民造福的公仆。哎呀,若继续这么做,势必把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当儿戏,不负责任,形成恶性循环。”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不准,这种议论有一定道理,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控制、杜绝这类情况发生、蔓延。

在同一时间,又遇见两位晨练者,其中的一位说:“昨天我到天乐公园转悠,碰到了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被一位中年人搀扶着,老人站在那儿纹丝不动。我便问中年人,老人怎么了,这中年人对我说,那是他的老父亲,患脑血栓后遗症,每天坚持锻炼,现在恢复得不错,正在行走,肚子突然不适,周围找不到厕所,大便拉在了裤子上,他在那正发愁,老人也很难受。我听后,告诉他赶紧送老人回家……”

说到公厕,整个市区太少了,改革开放后市区面积增加了好几倍,城市流动人口也增加了不少,可公厕却没有增加,满足不了需要。大街小巷的墙角拐角,公园树木花草处,路两侧的树坑,到处是大小粪便,影响了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也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希望有关部门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一天,一位晨练的和我熟悉的人,见了我脚步停下来,和我打完招呼,靠近对我说:“我刚活动完向回走,忽然听到从后面传来小孩又哭又喊的尖叫声,就在这时,从我后面走上来的人说,不知谁家的狗,追撵一个上学的小女孩,小女孩越跑那狗越穷追不舍。哎呀,今天把那小孩吓坏了。”

你说这满街无人管的狗乱窜乱跑,有时还见到大狼狗也肆无忌惮地游荡在街头。尽管有人管,但大人小孩只要见了这种狗,都是怕得够呛,心脏病患者难以承受,高血压病患者也不例外。

针对这一情况,有关单位应该治理一下。

宽容、诚信故事几例

宽容、诚信已成为人际交往中的法宝。宽容是幽室香兰,越嗅越香;是峻岩劲松,越压越坚。诚信是人格的必要构成部分。人有诚信,人与人之间才能产生信任。人有诚信,陌生人之间也能产生信任。人有诚信,处事似春风细雨。为此,笔者向读者推介几例小故事,或许在我们的人际交往活动中有借鉴和帮助作用。

唐人李翱的《李文公集》里有这样一则寓言:两人分乘国马和骏马。骏马咬破了国马长鬃之颈,使其流血不止,国马却驱行如故。骏马回到家中,浑身颤抖,草水不沾。待国马一番安慰,用鼻子亲近,同槽共食之后,骏马才恢复。

春秋战国时期,廉颇、蔺相如都是赵国的重臣。在二人的交往中,倘若蔺相如也是小肚鸡肠之辈,与廉颇斤斤计较、毫厘必争,恐怕赵国早被强秦吞并了。正是由于蔺相如为国不计较个人利益的宽大胸怀感动了廉颇,才使他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交好,使强秦虽拥有重兵而不敢轻易举兵伐赵。

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有这样一段台词:“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大地。它赐福于宽容别人的人,同样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有人说,宽容是芬芳花朵,友谊是它的果实;有人说,宽容是座桥,那么真诚和信赖是它的基石;还有人说,宽容是清露,浇灌了干涸的心灵。”

而力拔山兮的项羽由于缺乏宽容,先是屡出奇计的陈平和善于用兵的韩信离他而去,接着连最亲近的亚父——范增也被逼走,最后只落得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结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南京一位姓王的国民党军长,托付一位不相识的、从不欺诈的苏姓老人保全一块玉。苏家在战乱和“文革”中损失惨重。老人家及其儿子均为保全玉块而惨死。孙子苏守玉终于将玉块完璧归赵,还给还在台湾的王军长。王军长认为,玉块应留给苏家。苏守玉说:“我们家终于保全了玉,守住了一个‘信’字,这便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他坚持送还了玉。

当年,王军长是从苏老人的诚信中找到了依靠。

古希腊的一位哲人说过,“学会宽容,世界会变得更加广阔;忘却计较,人生才能永远快乐”。宽容可以使沉默寡言的男子变得豪爽大度,也可以使多愁善感的女孩变得活泼开朗。

狮子有一次帮助老鼠摆脱了困境,老鼠很感激,对狮子说:“我会报答你的。”可狮子认为老鼠太弱小,也就没把它的话放在心上。然而不久,狮子落入了猎人的陷阱。老鼠闻讯,帮它咬破了罗网,使狮子绝境逢生。可见狮子选择了善良,使自己获得了第二次生命,而老鼠却守住了诚信。

世人尽知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唐朝时,云南一少数民族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进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却只抓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个补救的办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了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不明白,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的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备受关注的东明汽车修理厂

东明汽车修理厂是近期中央电视台第八套电视剧频道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永不回头》故事情节开展的中心。本剧一拉开序幕,就围绕刘常明、王朝东、安浩天3名劳改释放人员展开了此起彼伏、高潮迭起的故事,引起了收视热潮。

刘常明看上去六十岁左右,入狱前是当地一家企业的副经理,现在是光棍一个,有一个闺女,开家小店维持生活;王朝东四十多岁,入狱两年,因方方面面的原因,妻子何立萍与他离了婚,也有一个闺女,现在一所大学读书;安浩天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

出狱后,三人来往密切,一直在一起生活。用他们三人的话说:“他们都是从‘号子’(监狱)里出来的人,肯定会遭到社会的嫌弃,没有人会理睬他们。”哪知,与社会上的人接触刚刚几天,便觉得和他们想象的不一样。社会上的人内心是火热的,面孔是热情的,语言是温和的,行为是真诚的,他们倍感亲切。

王朝东仅过“号子”生活就长达18年。出狱后,先是碰到了入狱前的哥们儿老二。老二现在是一家饮食企业的老板。哥俩儿见面后,老二先热情招待他,并安排他吃饭、住宿,还给予了现金资助,并为他找了条谋生之路,他开始当清洁工,后来学着修理汽车等。

特别使人有感触的是他的前妻何立萍。何立萍虽和他解除了婚约,但仍在家带着他们的女儿文文,与女儿相依为命地过了18年。当何立萍听闻王朝东出狱,便暗暗地通过刘常明帮助他,给钱让他吃饭、住宿,还给他四处打听张罗工作,介绍他到一个单位看车库,到一家汽车行修车。他生病时何立萍到医院看望他,送吃喂喝,并亲自给他煲鸡汤。为了使他们几个人能有一个固定职业,过安稳的日子,何立萍竟全然不顾自己和女儿今后的生活,根据他们自身的特长,毅然作出了决定:将自己现在住的房子给银行做了抵押,贷款20万元,给其租赁了近200平方米的地方,并购买了简单的机器设备,专业修理各类汽车,还起名叫东明汽车修理厂,并挂出了厂牌。

东明汽车修理厂成立后,以他们3个人为主,接收了流落在社会上的十几名出狱人员。厂里从领导到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均是劳改释放人员。从年龄看,95%是年轻人。大家民主推荐刘常明为厂长(平常尊称他为“老头”),王朝东是车间的组长,安浩天(平时称他为“安子”)是厂里的骨干。修车任务多的时候,大家加班加点,王朝东连续几天几夜不睡觉。在刘常明的带领和职工们的支持下,大家干得十分卖力,厂子效益很好。

为了保持厂子良好的发展势头,厂里制定了各项业务的规章制度,特地从厂里人员结构的实际出发,制定了法制教育制度,要求每个职工每天要接受半个小时的法制新闻教育,对每个人员的“警示”教育也是雷打不动,通过学习教育,让职工自觉遵守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纪律,并养成习惯。

当地公安部门得知成立了这样一个汽车修理厂后,领导和干警数人到厂里来慰问祝贺,所长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领导在讲话中表示,今后公安部门所有车辆的保养和维修都送到东明汽车修理厂。

社会各界也给予了友爱、关心和支持。何立萍婉言谢绝了在丈夫近20年监狱生活中关心、照顾她和女儿长达10年的张力明的情谊和求婚,排除了来自父母和女儿的种种阻力,毅然与原配丈夫王朝东复婚。

值得钦佩的是汽车修理厂的职工们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团结友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氛围浓烈。刘常明入狱达25年,他的闺女和外孙多多为了谋生,开了一家餐厅,餐厅被社会流氓打砸之后,全厂职工主动帮助他们修桌凳、买灶具,使其很快恢复营业。由于餐厅经营不景气,母子俩生活无保障,厂里决定将加班加点的盒饭、每天早上的早点全部承包给他们,使餐厅很快恢复了生机。刘常明闺女的丈夫在社会上游手好闲。刘常明无奈之下找到亲家,结果得到的是白眼。更可恨的是女婿竟然对老丈人拳打脚踢,像这类情况可以说是司空见惯,家常便饭。厂里职工义愤填膺,忍无可忍。他们找到刘常明的女婿,帮助其闺女离了婚,并为母子出资租下了住房,购置了家具、灶具等生活用品。刘常明的闺女和孙子多多对此感激不尽。从此母子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常言道:“浪子回头金不换。”通过劳动改造,他们重新做人,为社会,为人民又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