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身价:社交的潜规则
8054200000042

第42章 盘点得失:你以为你是谁

关键词:

【保持清醒】我们奋斗、进取、努力向高处攀升,当取得了一些成绩的时候,难免就有轻飘飘找不到北的情形。小人物最大的忌讳,是还没有拥有“精英”的实力时,先染上了“精英”的毛病。

【虚实】商业社会,价值才是硬道理,谁有实力,谁的身份就镶了金边。

在前面的章节里,我们一直不遗余力地鼓吹身份的建立,身份的提升。我们奋斗、进取、努力向高处攀升,当取得了一些成绩的时候,难免就有轻飘飘找不到北的情形。小人物最大的忌讳,是还没有拥有“精英”的实力时,先染上了“精英”的毛病。

需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界并不是为某一个人设计的,即使你已经有了一定的名位,也要谨防摆谱出格。

2005年夏天,就在亨氏还在为了苏丹红事件而焦头烂额的时候,另一个着名的跨国品牌——雀巢,也出现了品牌危机。

5月25日,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近期该省市场儿童食品质量抽检报告,其中知名的“雀巢”奶粉赫然被列入碘超标食品目录。接着,云南昆明与上海的抽检,也发现了类似问题。

在“问题奶粉”危机事件中,雀巢在新闻公关上的初始表现十分消极,甚至迟钝。雀巢在接到“中消协”通知的15天时间里,居然没有任何媒体公关动作。

终于,“纸包不住火”,在事件被媒体以互联网快速、广泛而深入地曝光后,雀巢对来自媒体的种种诘问,不管是友好的采访,还是带刺的“问题”,依然没有丝毫新闻公关行动,仍然是沉默,是回避,是漠不关心,是得过且过。

傲慢的雀巢遭到了中国媒体铺天盖地的批判,媒体动用了要闻、经济新闻、食品健康行业新闻、评论等核心版面,从不同角度,对“雀巢事件”进行了各种言之有理的批评。

雀巢公司却始终没有与媒体进行有效的沟通,导致危机越来越大,向不可收拾的方向发展。每天各媒体的重要版面都有大篇幅关于雀巢的深度报道,无一例外全是负面新闻,媒体的批判由原先的问题奶粉,上升到了对整个雀巢公司运营体系,甚至牵扯到商业道德、双重标准和歧视性经营等重大问题。

雀巢百余年的根基,雀巢在全球食品行业的龙头地位,使他们没有把“媒体曝光”这种企业最忌讳的事儿,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对雀巢在中国市场的信任度,是一次严重的打击。本来,如果他们从开始就一边积极配合质检部门和媒体解决问题,一边调整配方,是不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的。雀巢的失误在于:只认可自己的标准,不重视所在地的标准,结果只好付出百倍的代价,去弥补这次事件中形象和信誉的损失。

企业中没有谁是绝对的老大,在人群里也一样,谁若觉得自己打拼到今天这个位置,已经有了骄傲的本钱,理所当然要接受他人的礼敬时,现实往往会好好地给他上一堂课。

国内有一位企业老总到香港洽谈业务,紧张的谈判工作之余,他便和秘书一起到香港的一些景点游玩。

有一天傍晚,他和秘书到了维多利亚港口,他看到岸边的栅栏上绑着许多救生圈,觉得有些不理解。这么多的救生圈放在栅栏上又没有安上锁,难道不怕被人偷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开始观察这些救生圈,然后用手去搬动它们。

正在此时,一位年轻的警察走到了他的跟前,很礼貌地把一张罚单给了他。他感到莫名其妙,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什么,警察不应该对他开罚单。警察指指救生圈旁边的一行小字,老总看到一块小牌上写着这样一行字:“救生圈为救生所用,请勿动用。”

老总心里便释然了,笑着说:“警察先生,你误会了,我是内地游客,只是觉得好奇,我没有去动这些救生圈。

然而,那位年轻的警察毫不领情,他说:“我看到你在动那只救生圈,我只相信我看到的。”说完,警察便把罚单交给他。

老总觉得很尴尬,100元的罚款对于他来说,不是一个大数目,但实在丢不起这个脸。在国内他是一个知名企业家,拥有资产数千万,在地方上,他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人物。跑到香港来,一个小小的警察竟然敢对他如此不礼貌。于是,他马上摆出一副领导作派,拒不接受警察的罚单。

那警察根本不吃这一套,拿起对讲机开始联系总部要求支援。老总这下害怕了。一改蛮横的态度,脸上堆起了笑容,他拿出烟递给警察,警察一见,连连摆手。老总看见警察态度转好,马上拿出一张100元的港币交给了警察,可是警察又摆摆手,让他拿出身份证和居住宾馆的证件,刷刷地抄好,走了。

老总有些不懂了,明明要罚他的款,现在又不罚了。

第二天,老总刚和客人谈好了一笔生意,回到宾馆。只见一位年轻人走到他的身边,向他出示了证件,并交给他一张传票。年轻人说:“你有碍公正执法,有藐视法律的行为。”

这个老总又搞不清楚了,自己从来没有妨碍过公正执法,怎么无缘无故地就违法了呢?他让秘书去查清原因,但结果令他十分惊讶。法院发传票只是因为那天在维多利亚港口有贿赂执法人员的企图,于是被判加罚100元。

你过去成绩卓着,不等于你现在就不会犯错误;有人对你毕恭毕敬,不等于人人都应当高看你一眼;你在这个地方说了算,不等于到了哪里都通行无阻。有一个小笑话,就是讲给那些感觉良好的人听的:

一个男大学生去学校开水房打水,进去后发现里面已经挤满了美眉,他潇洒地排在队尾。不一会儿后面又进来好多美眉,轮到那男生了,他把暖水壶对准了水龙头,不料开水突然溅出来。手上淋了不少水,那个痛啊!为了保持风度,他咬着牙装作没事,身边一位美眉关心地问:“没事吧?”

男生好感动,连声说:“没事没事!”

那美眉听了,回头对后面的女生说:“真讨厌,今天的水又没开!”

太拿自己当人物,却不小心在现实中碰了壁的人,不仅仅包括那些有名位、有实力的社会名流,曲高和寡的艺术家、沉浸于自己小天地里的专业人士或者“曾经阔过”的名门子弟,虽然在社会上属于边缘人的行列,偏偏他们中间的一些人据不接受这个事实,过于迷恋自己食之无肉、弃之不舍的“身份”。

商业社会,价值才是硬道理,谁有实力,谁的身份就镶了金边。

常见“提高XX的社会地位”一词,随着时代的不同,可代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商人不等。可说提高并不是一句话的事,社会各阶层的座次,是随时可以调整的。

在清末民初的电视剧中,歌女们常常是一件白底小花的衫子,孤苦无依地跟在一位瞽目老人的后面,“先生老爷”地叫着,只为讨几个铜钱吃饭。读书的少年动了侧隐之心,一块大洋就可以换来她们的无限感激。

当歌女变成歌星的时候,舞台上灯光流传,宛若神仙妃子,底下的观众鼓掌尖叫,如果能有机会上台献上一束花,便是了不起的殊荣。等而下之,在歌厅里献艺的,名为歌手,是明日之星,就算终于也唱不红,一夕收入也抵得上工薪族半个月的工资了。谁同情谁,只好让事实说话。

不是想优越就能优越的,即便只是心理上的安慰。

事实上,就在我们身边,人们的价值取向、行事标准,也正在悄悄地进行改变。

中央台的“百家讲坛”捧红了包括易中天、于丹在内的一大批“坛主”,自身也成为央视的金牌栏目。可是它在开播之初,定位和现在却是完全不同的路子,那时百家讲坛基本是“大家讲坛”,有意思的是,“含金量”非常高的大家,组成个“铁锡节目”。

所谓“铁锡”,开始指播出时间“铁锡”,是最不合适的中午。后来收视率也“铁锡”,几乎在科教栏目垫底。电视观众才不管你主讲人有没有世界性学术地位,才不管你有没有名气或有多大名气。你讲的不对我心思,我就打台,我一打台,收视率就掉下来。

这时,清史专家阎崇年姗姗而来。有个传得很广的说法是:“能把学问当评书讲的,能把历史当故事讲的,阎崇年老师是第一人。”

榜样的力量无穷。此后登上百家讲坛的各路神将,虽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用“学问”酿“评书”,拿“故事”说“历史”、说“名着”,在百家讲坛几乎成了“潜规则”。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多么有名的专家,都得把自己的学问讲到广大观众能听懂,能接受。

搞学术的人都在走平民化的路子,其他行业,更需要人气了。在中国,说起着名的服装设计大师,大家可以不知道迪奥和阿玛尼,可是都熟悉皮尔·卡丹,他可能不是个一流的设计师,但绝对是个一流的经营者。

当年,法国的时装设计特点是豪华气派,用料昂贵,在全世界仅有3000多位上流社会的顾客。皮尔·卡丹提倡“成衣大众化”,推出一批为普通消费者服务的时装。他的“离经叛道”之举惊动了巴黎,引起许多同行的猛烈攻击,坚决要求把皮尔·卡丹赶出巴黎时装舞台。但这并没有动摇皮尔·卡丹的地位,他3次获得法国时装的大奖——金顶针奖,甚至连当时的美国第一夫人杰奎琳也请他设计参加肯尼迪总统就职典礼的服装。他不仅是一个世界着名的时装设计大师,更是一个超级商人。

皮尔·卡丹看着世界各地都有人仿制抄袭他的时装作品,他知道难以制止,干脆就宣布,可以把设计方案卖给厂家生产,可以把他的商标转让给经营者,有意合作的厂商可以使用“皮尔·卡丹”商标,但都必须要付7%~10%的转让费。尽管转让费高了些,可厂商还是纷至沓来。迄今为止,皮尔·卡丹已经签订了6000多份合作合同。

皮尔·卡丹不但靠卖名气赚钱,还自己经营多种生意:摩天大楼、纽扣、领带、打火机、香水、手表、地毯、电影院、画廊、餐厅等。

“我已被人骂惯了。我的每一次创新,都被人们抨击得体无完肤。但是,骂我的人,接着就做我所做的东西。”皮尔·卡丹笑道,“我是冒险家,我制造报纸第一版新闻已经有40年了,事实证明我成功了。”

即使在今天,依然有人在骂易中天们亵渎了高雅的学术,皮尔·卡丹们亵渎了高贵的时装,但是他们不会去为自己分辩,他们太忙了,顾不上这些口舌之争。

真正有分量的实力派人物,若不端正了态度,也有被钉子扎了脚的时候,那些只有虚名而无实绩的人,再端着架子与现实格格不入,应该先问问自己能不能喝风吸露活下去。

身价链接:

在这个世界上永远存在着两种人:一种是懂得笼络人心的大人物,只要他们振臂一呼,必定应者云集;另一种是无人理睬的小角色,他们时常在力单势薄之中苦苦挣扎。大人物永远都会有答案,小角色则永远都会有问题;大人物永远不会是输家,而输家绝对是那些小角色。事实上,其差别就在于你是否深谙提高身价的艺术。

在人际交往中巧妙提高身价,会让你彻底挥别无人理睬的尴尬境地,让你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巧妙地拓展人际关系。请牢记:如果你是存在着的,那么就不要让自己可有可无地存在着,因为社会永远热切需要不同凡响的人物,无人理睬只会让你对未来的生活失去信心,最后庸庸碌碌地度完人生,而鹤立鸡群会让你在现代社会中表现优雅地鸿图大展,同时成为登峰造极的操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