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生活心理学全集
8055700000031

第31章 家庭中的心理学(1)

(第一节)家庭教育心理

家庭教育是形成孩子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然而,尽管现在的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无疑比过去多得多,也比前辈们更讲民主,但总的来说,孩子却比过去娇纵、难管了。综观我国现阶段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着以下几大心理误区。

(一)溺爱孩子

近二十年来,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越来越高。一些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认为爱孩子就应该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但忽视了父母作为教育者对孩子应有的教导社会规范的职责。可悲的是:家庭越是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就越以自我为中心,将来难以适应社会。此类家长爱孩子的观念是错误的,爱孩子不仅仅是奉献和给予,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娇生惯养的孩子步入社会之后,一旦遇到社会现实的冲击和困难挫折的打击就会一败涂地,其生存将受到严重挑战。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言:“父母对孩子爱的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孩子遭到毁灭。”

纠治这种误区的简单做法,就是学会把夫妻关系摆到适当位置。因为,在一个家庭里,只要夫妻感情融洽,对他们的爱情结晶自然充满爱心,孩子就会得到一个优越的环境来发展身心。不妨告诉孩子:妈妈最爱的人是爸爸,爸爸最爱的人是妈妈,你虽然没有得到最爱,但你同时拥有双份爱。还可以给孩子立下规矩:下班后半小时内不可以打扰爸爸妈妈。结果会发现,以前越关注孩子,孩子的要求越多、越难缠,现在把其位置放对了,孩子反而变得礼貌和独立起来。不要给孩子留下他是家里皇帝的印象,要教育孩子懂得关爱别人。

(二)粗暴打骂孩子

有些家长坚持“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育儿“真理”,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想怎么管就怎么管,打骂孩子是对孩子负责。殊不知,粗暴对待孩子不仅削弱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望,还可能使孩子产生不良心理,如憎恨父母、崇尚暴力或胆怯如鼠等等,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父母应多和孩子进行心平气和的思想交流,对孩子出现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心理指导,不可动辄打骂。

(三)对孩子期望过高

家长们望子成龙是情理之中的事,但要把握一个度,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过严。期望过高会使孩子生活在强大的心理压力之下,甚至产生心理焦虑,不利于健康成长。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孩子莫做人上人,莫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所谓“做人中人”,就是要在平凡的生活中体验人生的价值,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想想,如果家长们都只想让自己的孩子当大官、当科学家、当董事长、当总经理、当博士的话,孩子们肩上的重担会有多重?他们美好的梦想在现实面前破碎的时候,将要承受怎样的心理落差呢?

父母应全面衡量子女的能力,给予适当的期望,并根据期望采取积极的教育方式,将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发展。

(四)独断专行

很多家长都喜欢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托付给孩子来实现,把自己曾受的屈辱交给孩子去还回,都喜欢把自身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这些家长们可曾想过孩子的感受?孩子虽然是你生的,但他不是你的附属物,而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需要别人的尊重,会有自己的梦想。独断专行之下培养出来的孩子,要么抵触心理特别严重,要么依赖心理过强,缺乏独立决断的能力,很容易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迷失自己、受到伤害。因此,作为家长,要改正这种不好的教育方式。

(五)对孩子唠叨不停

有些家长,特别是母亲居多,教育孩子时喜欢唠叨起来没完。可能开始孩子还听几句,可说多了,孩子就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真烦,我偏不那样做!”其实,当孩子认为自己并不是被强迫地接受某观点时,父母的意见反而容易被采纳。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成功的教育应该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却受到毕生难忘的教育。而这种潜移默化过程中受到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

喋喋不休的传经诵道只会使孩子厌烦,春雨润物般的默化熏陶反而更有效果。爱唠叨的家长们不妨改变一下。

(六)不能以身作则

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十分严格,要求孩子必须怎么做、必须考多少分,却从不注意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不能以身作则。这样不仅教育不了孩子,还会让孩子深刻地认识和学习到虚伪的不良品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性情多半会孤独、冷淡,学习、生活懒散,没有上进心和求知欲望。家长们改正的方法很简单,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也要尽量做到,否则就别做出过分的要求。

(七)对孩子太过民主

从前的家长对孩子容易简单粗暴,而现在的家长则往往过于民主。有些家长对孩子不溺爱、专制、粗暴,也不唠叨,让孩子自己发展、随意发展,结果连必要的辅导和教育也放弃。孩子缺少父母必要的引导和教育,很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迷失方向。

其实民主是为了了解孩子的想法,并鼓励他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自流、讨价还价。当你以恳求、交易、威胁、讲理的方式去对待他的不合理要求时,其实就是放任孩子。

(八)只批评不表扬

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可有时候却用得不怎么妥当。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很多家长很谦虚,十分在意孩子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只管批评不会表扬,还喜欢在别人面前讲自己的孩子这里不好那里不好。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会泯灭孩子的自信心,容易使孩子陷于自卑的泥潭。

适当地表扬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利的。正如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说的:“您想让孩子聪明吗?那么找出孩子聪明的‘星星之火’,吹风鼓气,它就会成为‘燎原之势’。”

(九)只重视考试成绩,忽视品德情操的培养

在应试教育的大潮中,家长们养成了只关心孩子考试成绩、忽视孩子品德教育的失误。淹没一切的考试、升学教育,让孩子们的品德教育几近空白。不重视品德情操培养、只重视考试升学的教育,会使一些学生长期生活在压抑、焦虑的消极情绪中,很少能体会到成功和快乐,甚至导致性格的扭曲。考试成绩再好但品德发展不良的人会有什么前途呢?

情感丰富、品德高尚的人,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和工作效率往往较高,成功的概率也较大,更重要的是,生活得快乐、充实。

(十)只重视分数,忽视技能

高分低能的学生就是这种教育失误造就出来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大多是搞好学习,忽视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孩子的生活技能、学习技能、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际能力等十分欠缺。这样的孩子步入社会后,很难有大的发展。

目前,教育部门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针对这一教育误区的。家长们应该积极响应、跟上形势,对孩子进行家庭素质教育。

(十一)误导孩子不负责任

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情形:孩子被板凳绊倒了,家长们赶紧跑过来,“打”板凳,安抚孩子。殊不知,这样只会使孩子学会抱怨他人、不负责任。对待这样的情形,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方式,而不同的对待方式又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格特征。比如美国的家长是“没看见”,不去干预,孩子学会的是爬起来走,独立性强;日本的家长是批评指责,孩子学会的是寻找原因,承担责任。

其实很多事情家长是不必急于出面的,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责任自己担。比如把小伙伴的东西弄坏了,不必掏钱给他赔,让他自己出零花钱;玩具弄丢了,不要急着给他买,让他承受丢三落四的后果。多承担些责任,孩子才会长大。

(十二)自以为孩子幸福

很多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肯定感觉很幸福。但幸福不幸福,难道不是只有孩子自己说了算吗?据调查,孩子在下述三种情况下最不开心:

(1)父母吵架离婚时。孩子很惊恐,不知所措,又担心自己没人要。

(2)没人玩时。特别是乔迁新居后,父母给孩子很多限制,墙上不许画、地板上不能拍球、卫生间里不许玩水,更不能领着同伴来胡闹。到最后,很多孩子都想回老房去住。

(3)做不想做的事。被父母逼着、哄着学画画、弹琴、上各种培训班。

安全感、交往、自由都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这些需要没有被满足,孩子吃穿得再好也不会感到幸福。孩子总会有自己的小烦恼,父母应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肯定、鼓励孩子表达情绪,帮助调整情绪,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十三)不让孩子干一点家务活

现在的家长们,尤其是只有一个独生子的家长们,舍不得让孩子干一点家务活,或者认为孩子没有必要干什么家务活,自己统统包揽或者全部交给保姆。其实,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脱离父母走向独立,成功地构筑自己的生活。而干家务活正是增强他们的能力、自信与责任感的有效途径。比如,当孩子3岁时可以让他们端板凳、递用具,4~5岁叠衣服、理床铺,6岁收拾桌子、整理房间,10岁的孩子就应该让他们固定地承担家里的某项劳动了,如收拾饭桌、倒垃圾。总之,孩子是家庭成员,就应该让他对家庭尽义务。

根据调查,目前儿童每日劳动时间是: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法国0.6小时、英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中国0.2小时,德国甚至将6岁以后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写进法律。中国几乎是世界上城市儿童劳动时间最少的国家了。中国的家长们应该反思了。

(十四)互相拆台

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孩子犯了错误,父母要严惩,而爷爷奶奶不让;爸爸要追究到底,而妈妈容易心软护犊;更有甚者爸爸重罚过后,妈妈悄悄带孩子去饭店吃美食以示慰劳。教育孩子时的互相拆台会使教育功效事倍功半。所以家庭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预先协商,达成一致,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相互指责。另外,教育孩子时家长的态度不可朝令夕改、反复无常。比如高兴时孩子犯再大的错也能原谅,不高兴时孩子一点小错也揪住不放;或者一段时间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一段时间又十分苛刻。结果孩子往往不去关注教育的内容,而是小心地揣摩家长的情绪。这样孩子怎么会有健康的发展呢?

婴儿期是指人从出生到一岁的时期。胎儿刚出生后主要依靠皮层下中枢来实现非条件反射,如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及定向反射,以保证内部器官和外部条件的最初适应。婴儿期由于神经髓鞘不完善,兴奋特别容易扩散,故婴儿易激动。

出生后两周左右,随着脑的不断发育,新生儿出现明显的条件反射。出生两个月以后,婴儿的情绪开始发展:当吃饱、温暖时,婴儿就露出活泼而微笑的表情;反之,婴儿就会哭闹。因此,这一时期父母应经常和婴儿交流,多给予关心、照顾和抚爱,提供适当的玩具和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积极培养婴儿良好的情绪状态。出生4个月后,婴儿就开始能够分辨出成人的声音,并开始发出一些声音以回答成人,并会听到母亲说话的声音就兴奋地咿呀起来;5~6个月婴儿由于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发展,出现了短暂记忆的表现;7~8个月起,婴儿逐渐能够将某些词的声音与相应的实物或动作联系起来;10~11个月起,婴儿开始“懂得”词的意义、对词的内容发生反应、模仿成人说话,词开始成为信号。所以,这个时期成人在与婴儿接触时应尽可能不断地给予婴儿语言刺激,尽快开发婴儿的语言能力。

对婴儿最重要的人是母亲,没有人可以取代。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是一个完美的生活环境;出生后,新的外在环境使婴儿本能地意识到生存的挑战。新生儿没有独立生存能力,完全依赖母亲的呵护。如果得不到母亲的哺乳和及时的关爱,婴儿便感觉到死亡的威胁。母亲的呵护是婴儿最基本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婴儿的心理就会受到伤害。

妈妈们应该尽可能地给予新生儿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对一个婴儿,怎样关爱也不会宠坏的。如果妈妈不能时刻陪伴孩子,请孩子的父亲、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尽职的保姆、亲戚照料孩子,也可以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婴儿的妈妈应特别注意避免以下两个误区。

(1)不要对婴儿忽冷忽热。

有些妈妈工作繁忙,有时对孩子呵护有加,有时却好几天见不着面;有些妈妈情绪不稳定,有时对孩子好,有时却嫌孩子烦人。

忽冷忽热的妈妈,往往在婴儿不断哭闹的情况下才给予食物和呵护,没有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于是婴儿害怕被遗弃,总是想努力哭闹,以吸引妈妈的注意,逐渐形成了依恋心理。依恋儿成年结婚后,强烈的依恋倾向便会倾泻到配偶身上:占有欲极强,要求配偶时时刻刻关注自己,无休止地需要亲密;对配偶爱恨并存、怨气冲天;总在埋怨对方辜负了自己的爱,试图用生气、吵闹和威胁迫使对方关心自己;他们嫉妒、猜疑,无论对方如何表白,就是不信任;不能忍受被忽视,害怕被遗弃。这样的夫妻生活不会幸福。

(2)不要对婴儿持续冷漠。

有些可怜的小家伙是在妈妈不情愿的情况下降生的,因此出生之后就要面对妈妈的懊恼、失望和冷漠。她们往往把孩子看做自己不幸的根源。冷漠的妈妈对婴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很不利。

如果不幸降生到冷漠妈妈身边,婴儿对享受妈妈呵护的渴望就会变成失望和痛苦,逐渐形成了回避亲密接触的自我保护方式。他们不常哭闹,似乎很容易满足,给什么吃什么,没有更多要求,不在乎别人是否关心。这样的婴儿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妈妈或许还会为孩子早早表现出的“独立性”而骄傲呢。可是,当孩子长大成人,这种“独立性”便会发展成孤独型人格。他们否认自己的情感甚至物质需要,面无表情、性格冷漠甚至冷酷,没有情趣。恋爱的时候,刚开始可能表现出一些热情,但是亲密关系确立后,因为恐惧亲近,他们又会冷漠和退缩。他们较少物质需要,富于独立和忍耐性,在事业上往往很成功,可是内心的孤独和痛苦始终挥之不去。

儿童的学龄前期是指儿童从3周岁到6~7岁这个年龄时期。这一时期是儿童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的时期,也就是正式进入正规学校学习之前、为接受学校正规教育做准备的时期。

学前期儿童在幼儿期心理发展的基础上,独立意识增强,并初步形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愿望和能力,比如,愿意并且已有能力帮助父母做些拿板凳、吃饭前拿筷子等事;独立生活能力有了很明显的发展,比如可以自己穿衣、吃饭、收拾玩具、当值日生等等。

进入幼儿园后,独立生活能力进一步提高,产生了新的心理需求,促进了其心理活动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