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关注心理健康(实用生活文库)
8023300000007

第7章 克服偏激心理

心理小语

偏激是指人的意见、主张等过火,在青少年中存在较多。在认识上的表现是看问题绝对,片面性很大。比如,有的学生一次考试考好了,就以为自己什么都好,洋洋自得,容易产生骄傲情绪。而有一次考试不理想,就消沉到底,一蹶不振,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了。

偏激在情绪上的表现是按照个人的好恶和一时的心血来潮去论人论事,缺乏理性的态度和客观的标准,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引诱。

健康指南

偏激的人,在行事上表现出来的特点是莽撞从事,不顾后果。中学生往往认为友谊就是讲义气。当他们的朋友受了别人"欺侮"时,他们往往二话不说,马上就站出来帮朋友打架,把蛮干、鲁莽当英雄行为。

偏激之所以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和他们的社会经验以及生理、心理发育程度有关。

知识经验不足,辩证思维的发展尚不成熟,不善于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往往抓住一点就无限地夸大或缩小,自以为看到了事物的全部,极易出现以偏概全的判断,导致错误的结论。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内分泌功能迅速发展,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的兴奋度常迅速地增强或减弱,从而形成情绪的波动不安,出现偏激认识和冲动行为。

要改变偏激的性格,就需要丰富知识经验,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拓宽兴趣范围,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全面、灵活、完整地评价事物,冷静、客观地看待问题。

另外,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对消除偏激有很大的作用。

1.使学生明确行为的主要目标,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2.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逐步磨炼意志。高尔基说:"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一味地放纵,原谅、迁就自己,只能使自己在错误、缺陷、恶习的斜坡上越滑越远,最终不能自拔。

3.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在严寒酷暑中经受磨炼,培养勇敢、顽强、坚韧、机智、果断、团结、互助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有效地增强自控能力。

通过自我暗示来清除偏激。自我暗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心理问题,凡事都经过脑子考虑后,作出对自己有利的自我暗示,就可以起到防治偏激的很好效果。比如在使用语言问题上,就可以通过这样的心理暗示来发现自己可能存在的毛病:我的话可能过头,我应该冷静思考再思考。

知识小结

克服偏激行为,需要有一定的意志力,关键是要坚持。要记得的一点是,一旦克服了偏激心理,世界向我们展示的将会是另外一副面孔,我们也会有更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