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大唐寻情记
80700000037

第37章 刀尖上行走的鱼(4)

就见李渊"腾"地站起来,急道:"建成可有事?"

那太监跪在地上,不敢抬头,回答道:"天佑我大唐,太子殿下勇武,所幸无事。但是因为要立即追剿刺客,太子殿下的部下又重伤,所以暂时不能来觐见皇上了。"

"他没事就好。"李渊长出一口气,又坐回龙椅上,"可有刺客的下落?"

"目前还在追剿。"太监道,"据报,一群蒙面胡人埋伏在从太子府到皇宫的必经之路上所为。"

李渊一拍龙椅的扶手,怒道:"这些胡人,简直无法无天,不仅屡犯我边境,现在居然派人在我大唐境内刺杀太子,实在可恶!"

"父皇,刺客蒙着面呢,穿着胡人衣服的可未必就是胡人。"李元吉插嘴道,"嫂嫂在道观一住就是十年,今日回秦王府,外人并不知情,就连二哥的家眷也只道是嫂嫂发下宏愿,避居深闺,为父皇及二哥祈福。此次父皇宣我们三人进宫家宴,知情人更是寥寥,刺客如何得知?"他说着,瞄了李世民一眼,陷害的意味浓厚。

小鱼见李世民不语,一时冲动,脱口而出:"齐王殿下,您刚才姗姗来迟,不知道走的哪条街,没有遇到可怕的事吧?"

她的意思是:李元吉也可能在外面指挥完刺杀李建成的事,才匆匆赶到。但话一出口,随即就后悔了。

李元吉处处针对李世民,李渊怎么会看不出来。从他刚才那几句话来看,他一定是想撮合三兄弟和睦相处,而且他本人也宠爱李元吉,不忍在二儿媳面前苛责他,所以才说起话来模棱两可。而李世民一味隐忍,一句也不回应,只怕也是不想起冲突。可是她这一说,不是把战火挑起来了吗?

可是,她为什么对李世民有了同仇敌忾之心?难道才相处半天,她就把他当自己人了吗?不,不是的,只是李元吉太过咄咄逼人,她才会有反弹,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嘛。只是她这样,只怕又给李世民惹了麻烦。

再度抬头望望那个人,眼神中满是歉意,就见他略蹙了下眉头,但看到她的懊恼后,却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头顶,表示没关系。

一边的李元吉可就不同了,漂亮的长眉皱得死紧,怒视小鱼。好在李世民就站在她身后,他身上的热力灼着她的背,所以她根本不怕,还暗地里做了个鬼脸气人,完全毁了"她"温柔端庄、大方娴雅的形象。

"刺客尚未抓到,多做争论无益。"李渊开口,压制住了一次斗嘴事件的继续进行,"朕累了,你们都先回去。小鱼啊,今天本想为你接风,可惜胡人作乱,改天朕再与你们同享天伦。你要好好将养身体,也要好好照顾世民,子嗣的事,朕会为你做主。都下去吧。"

不过他说起子嗣的事,小鱼感到莫名其妙,心里一直怕李渊下令让她给李世民生孩子,那可不成!但这个时候也不好问,只得随着李世民和李元吉行君臣大礼,然后退出门外。

才一出门,李元吉就冷哼一声道:"恭喜二哥,嫂嫂不但平安归来,聪慧更胜从前,只是长得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李世民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道:"女人的长相,随着年龄增长会有很大变化。她嫁过来时,你年纪尚幼,如今有些不识得也是正常。至于聪慧吗,父皇就是爱她这一点,才与高士廉大人订下亲事。"

"这么说,二哥觉得嫂嫂刚才的话说得对喽?"李元吉是个草包,对着李世民的太极功夫,非要硬往上撞。

"妇人之言,未可全信。"李世民还是不动声色,略向前一步,把小鱼挡在身后,"她也是为我辩白心切,如果有得罪之处,四弟不必计较。"这话说得软中带硬,意思是:你不诬陷针对我,她怎么会有那样一番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