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决定你一生的好习惯
8075900000007

第7章 愉快地工作(4)

一个司机无缘无故地向他人按喇叭,我们谈话时有人肆意插嘴,我们以为某人该来帮忙他却没有来,等等。甚至一些非个人的事情也可能被认为是伤害我们的自尊心而引起我们的反应:我们要乘的公共汽车不得已而来迟了,我们要打高尔夫球时偏偏下雨了,我们急着上飞机时交通忽然阻塞了,等等。我们的反应是愤怒、沮丧、自怜,换句话说:不高兴!但如果你能养成快乐的习惯,你就会变成一个主人而不再是奴隶。你的意见可能使事情更不乐观。甚至在遇到悲惨的情况和极其不利的环境时,我们一般也能做到比较快乐,即使不能做到完全的快乐——只要我们不在不幸之中再加上我们自怜、懊悔的情绪和于事无补的想法。

人是一个追求目标的生物,所以,只要他朝着某个积极的目标努力,他一定能自然正常地发挥作用。快乐就是自然正常地发挥作用的征兆。人只要发挥一个目标追求者的作用,不管环境如何,他也会感到十分快乐。托马斯·A·爱迪生有一间价值几百万美元的实验室没买保险而被火白白烧掉了。后来有人问他:“你该怎么办呢?”爱迪生回答:“我们明天就开始重建。”他保持着进取的态度,可以断言:他绝不会因为自己的损失而感到不幸。

心理学家H·L·霍林沃兹说过:快乐需要有困难来衬托,同时需要有以克服困难的行动来面对困难的心理准备。

威廉·詹姆斯说:“我们所谓的灾难很大程度上完全归结于人们对现象采取的态度,受害者的内在态度只要从恐惧转为奋斗,坏事就往往会变成令人鼓舞的好事。在我们尝试过避免灾难而未成功时,如果我们同意面对灾难,乐观地忍受它,它的毒刺也往往会脱落,变成一株美丽的花。”

保住别人的自尊心

数年以前,通用电器公司面临一项需要慎重处理的工作:免除查尔斯·史坦恩·梅兹担任的某一部门的主管职务。史坦恩·梅兹在电器方面有超过别人的天才,但担任计算部门主管却遭到彻底的失败。不过,公司却不敢冒犯他,公司绝对少不了他——而他又十分敏感。于是他们给了他一个新头衔,让他担任“通用电器公司顾问工程师”——工作还是和以前一样,只是换了一个头衔一并让其他人担任部门主管。

对这一调动,史坦恩·梅兹十分高兴。

通用公司的高级人员也很高兴。他们已温和地调动了这位最暴躁的大牌明星职员的工作,而且他们的做法并没有引起一场大风暴一因为他们让他保住了面子。

在一次谈话种,宾州哈里斯堡的佛瑞·克拉克说起了一件发生在他公司里的事:“在我们的一次生产会议中,一位副董事以一种非常尖锐的语气质问一位生产监督,这位监督是管理生产过程的。他的语调充满攻击的味道,而且明显地就是要指出那位监督在工作方式上的不当。为了不愿在他攻击面前被羞辱,这位监督的回答含混不清。这一来更使得副董事发起火来,他严斥这位监督,并说他说谎。这次遭遇之前所有的工作成绩,都毁于这一刻。这位监督,本来是位很好的雇员,从那一刻起,他对我们公司来说已经没有用了。几个月后,他离开了我们公司,为另一家竞争的公司工作。据我所知,他在那儿非常称职。”

然而另外一件和上述情形非常相似的事,因为处理的方式不同,结果也相差很大。能上能下的马佐尼小姐是一位食品包装业的市场行销专家,她的第一份工作是一项新产品的市场测试。她告诉班上同学说:“当结果回来时,我可真惨了,更糟的是,在下次开会提出这次计划的报告之前,我没有时间去跟我的老板讨论。轮到我报告时,我真是怕得发抖。我尽了全力不使自己精神崩溃,而且我知道我决不能哭,不能让那些以为女人太情绪化而无法担任行政业务的人找到借口。我的报告很简短,只说因为发生了一个错误,我在下次会议前,会重新再研究。我坐下后,心想老板定会批评我一顿。但是,他却谢谢我的工作,并强调在一个新计划中犯错并不是很稀奇的。而且他有信心,第二次的普查会更确实,对公司更有意义。散会之后,我的思想纷乱,我下定决心,我决不会再一次让我的老板失望。”

让他有面子!这是多么重要,多么极端重要呀,而我们却很少有人想到这一点!我们残酷地抹杀他人的感觉,又自以为是;我们在其他人面前批评一位小孩或员工,找差错,发出威胁,甚至不去考虑是否伤害到别人的自尊。然而,一两分钟的思考,一两句体谅的话,对他人的态度作宽容地了解,都可以减少对别人的伤害。

下一次,当我们在辞退员工时,当我们在指责批评他人时,应该记住这一点。

会计师马歇尔·格兰格在写给他的一封信中说:“开除员工并不是很有趣,被开除更是没趣。我们的工作是有季节性的,因此,在三月份,我们必须让许多人走路。没有人乐于动斧头,这已成了我们这一行业的格言。因此,我们演变成一种习俗,尽可能快点地把这件事处理掉。通常是依照下列方式进行:‘请坐,史密斯先生,这一季已经过去了,我们似乎再也没有更多的工作交给你处理。当然,毕竟你也明白,你只是受佣在最忙的季节里帮忙而已’,等等。”

“这些话给他们带来失望以及‘受遗弃’的感觉。他们之中的多数人一生从事会计工作,对于这么快就抛弃他们的公司,当然不会怀有特别的爱心。我最近决定以稍微圆滑和体谅的方式来遣散我们公司的多余人员。因此,我在仔细考虑他们每人在冬天里的工作表现之后,把他们叫进来。我是这样对他们说的:‘史密斯先生,你的工作表现很好。那次我们派你到纽约去,真是一项很艰苦的任务。你遭遇了一些困难,但处理得很妥当,我们希望你知道,公司很以你为荣。你对这一行业很精通——不管你到哪里工作,都会有很光明远大的前途。公司对你有信心,支持你,我们希望你不要忘记!’结果呢?尽管他们离开了公司,但对于自己的被解雇感觉轻多了,他们不会觉得‘受遗弃’。他们知道,如果我们有工作给他们的话,我们会把他们留下来。将来只要我们需要,他们还会来投奔我们。”

假使我们是对的,别人绝对是错的,我们也会因让别人丢脸而毁了他的自我。传奇性的法国飞行先锋和作家安托安娜·德·圣苏荷依写过:“我没有权利去做或说任何事以贬抑一个人的自尊。重要的并不是我觉得他怎么样,而是他觉得自己如何,伤害人的自尊是一种罪行。”

工作中,当他人犯错误时,用“建议”而不用下“命令”的口气给他指出来,不但能维持对方的自尊,而且能使他乐于改正并与你合作。因为,一两句体谅的话,对他人的态度表示一种宽容都可以减少对别人的伤害,保住他的面子。

做人不可“以已为先”

学广告设计的张应娜,毕业后进入了一家3A广告公司工作,张应娜非常满意自己的工作。但渐渐地,她的老板和同事对她却越来越不满意了。她的同事抱怨说,张应娜做事太奇怪,只顾自己,不管别人。公司在冰箱里给大家准备了加班时的夜宵,每份食品都是固定搭配,虽然没有人规定,但大家都自觉地整份食用,但张应娜却不管这些,她总是把各份食品里自己喜欢的挑出来吃。同事曾经指责过她一次,但她却说:“我管什么规则不规则,我只能先照顾好自己再说。”还有,有时候几个人都要用一份公共材料,张应娜却不管别人急不急,自己先抢过来再说……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让老板也开始讨厌起她来。有一次,她为了搞设计,从网上找了很多资料,但她为了图方便就直接从网上引用,没有做标记,也没有下载。等到开会时,老板向她要那些资料,她就让文员按照一条条再去网上找。老板大吃一惊,责问她说:“你当时为什么不直接下载下来?”张应娜振振有辞地回答说:“那多麻烦!我也赶时间呀!再说咱们公司不是有文员吗?慢慢找吧,反正这就是她们的工作!”老板当时被她气得简直说不出话来,他有那么多员工,但还从来没见过这样只顾着自己的。张应娜的这个习惯一直没改,后来又出了几次这样的事,尽管她的设计做得不错,但最终老板还是让她走人了。

其实,像张应娜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不会有人接纳她。因为她习惯只顾着自己,以已为先,为了一己之利,为了个人的方便,就不顾别人,以这样的方法来待人处世,在任何地方都是行不通的。

一个中国女孩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留学,在那里,她很快交上了一个朋友丽莎:有一天,中国女孩在大学里散步正巧碰上丽莎站在广告栏前发呆,她走上去一问才知道,原来学生会交给她一项任务,在校园里醒目的位置张贴几十张“文化节”海报。学校的标志性的公共场所都有广告栏,所以丽莎很快就贴得七七八八。当她再回到学生会,准备贴最后一批海报时,她发现广告栏已经贴满了。怎么办?

中国女孩不禁脱口而出:“广告栏里有几条东西早过时了,贴上去没什么问题。”丽莎回答:“我不确定。”女孩心想,这姑娘真笨,连上星期的活动都记不住。再说,有些学生卖车租房交友信息,到处的广告栏贴得都有,将其覆盖一二又有何妨?跟她一建议,回答更绝:“他们会投诉的。”

这下中国女孩不管了,就找了份报纸坐到旁边去看。只见丽莎上到Union的露天中厅里在四周的木柱子上比画着。个别学生会在那上边贴或钉东西,但很不雅观,柱子也被弄得不干净。她暗想,你不也得这么干吗?是不是这样就没人投诉?丽莎比画了一会儿就走开了。她到底想怎么办?好奇的中国女孩决定看下去。

丽莎回来了。拿了很多新东西。她先用彩色的塑料布将一根根木柱包起来,用透明胶封好口。然后再在塑料布上面贴上海报,她干得一丝不苟,不一会儿,10根柱子都弄好了,一派鲜活生动又整整齐齐,既利用了空间义保持了清洁,看起来很有艺术效果,将来取下来也非常方便。

这个中国女孩被丽莎的“作品”震动了。她既没有用“学生会”的名义“覆盖”掉个别学生的“私有空间”,也没有随随便便去占用公共空间,她不是只想着自己怎么方便,而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时也在为别人着想。

而在中国,很多人却缺少这种素养,他们习惯事事以己为先,不顾别人,结果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

在某栋居民楼里,汪姓人家和赵姓人家是邻居,汪家是老住户,赵家是两个月前刚搬来的。虽然仅仅做了两个月的邻居,但两家却至少吵了10次,都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赵家说汪家把自行车和破木柜都堆在狭窄的楼道里,妨碍了他们的进出;汪家就说赵家从来不打扫走廊,自私自利。其实两家都有问题,他们都习惯于把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方便置于社会公德之上,以前与汪家为邻的是一对老年夫妻,两个老人宽厚,吃点亏也不计较,因此两家相处得还算好,但现在换了同样脾性的赵家,两家就难免发生矛盾了。

过了不久,一场大的冲突终于爆发了:赵家的媳妇出门时手里拿了个香蕉吃,但不小心却掉在了门口的地上,她懒得捡起来丢进垃圾筒,就一脚踢到走廊里去了,结果汪家的儿子踢球回来,一不小心踩到了香蕉皮上,额角撞到了自家的柜子上,顿时血流如拄注,送到医院缝了五针。汪家大骂赵家缺德,乱丢垃圾,赵家说活该,谁让他们在走廊里堆东西……越吵越凶,最后两家大打出手,锅、铲、扫帚满天飞,结果,六个人因此受伤,汪家的老太太还被气得犯了心脏病,两家为此又打了一场官司。

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就是两家人都有只顾着自己,以己为先的习惯。如果他们都能有点公德心,多为别人着想一下,也就不会出现后来的情况了。

生活中,我们千万不能养成只顾着自己,以已为先的习惯。这样一来,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的和谐与美好!

“恰当地真诚”给人留好印象

生活就像山谷里的回声,你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你耕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真诚地对待别人,同样你也会收获别人的真诚。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伸出了援助之手,别人得到的并非是你失去的。在一些人的固有的思维模式中,认为要帮助别人自己就要有所牺牲,别人得到了自己就一定会失去。

有一个人被带去参观天堂和地狱,以便比较之后能聪明地选择他的归宿。他先去看了魔鬼掌管的地狱。第一眼看去令人十分吃惊,因为所有的人都坐在酒桌旁,桌上摆满了各种佳肴,包括肉、水果、蔬菜。

然而,当他仔细看那些人时,他发现没有一张笑脸,也没有伴随盛宴的音乐或狂欢的迹象。坐在桌子旁边的人看起来沉闷,无精打采,而且皮包骨头。这个人发现那些人每人的左臂都捆着一把叉,右臂捆着一把刀,刀和叉都有四尺长的把手,使它不能用来吃。所以即使每一样食品都在他们手边,结果还是吃不到,一直在挨饿。

然后他又去天堂,景象完全一样:同样食物、刀、叉与那些四尺长的把手,然而,天堂里的居民却都在唱歌、欢笑。这位参观者困惑了。为什么情况相同,结果却如此不同?在地狱的人都挨饿而且可怜,可是在天堂的人吃得很好而且很快乐。最后,他终于看到了答案:地狱里每一个人都试图只喂自己,可是一刀一叉,以及四尺长的把手根本不可能吃到东西;天堂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喂对面的人,而且也被对面的人所喂。互相帮助,结果帮助了自己。

大家也许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生气的男孩想向他妈妈大喊他恨她,又害怕受到惩罚,就跑出家,来到山腰上对着山谷大喊:“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山谷传来回应:“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男孩吃了一惊,跑回家去告诉他妈妈说,在山谷里有个可恶的小男孩对他说恨他。于是他妈妈就把他带回山腰上并让他喊:“我爱你!我爱你!”男孩按他妈妈说的做了,这回他发现有个可爱的小男孩在山谷里对他喊:“我爱你!我爱你!”

如果你用真诚对待身边的人,别人也会用真诚对待你,那么你将会赢得更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