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决定你一生的好习惯
8075900000002

第2章 远离常规思维的误区(2)

这时,由于她长期人不敷出,亲友便开始反对她的追求,劝她将摄影当成兴趣,然后去好好找份工作,她终于同意了。由于她有很好的摄影功底,所以很快就在电视台找到了一份配合制片的剪辑工作。但她对摄影念念不忘,想当摄像师。当时台长劝她说,摄像很苦很累,体格强的男同志更适合一些。但晓娜不相信男同志能干的事情自己就干不了,因此对自己的选择毫不犹豫。

电视台工作繁忙,摄影器材重量大,广告片的拍摄需要到厂矿、企业去,一天奔波下来,娇小的晓娜往往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在现场直播的大型晚会时,摄像不仅要从不同角度拍摄,而且一直要站到晚会结束,晓娜凭着年轻和爱好硬顶着。结婚后,家务繁忙,晓娜体质下降,这时,她开始静下心来分析当摄像师所需要的多种素质,终于她认清要成为高级的摄像师除了努力以外,还要有机会、阅历、思想等许多条件,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有天赋。晓娜决定放弃当摄像师的念头,而从事制片人的工作。由于她见多识广,喜欢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又有一定的策划和创意能力,所以很快就在电视台崭露头角,最后她成为本市有名的制片人。

从众多可能的职业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就像从许多书籍中选出一些有益的读物一样,要尽可能选取那些高尚而又适合自己的工作。先选好最佳位置再集中精力做好,就会收获很多。

找准人生定位

成功人士在寻找自己的最佳位置时,一定会仔细地考虑:“我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哪一方面呢?”他们总是先为自己设计一个人生计划,也就是人生定位,然后集中心思、全力以赴地去执行这一计划。

下面3种方法对你找准最佳位置会有所帮助:

最佳职业的标准是什么

一种好职业的标准是:它益于你的发展,能让你学到相当的技能,而且前途无限。在可能的选择范围内,不要从事那些会损害你的健康、让你没日没夜工作永无假期的职业,完全不必要去尝试那些条件过于苛刻、不适合你的工作。我们要做到深谋远虑,从事的职业必须是既有益于别人又有益于自己的。

找准适合自己的最佳位置

有时候,喜欢的事情不一定就是适合的,如许多女孩喜欢当兵,可女兵的名额有限。所以选择最佳位置时要结合你学习了什么、你曾经做过什么、最成功的是什么、你是如何成功的等因素,以此作为个人深层次挖掘的动力之源和魅力闪光点,形成职业设计的有力支撑。

经受住新奇的诱惑

虽然我们鼓励尝试,但什么都去尝试无疑会浪费精力,所以要克制自己、把握自己,经受住各种新奇的诱惑,水滴石穿不就说明了专心的力量吗?

在细节处下功夫

“成功应从细节做起”,对自己的本性毫无认识,永远不屑于做细微之事的人,永远成就不了任何伟大的事业。要想工作不流于一般,应学会在细节处下功夫。

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孩,在一所极普通的中专学校读书,成绩也很一般。她得知妈妈患了不治之症后,想减轻一点家里的负担,希望利用暑假时间打工挣一点钱。

她到一家广告公司去应聘,经理看了她的简历,没有表情地拒绝了。女孩收回自己的材料,用手掌撑了一下椅子站起来,觉得手被扎了一下,看了看手掌,上面沁出了一颗红红的小血珠,原来椅子上有一颗钉子露出了头。她见桌子上有一条镇纸石,于是便用它将钉子敲平,然后掏出随身携带的纸巾擦干净椅子,转身离去。可是几分钟后,经理却派人将她追了回来,她被聘用了。

原来在她之前,有许多人来应聘,但他们自视甚高,多是埋怨公司放把带钉子的椅子,也有的看见后另选一把椅子,从没一个人像这位女孩一样把钉子敲平。在他们看来,自己能不能应聘上还不知道,公司的事自然该公司的人去办。

经理后来问女孩:“你为什么这样做?”女孩回答:“习惯了。”

女孩平日养成的重视细节的好习惯,使她得到了自己意想不到的工作。这个不起眼的动作在经理看来就是提前进入了工作状态。把自己当成了一名员工,这样办事细心周到的人自然也是公司理想的人选。

“成功应从细节做起。”要想工作不流于一般,就应学会在细节处下功夫。

注重细节的态度是发展的营养剂

有这样两位文秘专业的大学生同时在一家大公司做秘书。一年后,一位做到了经理助理,而另一位却被炒了鱿鱼。

原来,作为秘书的他们经常要为老板或业务员去买车票。一位将车票买来,就那么一大把地交上去,杂乱无章,易丢失,不易查清时刻;而另一位却将车票装进一个大信封,并且在信封上写明列车车次、号位及起程、到达时刻。后一位秘书是个细心人,虽然只做了几个细节处,只在信封上注明几个字,却使人省事不少。

自然,前一位在他平日养成的不注意细节的习惯中离开了他的工作岗位。

按照命令去买车票,这只是很平常的工作,但是一个会工作的人。一定会想到该怎么做,要怎么做,才会令人更满意,更方便,这就是用心注意细节。

这种细心的工作态度,是由于对一件工作重视而产生的,对再细小的事也不掉以轻心,专注地去做才会做好。注意细节所做的工作虽然在当时无法引起人们的注意,但久而久之,这种工作态度形成习惯后,一定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收益。这种注重细微环节的态度,就是使自己发展的营养剂。

在一部名为《细节》的小说里,作者借小说主人公的话做了注解:“这世界上所有伟大的壮举都不如生活在一个真实的细节里来得有意义。”

生活就是由点点滴滴的“细节”组成的,它就像无限拉长的链条,细节如链条上的链扣,没有链扣,哪有链条?历史就像日夜奔腾的江河,细节如江河边的支流,没有支流,哪有江河?

我们读小说时,总被作家笔下的细节,如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所感动。这就是作品的细节。也正因为这些细节的生动、真实,才使作品具有了打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另外,工作上的细心,所表现出来的是亲切感,一点人情味,一种替别人着想的心情。

总之,你可以从很多的“细节”中去体会社会环境和人性尺度,去体会自己的成长历程,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

让你脱颖而出的几个细节

面对激烈的生存竞争,注重细节可以使你扬长避短、脱颖而出,而做到这些,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

应聘时不可见公司就投简历

由于求职竞争激烈,谁都不愿放过任何一次机会,有的人见公司就投简历,结果等用人单位打过来电话时,自己支支吾吾都记不清是哪家公司,或是叫错了公司名,这样即使到手的工作也会泡汤。

给自己找好岗位

有人在选择工作时要求许多岗位,总想怎么也能碰上一个。最令用人单位不满意的是,有人竟然向人事主管询问自己所适合的职位。这样盲目的举动是对自身的特长、优势不了解。试想,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别人怎会了解你?

待人接物要注意

现在大多数青年人都是独生子女,在待人接物方面往往表现得不拘小节,这样不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最明显的表现是和人交往中不遵守约定时间,或不能准时到也不提前通知对方,更有甚者,忘记与自己合作人的名字。这都会让人看轻你。

改掉找借口的坏习惯

找借口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了找借口的习惯,你的工作就会拖沓,没有效率。许多人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那些一直麻醉他们的借口。要成功,就不要找借口,永不放弃、锐意进取。

小明刚从电脑学校毕业,来到公司后,老总交给他一件棘手的广告设计工作,他无法独立完成,想找同窗小李帮忙,因为小李对这方面颇有研究。小明找到小李说:“老同学,我这儿有个计划,自己实在搞不定,帮个忙吧!”

没想到小李竟面露难色地说:“我这段时间也挺忙,你还是看看别人有空儿没有,比如老郑!”小明听到小李的借口,扭头自己去做了,他以为小李只是对自己这样而已。

几天后,老总交代给小李和小明一项合作的工作。小明专心地投入,连水都顾不上喝;小李则一会儿上网,一会儿看报纸。小明以为小李技术水平高早完成了他那部分。结果老总来要时,小李向老总抱怨道:“这个设计需要参考的东西太多,咱们资料不全,没办法,我上网、查阅报纸都占了好多时间,确实是不行啊!”

老总听完后问他:“你哪次工作不是强调借口?公司就这个条件,为什么别人能想办法,你总是被借口绊住呢?做任何事情都没有万事俱备的时候。”

小明则坦率地承认因为自己对新工作的配合方式不了解耽误了时间。

此后,老总有重要的事再也不找小李,因为工作经不起借口的损耗。

工作中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承认过失的方式,却能影响上司对你的看法。寻找借口只是把属于自己的过失掩饰掉,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转嫁给社会或他人,那样只会让你看起来像个毫无责任心、软弱无能、不堪重用的人。再妙的借口对于事情本身也没有丝毫的用处,凡事找借口的坏习惯只能让自己停滞不前。

成功属于不找借口者

“要成功,就不要给自己寻找借口。”

凡事找借口的人总会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寻找一个合适借口这方面,而将自己的责任和职责淡忘。这样的人,在企业里不是可以信任和期待的员工,在社会上不是广受大家尊敬、信赖的人。这种人将来会成为一事无成的失败者。

因为找借口的惟一好处就是使自己得到安慰:我做不到是有原因的。但这种安慰是致命的,它向自己暗示:我克服不了这个客观条件造成的困难。在这种消极习惯的影响下,你就会丧失思考问题的信心,就不会成功。

成功属于那些不找借口的人。成功者的习惯是: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寻找借口。要想成功,就要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尽量发现周围的人或事物最好的一面,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使最终失败,也要吸取教训,将失败视为前进的动力,而最终走向成功。所以,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切不要寻找借口,把寻找借口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努力工作方面,抛弃找借口的坏习惯,你就不会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感到沮丧,甚至还可以在工作中学会大量的技巧,这样借口会离你越来越远,成功则会离你越来越近。

改掉坏习惯的关键是做好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