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走在成长的阶梯上:一个故事影响你的一生
8060500000178

第178章 成功青睐敢于拼搏的狂者

文/吴平

没有这些代价,没有疯狂追逐梦想的勇气,他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因为成功总是青昧敢于拼搏的狂者。

1965年,一个19岁的美籍犹太青年考入了加州大学长滩分校,攻读电影及电子艺术专业。大三时,这个狂热地做着导演梦的小伙子拍了一部24分钟的短片,讲的是一对在沙漠相遇的年轻恋人的故事。

那时,环球公司是每一个想进入好莱坞的电影人梦中的圣地。1969年,该公司的行政长官西德尼。乔·辛伯格偶然看到了这个青年拍的爱情短片。影片刚一放完,辛伯格便激动地对他的助手说:“我认为它棒极了!请你尽快安排这个导演来见我。”

第二天,助手向他报告:“这个青年并不是导演,只是个大三学生。”辛伯格回答:“我不管他是什么,我要见他!”

一个星期后,辛伯格见到了这个青年。

“我喜欢你的电影。我们签个合同吧。”辛伯格开门见山地发出邀请。

青年犹豫地说:“可我是犹太人,我才读大三,还有一年才毕业呢。”不过,青年知道,以他这个年龄想当上好莱坞大公司的电影导演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明白眼前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你是想上大学还是想当导演?”辛伯格问。

一分钟,仅仅是一分钟,青年的头上已经开始冒汗……

辛伯格当然明白,犹太人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民族,大学未毕业就出来工作,这是他们不可想象的事情。

当天下午,青年与辛伯格所在的环球公司签了一份标准的“自愿服务”7年的合同。在合同的限制下,青年等于是把自己的每一分钟都卖给了环球公司。有人戏言,只有神经不正常的人或者有着疯狂野心的人才会签这种合同。这份合同对辛伯格来说是一场豪赌: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甚至大学尚未毕业的人做导演,这可是环球公司从未有过的事。

事实上,不论是这个青年还是辛伯格,都是“神经不正常的人”或“有着疯狂野心的人”,然而,正是这个青年陆续拍出了《大白鲨》、《外星人》、《侏罗纪公园》、《辛德勒名单》等传世杰作。

青年名叫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一个电影史因之而更加辉煌的名字。

人的一生会经历无数次的选择,斯皮尔伯格选择当导演,他付出了辍学、来自父亲的怨恨以及长达7年的自由身。然而,没有这些代价,没有疯狂追逐梦想的勇气,他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因为成功总是青睐敢于拼搏的狂者。

人生路上有许多所谓的“禁地”,有许多难以想象的苦难,而成功往往就隐藏在这些“禁地”里面,这些苦难之中,只要你能勇敢地走进去迎接生存的挑战,呈现在眼前的,就很可能是一个崭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