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大唐寻情记
80700000068

第68章 王妃是才女(4)

四妃一听,都欢言应允,长孙无忌更是兴致勃勃。李世民也只好点头,其实心中也想知道自己这个十年未曾谋面的"结发之妻"究竟还有什么和以前大不相同的地方。

小鱼站起身来,在凉亭边踱步,过了半晌才道:"我想韦姐姐入门最早,侍候王爷多年,行事稳妥,举止娴静,秉性温雅柔和,自有疏淡情怀,偏偏风暖园外遍种桂花,就先咏桂花吧。"

"倒请姐姐教我。"韦妃还没说话,徐妃就抢道。

教你?让你知道知道死字怎么写才对!小小年纪就这样坏心眼,想以文才争宠不说,还恨不得让别人在王爷面前出丑,老子今天就代你妈妈教育教育你!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小鱼念出这一首李清照的《鹧鸪天》,不仅在李世民眼里看到了惊才之意,就连近在身边的长孙无忌也再度发出了赞叹声。

长孙无忌品味了此诗几遍才高兴地道:"看来在道--我是说闭关十年,勤读苦学,静心凝气,小妹的诗词造诣已非寻常人可比了。"他心里高兴,又醉于诗词之美,说得全无心机,可徐妃却听着有意:这位长孙大人可也太气人了,听他这意思,和他妹妹比诗文的都是寻常人,只长孙氏是蕙质兰心、天姿国色?可是,这女人能作出这样的好诗,她不得不沮丧地承认,她确实比不过。

李世民也点头道:"确是好诗,正体现了韦妃内心之纯良,桂花之暗香素雅之态。若不是今日有这样的机会,我还不知道我的王妃有这样的大才呢,平日里可怠慢了。"他开了句玩笑,四妃更是妒忌,要知道李世民在府中时不苟言笑,今天可算是为小鱼破例了。

事已至此,小鱼也不藏着掖着了,干脆一口气把所知的咏花诗词生搬硬套地全用过来,最好震得这四个女人下回别拿文采来打压她,换个花样比拼,她倒是比较有信心,不用提心吊胆。

"阴妹妹的霜月园处遍种梨花。要知道梨花最是冰肌玉骨,我看阴妹妹身段苗条,性格沉静,倒是和梨花的芳姿淡雅、清香怡人很配的,不如作一首梨花词可好?"

徐妃已经说不出话了,阴妃也感觉今天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刚巧王爷也在此,让他看到长孙氏平时未曾展现的文采,只怕以后更宠爱她。可是她们既然挑了这个头,这时候也不能拒绝,只得咬牙微笑,"那就多谢姐姐了,可惜小妹姿容疏淡,无娇无艳,梨花本也是寻常物,倒污了姐姐的锦心绣口。"

小鱼微微摇头,摆出才女应有的谦虚笑容道:"不然,百花争艳,各有妙处,而且借花咏人,才能体现各位妹妹的千姿百态呀,我就继续献丑了。"说着,把元好问的诗也拿出来了。

"梨花如静女,寂寞出春暮。春色惜天真,玉颊洗风露。素月淡相映,肃然见风度。恨无尘外人,为续雪香句。孤芳忌太洁,莫遣凡卉。--此一首,还配得上霜月园的梨花?"

除了叫好,在场的人还能说什么?这首诗用词虽不华美,但意境天真自然,实在很贴切地描写出了梨花的美态。长孙氏小鱼吟诗三首,风格也变了三种,若不是天纵奇才,就算当世有名的诗人也未必做得出,简直令李世民刮目相看。长孙无忌平时那么拘谨严正的人,此时却笑得合不拢嘴。

他这妹妹实在是奇才,也只有世民可以匹配,舅舅这媒做得好呀!今天妹妹这番文采展现,世民以后会更宠爱她的。

一边的阴妃本因为亲眼看到小鱼和王爷牵手谈笑而妒火攻心,恨不得小鱼立刻死了才好,但这首梨花诗实在是太赞美她了,大喜之下,妒恨之心暂时稍减,也跟着大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