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大唐寻情记
80700000081

第81章 小厨房大改革(3)

"是婢妾一时不察,犯下如此大错,偏偏这李辽还是婢妾的亲戚。"韦妃是聪明人,连称呼全改了,也知道小鱼既然所有事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不可能查不到李辽的身世,干脆直认,还显得老实诚恳些,"但当初让他担任东厨管事一职,只是因为他有才能可胜任,又因为是亲戚,想着府里府外,拉拉杂杂一大堆事,联系起来也方便,其实并无私心,请娘娘明察。"说着就从椅子上站起身来,跪倒在地。

小鱼连忙扶起她,"韦妹妹快起来说话,说什么婢妾,太生分了。我既然私下来和你说,就是想着自家姐妹解决了这事,不用闹到全府都知道,让有心的人利用了去,又或传到王爷耳朵里,平白让他操心。王爷连年征战,好容易过几天安生日子,咱们做妻妾的,应该全力为他着想才对,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合王府上下平安才是你我之责呀。"

韦妃表现出感激涕零的样子,还真是我见犹怜,害小鱼都不好意思下手夺权了。但一考虑到自己的口腹之欲,考虑到胖胖的钱包,她把心一横,银牙一咬,哼哼,厨房我是管定了,谁敢拦,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韦妹妹也不必自责,所谓举贤不避亲,你每天忙着这么多事,一时疏忽也情有可原,说来这事原也怪不得你。不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趁着这事没闹大,想办法撤换李辽就是了。王爷那边我去说,想个什么由头好呢?"她假意皱眉细思。

韦妃也是个聪明人,不然以她的身份,怎么能掌管李世民的内府这么多年,而且井井有条呢?她当然明白这事绝对不能再让别人插手,否则知道的人越多,对她越不利。再想想,这位长孙氏看来绝不是好对付的,她既出关,又是正室,看王爷的样子也对她颇为宠爱,早晚这府还是她来掌管。

她出身不及长孙氏,地位不及长孙氏,之前还嫁过一次,娘家也没人给她撑腰;不像长孙氏这样,长得年轻漂亮,一点也不像二十三岁的年纪(其实她不知道,小鱼比李世民大一岁,今年二十有六,年纪比她才小一岁),人又有才,兄长还是王爷的至交:她拿什么和人家斗?

万事要忍,这样才能自保。既然掌管内府的权力是非放不可的,东厨之事又先发,现在何必放着河水不洗船呢?谁不知道东厨是最有油水的差事,想必长孙氏也是为着这个,女人家,没有私房钱傍身是不行的。这么多年,她已攒下不少,应该差不多了。

人哪,要懂得适可而止。想到这儿,她又起身行礼道:"还请长孙姐姐成全,把东厨之事接手,想必很快就能肃清弊端,还我秦王府一个规矩明白。"

哎呀,孺子可教,这韦妃果然是有眼力见儿的。她就不推辞了,虽然推辞的话,电视也有教,但是说出来实在太肉麻。

"好呀,我正是这个意思。因为这事让别人知道,只怕不能保住秘密。本来我才出关,蒙王爷怜惜,是让我休养上一年半载再管点府内小事的,要知道王爷可是很信任韦妹妹的,但现在这个情况--唉,我一切可是为了王爷。"小鱼叹了口气,最后一句绝对是假话。

之前她不太会撒谎的,可是环境锻炼人,当超级骗子久了,现在居然随意说瞎话,而且面不改色。

韦妃没想到小鱼这么痛快就答应了,倒吓了一跳,后面准备了一车的请小鱼出任的恳求话都白打腹稿了,只得低下头,不让小鱼看到她的诧异之色,又试探着道:"长孙姐姐肯帮妹妹整顿府内事务是最好了,本来我就愚钝,做起事来诚惶诚恐。看,这不是犯下大错了吗?还请姐姐责罚。"

我才不管内府的事呢,想累死我吗?本姑娘对权力没兴趣,只对吃和钱有兴趣,所以只管厨房。小鱼这么想着,却笑道:"不知者无罪,我要真以为妹妹有错,还能私下找你吗?直接报告王爷不得了,反正这是他听到风言风语,才派我查查看的。内府的事--还是做着吧,我身体不是很好,怕不能胜任,但帮你管理一下东厨还是可以。只是让我来接管东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