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世界500强企业高管的就业忠告
8053600000041

第41章 忠告十九 保有危机意识(1)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就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左传·襄公》中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居安思危”这句成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成为中国几千年来从政者的警句和座右铭。同样,企业和个人也应保有危机意识,有了危机意识,企业才能进步和生存,个人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应聘者是否具有危机意识,也是企业在招聘人才时要考察的重点之一,应聘者应时时保有忧患的危机意识。

没有忧患意识就没有进步

无论是企业或个人,有了忧患意识才能进步。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这个企业迟早会出问题。早在1984年,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当着全体员工的面,将76台带有轻微质量问题的电冰箱当众砸毁,使员工产生了一种危机感与责任感,由此创造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海尔式产品质量和服务,譬如“用户永远是对的”、“海尔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信誉”。“真诚到永远”等等。近日又喜获海尔的生存理念:“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海尔集团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是他们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市场竞争是不会相信眼泪的,更不会怜悯和可怜弱者,在竞争中,一向都是强者为“王”,弱者为“寇”。因此,不管是自我发展还是与国外品牌之间的激烈竞争,海尔集团一直都不赞成“以市场换技术”的做法。因为国外企业进军中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占领与瓦解你的市场,我们虽然拿到了一些先进技术,但国外并没有把一流的技术真正交给我们,而我们失去的却是许多不该失去的市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海尔集团正是在这种危机意识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轨迹,才一步一步地走向辉煌的。

企业要发展就一定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企业是这样。那么,作为个人呢?个人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同样无法取得进步。

有一个企业家曾经这样说:“最好的员工应用来做销售,他们能代表一个企业的形象,他们将产品成功地推出市场,并成功地占有广阔的市场份额,他们是精英的代表。”这是因为销售人员不仅能熟悉产品性能,具备反应很快的思维和很广的知识面。而且,他们还具有相应的素质和才能,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他们还具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具备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我们都懂得优胜劣汰的道理,员工上进心强的一方必然会取代员工士气低落的另一方。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如果操作高科技的员工们缺少忧患意识,不能产生一股同心力,企业就会像一盘散沙一样,那么,即使拥有再高的科技技术,企业也不能生产出尖端的产品来。一个人能轻易折断一枝铅笔,如果20枝铅笔合在一起,即使一个大力士也未必能折断。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力量可能不大,一群人齐心协力地团结起来,产生的力量就坚不可摧。企业要生存下去,就一定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激发员工的忧患意识,将员工的智慧和才能发挥出来。只有这样,企业和员工才能一起进步。

在动物界里,跑得最快的要数梅花鹿了,天一亮它们就开始飞跑,如果它们不提高奔跑的速度,老虎就会吃掉它们。而老虎也不敢怠慢,如果老虎奔跑的速度赶不上梅花鹿奔跑的速度,就意味着捕不到食物而饿死。狼的生存力强,因为它们在野外,环境恶劣,它们不齐心协力的话就会饿死。狗养尊处优,每天有主人为它提供美味的食物,一旦离开人类,狗就丧失了生存的本能,所以狗的本能远远低于狼。

动物尚具有忧患意识,更何况是万物之灵的人类呢?一旦安于现状、不思上进的作风根深蒂固地植入员工的大脑里,公司内部各个员工之间就不能同心协力,公司的命运就可以预测,倒闭的那天也为时不远了。

其实,尽管从更多意义上来说,危机不是宿命的东西,也不是强人所难的意志上的东西,但是,危机感就在我们身边,也许就是这些存在的危机意识,使我们清醒,也使得我们创造出了连我们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奇迹。

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如果一个人连危机意识都没有了,危机便像决堤的黄河水一样席卷而来。在我们现在的处境和环境中,也许倾其一辈子求索也不可能达到别人那样辉煌的地步。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没有了危机的东西,或是危机已经远离了我们。

可见,无论是企业或个人,都应具有忧患意识,因为进步来自忧患意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心存危机者才能生存”,这是英特尔的总裁安迪·格罗夫——这位1997年《时代》风云人物——送给全世界企业家的最好的经营理念。这是格罗夫一生经营管理经验的概括总结,也是英特尔风雨三十年的实践结晶,充分揭示了英特尔一直执标准芯片之牛耳几十年而不倒的真谛。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愈来愈复杂多变,企业风险无论从种类上、复杂性上、不确定性程度上均有增无减。可以说,企业几乎每天都在与风险打交道。

世界级企业管理的实质就是风险管理。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取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是否具有危机意识。

美国的许多大公司,经历无数次大风大浪的洗礼,但仍然基业长青的关键在于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在造就微软这样世界一流公司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微软也曾由于缺乏危机意识而险些遭到灭顶之灾。在1994年国际互联网络崛起之时,各大IT公司包括IBM在内,都意识到挑战微软的时机已经到来,纷纷以发展网络技术及相关产品为契机,向微软发动攻势。而微软并没有准确预测到网络技术及产品的巨大前景。等微软醒来的时候,网景已在浏览器市场占据了80%的份额。幸运的是微软凭借雄厚的资本保住了自己的市场。

盖茨的危机意识帮助微软渡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从Ms-Dos,再到后来的Winsows,大都是乘对手还未有觉察时,就已经悄悄地占领了市场,并最终把技术上比自己成熟先进的公司赶出市场。微软的对手苹果公司在图形界面操作系统无论在时间还是技术上都要超过微软,但最后的胜利者却是微软。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比尔·盖茨和他的伙伴们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

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微软永远离破产只有18个月。”但PC机市场上的新霸主戴尔公司总裁戴尔说得更直接:“我有的时候半夜会醒,一想起事情就害怕,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别人干掉。因为他如果比你更厉害,比你更害怕得睡不着觉,你就会被他干掉。所以我们有时候要自己创造危机,要创造自己的挑战,即使这个市场没有对手。”没有危机意识,就不可能获得事业发展的主动权,不可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战略目标,也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平等竞争的地位。只有具有危机意识的企业,才勇于挑战自己,才能够战胜对手,成为强者。

和危机正面交锋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企业遭遇危机已经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了,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杜绝危机的发生。

美国的大企业也不是从来没有遭受过挫折的,20世纪50年代福特汽车公司亏损15亿美元,通用公司亏损7.625亿美元。20世纪末可口可乐的污染危机,使可口可乐公司在纽约股市的股票价格下跌6%,营业额损失达6000万美元。波音公司也曾一度依靠生产家具、养奶牛来维持生计。

如今,这些大企业仍然充满着生机,他们之所以能够摆脱困境站立起来,是因为他们能够面对危机,能够在危机中找出生路。

美国的超级食品王国亨氏食品公司的总经理亨利·霍金士先生在食品化验鉴定报告单上偶然发现,公司食品配方中起保鲜作用的添加剂竟然有毒,虽然毒性不大,但长期服用仍然对身体有害。

这该怎么办呢?亨利·霍金士先生召集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讨论。

如果悄悄地从配方中删除添加剂,食品的新鲜度就会受影响;如果将这件事情公布于众,又必然会引起同行们的强烈反对。公司发展到现在这个水平也不容易,这样做也太冒险了。但是,如果现在不公开,一旦被人发现,就更难以收拾了,很可能会引起一场危机。

经过权衡,最后亨利公司毅然向社会宣布:添加剂有毒,对身体有害,以后本公司的食品都不再使用这种添加剂了。

这一举动立即引起整个行业的反对和声讨,同行企业用尽一切手段攻击亨氏公司,指责他们别有用心,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在同行的排挤下,亨利公司几乎倒闭。

但是,亨氏公司勇于负责的态度得到了政府和民众的支持,产品成为人们放心的热门货。在很短的时间里,公司不仅恢复了以往的生机,规模还扩大了两倍。

勇于面对危机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只有勇于面对危机才能摆脱危机。和亨氏公司一样,波音公司也勇于面对危机,使公司渡过了难关。

1988年4月的一天,一架从旧金山起飞的波音737飞机发生了意外,在高空中发生了爆炸。经过驾驶人员的努力,飞机还是安全地降落在附近机场,乘客无一人伤亡。

虽然这一事故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但这场事故发生以后,公众的批评还是像潮水一样涌向波音公司,波音飞机被指责是劣质货。

波音飞机的事故使波音的对手幸灾乐祸。他们相信,这场事故必然影响波音的生意,他们就可以趁机抢走波音的订单了。他们的想法不无道理,空难对飞机声誉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