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笛语新说
8033500000020

第20章 笛子及笛膜相关知识(1)

笛子的选择、保养与微调

由于其材质主要是天然材质,不像西洋乐器在制作上那样统一、准确、精细,天然产生的多样性和独持性使得竹笛的制作和选择上难以做到标准化和统一化。因而在竹笛的制作过程中,没有两只笛子在音色、音准、音量等方面完全一致的。

一、笛子的选择

一个演奏家如能选择一支称心的竹笛,加上其精湛的演奏技巧,在演奏过程中的控制、调整才能表现精美的音乐作品。如果没有一件好的乐器再好的演奏家也不可能吹奏出好的音乐来,这正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这也正是我们民族乐器的特性所在,难度所在。竹笛在演奏过程中,虽可边演奏边进行适当调整,但仅限于微调。竹笛的音准、音色、音量在制作好笛子之后,就已经不可改变了。笛子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笛管本身的材质好坏,另一方面,笛子的制作水平、工艺也是有较大区别的。因此,竹笛的选择也是一门学问,如何选择一支自己较为称心的笛子,在一定意义上来看,就像中医大夫看病一样,需要“望、闻、问、切”,而我们的笛子选择也应做到“观品相、掂分量、吹质量”。

1.观品相

所为“观品相”主要是指看竹笛的做工,笛子材质的密度。这对选择一支很好的天然材质的竹笛来讲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笛身无虫蛀、裂痕等现象的前提下,要求在做工方面比较精细,从笛头到笛尾粗细相对均匀;笛管内部也要相对均匀,光滑无杂质。各个音孔要规整呈椭圆形且光滑平整,尤其注意吹孔可略大一些,便于演奏者吹奏调整。膜孔需略小一些,便于笛膜很好地震动;还应注意可调音竹笛的连接处铜套,观其是否连接紧密,松紧度是否适当。其次,笛子材质的密度,这对竹笛的音色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选笛时还要看竹子纹理是否均匀、清晰。一般来讲竹子的生长期越长其密度也就会越大,我们观竹笛密度,主要是从吹孔或按音孔的管壁横切面或笛子接铜套处进行观察,管壁厚薄适度,笛管壁内呈圆柱形。要看笛子的横切面竹子纤维点密度及纤维点颜色深度,其纤维点越多,颜色深度越大就说明竹子的密度越大,生长期越长。但是需注意材质密度一定要适中,密度过大,整个笛身不容易产生共振;密度过小,笛声单薄,不具凝聚力。在选择过程中还要看选择什么调的竹笛。一般来讲,选择曲笛时,要选管壁稍厚材质。如此,其发音浑厚、扎实。而选择梆笛时就要选择管壁略薄材质。如此,其高音好上,发音灵敏。另外,现在市场上采用红木、乌木、花梨木等材料制笛,采用精准的数据进行制作,在音准上有了很好的科学性,同时,又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但是,要知道笛管的震动还是与其密度有很大关系的,采用红木、乌木、花梨木等材料制笛,其材质也是天然而成,在材质的密度方面还是与竹子的密度不相一致的。

2.掂分量

所为“掂分量”主要是指看竹笛自身的重量,现在在竹笛制作工艺上越来越讲究,在笛头和笛尾的部位加上了装饰性的骨头或者人造玉石之类,大大增加了笛身的重量。早期就有笛身越重,说明笛子密度越高质量越好的说法,但仅仅指的是不加装饰物的笛身自重。而现在我们想选购一支较好的笛子,在“掂”笛的过程中一定注意方法,在通过观笛选择后,拿较满意的笛子,用拇指与食指轻轻捏住笛身的正中间,感受手指两边的手感。如两端不向任何一边倾斜,保持基本持平,那么这样手感的笛子可以为较满意的选择。

3.吹质量

所谓“吹质量”主要是在通过前面的两个步骤所选出的竹笛当中,进一步进行精挑细选,从笛子的音准、音量、音色、灵敏度等方面进行检测。笛子在制作好之后,音准的概念就已经确定,这里所指的音准主要是音程之间的关系性。首先,在贴好笛膜,松紧适度的情况下进行吹奏。在乐器的音高方面国际有一个振动频率的标准(442赫兹)。用校音器、音叉等工具对笛子的标准音(6)进行校对,确定调高后,再进行其他关系性的挑选。要不然所选之笛,自己练习还可以,要想与乐队或别的乐器合作那就很难了。其次,就是音程关系的检测,包括八度、五度、三度的关系。边试吹边感受吹奏高八度或低八度时,是否容易控制。另外,还可以试吹各个泛音,看是否容易出音,声音是否干净。这也是检验音准的一种方法。第二步就需检验笛子的音量了。就竹笛音量而言,音量大者为好。音量越大证明笛管震动就越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声音比较通透,手指在指孔上可以感觉到明显的震动。第三步还需要注意对笛子的音色进行检测。一支笛子制作好之后,音色也基本定了,但不同演奏者的控制能力不一样,还是有着微小的差别,但在竹笛音色方面主要考虑,笛子的音色是否圆润、饱满、通透。高音区演奏清脆明亮,音色高而不噪;低音区演奏醇厚圆润,音色浑厚而不显单薄。最后,还需对笛子的灵敏度进行检验,灵敏度越好的笛子品质越好。所谓灵敏度主要强调发音的敏感程度,做到发力容易,气到音出,吐音易吹就可以了。通过“观品相”“掂分量”“吹质量”三步来精挑细选来的竹笛,一定是一支真正精品的竹笛。

另外,选笛的过程中,还应结合吹笛者的习惯来进行选择。如演奏者习惯演奏一些技巧性较强,速度较快的北派作品包括一些现代作品时,选择采用竹壁偏薄或笛身稍细的竹笛为宜。这类笛子,出音较快、弹性较好。反之,如演奏者喜欢演奏一些传统昆曲、江南丝竹曲目,或者为了提高自身的基本功时,尽可能选择采用内径稍大、管壁较厚、笛身偏粗、掂起来分量沉重的竹笛。这类竹笛音量大、个性强、音色厚实、饱满,要求吹奏者在气息方面,对笛子要有很好的控制能力。

二、笛子的保养

选好一支心仪的笛子是很不容易的。因此,日常对笛子的保养也应充分注意。竹笛受气温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热胀冷缩比较明显。因此,首先,要避免高温。不宜将笛子放在高温地方,以免受热后破裂。其次,注意防潮。不要经常让笛子受潮,笛子受潮易发霉、变质。另外,笛子受潮后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很容易破裂损坏。再次,对笛子内管需要经常注意擦洗。在竹笛吹奏的过程中,水汽结合空气当中的颗粒分子,附着在笛管内壁。既影响笛子的演奏效果,又存在不卫生的隐患。每次吹奏完笛子之后,需用笛掸将水汽擦干,而后将笛尾朝下挂起。如使用插口笛时,在需做调率时,双手尽可能靠近接铜向相反的方向轻轻使劲来做调整。如抓住笛头和笛尾来进行调整,很容易造成笛子的膜孔和吹孔处出现裂缝,将笛子损坏。注意及时在接铜处经常擦些润滑油,方便做调音处理。

三、笛子的微调

竹笛作为一件优秀民族乐器,演奏上还应结合民族五声调式的特点。如果以为用校音器校准每一个音的情况下,你会发现音乐感觉总有些别扭。因此,竹笛演奏过程中还需要演奏者随时进行微调来进行演奏。如果不能通过微调来演奏的则需要进行一定的校正。当音偏高的时候,可以在该音的出音孔,从上往下使用蜂蜡等材料填补起来,直至音准为止;如该音偏低的时候,可以在其出音孔上从下往上使用刀具去挖,直至音准为止;如出现高八度音偏低的情况,可将笛塞往吹孔方向推进,直至音准。如出现高八度音偏高的情况,笛塞往吹孔反方向调整,直至音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