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越之五胡称雄
8044100000137

第137章 黑土之殇(1)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还好,也没有人权组织,就算奴隶们有什么不满,也只能抱怨自己的命不好。

虽然关中地区的汉人已经很少,但胡汉两族的大户却是还有不少。他们已经习惯了将关中的耕地变成牧场,就算分给他们土地,他们也不以为耕种会让自己的日子变得更好,谢混在关中的土地政策遇上了不小的压力。

“他们哪里是不喜欢农耕生活,他们是不喜欢自己耕种而己。给他们分给予奴隶,让奴隶们帮他们去种,他们只管坐享其成就行了,看他们还不答应。”想了很久,刘子源终于明白过来。放牧确实比耕种省事得多,不要种子不要肥料,不要除草不要收租,哪里水草丰美就往哪里赶,上天总会给予他们美丽的草场的。虽然耕种的日子安逸很多,但是让人心多啊。赶上天灾人祸什么的,少了钱粮是小事,遇上揭竿而起的小民们,丢掉性命都有可能。

可这些反对的人都是大户,刘子源不可能学着自己的同事们去打土壕分田地,这可是个大户掌握话语权的时代。他要把所有大户都有得罪了,除非他不想混了。

洪城、奚城、包括现在的关中、陇右等地的土地政策都进行得如火荼,其益处也是显而易见,有的人坐不住了,他们也依葫芦画瓢,有样学样的跟着做起来了。

拓跋跬自立国之后,仰慕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农耕文明的优点之后,一直有一种梦想,希望有一天,他的族人也能过上汉人一样的生活,而在江家集同刘子源的一番话,更让他坚信,他们鲜卑族也可以学会耕种农桑,他们也能够过上安稳的农耕生活。

但是,现在的都城盛乐显然不是一个合适发展农耕的好地方。

盛乐地处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际处,不但得时刻提防其它部落的侵袭,若是耕种,只怕刚播下种子,北方的胡骑一冲过来,良田顿时就会化为乌有。这个时候拓跋跬隐然把自己当作农耕民族的一部分了,胡方的胡骑同样让他感到头痛。

其次就是盛乐这个地方冬天的寒冷刺骨就让许多汉人不能习惯。汉人不愿意去那里定居,就算强制抓了些汉人去了,也会想方设法逃走,让汉人教会他们农耕自是不太现实。

思之再三,拓跋跬决定迁都,迁到更加平坦肥沃的平城去,因为平城就位于汉人们世代耕种的地方,又在大江边上,正是垦荒种植的好地方。

为了证明自己的文治武功丝毫不亚于汉人,拓跋跬更是四处招罗奇人异士,大肆扩建平城。

拓跋跬的平城模仿古都洛阳、长安和邺城,在汉代平城的基础上大兴土木营造新都。宫殿、园苑、庙台一应俱全。平城国都的建筑规模之巨、数目之繁多、布局之谨严、规划之完整前所未有。

其平城分皇城、外城和郭城。外城方二十里,外郭周围三十二里,有门十二,“其郭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京畿范围东至代郡,西及善无,南及阴馆,北尽参合。

拓跋跬在平城建都之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进行了一系列的首都建设,先后建天文、天华、中天军殿24座;建西宫、北宫、南宫、东宫、宁宫等宫15处;建东苑、西苑、北苑、鹿苑四处;建华林、永林、永兴等国3处;建鸿雁、天渊等池6处;建云母、金华等堂6处;建蓬台、白台等台7处;建玄武、无武等楼3处;建凉风、临望、东明等观3处;还建有郊坛、方坛、五精帝坛三处;建太庙、太社、太稷帝社、孔子庙、虎圈、圆丘、方泽、明堂、灵台、辟雍等。其建筑规模、数目之繁多、布局之道严、规划之完整是前所未有的。北魏佛教鼎盛,神图妙塔,对峙相望,京都内寺庙上百所,僧尼三千余,除“冠于一世”的云冈外,尚有“天下第一”的永宁寺,“京华壮观”的天宫寺及五级大寺等。

为了改善平城的环境,又从城北引如浑水,从城西引武州川水入城,使魏都城内有潺潺流水,东西鱼池有游鱼嬉戏。水旁弱柳、丝杨、杂树交荫,配上巍峨的宫殿楼阁,真是花团锦簇一般。确实是“灵台山立,壁水池园,双阙万仞,九衢四达,羽旌林森,堂殿胶葛”。

拓跋珪还把各地官员、豪强尽数迁到平城充实人口。经过其后历代帝王努力,平城渐渐成为北地首屈一指的大城市,拥有居民数十万之多。

都城的迁徙,对草原牧民的生活造成严厉地冲击。不管什么年代,人们从土地耕种走向机器大生产,怀疑、排斥、反抗,从牧民到贵族、从一个部落到另一个部落像瘟疫一样不断蔓延。为防止草原牧民集体反抗,拓跋珪准备拆散他们的部族,加快汉化。“离散部落”的政策悄悄诞生。

离散部落就是将部落中的牧民离散,在北魏它是一项国家政策,策划者便是汉人张衮。张衮字洪龙,上谷沮阳人,性格纯厚笃实,好学,有文才。起初在郡里做一名五官掾的小官,五官掾没有固定的职务,就是太守的左右手,幕僚角色。

拓跋珪复兴代国称王,张衮选为左长史,成为拓跋珪决策圈子中的一员,“常参大谋,决策帏幄”。破刘显、击柔然、抵御燕军入侵、入主中原等一系列战役中,张衮为拓跋珪出谋划策,算无遗漏,拓跋珪对他也是言听计从,二人也算一对千古知遇的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