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高效能人士的管理法则
8075400000008

第8章 管理是一门艺术(4)

一般人都有自尊心和荣誉感。当人的自尊心受到社会和人们的尊重时,就会产生一种向心力、合作感,就会与社会的人们保持和谐一致的行动;但当人的自尊心受到别人的侵犯时,就会本能地产生一种离心力和强烈的情绪冲动;过度的刺激和过度的情绪作用,都会对社会和个人产生极为不良的后果。因此,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格、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才能团结别人,并受到别人的尊重。领导者要带头尊重人,使组织内部人人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从而和睦友好相处,齐心协力完成组织的共同任务。

一般人都有自信心,都有成就感,都抱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做好某项事情的心情和愿望。领导在量才授职之后,应充分信任他们,放手让他们大胆地开展,信任他人能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和无形的力量。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把信任人作为一个管理教育原则,并圆满地取得了实验研究的成果。他曾把一张金额很大的支票交给一个正在改造的青年去直接领取,由于他信任这个青年,从而获得了这个青年的信任,终于完成了领款的任务。当然,这种信任不是盲目的、无根据的,而是经过仔细的观察和审慎的选择。

坦诚的赞美能激励员工

作为上司,应该懂得恳切和坦诚是惟一的管人法则。有时一句赞美的话能高兴两个月,这是千真万确的。许多上司头脑中再三出现别人赞美言辞的同时,往往总是忽视其中某些不甚真切的成分。其实,真正的赞美同奉承是有根本区别的。虚伪、缺乏真情实意的溢美之辞听起来很甜,但细细品味却要令人倒胃口。华丽的辞藻通常是多余的。最坦诚的赞美常常是意味深长、令人回味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一场决定性攻击战中,一天,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在莱茵河边散步,其间遇到一个士兵,看上去他的情绪很消沉。

“你感觉怎么样,孩子?”艾森豪威尔问道。“将军,”年轻人答道,“我很害怕。”“是吗?我们真是很好的一对”艾森豪威尔幽默地说,“我也害怕。或许咱们一起散散步就都会好了。”没有训斥,没有特殊的劝告,但这是最好的鼓励。

许多下属本能地相信,有成就的上司从不犯错误,而事实并非如此。人面对困难时,需要回忆过去奋斗的经过和失败的尝试,以激励自己。

我曾决定去某学院读书,因为那儿有一位教师。通过他讲述的每一件事,你都能捕捉到他的品质、性格、才智和自信的闪光点。我深深地感到他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教师。

可是,不多久我还是泄气,觉得自己永远达不到他所取得的成就。同年级的很多人也和我一样有此同感。

一天,老师仿佛察觉了我们的心境,在一次演说中特意转换了话题,同我们诚恳地谈起心来。他心平气和地诉说着他曾多次失败,又多次几乎要放弃教学这一生涯的经历。他说:“生活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我们只有迈着沉重的脚步咬牙坚持,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对于有抵抗感的下属,一般的老生常谈的鼓励语言几乎不起作用,不假思索张口就可以说——“嘿,你看上去精神真好。”或“我真喜欢您的风度”——即使问候者多么诚心诚意,但没有多大作用。

美国着名诗人沃尔特·惠特曼经过多年奋斗,终于在诗坛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过:他也曾一度沮丧过。那时他收到了一封署名为拉尔夫·沃尔多·埃默森寄来的信件。“亲爱的先生,”信的开头写道:“我很了解您的诗《草叶集》作为美好的礼物所具有的价值。我发现其中蕴含着的哲理和智慧令人惊叹不已。这是对美国文学的一大贡献。我对您伟大生涯的良好开端表示衷心的祝愿。”

这些语言并不是即兴地信手写出,而是大作家埃默森花费很多精力写就的,这些发人深省的语言产生了巨大的鼓舞作用,令惠特曼一生难以忘怀。

让部下尽心供职的秘诀

身为高层经理人才,让部下尽心供职至为重要,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了解部属的自身情况,如工作、生活、爱好、理想以及对公司所持看法和要求等等。下面列出鼓励部下的方法,供高层经理们参考:

与下属进行正面的交流

1.在各种场合,用书面或口头的方式衷心地赞扬下属。

2.让表现出色的下属分享荣耀及成就。

3.允许部属表达意见、提出报告,或者将他们的名字列在报告或备忘录上。

4.邀请部属出席重要会议并鼓励他们在会上发言。

5.奖赏那些有心摆脱现状以求上进并向你提出建议或批评的下属。

6.鼓励下属提出个人的意见及构想,甚至鼓励他们提出你完全相反的意见。

7.抽空和部下一起吃午餐或晚餐、喝咖啡等。

8.花些时间和下属聊天,借此与他们建立良好关系,同时了解他们:比如说下班后做些什么?有什么爱好兴趣。

9.鼓励部属和你讨论他们的目标及理想。

尽量给下属创造机会

1.和部属讨论他们受训或升迁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你要尽心给予他们这种机会以满足他们的期望,不要只开一张到月球上兑现的支票。

2.给予部属选择任用、旅行、参与新工作目标及任务的机会。

3.将部属介绍给公司最高层的人员并给予他们向他人学习并获瞩目的机会。

4.给予部属竭尽所能,力争上游的机会。

5.当你做一项决定、派一项任务、或者进行一项评鉴时,应该想到:“这么一来有没有影响到某些人,若有必要,我是否能减弱此举对某些人的打击或者补偿他们”。

为下属做一点实事

1.要求自己及他人都和气、诚实、坦诚及公正。

2.真正关心部属的感受及对事业的抱负。

3.鼓励部属从某一工作组织、社会或报刊杂志中吸取工作方面的知识,以发挥个人的才智。

4.了解部属在工作以外的其他表现:比如他当选了好人好事代表。

5.鼓励下属为自己制定挑战性的目标并协助他们完成目标。

6.下属完成目标时,以加薪、分红、赞美和表扬方式予以奖励。

开放管理手段能实现目标

主管人员平时事务非常忙碌,往往没有将目标搞清楚就开始工作,这好像把一艘没有目标的船驶向大海一样,是十分危险的。

主管人员日常要做的目标是什么?主要的有下列五个目标。

1.将达成业务目标的重点具体化,诱导每一个员工的日常行动不断进步

主管人员的第一要求,是除去员工的不安与缺乏自信的心理,让员工每天能做“有价值的工作”,而且自发地改善自己的行动;同时将自我启发及集合训练取得的知识技能,实践在日常的工作上,这样员工才会进步。处在变化激烈的现代,只学前辈或上司的工作方法是不够的。为了处理日趋复杂的工作,主管人员需要有坚强的实践力和勇气,让新的工作方法付诸实行。

2.将员工培养成为“内省思考的人”

员工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服从型的,主管说一,绝不敢二,是不会进步的类型;另一种是创造型的,这种人能察知主管的期待,然后做出比预期更好的效果。这种人才是“有希望”的人。

3.让员工自动制订目标,促进自我启发的意念

只有在员工具有自我启发的意念时,实行教育最具成效。要使员工有自我启发的意念,必须先让他们选定自己的业务目标。目标决定以后,再让他们编拟自我启发计划,主管只要按照计划加以适当的指导,他们就会自动地进行自我启发了。

4.员工的培养必须是长期性的

主管人员必须努力正确地掌握每一个员工的真实情况,不断地扩大员工的职务范围。同时也要从在完成短期目标有特殊表现的员工中,择优作为长期培养的目标。换句话说,不要把员工塑造成“追随型”或“古板型”,应该启发他们的优点,把他们培养成为新的开拓者、现代化挑战者。一个革新的先锋,如一味地承袭古老的形式,企业怎会有活力?如何去革新?

5.向总目标的达成迈进,确立强力的统一体制。

工作场所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工作。这些工作都需要我们去判断、决定,或者解决问题;而且工作本身也可以充当我们的研究室,让我们运用知识与技能来实验,或是做知识与技能适用结果的评价。

另一个原因是,很多工作都必须与他人沟通。沟通的对象很多,上司、同事、员工、其他部门的人、顾客、卫星公司、政府机关、学校、同行等,不胜枚举,而在这些人际关系之中,学习的机会是无限的,老师也处处可见。

除此之外,可以借助于如下现代化的管理意念,以达到目标管理的预期:

1.强调个人化,平等化。金字塔式的等级森严的官僚化管理将大为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面式,网络型的管理体系。

2.更趋系统化。小型机和微型电子计算机为有弹性的系统管理提供了物质和信息基础。

3.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管理人员越来越注意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尽量使每个人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4.情景管理。灵活的、随机制定的管理将代替传统的、直接的、固定程序管理。

5.承诺管理。雇员将自愿的选择、承诺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然后管理者授予其相应的权力,雇员则应对工作负完全的责任。

6.成就激励。管理者将注重使下属在为企业工作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就,从而进一步激励下属工作的积极性。

7.群众管理。管理不再是一个人或一组人的事情,整个企业从董事会自上而下地建立各种专门管理小组,群策群力,共同管理企业。

8.信息管理,这是一个有助于全面沟通、相互联系的管理方法。

9.顾客管理。顾客参与产品的设计、评价等过程,从广义上说,消费者与生产者一道共同生产产品。

10.工作场所和环境的改变。未来的工作场所与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雇员的健康、职业保障和激励情况而定。弹性工作制将十分普及。

提高管理的效率

对于高速运转的公司和团体来说,效率是最重要的。一旦有真正紧急重要的工作,不应该拘泥于职位或机构,务须迅速处理。在体制健全的企业中,这种良好的管理传统应该成为制度而不能为其他所左右。我们曾经看到,干部人员告诉职员某些紧急事项,就会有种回答:“我去报告科长”或“我跟上司商量后再处理”,这显然是一种官僚作风。倘若这时上司不在,紧急事项就迟迟无法解决,而会产生不良后果。

不要让浪费时间的现象存在。假如你正想向顶头上司报告紧急事项,而他正在打电话或不在,这时,厂长碰巧走来,就不要犹豫,立刻向他们报告,才能及时顺利解决事情。不过,等上司打完电话,或回到原位时,还是要做事后报告:“因为我认为必须紧急解决,所以先向厂长报告了。”上司这时也必须表示:“那很好,谢谢”的态度。这时再请教上司有什么需要更正的事项,再立刻去找厂长更正即可。

现在同业中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对分秒必争的紧要情况一定要坚持先告诉直属上司,不然就会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打败仗。

一位效率专家这样告诉人们节省时间的方法,他认为要提高管理效率,一定要时间观念强。说短话,开短会,办事效率高。他们非常注意节约时间,连电话簿上也写着:“讲话不要超过三分钟”,“少说废话”。

要计划强,一切活动按正点运行;要注意机构精干,“人多是灾害”。一个人能办的事绝对不要两个人去办。现有的许多企业常有三分之一的人由于工作能力差、效率低而被停止其工作。在优秀的企业中,办事人员精干、情报快、消息灵、效率高是惊人的。

要纪律性强,规章制度严密。几乎没有上班迟到,下班早退这一现象。有些企业负责人因交通拥挤怕迟到,宁可不坐自己的小汽车,买地铁月票或者坐电车上班。

要责任心强,“拼命地工作”。现代企业的办公室都是大屋,几十甚至上百人都在一个屋里办公,厂长也在这个屋子里办公,外来办事的另有会客室。办公室的电话很多,一、二人一台,但讲话声音很轻,办公室里相当安静。没有闲聊天的,工作紧张,效率很高,查询资料总是很快就拿了出来。

当然在公司中好多事情是需要雷厉风行、迅速处置的,这是一般的常理;也有一些事情千万不能着急,延期反倒更好。匆匆忙忙上马一项工作,往往常遭败绩。有位资深企业家说“开始做一项工作时,想掌握适当的时机,殊非易事。匆匆忙忙开始做,常遭败绩,当然有时也会意外成功。公司的工作也常有职员要求我快一点着手,否则会落后。碰到这种情形,不要慌。并非起步晚的人就不能成功。”

为什么有的事情要快,有些事情又不能操之过急呢?开始一项工作的时候,不能操之过急。事情在进行中,当然延误不得;但开始就要考虑周全细密,否则突然上马,出了漏洞,就会给公司带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