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英雄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8015200000031

第31章 吉鸿昌

吉鸿昌(1895~1934),抗日爱国将领。原名恒立。字世五,河南扶沟人。早年参加西北军。1929年起任宁夏省政府主席、国民党第十军军长、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兼第三十军军长。1931年因拒绝进行“剿(jiǎo)共”战争,被蒋介石强令出国。一二八事变后回国。1933年5月联合冯玉祥、方振武等在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二军军长兼北路前敌总指挥,收复多伦等地。同年10月,同盟军在国民党军队和日伪军夹攻下失败。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天津继续进行抗日活动,同年11月被国民党特务刺伤被捕,后在北平陆军监狱英勇就义。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1934年11月的一天,一列火车从天津方面开来。车上坐着一位将军,身材魁梧魁梧:强壮高大。,双目有神。火车在北平站停下后,他便镇定地立起身来,整了整衣服,拢了拢蓬乱的头发,昂(ánɡ)首阔步地走下车来。他是谁?他就是著名的抗日英雄吉鸿昌将军。

吉鸿昌17岁那年,参加了冯玉祥的西北军,曾任西北军师长、军长和国民党宁夏省政府主席。后因反对进攻中国工农红军,曾被蒋介石强令出国。1932年吉鸿昌回国后,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吉鸿昌根据党的指示,到鄂豫皖(wǎn)收复旧部起义,受到了鄂豫皖苏区领导人的热情欢迎和接待。

后来,他变卖家产,购置枪弹,由天津赴张家口组织抗日同盟军,担任察绥抗日同盟军第二军军长兼(jiān)北路前敌总指挥,在长城一带,抗击日军。1933年9月抗日同盟军失败后,吉鸿昌又回到天津,继续从事抗日救亡斗争。不久,由于叛徒告密,吉鸿昌被国民党特务逮(dài)捕,押(yā)解到北平陆军五十一军监狱。在监狱里,敌人劝吉鸿昌投降,吉鸿昌大义凛(lǐn)然,宁死不屈。1934年11月24日凌晨,吉鸿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以树枝作笔,大地为纸,写下浩然正气浩然正气:正大刚直的精神。的诗章:“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写毕,喝令刽子手搬来椅子,并说:“我为抗日、为中国革命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死后也不能倒下。我要亲眼看看你们是怎样打死我的。”他威严地坐在椅子上,面对敌人的枪口,英勇就义,时年3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