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全知道
8046700000044

第44章 影响世界历史的大事件(11)

他还是一个天文学家,几乎是第一个研究天文现象的人。他最早研究星象学,并发现了小熊星,第一个测定了太阳从冬至到夏至的运行,并提出月亮只有太阳的1/120大。他发现了冬至、夏至和春分、秋分的联系,初步确定了太阳从起点到终点的行程。他还发现了一年的四季,提出四季说,并把一年分为365天。他把精通天文学的知识,用到了增加财富上。有一年冬天他观测来年的气候,并且预言来年的橄榄肯定会大丰收。于是他拿出所有的钱租用了丘斯城和米利都两地的全部榨油器,由于是冬天,闲置的榨油器只要很少的租金。到了橄榄收获的季节,丰收的橄榄需要大量的榨油器,这时,泰勒斯便可抬高价格转让榨油器,为此,他挣了一大笔钱。他用自己的行动向那些看不起知识的人们表明,有知识的人要想挣钱,很容易就能成功。

作为希腊及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的哲学思想是很简单的,他的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是:水是世界万物的本原与实体,万物由水而来,是水的变形,但万物又复归于水。水包围着大地。大地在水上漂浮,不断地从水中吸收它所需要的养分。

泰勒斯之所以把水看成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既有从神话世界中吸取的思想成分,也有来自对现实生活的观察。

在希腊远古神话中,就有水神和海神创造万物祖先的说法。但是,泰勒斯哲学观点的形成,最根本的还是来自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古代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水这种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对人们生活、社会生产及万物生长和存在的特殊作用。泰勒斯到过埃及,尼罗河每年的洪水泛滥给当地人民带来衣食之源的肥沃土壤,那里的人们认为,大地是浮在水上的。尼罗河水养育了埃及人民,是埃及文明形成发展的基础。泰勒斯看到这种现实以及地中海,爱琴海汹涌的波涛使希腊成为强邦富国的情况。据此,他相信“地浮在水上”,并解释地震说,这就像船在水上,由于水的运动发生摇摆一样。

泰勒斯把一种具体物质形态作为世界本原,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哲学观念。他的哲学思想使人类最早抛弃用超自然的力量来说明客观世界的神秘观念,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方面开始从宗教迷信中解救出来的重要标志。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变革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奴隶主贵族极力利用宗教迷信来宣扬他们是神的后代和人间的合法代理人,妄图用神的灵光来维护他们世袭特权的情况下,泰勒斯的哲学观点无疑给奴隶主以沉重打击,反映了工商业奴隶主反对迷信,宣扬科学,发展生产的要求。把水作为万物的起源,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是多么简单幼稚,但是,在人类刚刚由神话传说向哲学思维转变的时代,这却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需要很大的精神勇气。

米利都“三杰”中的第二位是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同他的老师一样,他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他是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还是一位地理学家。他测量绘制过地中海一带的地图,制造过观测天象的仪器。

在哲学观点上,他认为世界万物是从某种本原产生出来的,这种本原不是泰勒斯所说的水,而是“无限”。他抛弃了泰勒斯的水这种特定事物具体形态,因而更具有普遍性,表明人类认识史上已经开始由认识个别转向认识一般,也初步接近世界物质统一性这重大的哲学问题了。他还是进化论的最早提出者。认为:人是从别的生物变化成的,这种动物很像鱼。尽管这只是一种猜测,但却是一个天才的猜测。

米利都“三杰”中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阿那克西美尼,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

他已经认识到:雪是因为云遇冷而形成的;冰雹是雨水冻结的结果;彩虹是太阳光照射在浓厚的云层上形成的。他还是最早提出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的人。

在哲学观点上,他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在他留下的著作中写着:“我们的灵魂是气,这气使我们结成整体,整个世界也是一样,由气息和气包围着。”

在希腊政治、经济发展的文明沃土上,产生了希腊的科学文化和智慧之学——哲学。米利都“三杰”就是人类认识史上,由蒙昧到科学,由神话到理性思维的三位早期代表人物。

马拉松大战

马拉松战役是古代希波战争中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马拉松战役及其马拉松战役中的英雄故事荡气回肠,千古流传。

公元前6世纪中期,西亚的波斯迅速崛起,不断对外扩张,摧毁了小亚细亚强国米堤亚,灭亡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新巴比伦王国,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公元前492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又想征服美丽、富饶的希腊各城邦。波斯派出大批战舰入侵和他们隔海相望的希腊,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希波战争。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波斯海军在驶近阿陀斯海角时遇到大风暴,大部分舰艇沉没海底,2000名海军全部葬身海底。波斯的陆军失去了海军的支持呼应,好像一支独臂,遭到色雷斯人的袭击,波斯的统帅也身负重伤。这次侵略希腊的行动就半途而废了。

大流士并不甘心,一面加紧备战,一面派使者到希腊各邦索取“土和水”,其寓意是接受波斯人的统治,臣服于波斯。但是却遭到雅典和斯巴达的坚决反对。雅典人把波斯使者抛进万丈深渊;斯巴达人则把波斯使者投入到井里,嘲讽说:“井里有土又有水,要多少就拿吧!”

大流士恼羞成怒,决定派大军第二次出征希腊。

公元前490年,大流士再次挥师直逼爱琴海的希腊本土,先攻爱列特里亚,然后乘船在雅典附近的马拉松登陆安营扎寨,企图一举拿下雅典。

雅典全国进行紧急动员,派出军队赴马拉松反击,这就是著名的马拉松战役。在这之前,斯巴达曾经许诺,一旦雅典遭到波斯人侵略,就派兵增援雅典。战斗爆发后,雅典派出一名战士斐力庇德斯向斯巴达求援。他日夜兼程,在两天之内跑到斯巴达,向斯巴达国王恳求:“雅典人请求你们的帮助,请不要看着希腊的一个最古老的城邦陷于异邦的奴役之下,因为失掉了雅典,希腊就会变得软弱了。”但是斯巴达人在波斯攻打自己之前并不想出兵,所以推脱说,斯巴达全国正在进行重要的宗教祭典,按惯例要在祭期结束之后才能出兵。

雅典人依赖斯巴达外援的幻想破灭了,他们知道不能坐以待毙,必须用自己的力量卫国保家。他们立即把全体公民组织起来,甚至连奴隶也编入军队。将领米太亚得对战士们说:“雅典是戴上奴隶的枷锁,还是永葆自己,关键就在你们身上!”这激动人心的话语,鼓舞了士兵们的战斗勇气。

按照雅典的法律,雅典的十位将军在出征期间应轮流掌握要权,每人一天。采取重大军事行动须经过十位将军的商量,最后以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做出决议。出征前,在雅典军事执政官卡利乌斯的主持下召开了军事会议。会上十位将军围绕着被动防御和主动出击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米太亚得主张主动出击。表决时5票对5票。执政官卡利乌斯支持了米太亚得的主张。为了便于统一政令,其他将军都自愿放弃自己轮流当总司令的权利,让米太亚得一人全权指挥这场战争。

米太亚得的军队仅有1万人,加上各地援军总共不过1万1千人,而波斯军队有10万人,而且装备精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米太亚得知己知彼,深知波斯军队惯用中军突破战术,就采用两翼精兵包抄,中路弱兵诱敌深入的战略战术与波斯军队作战。激战开始了,希腊士兵发起进攻,波斯军队不知是计立即反攻。希腊军队边战边退,波斯军队步步紧逼。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埋伏在两侧的希腊士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从两侧夹击波斯军队。波斯人由于追击希腊人,战线拉得太长,陷入了希腊军队的包围,首尾不能相顾,连忙向海边乘船逃跑。希腊军队追至海边和波斯人展开了争夺军舰的战斗。一名雅典勇士冲入水中,用手拉住一条急于逃跑的船只,波斯人把他的一只手斩断,而这名勇士又用另一只手紧紧拉住船帮,敌人又把他的第二只手斩掉,这位不怕死的勇士最后用牙齿把船咬住,死不松口,吓得波斯士兵只好跳水弃船逃命。

这场战役中,波斯人丢下6400具尸体和7条战船。雅典人牺牲了192人,其中有执政官卡利乌斯和几位将军。当天晚上斯巴达战士赶到时,只见月光下尸首遍野。

马拉松战役,雅典人以英勇无畏的精神,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指挥官米太亚得为了把胜利的喜讯尽快报告雅典公民,他又派长跑能手斐力庇德斯回城去传递这一胜利的捷报。斐力庇得斯带着创伤和战斗的疲劳,以惊人的毅力,一口气从马拉松快速跑到雅典城。当他跑到雅典城的中央广场时,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他激动地喊道:“欢乐吧!我们胜利了!”说完便栽倒在地,再也没有醒来。

为了纪念这场战役的胜利和表彰英雄斐力庇得斯的英雄功绩,1896年在雅典城举行现代国际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拉松长跑作为一个新的竞赛项目被列入赛程。距离是马拉松到雅典的距离,根据当年斐力庇得斯经过的路线确定全程为40公里又200米。后又改为42公里195米,这就是当今世界上通用的马拉松长跑赛的距离。

温泉关大战

温泉关雄踞于希腊北部帖萨利亚通往希腊中部的必经之道上,关上有几块引人注目的石碑,刻有古希腊著名诗人西摩尼德斯撰写的碑文,其中之一是纪念温泉关战役(公元前480年)中牺牲的希腊勇士的,上书:

四千伯罗奔尼撒的勇士,

曾在此抗击三百万敌军。

另一则碑文纪念在温泉关阵亡的士兵,全文是:

黄土埋葬了与你——

李奥尼达斯,威武的拉尼哥亚国王——

一起在这里战死的光荣勇士!

此役中他们遭到波斯人,

箭雨和快马的无数次冲击。

碑文刻在温泉关入口处的一尊石狮子身上,用以纪念李奥尼达斯,内容是:

我现在高踞在石头上守护的这个人,

如果称他为雄狮,

我也不如他英雄,

在他的坟上我连自己的爪子也不敢擦一擦。

这些古迹和文字将我们带到2000多年前那战马嘶鸣,刀剑丛林的战斗场面中去。

温泉关战役是马拉松战役之后的第十年,波斯和希腊的又一次交锋。自恃强大、傲慢无比的大流士一世两次发兵征讨希腊,均遭到失败。他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不久便忧愤成疾去世了。他的儿子薛西斯继承王位。薛西斯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发誓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腊。仅仅三、四年的时间,他在波斯帝国境内征集了50万大军和上千艘战船。参加远征的士兵来自46个国家,100多个民族。

在强敌压境之际,整个希腊都动员起来了。本来有不少相互为敌的城邦抛弃前嫌,联合一致抗敌。男人们一个个武装集合训练,妇孺们留在家中为前线的军人准备物品。

从陆路攻向希腊本土的波斯大军由薛西斯亲自率领,渡海来到德莫庇利山前。这座山十分凶险,只有一个隘口可容人进出。那隘口有两道温泉,长年不断地流着,因此得名“温泉关”。它只有一200尺宽,仅能通过一辆战车,是从希腊北部南下的唯一通道。温泉关山的两侧全是人兽无法攀登的悬崖峭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波斯军队只有打开这条路,才能直扑希腊本土。

任希腊盟军陆军总指挥的是斯巴达国王李奥尼达斯,他亲自负责扼守战略要冲温泉关。根据希腊盟邦会议的战略决策,为了阻止波斯人侵入希腊中部,在海上和陆上同时布防,相互策应,相互支援。由于温泉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所以被选为重点防守关隘。

李奥尼达斯来到关口,首先指挥修复年久失修的壁垒,接着对兵力进行部署。

面对杀气腾腾的数万波斯军队,李奥尼达斯毫无惧色,指挥若定。他一面鼓励士兵作好迎战准备,一面火速派人向有关城邦求援。

再说薛西斯率波斯大军在温泉关不远的平原扎下大营以后,薛西斯首先展开了心理攻势。他派人捎信给希腊守军,说波斯兵多得数不清,光是射击的箭矢就能把太阳遮住。勇敢的斯巴达人不可能被吓住,他们嘲笑着说:“那太好了,我们可以在荫凉里杀个痛快。”

又过了两天,薛西斯又派人打听希腊人的动静,回报说希腊人都很坦然,有的做操,有的在梳头。薛西斯对此大惑不解,询问知情者方知,战前梳头是斯巴达人的习惯,准备决一死战时,他们总要梳理自己的头发。

连日的大风使波斯舰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不便出击。采用水陆并进策略的薛西斯决定发动进攻。狭窄的山路不利于波斯人施展兵力。严阵以待的守军凭借着有利地形,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薛西斯不得不动用他的精锐部队“不死队”投入战斗,但除了抛下大量尸体之外,还是毫无进展。由于正面进攻迟迟不能得手,薛西斯开始另寻计策。

按照传说,一个名叫埃菲阿尔特斯的希腊叛徒因贪图重赏而不惜卖国。他把一条可以迂回到温泉关背后的小路告诉了薛西斯。薛西斯大喜过望,立即率“不死队”沿着荆棘丛生的小道直插后山。他们穿峡谷、渡溪流、攀山崖,接近了山顶,负责守卫的1000名佛基斯人迅速败退。波斯人也不追赶,直向温泉关背后插了下去。

面对已陷入重围的危险局势,李奥尼达斯命令部队后撤,只留下他带来的300名士兵迎战。因为按照斯巴达的传统,士兵永远不能放弃自己的阵地。此外还有400名忒拜人和700名特斯皮亚人坚守不撤以掩护希腊舰队和陆军的撤退。

前后夹攻的波斯人狂叫着扑向关口,腹背受敌的斯巴达人英勇迎战。长矛断了用剑砍,短剑钝了用拳头和牙齿与敌人格斗,直到300名斯巴达勇士和他们的国王李奥尼达斯全部壮烈牺牲。

温泉关战役结束了,但是波斯军队付出了2万士兵的代价。

由于温泉关勇士的殊死抵抗,希腊主力尚存,希腊舰队开到萨拉米斯湾附近,为萨拉米斯湾战役的胜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李奥尼达斯及其温泉关守卫者的高度爱国主义精神永垂千古。

萨拉米湾海战

公元前480年,波斯大军攻陷温泉关之后,长驱直入直扑雅典城。然而,雅典已经是一座空城。波斯国王薛西斯十分恼怒,下令放火烧毁了希腊这座最大、最富庶的城市。

雅典人在海军统帅特米斯托克劝导下,将妇女儿童和财富转移到附近的岛上去,把成年男子征召入伍,随时投入保卫国家的战斗。为了保存力量和寻找战机,希腊军队撤到萨拉米湾。

不久,波斯舰队1200余艘进入了萨拉米湾,而希腊海军仅有300艘三层桨座战船,且指挥不一,大多数的海军将领都反对冒险作战,认为敌我悬殊太大,凭这么少的兵力能打败波斯大军吗?有的城邦的人打算把船驶离海湾,去保卫自己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