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没有任何借口
8077000000002

第2章 千万不要找借口(2)

你要经常问自己,你热爱目前的工作吗?你在周一早上是否和周五早上一样精神振奋?你和同事、朋友之间相处融洽吗?他们是你一起工作、一起游乐的伙伴吗?你对收入满意吗?你敬佩上司和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吗?你每晚是否带着满足的成就感下班回家,又同时热切地准备迎接新的一天、新的挑战、新的刺激以及各种不同的新事物?你是否对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引以为豪?你觉得工作稳定、受器重又有升迁的机会吗?你个人的生活如何,圆满吗?只要你对以上任何一个问题,回答中有一个“是”字,我就要告诉你:“‘你‘可以’热爱你的工作。”(就像当年我对那些前来求助的朋友所作的建议一样)这是第一步。你可以把日子过得新奇而惬意,因为生活充满各种机会和选择。但是,你绝对没有时间尝试所有新鲜刺激的事。因此要满足你的愿望,我们得先从“你”开始。你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特点、长处,以及有哪些事是你能轻松自如就做得利落漂亮的。但记住,你不必为了做到这一点再回到学校去,或者生活上作剧烈的变动,如辞职甚至卷铺盖走人。符合内心需求的工作就是最合适的工作。需求是一种力量、一种渴望、一种热情。

你可能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意识到它的存在。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这么一道中心轨迹,循着这道轨迹走你就会满足。需求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年轻时,追求的可能是光荣、显耀的日子,独立,或者在一个彼此毫无芥蒂、能够集思广益的团队里工作。然而,目前的工作不能提供这些条件,你只好在周末和朋友尽情玩乐纵酒以弥补心灵的空虚。可是往往无效,到了周一,你就会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我们虽然与西点军校不同,但我们始终要有敢担负任何重任的决心和勇气。尤其是在年轻时求知和塑造自己的时期,自己要学会给自己加码,始终以行动为见证,而不是编织一些花言巧语为自己开脱。我们无需任何借口,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当义无反顾。

出现问题不是积极、主动地加以解决,而是千方百计地寻找借口,致使工作无绩效,业务荒废。借口变成了一面挡箭牌,事情一旦办砸了,就能找出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以换得他人的理解和原谅。找到借口的好处是能把自己的过失掩盖掉,心理上得到暂时的平衡。但长此以往,因为有各种各样的借口可找,人就会疏于努力,不再想方设法争取成功,而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上。

任何借口都是推卸责任。在责任和借口之间,选择责任还是选择借口,体现了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态度。消极的事物总是拖积极事物的后腿。我们把重物举起来,而地球引力却要将它往下拉。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挫折,我们是知难而进还是为自己寻找逃避的借口?

有了问题,特别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可能让你懊恼万分。这时候,有一个基本原则可用,而且永远适用。这个原则非常简单,就是永远不放弃,永远不为自己找借口。

有一幅漫画:在一片水洼里,一只面目狰狞的水鸟正在吞噬一只青蛙。青蛙的头部和大半个身体都被水鸟吞进了嘴里,只剩下一双无力的乱蹬的腿,可是出人意料的是,青蛙却将前爪从水鸟的嘴里挣脱出来,猛然间死死地箍住水鸟细长的脖子……这幅漫画就是讲述这样的道理: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

不要放弃,不要寻找任何借口为自己开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最有效的工作原则。你我都曾经一再看到这类不幸的事实:很多有目标、有理想的人,他们工作,他们奋斗,他们用心去想、去做……但是由于过程太过艰难,他们越来越倦怠、泄气,终于半途而废。到后来他们会发现,如果他们能再坚持久一点,如果他们能看得更远一点,他们就会终得正果。请记住:永远不要绝望;就是绝望了,也要再努力,从绝望中寻找希望。成为积极或消极的人在于你自己的抉择。没有人与生俱来就会表现出好的态度或不好的态度,是你自己决定要以何种态度看待环境和人生。

即使面临各种困境,你仍然可以选择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眼前的挫折。

保持一颗积极、绝不轻易放弃的心,尽量发掘你周遭人或事物最好的一面,从中寻求正面的看法,让自己能有向前走的力量。即使终究还是失败了,也能汲取教训,把这次的失败视为朝向目标前进的踏脚石,而不要让借口成为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当你为自己寻找借口的时候,你也许会愿意听听这个故事:

时间是一个漆黑、凉爽的夜晚,地点是墨西哥市,坦桑尼亚的奥运马拉松选手艾克瓦里吃力地跑进了奥运体育场,他是最后一名抵达终点的选手。

这场比赛的优胜者早就领了奖杯,庆祝胜利的典礼也早就已经结束,因此艾克瓦里一个人孤零零地抵达体育场时,整个体育场已经几乎空无一人。艾克瓦里的双腿沾满血污,绑着绷带,他努力地绕完体育场一圈,跑到了终点。在体育场的一个角落,享誉国际的纪录片制作人格林斯潘远远看着这一切。接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格林斯潘走了过去,问艾克瓦里,为什么要这么吃力地跑至终点。

这位来自坦桑尼亚的年轻人轻声地回答说:“我的国家从两万多公里之外送我来这里,不是叫我在这场比赛中起跑的,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

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抱怨,职责就是他一切行动的准则。

“没有借口”看似冷漠,缺乏人情味,但它却可以激发一个人最大的潜能。无论你是谁,在人生中,无需任何借口,失败了也罢,做错了也罢,再妙的借口对于事情本身也没有丝毫的用处。许多人生中的失败,就是因为那些一直麻醉着我们的借口。找借口,不如说“我不知道”

任何借口都是不负责任的,它会给对方和自己带来莫大的伤害。真诚地对待自己和他人是明智和理智的行为。有些时候,为了寻找借口费尽脑汁,不如对自己或他人说“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那些喜欢寻找借口的人是从哪里养成这种习惯的,这些借口又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或许是他们认为这样说会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些许安慰,或许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但不管怎样,有一点肯定是很清楚的,任何借口都是不负责任的,它会给对方和自己带来莫大的伤害。如果是为了敷衍别人、为自己开脱的话,那寻找借口更是不诚实的行为。

真诚地对待自己和他人是明智和理智的行为,有些时候,为了寻找借口费尽脑汁,不如对自己或他人说“我不知道”。

这是诚实的表现,也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表现。这在某些方面恰恰是自信的表现。一个人在失去了自信的时候,容易为自己找到很多借口,这其实是一种逃避行为。

麦肯锡咨询顾问埃森·拉塞尔的一次经历很能说明问题。他说:

有一天早晨,我们的客户——一家名列《财富》500强的制造业公司召开了一个重要的项目推介会。我们的项目主管约翰和整个团队把说明情况的各个不同的部分都过了一遍。我把自己的这一部分已经过完了,前一天晚上我一直干到凌晨4点才把它整理完,当时我是筋疲力尽。当讨论转向另一个部分时(这一部分与我无关,而且我对这一部分也知之甚少),我的脑子开始抛锚了,一个劲地想睡觉。我可以听见团队的其他人在讨论不同的观点,但话从我的头脑里滑了过去,就像水从小孩的手指间流过去了一样。

突然,约翰问了我一句:“那么,艾森,你对苏茜的观点怎么看?”我一下就惊醒了。一时的惊吓和害怕妨碍了我集中精力回忆刚才所讨论的内容。多年在长春藤名校和商学院练就的反应让我回过神来,我提出了几条一般性的看法。当然,我所说的也许只能算是马后炮。

如果我告诉约翰“我没有什么把握——以前我没有看过这方面的问题”,我可能会好一点,甚至我这样说也行:“对不起,我刚才思想抛锚了。”我想他会理解的,他以前一定有过同样的经历,就像在麦肯锡工作的其他人一样。相反,我却想蒙混过去,结果便是自己信口开河了。

几个星期之后,项目结束了,团队最后一次聚会。我们去了一家快餐店,吃了很多东西,喝了不少啤酒。接下来项目经理开始给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分发带有开玩笑或具有幽默性质的礼物。至于我的礼物,他递给我的是一个桌上摆的小画框,上面整整齐齐地印着麦肯锡的至理名言:“只管说‘我不知道’。”

这是一条明智之极的建议,至今这个画框还摆在我的书桌上。

自信的人从来不为自己找借口,任何借口都表现为懦弱的一面。在西点军校,一入校我就接受了类似的训练。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每当面对那些企图以借口为自己开脱的员工时,我总是对他们说:“与其找借口,不如说‘我不知道’”。

不要让借口成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