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习惯决定人生
8076600000014

第14章 妥善处理人际关系(3)

一位妇人抱着一个小孩走进银行。小孩手里拿着一块面包直伸过去送给出纳员吃,出纳员微笑着摇了摇头。“不要这样,乖乖,不要这样”,那个妇人对小孩子说,然后回过头来对出纳员说,“真对不起,请你原谅他。因为他刚刚去过动物园。”

5.倒引的方法

倒引,即引用对方言论,以其人之语还治其人之身,比如:

老师对吵闹不休的女学生说:“两个女子等于一千只鸭子。”

不久,师母来校,一个女学生赶忙向老师报告:“先生,外面有五百只鸭子找您。”

幽默的方法还有很多,但仅仅懂得了方法还不足以让你成为富有幽默感的人,关键的问题在于在恰当的时候去运用幽默,利用幽默的语言方式来为你服务。

尊重每一个人

所谓尊重人,就是要把他人作为重要人物一样去对待,而不是轻视他。这样,你的人际关系一定会大大改善,而且会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艾比霍利德早年从事房地产推销工作,后来创办了自己的房地产经纪人公司——艾比霍利德公司。该公司1993年的销售额超过12.5亿美元,该公司在达拉斯地区有900名代理人,19家办事处。

20世纪50年代,艾比霍利德替霍·安德逊推销房子。霍·安德逊是达拉斯的建筑商,当时他正在开发五月鲜花房地产工程,他所做的是前人从未做过的事,冒险投资建造价值10万美元一套的房子——而关键的问题在于他还没有一位确定的买家。这些豪华的房子相当于现在价值70到80万美元一套的房子。在那时,没有人敢这么冒险来投资建造这么高级的房子,除非事先有人买。这项冒险如此奇特,以至于华尔街时报专辟一版来介绍五月鲜花房地产工程。

一天,艾比霍利德正在等一位客户,霍·安德逊停车同他打招呼。又过了一会儿,一辆汽车开了进来,从车上下来一对年纪较大,有点不修边幅的夫妇。他们径直朝门口走来。当艾比霍利德与他们热情地打招呼时,瞥见霍·安德逊正摇着头对他作鬼脸,明显是在说:“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他们身上。”

可艾比霍利德对任何一个客户都很讲礼貌,因而热情地接待了这对夫妇,就像对待其他潜在买家一样彬彬有礼。艾比霍利德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坚信,一名优秀的推销员应该随时随地优化自身的形象,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他认为,客户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千万不能以貌取人。

霍·安德逊觉得艾比霍利德是在浪费时间,因此很生气地离开了。既然房子空荡荡的,而且建筑商又走了,艾比霍利德就领他们参观了一下房子。

这对夫妇在看完第四个浴室后,丈夫对妻子感叹道:“想一想,一幢房子有四个浴室!”然后转身对艾比霍利德说:“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梦想拥有一栋有一个以上浴室的房子。”

艾比霍利德还注意到那位妻子眼含泪水看着丈夫,而且还温柔地握着他的手。

之后,这对夫妇在参观了房子的每一角落后,最后来到卧室。丈夫彬彬有礼地要求到:“让我们私下里聊几分钟好吗?”

“当然可以。”艾比霍利德答道,然后朝厨房走去,以便让他们俩单独呆在卧室里。

几分钟后,丈夫出来了,他问道:“艾比霍利德先生,你说这房子售价是lO万美元?”

然后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从上衣的口袋里掏出一个旧的大信封,数了10万美元现金出来,整整齐齐地堆成阶梯。

原来,丈夫是达拉斯旅店里的服务员领班之一,他们许多年来一直过着拮据的生活,就这样把小费存起来,最终得偿所愿拥有了一栋带一个浴室以上的自己的房子。

有很多人在社交中往往凭一己之见或对某些人第一印象不佳而轻视他们。这其实是建立融洽人际关系的大忌,对人际关系影响至深。

当你轻视别人的时候,你会在说话或者行动中表现出来,慢慢地别人同样会轻视你。在被你轻视的人当中,极有可能出现日后决定你命运的关键性人物。所以,尊重和善待每一个你所接触到的人,就是尊重和善待我们的生命。

人际交往中,我们往往愿意接近那些权势大、地位高的“显赫”人物,对他们趋之若鹜,许多人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找人托人帮忙要与这些人拉上关系,说到底无非是为了在适当的时候捞到一点好处。但这种靠溜须拍马、送礼、拉关系建立的人缘是为人们所不齿的,也是不牢靠的,一旦对方“风吹墙倒”,也只有逃之天天了。

所以,我们在与他人交过程中,应该针对一切人,平等交往,不因对方的名声、职位、身份、地位而异,我们看重的不能只是这些外在的东西,而是一个人的内涵,他的人品,他的内在潜能,一旦与这样的人结成人缘,或者可以成为人生的导师,在彷徨迷路时得到指点;或者成为你的挚友,可以共享欢乐,分担忧愁;或者在你最孤立无援时得到一臂之助。不要轻视任何人,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特长,说不定你的弱项正是他们的强项,说不定关键时刻给你帮助最大的是你平时最不起眼的朋友。

待人要宽容

在人际交往中,要能够学会原谅他人的缺点和过失;待人接物,不能对人过于苛求——“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别人过于苛求,往往使自己跟别人合不来,从而也就无法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宽容是一种处世哲学,宽容也是人的一种较高的思想境界。

社会是由各式各样的人组成的,有讲道理的,也有不讲道理的,有懂事多的,也有懂事少的,有修养深的,也有修养浅的,“人无完人”,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缺点,我们总不能要求别人讲话办事都符合自己的标准和要求。

在面对他人的缺点时,宽容与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总是对别人的缺点苛刻,会引起别人的反感,甚至“以恶对仇,以厌为敌”。一个能够容忍别人缺点的人,必定是胸怀宽广,受人尊敬,而且也是拥有辉煌人生与成就的人。

着名科学家法拉第,不但以其科学成就名扬四海,而且在生活中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导师。他的助手在评价法拉第时,认为他聪明绝顶,科学业绩硕果累累,并且对于别人的缺点始终能够容忍与理解。同时,还给予大量的教诲。法拉第的助手德塞先生,起初只懂得一些基础知识,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法拉第先生,并做了他的助手。德塞先生因为知识面不广,以及其他一些怪癣,经常犯一些小错误。他自己都说:“每一次我做错事后,总以为法拉第先生要对我发火,但每次他都耐心地教诲,说争取下一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德塞做了法拉第的助手以后,就没有再更换工作。尽管这位助手经常会犯一些小错误,但法拉第也没有提出更换助手,而是对德塞大加赞赏,他说:“这个年轻人真的不错,当初他的能力不怎么样,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与锻炼,现在已经是博学多才了。我想,我再也找不到这样的人才了。”接着,法拉第先生又说:“我也有缺点,我是与德塞共勉。”

德塞对法拉第称他为人才非常高兴,更加努力学习,在他的一生中,也有一些不小的发明。而法拉第在审视自己的成绩时,说:“我成功的一半,离不开我的助手德塞先生。”

我们想一想,如果法拉第先生不能容忍德塞经常犯错误这一缺点,德塞不可能永远做他的助手,更不可能在科学探索上取得成绩。相反的,因为德塞本人的好学,这对法拉第本人的研究工作也有不小的推动。所以,法拉第在总结成绩时才那样感慨地说了那些话。

曾经有一位非常出色的外交家感慨地说:“以前,社交圈比较狭窄,只知道别人有很多缺点。现在,随着社交圈的扩大,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后,才有知心朋友告诉我,其实我自己也有类似的缺点。我希望别人能够容忍我的缺点,所以我也常常容忍别人的缺点。”

每个人都有缺点,可以推心置腹地想一想,假如自己的缺点不能被别人容忍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对自己的影响有多大。这样,我们就能找到容忍别人的缺点的理由。

宽容是交友之道,你将因此赢得别人的尊重与友谊。相反的,只会招致别人的厌恶。一个不能容忍别人缺点的人,不可能拥有真正的朋友,而他的人生也难以成功。要改变人生,就要赢得朋友的支持。所以,在面对别人的缺点时,要尽量多一份容忍与理解。

那么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培养自己宽容待人的习惯呢?

1.批评别人之前,首先要寻找一点甚至多个自己在这一问题上做得不够或不对的地方。没有一个错误和自己全然无关,至少要尽到指导和监督的责任。

2.宽容不是纵容。当对方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禁,如果你表现为过度宽容,恰恰显示了你的软弱。给一次机会并不是纵容,不是免除对方应该承担的责任。任何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何人都要承担各种各样的后果。

3.宽容,也包括对自己的宽容。只有对自己宽容的人,才可能对别人也宽容。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不行,才能扬长避短,才能心平气和地工作与生活。人的烦恼一半源于自己,即所谓画地为牢,作茧自缚。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争强好胜达到一定限度,往往会受身外之物所累,失去做人的乐趣。

乐于助人

要想成为一个社交广泛的自己,就要乐于帮助别人。人抬人,人帮人,做起事来才会顺利,事业才会发达。聪明人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会本能地伸出援手。当他们自己遭遇困难时,也会有一个人奇迹般地出现,并且会予以“相同的报答”。

帮助了别人,同时也就是帮助了自己。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远行的苦行僧走到了一个荒僻的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络绎的村民们在默默地你来我往。

苦行僧转过一条巷道,他看见有一团晕黄的灯从巷道的深处亮过来。身旁的一位村民说:“孙瞎子过来了。”瞎子?苦行僧愣了,他问身旁的村民:“那挑着灯笼的真是一位盲人吗?”

“他真的是一位盲人。”村民肯定地告诉他。

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他挑起一盏灯笼岂不令人迷惘和可笑?

灯笼渐渐近了,百思不得其解的僧人问:“敢问施主真的是一位盲者吗?”挑灯笼的盲人告诉他:“是的,从踏进这个世界,我就一直双眼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