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生活就像一本故事书
8054000000034

第34章 为人父母(1)

隐士谈爱

从前,在青葱的山林里居住着一位隐士,他心地纯洁,品性高尚。地上的走兽,空中的飞鸟,都成群结队来和他做伴,与他交谈。它们喜欢围坐在他身边,听他讲话,往往到深夜才散去。临别前,隐士还要祝福它们,然后看着它们飞向空中,走进丛林。

有一天晚上,隐士正在谈论着爱,一只豹抬起头问道:“你在给我们说爱,那告诉我们,你的爱侣在哪儿呢?”

隐士答道:“我没有爱侣。”

在场的鸟兽们马上惊呼起来,接着交头接耳:“他对我们大谈友爱,而自己却一无所知。”结果,它们一个个怀着鄙夷的心情,悄悄地走开了。

当夜,隐士躺在草垫上辗转反侧,双手捶胸,痛哭不已。

求生活的解

给别人说教,自身就要有说教的资格。如果在某一方面自己都是一知半解,那又凭什么让别人相信你的话呢?为人父母,并不等于就有了说教批评的特权。你要问自己,是不是有资本可以跟孩子这样说,是不是要求孩子做的,你已经做得很好。

妈妈的功劳

有一位大学毕业生,全靠他的母亲劳苦节俭,才能够读到大学毕业。在毕业典礼的前一天,他回家去见他的母亲,请求他的母亲去参加他的毕业典礼。他的母亲推托说:“好儿子,我没有好衣服穿,不成样子,穿了破的去,要丢你的脸。”儿子说:“妈妈,儿子能有今天,都是母亲的功劳,都是母亲的荣耀,尽管去吧。”儿子百般相劝,母亲才答应去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

次日早晨,礼堂中挤满了人,个个衣装鲜艳,神采奕奕。在礼堂的大门口,这个大学生穿着礼服头戴方帽迎接他的母亲。大家看见他手挽着一位乡下贫穷的老太太进来,又坐在礼堂头一排的座位上,无不惊奇。这位毕业生在同班的几十人中考得第一名,所以由他代表全班同学上台演说。在他的毕业演说中,他述说了他的母亲如何节俭以供给他的生活,如何支持、鼓励他的学业,说得诚挚感人。等到校长颁发文凭和奖品的时候,那位大学毕业生又走下台来,扶着他的母亲走上台去,把文凭和奖品恭敬地放在母亲的手中说:“妈妈,这一切都是你的功劳。”全场的来宾和老师同学们,看见这一幕都大为感动,有的人几乎要流下泪来。

求生活的解

也许,这个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就是父母对儿女的爱了。这种爱和付出,没有任何的功利性,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正是这种爱才使人类得以在地球上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继母的期望

一位着名的成功学大师小时候曾是一个公认的坏男孩。在他九岁的时候,父亲把继母娶进家门。当时他们还是居住在乡下的贫苦人家,而继母则来自富有的家庭。

父亲一边向继母介绍男孩,一边说:“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郡最坏的男孩,他已经让我无可奈何。说不定明天早晨以前,他就会拿石头扔向你,或者做出你完全想不到的坏事。”

出乎男孩意料的是,继母微笑着走到他面前,托起他的头认真地看着他。接着她回头对丈夫说:“你错了,他不是全郡最坏的男孩,而是全郡最聪明最有创造力的男孩。只不过,他还没有找到发泄热情的地方。”

继母的话说得男孩心里热乎乎的,眼泪几乎滚落下来。就是凭着这一句话,他和继母开始建立友谊。也就是这一句话,成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使他日后创造了着名的成功黄金法则,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道路。

在继母到来之前,没有一个人称赞过他聪明,他的父亲和邻居认定:他就是坏男孩。但是,继母只说了一句话,便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男孩14岁时,继母给他买了一部二手打字机,并且对他说,相信他会成为一名作家。男孩接受了继母的礼物和期望,并开始向当地的一家报社投稿。他了解继母的热忱,他亲眼看到她用自己的热忱改变了他们的家庭。所以,他不愿意辜负她。

来自继母的这股力量,激发了男孩的想象力,激励了他的创造力,帮助他和无穷的智慧发生联系,使他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求生活的解

其实孩子所要求的并不多,给他以大人般的尊重和真心的鼓励就可以了。

错,不在孩子

初春的午后,阳光温暖又恬静,几个七八岁的小孩儿在窗外“跳房子”,开心的笑声不时传来。这笑声感染了我,我扔下案头的工作,倚窗望去。现在孩子的学习负担重,我已经很少能看到这种轻松的游戏场面了。

那个穿红上衣的女孩显然很有统率才能,她不时地解决大家的“纠纷”,公平而又合理,看得出大家都很服她。她自己也不骄不躁,有输有赢,但不管是输还是赢,都是一脸的愉悦。

这个时候来了一对老夫妇,两个人拉着一个男孩。看到大家玩得有趣,男孩也要加入。奶奶拉住红上衣女孩,笑眯眯地替孙子求情,并掏出几块糖给她。女孩没有拿糖,但立即召集大家重新开始。“锤子、剪刀、布,锤子、剪刀、布……”次序很快排定,他们又有序而认真地玩了起来。爷爷和奶奶就站在旁边,并不时地替大家画画线,捡捡包什么的。好不容易轮上他们的孙子,不想男孩太笨,一下子把包扔在了界外,不等反应过来,下一个女孩已经开始了。爷爷赶紧抢过包说:“让元元再试一次,就一次。”这一试,试出了瘾头,男孩不顾大家的抗议,自顾自地一把接着一把玩。红上衣女孩急了,上去抢过包,并郑重地宣布取消男孩的游戏资格。

其他的几个孩子又聚到一起“锤子、剪刀、布,锤子、剪刀、布……”爷爷奶奶自觉无趣,拉着孙子要走,可孙子不干,坐在地上大哭。任凭老两口又拉又抱,又是掏出好吃的哄,孩子却是越哭越起劲,蹬掉一只鞋,还滚了满身的土和泥。

几个孩子在那儿玩得兴高采烈,旁边的男孩哭得昏天黑地,爷爷奶奶急得不知所措。我实在看不过,便走出去对几个正在玩耍的孩子说:

“阿姨和你们一起玩好不好?”

“好!”孩子们一齐喊。我偷偷瞥了男孩一眼,他也正羡慕地望着我们呢。

“阿姨就愿意和好孩子一起玩,你们说是不是?”

“是!”孩子们高兴坏了,争着向我讲游戏规则,并不时地向我传授经验。

终于,男孩站了起来,并且越靠越近。

“想玩吗?”我问他。

“想。”男孩立刻回答,眼里分明放出了光彩。

“可是,我们只跟好孩子玩。”我边说边玩,目光并没有在他身上停留。

男孩听了,竟温顺地往后退了退,乘我不注意的时候,拍掉了身上的土,系上了鞋带,还用衣袖擦了擦脸。很长时间他都规规矩矩地站在线外,眼馋地看着大家。

“阿姨还有事,让他替我玩一会儿好吗?”我把包递给男孩,很快地离开了。再站在窗前往外看,几个孩子玩得开心又高兴,那个男孩再也没有耍赖,无忧无虑的笑声传得很远……

求生活的解

好多事,错不在孩子,而全在大人。现在能为他遮挡风雨,以后呢?要明白自己的孩子是孩子,别人的孩子也是孩子。你的孩子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万花一点。

母亲的较量

作家北野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民族的较量实际上是年轻母亲的较量。他是通过在不同国家所见到各类母亲对孩子的不同教育方式而总结出这个结论的。

有一次,北野在中国农村看到,几个小孩在一块儿玩,一个被另一个欺负了,那个被打孩子的妈妈听见哭声赶过来,厉声吼道:“你干吗打他?再打他我揍死你。”

这使他想起在英国曾见过的同样一个场景:那位被欺负小孩的母亲却对另外几个小孩讲:“你们为什么欺负他呢?难道你们不友好吗?”

英国母亲在跟小孩讲道理,而那位中国妈妈对孩子没什么道理好讲。中国妈妈的这种教育方式起码有两点不好的后果:一是使孩子养成依赖性,依赖强权;二是会养成一种非理性性格。

还有一次,北野在一位英国朋友家玩,三岁的小男孩要与北野一起洗澡,北野答应了但没有这样做。结果孩子的妈妈急了:你怎么可以骗孩子呢,你不愿意去可以不答应嘛。北野很不好意思,同时也想起在我们国家的一个普遍说法:哄孩子。被哄大的孩子会相信别人吗?

北野讲完了他的故事,我又想起一位老师的故事。

老师是村中一位民办教员,他有三个女儿,都在读书,大女儿在读高中。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有人劝他:孩子学习成绩一般,估计考不上大学,回家种地算了。这位老师回答说:“我知道她考不上大学,可她将来要做母亲啊,今天多读些书,对她将来教育孩子会有用的。”

求生活的解

决定要小孩真是人一生中最需负责任的决策,这是你为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母亲的素质就是民族未来的素质。

总理的老母亲

泰国总理川立派86岁的老母亲川梅,是一个摆食品摊的小贩。她闲不住,虽然高龄了,还在曼谷的一家市场内摆摊卖虾仁豆腐、豆饼、面饼。她说:“儿子当了总理,那是儿子出息,与我摆摊并没有什么矛盾。我不觉得有什么丢人的,我很喜欢摆摊,在这儿,能见到很多的老朋友。”

川梅最高兴的事,就是看到儿子下班回家后狼吞虎咽吃她亲手做的豆腐。

泰国的媒体称赞说:“一个来自平民阶层的平凡母亲,教育出一名以诚实正直而受人尊敬的总理。”而川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谦逊地表示:“我其实没有做什么,我只不过在他小时候教导他做人必须诚实、勤劳和谦虚,我从不打骂他,但我也记不得他有哪件事让我失望。”

求生活的解

望子成龙是普天之下母亲的共同心愿,任何一条“龙”都是在父母的教育及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有几个母亲做到了川梅这一点?又有几个母亲在儿子“成龙”之后不母以子贵,仍甘于平凡?

遗憾

在一次采访中,我碰到这样一个家庭。

父亲是一家大企业的老总,母亲是一所大学的教授,家庭经济条件宽裕,两口子都很有学问,人品也没得说,但他们的独生子却在劳改农场服刑。

这样的家庭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夫妻俩的诉说解开了我心中的谜团。

原来这对父母各自的事业心都很强,平时各自忙于自己的事业,很有追求。他们的儿子小时候很乖,学习成绩也不错,两口子很省心,只觉得在学习条件上满足他就可以了。谁知道儿子上初中时同一些坏孩子混在了一起,慢慢地沾染上吸烟、喝酒、打架等恶习,一发而不可收,等到派出所找上门来时,他们才发觉。其后虽然他们也曾试图让儿子迷途知返,但已经晚了,儿子在另一条道上终于越走越远。

采访结束时,他们的一段话深深地刻在我心里:

如果今天让我们拿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去换取孩子一个普通人的正常健康的生活,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去做的,可当时就是在我们追求这些,追求名誉、地位、收入、成就感的同时,我们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遗憾的讽刺啊!

求生活的解

人的一生有许多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做,去投入精力和时间,有时候确实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无论如何,为人父母,有些东西是一定要永远排在首要位置的。

母性

在小学三年级的教室里,正在上思想品德课。出于什么动机,已经忘记了,我提出如下问题:“你们知道肚皮里面有什么东西吗?”

“知道,知道!”孩子们异口同声叫喊起来。

我一个个地叫他们回答。

“里面有吃下去的东西!”

“里面有胃袋!”

“里面有肠!”

他们的知识,大概只限于此了。

“除了这些以外,肚皮里还有什么东西,有知道的同学吗?”

这时,一位名叫雅子的女同学举起了手。她头上戴着漂亮的红缎带,脸上微微地现出别人不晓得,只有自己晓得的得意之色。

“雅子,你说说看!”

雅子站了起来,稍稍偏着头,向上看着我,动着下颌,好似说了什么话的样子,脸涨得绯红。可我却没有听见。

“听不见,再说一遍!”

雅子又动了一次下颌,而且脸上又涨红了一次,可是她的话依然听不见。

“再大声说——”

“呃,——”雅子鼓起最后的勇气似的说出来了,“里面有婴孩!”

“有婴孩吗?”我不觉微笑了。因为我的微笑,使得雅子的脸更红了。脸几乎红到耳根的雅子,在别的学生的笑声里面,呆然立着不动了。那个时候,我看见雅子有了成年女子所有的一种娇羞,同时又看见了在妇人所不可得的、一种神圣而严肃的——奇妙而无法言说的——娇羞。

今天在电车里,我看见一个抱着刚生下来的小孩的年轻太太。这位太太,使我回想起十几年前的这一段小小的插曲。到了现在,雅子一定有了一两个孩子了吧?而且她以她的身体去证实了那时她所回答的问题的真实了吧?这样想起来,我感觉到一种光明的喜悦了。

求生活的解

小女孩也有着女性的慈爱,也有着母性的天性,那就是做一回母亲。做母亲是女性一生中最崇高的事业,有的女性为了能做一回母亲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呀!

为人父母,也许是人一生最伟大的职业了吧!

不要同情

两岁多的儿子在玩球时,突然脚下一个踉跄摔倒了。妻子走上前去一边扶他一边说:“乖乖,不哭。”儿子反而更加大哭起来。我对妻子使了一个眼色示意她离开,然后我站在几步远处,望着摔倒的儿子说:“坚强一点,爬起来。”果然,他自己慢慢爬起来,而且不再哭了。

同情的话语可以表现你的关怀,但激励的话,则更会引导人走向自强而不再顾影自怜。

我的邻居保罗因为机器事故失去了一只手,许多亲朋好友都来安慰他,并报以同情的泪水,我去了之后,带着微笑,并给他讲了许多笑话。我临走的时候,保罗笑着说:“谢谢你,其实我需要的不是眼泪,这一点,你很懂。”于是,我又看到病房里和保罗的脸上都洒满了阳光,悲伤和惆怅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求生活的解

不要同情,并不意味着我们冷酷无情,而是要求我们以更博大的胸怀,更赤诚的善良去面对万物众生。在生活中,无论我们是为了受伤者而垂泪,还是为了胜利者而欢欣鼓舞,一切都应该从彼此尊重开始。

因为只有正视了现实,才会激发一个人潜在的精神意志,才会让弱者在黑暗中看到希望,更加让他们知道:只有坚强起来才是摆脱困境和厄命的唯一途径。每个人都应该从他人的痛处看到自己的痛处,从他人的优势看到自己的优势。即使我们面前是一棵柔弱的小草,我们也无须为之同情,因为我们生存的理由并不会比一棵草存在的理由更为尊贵和优越。

同情弱者会使弱者更弱,因为有时同情只能使其意志更加消沉。面对孩子,我们需要不断的激励,使其坚强、乐观、健康地成长。

孩子为什么厌学

在每次家长课后,经常有家长问一位教育专家: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孩子学习不主动怎么办?……

这位教育专家这样回答:

答案很简单,学习有痛苦。

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追求快乐,逃离痛苦。当一个人感觉到做某件事情有痛苦时,他就会想办法逃掉。如果做某件事情让他感到快乐,他就会主动去做。比如,人到了成年时大多数都愿意谈恋爱,因为谈恋爱很快乐。又比如,高考状元都是爱学习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中能体会其中的乐趣、成就感、自我实现的愉悦感等等。

其实小孩子在婴幼儿期非常愿意学习,而且学习非常主动。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爱学习了呢?我们做父母的不妨回忆一下孩子的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