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舍得,是富有的开始
8052600000006

第6章 意志力量(2)

多年前,许多人断言少年博格斯不可能成为NBA球员,每当他告诉同伴“我长大后要去打NBA”时,大家都忍不住哈哈大笑,甚至有人笑倒在地上。因为NBA是一项“巨人的游戏”,身高190米以下都是“矮个子”,而博格斯只有160米,站在“巨人”中间,需要把头仰得高高的,才看得见天上的星星,怎么可能征战NBA呢?但博格斯酷爱篮球,更重要的是,他从不相信什么“不可能”,所以他每天苦练绝技。最后,他果真成了夏洛特黄蜂队的球星,年薪高达数百万美元。他不仅是现役球员中最矮的球员,也是NBA有史以来最矮的球员。但这个小矮子可不简单,他行动灵活迅速,像蝴蝶穿花般飞舞在巨人中间,或妙传,或断球,或跳投,球技不凡,成为黄蜂队不可缺少的一员主力战将。

世上原本没有不可能的事,男人有可能生孩子,女人有可能变成男人,还有什么不可能呢?无论你眼前遇到多么大的难题,如果你想解决的话,总有解决的可能。所以,你没有必要告诉自己这不可能解决,不妨想一想:怎样解决它?

第二大要点:吃得辛苦,耐得寂寞

普通人的特点是害怕吃苦,稍感困难马上便放手;看见别人匆匆忙忙地追名逐利,马上怀疑自己走错了路,急忙跟在别人后面走。但富人都知道,“天下的事情没有轻轻松松、舒舒服服让你获得的。凡事一定要经过苦心的追求经验,才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奥秘而有所收获”。而且,追求任何目标,都要付出“机会成本”,你想抓住这个机会,只能眼看着其他机会擦身而过。无论别人活得多么“热闹”,你都要静下心来,独守自己的寂寞。

亨利·福特年轻时在一家电灯公司当工人。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打算研制一种能为运载工具提供动力的新型发动机。他为这个想法激动不已,可惜他读书不多,缺乏相关知识。但妻子鼓励他说:“天下无难事,你就试试吧!”

福特于是下定了决心,每天一下班,就钻进一个旧棚子做试验。夏天棚子里奇热,干了不多会儿就大汗淋漓;冬天棚子里奇冷,他的手冻成了紫茄子。有时他觉得撑不住了,于是默默地给自己鼓劲:“只要坚持干下去,一定成功!”

寒来暑往,福特在旧棚子里苦干了三年,新发明终于成功了。1893年的一天,福特和妻子乘坐着一辆没有马的“马车”,摇摇晃晃地上了大街,引起了人们的轰动!后来,亨利·福特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并被誉为“汽车大王”和“把美国带到汽车轮子上的人”。

成功不是一个智力游戏。在美国,智商和学识胜于亨利·福特的人成百上千万,搞智力竞赛根本轮不到他。成功是一个煎熬意志的游戏,熬到心血焦枯仍不放弃的人,一定成功。

第三大要点:坚持走完下一里路

老子《道德经》云:“行百里者半九十。”穷人和富人在起步之初几乎没有差别,比如同一所大学、同一个班级毕业的学生,他们谁比谁强多少呢?差距出现在半路上,前途曲折,希望渺茫,有的人颓然放弃,有的人继续坚持,于是,强者、弱者,穷人、富人的差距产生了。富人总是那些坚持到底的人。

着名作家兼战地记者西华·莱德曾讲过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次亲身经历。当时他随军采访,不料乘坐的运输机被日军击中,跳伞后落在缅印交界处的丛林中。他和同伴们决定到印度去避难,这就是说,他们必须在八月的酷热和暴雨的侵袭下,翻山越岭跋涉140英里。“才走了一个小时,我的一只长统靴的鞋钉扎了一只脚,傍晚时双脚都起泡出血,范围像硬币般大小。我能一瘸一拐地走完140英里吗?别人的情况也差不多,甚至更糟糕。他们能不能走呢?我们以为完蛋了,但是又不能不走。为了在晚上找个地方休息,我们别无选择,只好硬着头皮走完下一英里路……”西华·莱德这样描述说。后来,死里逃生的他,悟到了一个道理:无论路途多么遥远、多么艰难,只要坚持走完下一里路,就一定能达到目的地。他把这一理念用到日后的工作中,出色地完成了很多艰难的工作。他曾为一家电台写了2000个广播剧本,这样吓人的数目是常人不敢想象的,他总是抱着“继续走完下一里路”的信念,一个一个地尽力去写,最后积少成多,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绩,也为自己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许多人追求成功真经、致富秘诀,其实,成功没有巧招,致富没有捷径,不过是认准了一个目标,一直不停地走下去而已!

告诉你一个关于“富有”的忠告:坚持到即将失败时,奇迹就会发生。

不要相信1+1=3

有人说1+1=3,你相信吗?最好别信!假设有人证明了1+1=3,无疑是一件影响全人类的大事,诺贝尔数学奖非他莫属。但是有人为此获奖吗?没有。可见没有人证明出1+1=3。未经证实的事,岂能轻信?

穷人热衷于相信一些很玄妙但违反常理的事,有人相信钱能变成十倍的钱,结果那点可怜的养老金全被骗子骗走;有人相信股市人人可以赚钱,结果辛苦赚来的血汗钱只是肥了那些坐桩的蠹虫;有人相信买彩票、买六合彩是发家致富的捷径,结果日益滑向贫穷……真正的富人只相信1+1=2,无论一分分叠加,还是一元元叠加,只要相加的次数足够多,就能加出一个比尔·盖茨,哪用得着心急火燎地1+1=3?

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汽车推销员”、因连续12年平均每天销售6辆汽车而荣登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乔·吉拉德,就是一个深信1+1=2的人,他的人生格言是:“通往成功的电梯总是不管用的,想要成功,就只能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而他的成功之道,只是做加法,尽量把工作做多一点、做细一点。下面不妨举几个例子,看看他是如何做加法的:

第一件事:每天打八九个小时电话。白天除了接待客户外,几乎一直不停地打电话,晚上还要接着打。不是每一个电话都会带来生意,但他知道,打电话越多,成交机会越多。假设平均打一百个电话卖出一辆汽车,那么多打一百个电话,不是可以多卖一辆汽车吗?

第二件事:建立详细的客户档案。吉拉德介绍他的经验说:“在建立自己的卡片档案时,你要记下有关顾客和潜在顾客的所有资料,他们的孩子、嗜好、学历、职务、成就、旅行过的地方、年龄、文化背景及其他任何与他们有关的事情,这些都是有用的推销情报。所有这些资料都可以帮助你接近顾客,使你能够有效地跟顾客讨论问题,谈论他们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有了这些材料,你就会知道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你可以让他们高谈阔论,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只要你有办法使顾客心情舒畅,他们不会让你大失所望。”

第三件事:客户跟踪。吉拉德每过一段时间会打电话给客户,像朋友一样聊聊天,问候一下客户的情况。一年十二个月,他还会不间断地寄出不同花样设计、上面永远印有“Ilikeyou!”的卡片给所有客户,最高纪录是每月寄出一万六千封。

第四件事:利用一切时机散发印成橄榄绿、令人联想美钞的名片。每天一睁开眼,他逢人必发名片,见一次面就发一张,坚持要对方收下。他还喜欢在热门球赛的观众席上,整袋整袋地撒出名片。他解释说,销售员一定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在卖什么”,而且要一次又一次加深潜在客户的印象,使他们想买车时,马上想到“乔·吉拉德”。

总之,凡是有助于汽车推销的事,乔·吉拉德都会兴致勃勃地去做,而且做了一次又一次,永不厌烦。他从不投机取巧,从不耍奸使滑,只是把一个个“1”相加了亿万次,于是成了亿万富翁,“赚的钱比老板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