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世界500强企业高管的就业忠告
8053600000029

第29章 忠告十三 求上帝不如求自己(1)

命运不是上天安排的,是靠我们主动去争取的。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被动就会挨打,主动就可以占据半步的优势。主动是为了给自己增加机会,增加锻炼自己的机会,增加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社会、企业只能给我们每个人提供道具,而舞台需要自己搭建,演出需要自己排练,能演出什么精彩的节目,有什么样的收视率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表现。在求职的过程中保持主动性,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定位,才会有好的开始。只有主动争取一切,才能有成功的机会。每一位应聘者都应该相信:天助自助者。

别让“从众”成为你成功的心理陷阱

法国自然科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一群毛虫放在一个盘子的边缘,让它们一个跟着一个,头尾相连,沿着盘子排成一圈。于是,这些毛虫开始沿着盘子爬行,每一只都紧跟着自己前边的那一只,既不敢掉队,也不敢独自走新路。它们连续爬了七天七夜,终于因饥饿而死去,而在那个盘子中央就摆着它们喜欢吃的食物。

你也许会讥笑实验中的毛虫就像眼睛蒙着纱布拉磨的驴子一样的呆板与愚昧,但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有时也会犯同样的错误。大家一起讨论问题,当你的观点与其他人不同时,即使自己是对的,是否也感觉不妥,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随大流”;参加活动,为了和大家保持一致,你是否选择了“委曲求全”;周围的许多同学都在谈恋爱,你是否认为自己如果不找个异性朋友谈谈,就显得没有魅力……

我们来看一个求职的例子:毕业生甲已经与县里的一个重点中学签约,去做自己喜欢的语文老师,但看到不少同学到了市里的中学,感到很没面子。他想方设法,最后使市区某初级中学答应招收他,但岗位是他不喜欢的政治教师。这位毕业生带着这个难题去请教老师,老师就帮助他分析,虽然市区方便,但对于自己不喜欢又不擅长的工作,就不会投入全身心精力,事业上也就很难有所发展。相比之下,县里的重点中学更容易实现自身价值。经过权衡,这个同学还是去了县里的中学。这个选择也让他真正找到了自己的社会位置,工作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我们总是倾向于随大流,认为多数人的行为和意见是正确的而怀疑自己的判断。当我们个人的感觉与大多数人不一致时,为了使自己不被别人排除在外,常常放弃自己的看法而接受大多数人的看法,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学上说的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个人对群体的思想言行等无法做出正确判断而跟从或在群体的压力下转变原来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思想认识和言行举止。“从众”就是无主见。所谓“人云亦云”、“墙上一棵草,风吹一边倒”等就是典型的表现。对于一个人或一件事情,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这么做。

从众现象是缺乏独立自主能力的表现,惯于从众的人缺乏创造力,发展的潜力不足。所以,说“从众”是阻碍成功的心理陷阱毫不为过。

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有以下五点:

1.认知水平低,对是非的判断能力较弱,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

2.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情绪容易冲动,导致头脑不冷静,做出错误的判断。

3.意志不坚定,过分看重他人的意见而放弃自己的主张。

4.自信不足。

5.心理压力大。有的人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但怕人讽刺、嘲弄,怕被别人排斥、孤立,只好妥协。

“从众心理”多属“盲从”,是受他人的行为影响使自己独立思维能力降低,自我控制能力减弱,对客观事物不是从实际出发,不是经过自己缜密思考后做出的决定。在思维过程中表现为狭窄和浅显,缺乏独立见解和自主意识,倾向于形成标准统一的行为模式,排斥与众不同,因此,有时会窒息我们的创新精神,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抑制个性发展,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成规。从非智力因素上讲,表现为做事自信心不足,自卑感重,焦虑感重。在人际关系方面则表现为,依赖性强,盲目服从上级或他人。

具有从众心理的求职者择业时容易受社会上一些舆论的左右,放弃自己的意愿而顺从“潮流”。不考虑自身条件及职业特点和社会整体需求,盲目从众,追逐热门,只愿意到大城市、大机关去工作,其实这并不一定是他们的最佳职业选择,结果既影响择业又压抑了自己的优势。盲目从众心理使不少求职者遭遇职场困惑,或迟迟不能找到所谓的好工作,或往往一份工作干不长久。从众心理在求职者的事业之路上往往会起到消极的作用。

如何避免“从众心理”的消极作用呢?求职者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着手:

1.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要树立自信心,对自己有比较切合实际的评价,对经过独立思考、比较成熟的见解要敢于坚持,自觉抵制错误思想和言行的诱惑及压力。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

2.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敢于同谬误做斗争,培养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以自己的独立思考来决定一件事该不该做和该怎样做,要避免按自己喜爱和厌恶的情绪来判断人物和事物的是与非,这也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

3.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有了坚强的意志力,就能有效地防止被一些传统习惯或多数人的意见所左右,动摇自己正确的判断,或者轻易放弃或改变自己的观点,要做到“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4.认清压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从众心理”的产生,是由于怕受惩罚或为表明自己归属于群体的愿望等群体的压力,而这种群体的压力也是有差异的,要认清其消极的影响。

5.勇于表现

过度从众,会导致盲从与怯懦,不敢当众发言、不敢表明自己的态度、不敢承担责任、不敢冒风险、回避矛盾、逃避困难。蓦然回首,你会发现自己很累,在你生命中有周围的一切,唯独没有你自己。一味跟着别人走,你丧失的将会是很多良机,而收获的只是平庸。

6.做你自己

如果说个性决定命运,那么塑造自己的个性,做你自己,对于你走向成功是极为重要的。个性象征着自信心、突破力和创新力,它重在自我的突破和发展,而不是强调与他人的统一,只有个性化才使我们还原自己。求异的个性正是我们不知足本性的反映,它赋予我们积极进取的心灵和积极向上的生命力。

人力资源管理有条铁律——最适原则而非最佳原则,最好的未必是适合于你的,而最适合你的对你来说才是最好的,所以从众心理在求职中应加以抑制。每一个求职者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优势,一味从众势必使你失去自己独特的价值。求职者要摆脱从众的盲目色彩,用独立的思想和明晰的脚印使自己主动融入集体的行列,这样才能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凡事靠自己——培养独立精神

人生存在世上,难免会需要与自然和社会不间断地发生联系,所以脱离社会而绝对独立的人是不存在的。人的衣食住行就更离不开外界各种物品的供应了。而这里,我们要谈的是人精神上的独立。

什么样的人才是具有独立精神的人呢?具有独立精神的人对自我意识有一种强烈的需要,他们不借助这样那样的依赖就形成自己的意向,做出他们自己的决定,自我实现的方向指引着他们履行自己的动机和纪律。

庄子也许是最早明确提出“独立精神”的人,他对朋友“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毁之而不加沮”的笃定心理,给予充分的肯定。其后的岁月中,中国不乏追求独立精神的人,鲁迅的特立独行,他以杂文为匕首和刀枪,与敌人做斗争的一生,在后世人的眼中极其难能可贵。可以这样说,独立精神使我们充满自信,使我们可以一往无前地为理想事业而奋斗终生,它是我们生命的支撑。但是在今天,独立精神却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我们渐行渐远。在功利之心日益膨胀的今天,趋炎附势之人越来越多,秉承独立精神的人越来越少,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哀,更是社会的不幸。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后世人留下了丰富的思想宝藏。一代贤圣,他们以其独立不羁的精神,写出了观点迥异甚至是思想对立的流世篇章,在浩翰的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我们也看过跟风应景的文章,除却美丽的言词堆积外,反映的思想主题不过是人云亦云的东西。做人跟做文章一样,具有独立精神的人,才能在大悲大喜面前不失去自我,才能在多变的世事面前站在真理的一面,敢言人所不敢言,做他人所不能做的事。就是这种特立独行的牺牲精神,才使得我们民族拥有了代代相传的优秀品质和不竭动力。

从《孟子》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孟子的哲学充满了独立精神。孟子的大丈夫标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孟子鼓励身处逆境的人,说这是老天要把伟大的使命降临到你的头上,所以在磨练你,这种哲学就是担心地位低下者身处逆境者进行精神的自我矮化,才这样鼓励他们的,人要是这样鼓励自己,自然不会丧失人格、丧失人的尊严、丧失人的独立精神。孟子说他自己本人有两个专长,一个是“知言”,一个是“养浩然之气”。“知言”是指他善于对于他认为错误的言论进行分析批判,指出他们所犯的错误以及如何导致错误的,这实际上就是说他具有批判精神,一个具有批判精神的人,当然不可能是人云亦云没有主见的人,当然是个具有独立精神的人。养“浩然之气”就是颐养人之为人的独立精神,我们从孟子对“浩然”之气的解释也能体会到这点,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有了这种“浩然”之气的人,当然无所畏惧而独立于天地之间,这种“浩然”之气就是人的独立精神,这才是我们要继承的传统文化的精华。有这种独立精神的人就会一身正气,文天祥不仅创作了《正气歌》,而且用自己的行为写了一篇“浩然之气”的赞歌,这样的人就是具有独立精神的典范。这才是现代人应该继承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那些具有独立精神的人才是值得尊敬的。

独立精神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所培养和形成的一种精神气质,包括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等等,其中最基本的是独立人格,就像“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士可杀,不可辱”等,是人们最为称道的独立人格。但大多数人都很难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可这并不说明每个人就可以不讲独立精神。独立精神于社会于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否则,没有创新的思想,没有坚持真理的人格,社会不能发展,人类不能进步。独立精神可谓是生命的灵魂。

缺乏独立精神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看看我们周围那些在工作中不能独立完成任务的员工,还有那些凡事都拿不定主意需要别人来当自己主心骨的人,还有那些观点不坚定、随着环境的改变不断转变态度的人。这些人都缺乏必要的独立精神,他们虽然有一定能力,但是却始终不能取得预期的成就,而他们的内在品质也因此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与尊敬。

凡是有着强烈独立精神的人,一定是一个行动积极、有创造能力的人,他们在与人讨论时会提出建设性意见,在行动中又会表现出必要的果敢和历练。人人都会拥有奋斗的理想,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成功,但是真正能做成事的,却只是那些独立精神强烈的人。

培养自己的独立精神,对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求职者表现出自己的独立精神会为自己赢得职场上的尊敬,也会得到老板的赏识。做个有独立精神的人,我们才会在职海中扬起成功的帆。

摆脱被动,主动前进

有的人一碰到需要自己拿主意做决断的事时,往往不知所措,即使自己有想法也觉得没把握,只要别人能说出个一、二、三他就会放弃,转而按别人的说法去做。比如,参加两用人才培训,有的人本来很想学烹饪,可听人家说学果树栽培技术好,他就跟去了,他家乡无山又无地,结果学了等于白学。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依赖”。

“依赖”是一种被动的心理,是人们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表现,其主要特征是缺乏自立、自信、自主,过分地依赖他人,经常需要他人的帮助和指导,遇事往往犹豫不决,很难单独进行自己的计划或完成自己的事,总是依赖他人为自己做出决策或指出方向,容易屈从于他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