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身价:社交的潜规则
8054200000020

第20章 近朱者赤:在成功者的圈子里(2)

对于梁凤仪,我们都知道她是以写财经小说起家,以“勤+缘”出版社走向成功之路的,却不知新鸿基的老板冯景禧是她生命里至关重要的“贵人”,如果没有冯景禧的提携,梁凤仪的人生格局就不会那么宽广。踏入财经界、见识豪门的生活、写财经小说、自己成立出版社,这中间的历程是一环套一环的,没有当年的遭遇“贵人”之因,就很难说有没有以后那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连我们熟知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都说过,“高接触和高科技同样重要”,和更多的成功人士沟通,就可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一些年轻的乡村企业家开始创业时并不是非常成功,但在拜访过大城市的同行后,他们获得了巨大的动力,那些成功的大企业家刺激了他们的进取心。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专业人士身上。年轻的乡村医生参观了大城市的医院后,更加坚定了在医学界出人头地的信念;学生听完本专业大师的演讲,心中可能会燃起万丈豪情;一位默默无闻的年轻运动员与他心目中的偶像、一位世界级明星的一次会面,也许是他一生的转折点。

人们称那些爱情生活甜蜜的人有“情缘”,在任何生意上都能赚到钱的人有“财缘”。不过,仔细观察之后会发现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在生活中都投入了自己的心力,任何一种运气都不会无缘无故地降临在一个人头上。贵人的提携也是一样,有这种好运气的人也不是毫无缘由地就受那些贵人的喜欢,而是他们身上有一些特殊的个性。他们的共通之处在于沟通能力强,并且非常珍惜自己的人际关系。

在这里尤其要提醒那些认为自己天生内向、不善交际的人,要知道,人的性格中最容易改变的,就是外向与内向。是外向还是内向,这不是性格的问题,而是怎样表现的问题,因此不必担心“本性难移”的古训。只要敢拿出勇气来,你也完全可以锻炼出富于亲和力的交际手腕。你要知道,即使别人无视于你的存在也不会有什么损失,这样想就可以微笑着敲开世界的大门。这个世界就属于这样勇于敲门的人。

一些人或许会认为,如果自己与实力人物关系密切,一些原先的“朋友”会疏远你。也许是出于嫉妒,也许是出于别的什么原因,他们会散布对你不利的言论。但是最终每个人是凭自己的能力与才华说服人的,如果你受到提升,而且胜任那个职位,流言就会云开雾散。面对事实,任何非议都站不住脚。所以,你要成功,先不要畏于人言。只要你不是谄媚之徒,真相最终会还你清白。关键是先抓住成功之梯的第一级:让权威认识你,肯定你。

我们一般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提高自己身价的方法有很多,从人际交往上说,第一要点就是多接触那些已经在某个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人,回避没有价值的人际关系。

有些人即使已经明白与成功人士结交会把自己也带进成功圈子的道理,但在有机会表现自己的社交场合依然畏缩不前,为什么呢?他们多半是以为成功的人是冷漠和傲慢的,难以让人接近,其实这只是一种错觉。

成功的人因为成功而高高在上,他们对命运已经有了感恩的情怀,这使他们在人际关系上显得较温和。而且那些走向成功或已经成功的人,他们不仅有运气、肯努力,无论智商还是受教育的程度都比较高,这种人对一般事物拿得起放得下,只要对大局有利,他们也会主动地让些利益给别人。

由于他们有资本,有见识,跟他们合作,他们能帮的忙也乐于帮。而且由于他们的能力相对较大,所以他们出一点力,也能给你派上大用场。如果他们觉得你比较重要,确实大有前途,他们更会热心投入,送你一路东风。在关乎双方的共同利益时,他们的心理也比较明快,让你能感到上等人的睿智和生命的可爱。

所以在面对那些强有力的人物或者国际背景的门槛时,不必先生畏惧之心,他们也是人,也需要别人的支持与合作。我们可以这样想:面对任何一种人生的转折,我都要试一次,成了,我的生活会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不成,就当是一次练兵吧,反正我也没有什么损失。

2006年8月18日,李伟创办的思念食品在新加坡证交所主板正式挂牌。这是中国速冻食品行业首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

1990年,郑州大学新闻系毕业的李伟踌躇满志地做过公务员、记者,几年之后,辞职下海。他先后卖过芝麻糊、开过电子游戏厅、做过苹果牌牛仔裤的代理商,他说:“我对经营新项目有着特殊爱好。”

1996年,李伟才真正找到一个发展的契机。当时联合利华生产的和路雪冰淇淋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畅销,百乐宝、可爱多、梦龙、千层雪等冰淇淋一支卖到4元左右,利润空间非常大。“要是能做和路雪的河南总经销就好了。”这就是当时李伟最想做的事情。没想到,这一简单的想法给他后来的发展带来了莫大的商机。

由于当时和路雪刚进入中国市场,仅在一线城市销售,像郑州这样的二线城市根本不在联合利华的考虑之列,因此当李伟跑到和路雪设在北京的总部要求做河南总经销时,对方根本不予理睬。

固执的李伟没有气馁,他先后到北京跑了不下10次,被李伟锲而不舍的诚意所感动,和路雪开始对郑州市场进行评估和考察。

在对方到郑州进行最后一次考察时,李伟从朋友那里借了2000元钱,在郑州最高档的酒店请对方吃饭,甚至不惜投其所好,和一帮哥们在餐桌上绞尽脑汁跟对方大侃足球,结果对方心花怒放,当场决定让李伟“试试”。

这一“试”就一发不可收拾。李伟不仅通过经销和路雪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富,也给他后来进入速冻食品业提供了条件。当时和路雪在河南给李伟配备了5辆冷冻车,并建造了上千立方米的冷库,这都是他后来涉足冷冻食品行业,创建“思念”品牌的重要基础。

有人或许不认同李伟这种拼了命也要达到目的的水磨功夫,事实上,这种认识还是犯了矜持虚伪的毛病。谁的成功,没有点儿一波三折的艰苦历程呢?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最终的结果。再说了,这种求人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展示自己的过程,你需要他的资源优势,他也需要你的实际力量,大家互通有无,共同创造了高效率的生活。

我们与那些强势人物交往的过程中,容易因为金钱地位等显而易见的差距而自卑,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比如你在政府机构的资源积累,比如你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有互补,就能形成持久的互动。除此之外,如果你能在成功者所关心的问题,如教育、管理、合理避税等方面有独特的见解,也可以形成他们的吸引力。即使再退一步,现在我们还不拥有什么特殊的能力,一个能克服畏惧出头的心理障碍、全力开创自己事业的人,他的态度自然是积极的、坦诚的,人际关系一定不会差。眼睛往前看,步子向上迈的人,本身就具备了成功的潜质,能与身边的人携手共进,形成互补,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有价值的朋友。

身价链接:

建立一个成功的人际关系网,下面几则建议不容忽视:

1.加入一些组织机构。让人们知道你是谁,你的特长是什么以及你有什么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会议,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2.寻求领导职位。争取获得某个领导职位,使自己掌握一些新的技巧,不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接触一些颇有影响力的人物,显示出职业化的一面。

3.制订人际交往的目标。开列一个名单,列举五六个你想接触的人物,寻找机会向他们进行自我介绍。不要对任何与你见面的人有过高的要求。注意维护你的人际关系网,经常打打电话,发发邮件,甚至可以分享一下共同感兴趣的文章。

4.利用好每一次会议。开会并不是例行公事,如果你能在每次会议结束之后都能有两三个朋友继续交往,这个会议就卓有成效。

5.加强自己的记忆能力。如果说反复向别人介绍自己是一种礼貌,那么反复询问别人姓甚名谁就是一种失礼。为了不让别人觉得你心不在焉,最好采用一些强化记忆的方式。比如说,在名片背后附上一个简短的说明,注上某某来自哪个公司,什么职位,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他相识,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等等。

6.为人际交往提供充裕的时间。人际交往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程,如果接到朋友的电话,最好在24小时之内回复。虽然你可以每次都说还有10分钟就开会,只要你显得专业而真诚,你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