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新编陕西名小吃
8021500000194

第194章 洋县枣糕馍

洋县特色小吃。此馍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走进一家卖枣糕馍的小店,只消看见热气从大锅盖的边缘溢出,想不掏钱都难。观其制作,更为有趣,只听见锅中发出清脆而又短促的“吱吱”声,倒是耳朵最先闻到枣糕馍的香味。起盖的一刻最为壮观,腾腾的水汽中,一个紧挨一个的枣糕馍在眼前变得清晰,诱人的香气直沁心脾。来不及看一圈锅里所有的枣糕馍,大师傅的铲子已为它们找到归宿。吃着枣糕馍,喝着黑米粥,有人讲述起枣糕馍的传奇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洋县久旱不雨,老百姓靠一镐一锄来耕种土地,累得腰弯背弓,汗流如雨,庄稼总是连年歉收,吃不饱肚子,老百姓只好挖野菜、采野果艰难度日。一日,天宫中玉皇大帝的牛圈里的一头金牛,凡人称金牛神,在天庭窥见人间惨状,遂生怜悯之情。于是下凡到人间变成牛,帮助老百姓耕种田地,还带来雨,使家家户户粮食丰收。为了感激金牛,人们给它做了许多荤食,可它都不吃,光啃馍馍。几年过去了,一天掌管雷雨的神向玉帝告发了金牛下凡为人间百姓耕地的事。玉帝责令金牛回宫,金牛不敢违旨,只好回宫,但与告发它的雷雨神打了一架,金牛神的双角被打脱落了,从天下掉了下来,人们见牛角上写着:“可恨玉帝太无情,金牛归天被囚困,要想下凡助黎民,天条难违梦难成”。人们怀着十分悲愤的心情把这双牛角埋到山中,并取名“牛角岭”。从此人们便模仿角的凹型蒸起金牛爱吃的馍来,每天早上用这种食品祭祈祝告,并把这种食品叫“早告馍”。早告馍开始并没有枣子,后因“早告”与“枣糕”谐音,随着时间的演绎,人们还在馍上染上红花,又在馍中加入了红枣,“早告馍”也就成了“枣糕馍”。并演变为洋县人款待宾朋、馈赠亲友的佳品。

原料:

黄酒糟、面粉、白糖。

制法:

先用黄酒糟子做酵子,加温水化开,过丝罗后,将面发酵。发面盆子冬天放在灶头或火炉旁热的地方,让酵母在温热的环境里将面发酵。以热到不烘干面盆为度,夏天则应放在阴凉的地方。一般是头天晚上发面,第二天早上和面,面粉中加适量白糖,以甜为宜,和面时加适量的水,冬天加温水。先将酵面稀释,然后加干面粉和面。和面的动作要利索,千万不要把面烫了。和好的面团要揉匀揉光,再揪成100克的面剂,并揉成长条,以小擀杖沿长形擀薄,中间按一条沟。沟内抹上香油,翻一面,沟朝下,再三捏两颠,捏成15厘米长的长条,横放。用手掌从两头压下,呈凸状,再将中间部分压成平面,即呈扁平状。平面四角各按上一个枣瓣(枣子洗净去核切成四瓣)。最后由两头对卷,翻一面,使抹油的沟翻在上面,呈如意状。一个长条的光溜溜的枣糕馍便做成了,整整齐齐地摆在盘子里,冬天要蒙上棉被,夏天盖上单子,再饧发半个时辰。灶膛开始发火,将饧发好的馍放入蒸锅中的蒸笆上,上面扣上铁锅盖,旺火烧开锅水,滚沸的锅水发出“吱吱”的声响。蒸15分钟,回气10分钟即熟。使用铁锅是为了防止馍馍水分过大。出锅的馍馍,用小竹签刻成点花印,蘸上食用红水,按一下即成花朵图案。存放时用绳子串起来挂在风凉处即可。

营养特点:

色泽洁白,外形美观,表面没有裂纹,吃起来味甜,绵软可口,松韧清爽,枣香浓郁,回味悠长。红枣富含Vc和糖类等,与馍同制可补脾和胃,益气生津,增强肌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