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世界地理全知道
8046500000072

第72章 人生必知的中国地理知识(14)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东郊,在邙山、洛水之间。它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它的营建与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紧密相连。相传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金神头放白光,飞绕殿庭。次日得知梦为佛,遂遣使前往西域拜求佛法。天竺僧人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于永平十年(67年)来到京城洛阳。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遂将寺院取名“白马寺”。白马寺自建寺以来,其间几度兴废、几度重修。现存寺宇多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所建,天王殿、千佛殿、毗卢阁、大雄殿、钟楼及鼓楼等为其主要建筑。殿内造像以大雄殿内所存之元代干漆造像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最为珍贵。此外还有元、明、清各代的泥塑像,唐、宋、元、明各代的经幢碑刻以及齐云塔、天竺高僧墓、焚经台等古迹。

“中岳”嵩山在河南的哪个地方

嵩山春秋前称太宝山,战国时称嵩高山,一名外方山。西汉确定为五岳之一,称为“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太室山和少室山各有36峰,共计72峰。最高峰为太室山的峻极峰,海拔1491.70米。嵩山矗立于低山丘陵之间,气势磅礴,寺庙林立,是历代封建帝王经常游览禅祭的场所。山上有古建筑群18处,尤以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塔林、观星台等最为著名。少林寺在少室山上,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以少林拳闻名于世,是我国禅宗的发源地。中岳庙始建于秦,是“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嵩阳书院位于嵩山南麓太室山脚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原为嵩阳寺,宋时改为太室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官办书院。塔林位于少林寺,是历代名僧的葬地,塔的大小、形状不一,有圆柱形、锥形、瓶形等。观星台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

仰韶文化遗址在河南的哪个地方

仰韶文化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城北的仰韶村南边的缓坡台地上。仰韶遗址三面临水,北靠韶山,面积30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达4米,1921年发现,195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发现这里有四层文化层相叠压,自下而上是仰韶文化中期一仰韶文化晚期一龙山文化早期一龙山文化中期。确证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承袭关系,距今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出土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蚌器,用于农耕的有石斧、石铲、石锄,用于纺织的有纺轮、骨锥、骨针及钵、盆、碗等陶器,陶器大部分绘有彩绘图案。由于精美的彩陶是仰韶文化独具的特征,因仰韶文化此又称为彩陶文化。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位于哪里

龙门位于洛阳城南12千米处,石窟就密布于伊河两岸的崖壁上,长达1000米。它同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中国四大石窟”。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4年)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汉、隋、唐和北宋诸朝,前后延续共达400多年之久。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共2100多个,佛塔40余座,碑刻题记3600多块,全山造像1075余尊。北魏时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唐代的潜溪寺、万佛洞、看经寺、奉先寺等都是代表性的洞窟。在迄今为止的1400多年里,龙门石窟遭受到自然风化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损毁严重。建国后,这一古老的艺术宝库得到了妥善的保护。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哪个地方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颍河自西至东横贯全境。禹州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民族之根,被誉为“华夏第一都”,素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洪荒初开,人类祖先便在这里繁衍生息。早在新、旧石器时代,禹州就闪耀着华夏文明之光,为华夏文明的中心。宋代五大名窑之首的钧窑便位于禹州,现在全国大中城市都有钧瓷专卖店,在禹州销售企业主要集中在钧官窑路和神重镇。禹州市中药材种植有悠久的历史,明朝洪武年间已成为全国四大药材集散地之一,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金银花等地产名药,名列李时珍《本草纲目》和现行中华药典,被列为国家保护品种。此外禹州境内还有大禹像、禹王庙、禹山、禹州城隍庙、文庙、天宁寺、朝阳门清真寺、柏山文峰塔、后汉祖刘知远的睿陵、张良洞、怀帮会馆、十三帮会馆以及纸坊湖、十里颍河湖、科技文化广场等历史古迹与自然风景。

河南省的代表剧种是什么

豫剧,旧称河南梆子,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是河南省的代表剧种。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河南梆剧,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梆子戏,在河北的部分地区,旧称河南高调。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河南省已流行梆子戏。豫剧的伴奏乐队,过去曾有“一鼓二锣三弦手,梆子手钹共八口”的说法。早期的豫剧在乐器上还使用四大扇(大铙、大钹)和尖子号(管长1米左右),以此来制造雄壮热烈的气氛。豫剧乐队的文场主奏乐器,早期为大弦(八角月琴,演奏员兼吹唢呐)、二弦(竹或木质琴筒蒙桐木面的高音小板胡)和三弦(拨弹乐器)。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有:常香玉、牛得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等,著名的豫剧曲目有《花木兰》、《穆桂英》、《白奶奶醉酒》、《秦香莲》、《七品芝麻官》等。

湖北省

湖北省地理概况如何

湖北简称鄂,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东邻安徽,南界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北与河南毗邻。全省可以划分为江汉平原、鄂西山地、鄂北岗地、鄂东低山丘陵四个地区。其中,江汉平原素有“鱼米之乡”的称号。湖北境内有1193条河流,这里还分布着众多的大小湖泊,其中洪湖为湖北省最大的湖泊。

湖北省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丰沛,雨热同季,利于农业生产。年均温15~17℃,7月平均气温为27~29℃,江汉平原最高温在40℃以上,为中国酷热地区之一;1月平均气温3~4℃。年均降水量800~1600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武汉为何又称“江城”

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位于省境东部,汉江与长江交汇处。由武昌、汉口和汉阳三地组成,俗称武汉三镇。唐朝诗人李白在武汉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诗句,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市境位于江汉平原东南部,北为大别山地,南为幕阜山地。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河湖密布。农业主产稻谷、小麦、棉花、油菜籽。市内有黄鹤楼等风景名胜。市郊黄陂区境内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朝方国宫城,是迄今中国发现及保存最完整的商氏古城。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拥有钢铁、汽车、光电子、化工、冶金、纺织、造船、制造、医药等完整的工业体系。武汉是中国首批沿江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一直是外商投资中西部的热点地区和首选城市之一。目前,武汉是法国在中国投资额最高的城市。

哪座楼号称“天下绝景”

黄鹤楼坐落在武昌蛇山西端的黄鹄矶上,号称“天下绝景”,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至唐朝,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黄鹤楼屡遭战火,现存的黄鹤楼是1981年开始在旧址上重建而成的。现在已成为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

黄鹤楼共五层,高50.4米,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楼层内外绘有以仙鹤为主体,云纹、花草、龙凤等为陪衬的图案。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主楼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中藻井高达10多米,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几个小厅,内置历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

被誉为“天然动植物园”的神农架是如何得名的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大巴山脉的东段,为湖北省西部长江和汉江的分水岭。主峰神农顶有“华中第一峰”的美誉,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最高峰。相传,神农氏(炎帝)曾在此遍尝百草,他为采一株珍贵的药材,砍倒古树搭成架梯,神农架由此而得名。神农架地处中国东西、南北植被过渡地带,植物种类繁杂,还有众多的珍稀动物,被誉为“华中林海”和“天然动植物园”。主要树种为冷杉,还有楠木、青冈栎、供雕刻用的黄杨木以及世界上稀有的植物,如花片洁白、外形似白鸽、号称“中国鸽子树”的珙桐,它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神农架的动物资源丰富,其中最为珍贵的是金丝猴。此外还有黑熊、白熊等。神农架还以产药材著名,天麻、黄连等分布很普遍。神农架是湖北省以科学考察和探索大自然为主的著名风景旅游区。

有“湖北首刹”之誉的寺院位于哪里

归元寺位于武汉市汉阳翠微街20号,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取“归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门”的佛偈而命名,由一位叫白光的和尚在原明代王章甫的葵园旧址上创建,素有“湖北首刹”之称,也是湖北四大佛教禅院之一。归元寺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院落,占地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其中罗汉堂供奉有500尊泥塑全身罗汉,是该寺院的重要特色之一。归元寺的整个平面布局呈袈裟形状,这是它在建筑布局上与其他佛寺的主要区别。归元寺大雄宝殿前的供桌,是由一整块柏木雕刻而成,长3.6米,雕有五龙戏珠图案。此外,大多数寺庙的铭牌,均横书悬嵌于寺庙三门之楣,而归元寺的铭牌是直匾,这在中国寺庙建筑史中是较罕见的。

赤壁也分文武吗

长江流过武汉,在其上游赤壁市和下游黄冈市,各有一处赤壁,分称文、武赤壁。武汉上游,长江南岸一山飞峙江心,其拔空昂立的崖头如战马扬蹄,踏破万顷烟波,奋然北驰,直指江北乌林。这里便是赤壁之战古战场,即武赤壁,位于湖北省赤壁市境内。周围还有翼江亭、拜风台以及庞统夜读所在的金丝山等景点。武汉下游的赤壁为文赤壁,位于湖北省黄冈市,又叫东坡赤壁。苏轼被贬黄州之时,经常约请友人到此游览。苏轼曾在此写下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两篇美文。

武当山的名字和道教有关吗

武当山被世人尊称为“仙山”、“道山”。《太和山志》记载“武当”的含义源于“非真武不足当之”,意谓武当乃中国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亦称真武帝)的发迹圣地。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西南,又名太和山、玄岳山。这里也是武当拳术的发源地。武当山有众多的自然胜景和人文胜景,气势雄峻,风光奇美,现存古建筑基本上保持着明初的建筑格局,规模宏伟。主要景点有金殿、紫霄宫、南崴宫、太子坡、玄武门等。一代武学宗师张三丰创立了武当派。武当武术与道教渊源极深,以养身练功,防身保健为宗旨,以柔克刚,后发制人,自成一派,被称为内家拳派。

哪个湖泊是湖北省第一大湖

洪湖位于湖北省南部,是湖北省最大的湖泊,流域面积5981平方千米。湖面北宽南窄,略呈三角形,面积413平方千米,容积7.5亿立方米。东西两侧与长江相通,是鱼类繁殖的良好场所,有鱼类30余种,以鲭、鲢、鲤、鳙、鲩、鲫、鲇、鳝、鳢、鳊、鳜等较常见。水生生物中,洪湖白莲为著名特产。湖区南部黑鱼湾至螺山一带每年冬季雁鸭靡集,水禽资源丰富,常见者有青头鸭、黄鸭、中鸭、八鸭等18种。用野鸭羽毛制成的羽毛扇为洪湖地区传统手工艺品。

哪座山有“楚北第一峰”之誉

大洪山又名绿林山,位于湖北省北部,横亘京山、钟祥、随州交界处。西汉末年著名的绿林起义就发生在这里。它主要以一座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山脉为主体,群峰耸立,层峦叠翠,面积350平方千米,最高峰海拔1055米,素有“楚北第一峰”之誉。因其山经常会制造洪水而得名。大洪山横卧江汉,蜿蜒荆襄,气势磅礴,风光秀丽,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温”的气候特点。

大洪山总体地势是中部高,南北两端低。整个山脉海拔多在500~1000米之间,主峰宝珠峰海拔1055米,高出附近丘陵约900米,形成一山独秀的丰姿。大洪山有开发价值的景点达73处,有观赏价值的景物达3400个。景点可分溶洞、山石、植被、温泉、河湖、人文等大类。号称“云中古刹”的灵峰寺(俗称洪山寺)是其主要名胜。

湖南省

湖南省地理概况如何

湖南省简称湘,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地带。东、南、西三面环山,东有罗霄山脉,南有南岭,西有武陵、雪峰山脉;北部为洞庭湖平原;中部多为丘陵、盆地。整个地势南高北低,为西、南、东三面向中部北部倾斜、朝北开口的不对称马蹄形。全省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大致构成“七山一水二田土”的格局。湖南是一个河流比较稠密的省区,主要河流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等,四水汇注于洞庭湖,后入长江。湖南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

湖南省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无霜期长,但湿热分配不均。全省均温为16~18℃,东南高于西北,1月均温4~6℃,7月均温多在27~30℃。全省年降水量1200~1700毫米,是中国雨水较多的省区之一。

湖南省的经济状况如何

湖南的农业在中国居于重要地位,盛产稻谷、棉花、苎麻、油菜。淡水养殖和水产品捕捞业发达,素称“鱼米之乡”,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鱼基地和油菜、茶叶、柑橘产区。湖南省矿产资源丰富,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工业以采矿、冶金为主,还有电力、机械、建材、轻纺、化工、电子和食品等门类。传统工业产品醴陵瓷器、长沙湘绣、浏阳花炮、邵阳竹雕、益阳竹器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你知道长沙有哪“三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