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最伟大的励志书
8076900000013

第13章 寻找你的人生目标(4)

狭隘经验型思维模式总是仅仅按照原有经验思维定式、习惯性的经验操作程序去处理所获取的特殊的经验。思维定式是指人们受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特定的思维模式、社会流行的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在思维之前就已经具有的倾向性和思维预期系统。经验思维定式是在运用思维定式的经验中形成的、被认为是可能有效的思维定式。习惯性的经验操作程序是指根据过去思维操作的步骤所形成的习惯性的思维步骤。一种操作程序被重复一定次数之后,就会形成格式化,积淀下来成为习惯。经验思维定式和习惯性的经验操作程序在一定范围内是有效的,它可以加速思维活动的完成,缩短思维过程,提高思维效率,但他们也具有一定的不可靠性,特别是在处理表面上类似于过去的经验而实际上却比过去的经验要复杂得多、有根本的不同之处的新信息时,它们的可靠性就更低。这就需要运用理论型思维方式来弥补它们的这种局限性。理论型思维方式是运用理性由经验提高到理论这样一种辩证思维方式,它既尊重经验,义不迷信经验,不把经验凝固化、绝对化;它既尊重理论的作用,义不忽视经验的功能。而狭隘经验型思维方式却仅仅按照原有的经验思维定式和习惯性的经验操作程序去加工新近获取的特殊经验,这就无法克服经验思维定式和习惯性的经验操作程序所固有的局限性,因而不能正确地完成信息的加工的任务,就会形成片面性的结论。

狭隘经验型的思维方式把片面性的结论无限外推到其他的事物和范围中去。通过信息加工得到的片面性的结论,如果把它还原到原有的情境中去,也许还是有效的,但把它无限外推,就必定会成为无效而有害的结论。把这种结论无限外推以后,就会因为它不适合于外推事物的范围而招致行动上的失败。在中国革命史上,狭隘经验型的思维方式曾被运用于政治思维中,导致革命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的失败。由于错误路线执行者把当时苏联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了革命政权的经验无限外推到是中,主张在中国也搞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脱离了中国的国情,结果,几次城市武装起义都遭到了失败,使革命力量受到厂重大的损失。经过多次的失败,中国革命才逐渐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以农村包围城市,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的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把前苏联的经济建设的特殊经验盲目外推到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也曾导致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建设在某些方面的失败。

在科学史上,有些科学家因为囿于狭隘经验型的思维方式,也曾造成了科学发现过程的失败。克鲁克斯、古兹皮德、詹宁斯、勒纳德等科学家在伦琴发现x射线之前,差不多都已经走到丫这一重大发现的边缘,但是他们却由于局限于狭隘的经验型思维方式,不能正确地理解和阐释他们自己所做实验中出现的新现象的意义,以致接二连三地错过了发现x射线的机会。正如恩格斯所说,在物理学史上,当电学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时,“片面的经验在这一领域中占有优势”,“这种经验竭力要自己禁绝思维,正因为如此,它不仅是错误地思维着,而且也不能忠实地跟着事实走或者只是忠实地叙述事实,结果就变成和实际经验相反的东西”。

守株待兔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中消耗掉自己的青春,无法把自己的潜能在环境中最大能量地发挥出来。这种人像是透过三棱镜,扭曲了自己,也扭曲了他人,因而不可能成功,却很容易失败,因为他们根本就不去做。

刻板教条型地思维模式

下面的例子也许会对你有所教益。

从上大学时,李最大的梦想便是当名电视记者。她出身高贵,一直由于有着中上层社会关系和事业上成功的父母而备受身边的人的青睐。借助于家庭的支持和帮助,她完全有实现自己理想的一切机会。

她也确实有这个能力。她善于与人交谈,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和亲近,她常说:“只要给我一次上电视的机会,我就会让所有的人欣赏我。”在日复一目中,她在等待着某个像神仙一样的人来到她的身边给她上镜头的机会。她要马上成功,一下子成为一个着名的电视人。她在默默地等待,却没有做任何事情。等到她实在是等不下去了,开始四处去推销自己时,别人的回答却都是一样的:“你或许真的如你所说,确实有做电视人的潜能,但我们现在招聘的就是电视人,要马上就能投入工作的人,你的实习期我们可能接受不了。”

李的梦想就这样断送了,至今她仍不曾想到要去为自己的理想做点ff‘么。而欣就不一样了,这个外表朴实的姑娘在历经了一番奋斗之后终于实现了自己要做电视人的梦想。

欣与李一样,从小也梦想着成为一名电视人。她可不像李那样有经济保障,每天都得去工作,晚上还要去大学的艺术夜校学习。毕业后,她到处找工作,跑遍了她家乡的每个电视台和广播电台。但与李当时所得到的回答一样,他们几乎都是因为她没有经验而拒绝了她。但她从不放弃,她仔细地翻阅各种报刊,终于,有一天,她看到这样一则广告:在东北的某个县级电视台招聘一名女播音员。

欣其实是个怕冷的人,但一想到去那就可以从事自己所喜爱的电视工作,她就全不在乎了。她抓住这个机会,动身去东北。

她在那儿干了3年,在成为台柱子、积累了电视台工作所有的经验之后又返回家乡。现在,她是市电视台的主播。欣与奎皂不早诈辑相斥呢7相兽薪得甫功你令乍么巾、7《吕氏春秋·察今》里说,楚国有一个搭船过江的人,一不小心,在船正行驶的时候把随身所带的一把剑从船边掉进江里去了。他马上在剑落水的船边刻了个记号。站在一旁的人问他:“你在船边刻了个记号,做什么用呀?”他回答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落入水中的,我做这个记号,等会儿船靠岸时,我就从这个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把剑找回来。”船靠岸时,他真的就这样去找剑,当然是什么也没有。

1.教条、刻板的思维方式

刻舟求剑,就是一种教条主义、刻板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获取信息的渠道是“本本”、“红头文件”;在信息的加工方式上是用孤立、静止不动的观念去机械地加工所获得的信息,并把所得的结论机械地套用在其他事情上。教条、刻板的思维方式的形成,是由于未能正确地看待“本本”和“红头文件”。“本本”是人写出来的,是对经验的理论总结,有些本本是科学的,有些是有谬误的,有些则是科学与谬误的混杂。有些本本是比较完善的,有些是不太完善的,有些则可能有比较严重的缺陷或者不足。如果忽视了对本本的区别和分析,一切按照本本办事,而不管客观实际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就会把谬误当成科学的,把不完善的当成是完善的,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当然就是失败。“唯书、唯上”成了习惯,就会形成刻板、教条的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形成之后,义会使“唯书、唯上”的观念和行为得以强化。

教条、刻板的思维方式的形成,还由于没有把握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辩证关系。原则性是指说话或办事必须依据正确的法则或标准、规范。灵活性就是指运用有关的法则、标准或规范时要善于随机应变,结合实际适度予以变通。原则性是灵活性的基础,丢掉原则性,灵活性就成了自由主义;灵活性是原则性的必要补充,没有灵活性,原则性也就得不到真正的贯彻和实施,就会形成死板的教条主义。因此,把原则性绝对化,割裂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辩证关系,就会养成教条、刻板的思维方式。从根本上来说,教条、刻板的思维方式的形成,是由于缺乏辩证发展的观点。按照辩证发展的观点,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和变化的,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由此,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两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瞬即逝的东两,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缺乏辩证发展的观点,就会把相对静止绝埘化,把事物看作静止不、孤立、僵硬、固定、永久存在的东西,也会形成教条、刻板的思维方式。

教条、刻板的思维方式导致人的思想僵化和行动上的失败。按照教条、刻板的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就会“唯书、唯上”,而不去研究变化着的、午富多彩的实际,就会片面地固守原则,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对原则进行灵活变通的运用,这就是思想上的僵化。思想一僵化,就会导致行动上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不能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制定符合实际的新的行动方案,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处处碰壁。

2.“死钻牛角尖”式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的错误,表现在“死钻牛角尖”、“随大流”等思维方式上。“死钻牛角尖”式的思维方式,是喜欢钻进某一狭窄的问题中,仅仅往一个狭窄的方向和点去思维,而不知道拓宽思路。这样就会钻牛角尖而出不来,妨碍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随大流”的思维方式,是受消极的从众心理的驱动所产生的惰性、保守性思维方式。它考虑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就是符合社会上流行的看法,而不管这种流行的东西是否正确。持这种思维方式的人总是认为,与社会上流行的看法和做法相一致的是最保险的,也是最省事的。按照这种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就易养成自己不动脑筋,人云亦云,从而跟着错误的潮流跑,或者盲目地追随某种不适合自身条件的潮流,其结果也就是不能不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