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低调做人高标做事
8077500000002

第2章 人生最高境界是张弛有度(2)

扪心自问,这样的生活,能不累吗?被欲望沉沉地压着,能不精疲力竭吗?静下心来想一想,有什么目标真的非让我们实现不可,又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用宝贵的生命去换取?朋友,让我们斩除过多的欲望吧,将欲望减少再减少,从而让真实的欲求浮现。这样,你才会发现真实的、平淡的生活才是最快乐的。拥有这种超然的心境,你就能做起事来不慌不忙、不躁不乱、井然有序,面对外界的各种变化不惊不惧、不愠不怒、不暴不躁。而对物质引诱心不动、手不痒。没有小肚鸡肠带来的烦恼,没有功名利禄的拖累,活得轻松,过得自在。白天知足常乐,夜里睡觉安宁,走路感觉踏实,蓦然回首时没有遗憾。

古人云:“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当年陶渊明荷锄自种,嵇康树下苦修,两位虽为贫寒之士,但他们能于利不趋,于色不近,于失不馁,于得不骄。这样的生活,也不失为人生的一种极高境界!

人生好像一条河,有其源头,有其流程,有其终点。不管生命的河流有多长,最终都要到达终点,流入海洋,人生终有尽头。活着的时候,少一点欲望,多一点快乐,有什么不好?

把手张开就可拥有一切

在印度热带丛林里,人们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式捕捉猴子: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子里面装上猴子爱吃的坚果,盒上开个小口,刚好够猴子的前爪伸进去。猴子总是喜欢满满地抓住一把坚果,这样爪子就抽不出来了。人们常常用这种方式很容易就捉到猴子,因为猴子有一种习性: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

作为人类,我们一定会嘲笑猴子很蠢,松开爪子不就溜之大吉了吗?但回过头来想想我们自己,看看自己身边的一些人,也许你就会发现:其实,人类也会犯猴子的错误。

因为放不下到手的名利、地位,有的人整天东奔西跑,牺牲了真正的快乐也在所不惜;因为放不下诱人的钱财,有的人成天费尽心机,利用各种机会想捞一把,结果却是作茧自缚;因为放不下对权力的占有欲,有的人热衷于溜须拍马、行贿受贿,不怕丢掉人格的尊严,一旦事情败露,后悔奠及……

生命如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要想使之在抵达理想的彼岸前不在中途搁浅或沉没,就只能轻载,只取需要的东西,把那些可放下的东西果断地扔掉。

假如你的脑袋像一个塞满食物的冰箱,你应当盘算什么东西应该丢出去,否则,永远不可能有新的东西放进来。有些东西不丢出去反而还会在里面慢慢变坏;有些东西,丢了可惜,但放一辈子,也吃不了。所谓的“人生观”,大概就是如何为自己的“冰箱”决定内容物的去留问题吧!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盘算,学会放弃。盘算之际,肯定有挣扎有犹豫。没有人能够为你决定什么该舍,什么该留。所谓的豁达,也不过是明白自己能正确地处理去留和取舍的问题。

在工作与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时刻都在取与舍中选择,我们又总是渴望着取,渴望着占有,常常忽略了舍,忽略了占有的反面——放弃。

其实,懂得了放弃的真意,也就理解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妙谛。多一点中庸的思想,静观万物,拥有像宇宙一样博大的胸襟,我们自然会懂得适时地有所放弃,这正是我们获得内心平衡,获得快乐的秘方。

在电影《卧虎藏龙》里李慕白对师妹说过这样一句话:“把手握紧,什么都没有,但把手张开就可以拥有一切。”这一取舍的道理谁都知道,可身体力行时却是相当困难的。

其实,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我们心里都很清楚,只是觉得每样东西都有它的好处,权衡利弊,哪样都舍不得放手。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在同一情形下势均力敌的东西,它们总会有差别。因此,应该选择那个对长远利益更重要的东西。有些东西,你以为这次放弃了,就不会再出现,可当你真的放弃了,便会发现它在日后仍然不断出现,和当初它来到你身边时没有任何不同。所以那些你在不经意间失去的并不重要的东西,完全可以在需要时再重新争取回来。

佛家总是喜欢说“舍得”。是的,有“舍”才有“得”。一只壁虎遇上了危险,会毅然舍去尾巴以换取生命。既然连壁虎都懂得“舍得”,人又为什么那么执着,那么放不下、舍不得呢?

为善最乐,读书最佳

有位先贤说过:“人生善读书,享世间清福。”书是人类的良师益友,是人类心灵空间的展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记载。书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自然是能让人增加智慧与才干,让人学会改造自然、改造自己的本领。

古人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们读书大多为了应仕,而现代人除了从书中获取知识外,还把读书当做一种消遣和休闲方式。因为书可以让人陶冶情操,又可以让人忘掉些烦恼与不快。古人说:“古今世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人品还是读书”,又说“为善最乐,读书最佳”,可见读书是人生乐趣的最高境界。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的航标灯,在我们困惑糊涂时指点迷津,在我们迷茫危急时解除烦恼,在我们空虚无聊时充实大脑。孟德斯鸠说:“爱好读书,就能把无聊的时刻变成喜悦的时刻。”

笛卡尔曾经说过:“读好书就像是和过去最优秀的人交谈一样。”工作中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不妨找本自己喜欢的书,专心去读,去和书中的主人公对话,向他们诉说你的苦楚与无奈;生活中当我们寂寞难耐时,不妨伴着雨声,打开一本书。

喜好读书是好习惯,然而喜读书还要善读书,善读书还要善用书。读书要有所选择,漫无目标,无书不读的人,他们的知识很难精湛。读书无选择,便只能当一个书架,你放上什么书,它便容纳什么书,读书即使是抱着欣赏的态度,总也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书吧!就像交友一样,有的人可以成为无所不谈的知己,而有的人则只能是泛泛之交,有的人则需敬而远之。

此外,读书贵有疑,不能完全相信书中所讲,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古人有言:“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主。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读书既要有所获,又要有所思,有所疑,这才符合认知的过程。

善于读书的人,任何一本书对他而言就都如同一条帮他渡河的小船,既然渡过了河,就该舍弃小船,有谁会在登岸之后还拖着小船过日子呢?

世间最为渊博的书籍莫过于人生,读书的最高境界便是能参悟出人生的真谛。读有字书可以让人增长学问,而读懂人生这本无字书,则可以增长智慧,可以让人快乐一生。

喝杯清茶,去除烦恼

工作了大半天,大脑已经处于疲惫状态,如果有时间,不妨坐下来喝杯下午茶,让烦恼疲惫随那茉莉香飘人空中。

英国人特别喜欢喝下午茶,英国人喝下午茶的传统根深蒂固。即使体力劳动者,如装修工人等,到时也雷打不动地要停下手中的活计去悠闲地喝上一杯。

英国人喝下午茶的习惯,可追溯到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时代,那时的英国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每到下午时刻就百无聊赖,又感觉肚子有点饿.于是就请女仆准备几片烤面包、奶油和茶,既填饱了肚子,又消磨了时光。后来这种做法逐渐在当时贵族社交圈内成为时尚,英国上流社会的绅士名媛开始盛行喝下午茶。他们最初只是在家中用高级、优雅的茶具来享用茶,后来渐渐演变成招待友人欢聚的社交茶会,进而衍生出各种礼节,至今在一些高档酒店还保留着这种下午茶繁复的礼节。

有这样一个笑话:美国爆发脱离英国的独立战争的原因,竟然与下午茶有关,是英皇乔治三世强逼美国人喝下午茶所致。英皇听说美国人从来不喝下午茶,很是生气,于是便强令美国人参加“波士顿茶话会”,但美国人“嫉茶如仇”,不但不喝茶,反而将茶叶倒进海港,美国人的这个举措,成了独立战争的导火索,引发了一场恶战。

当然,这是带有调侃意味的笑谈,我们也无从考证其历史证据,但由此足以证明英国人对茶的偏爱程度。曾有一种分析说,美国人之所以过分热情,与经常喝咖啡和烈酒有关;德国人缺乏幽默感,多少因为其喜欢喝啤酒;至于英国人的优点——沉默和自制,则因为酷爱杯中茶,这种饮料使人精神百倍而不致醉倒。

其实,下午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让人们联络感情、交换信息。在英国,茶馆往往是同行们在下午聚会交流信息的地方,所以有时许多通知都贴到茶馆里,因为那里是相关人士最集中的地方。

喝下午茶,最大的好处是松弛神经,放松心情。听听笑话,说说心事,聊聊家常,一天下来工作再累,心情也会好些。从这一点来看,下午茶对于现在繁忙的都市年轻人,也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时常运动,放松身心

如果问运动有何好处,可能许多人都能回答出一些,诸如运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增加机体免疫力等。但你是否知道,运动亦可以解忧。

许多人可能对此持怀疑态度,因为在大多数人眼中,只有高兴的时候才去运动,生气烦恼的时候谁有闲心去运动啊?但事实就是如此,由不得你不信。运动确实能让人忘记沮丧,产生快感。看过美国影片片《阿甘正传》的朋友都知道,当阿甘心爱的女人离他而去后,他便开始跑步,天天不停地跑,虽然阿甘自己说他跑步没有理由,就是想跑,其实正是跑步让他忘掉了伤痛,而也正是他跑步的执着精神感动了女友,让她重新回到他的身边。

所以,高兴的时候可以去运动,因为那是一种休闲,而心情烦闷的时候也可以去运动,因为运动可以解忧。

生活中我们为了生存而不停地奋斗着,为了成功而崩紧了每一根神经。但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一味地工作,而不注意身体状况,不注意精神的放松,终归可能还是会失败;另外,如果经过终身努力,最终达到了目标,却已没有机会来享受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也是毫无意义。因此,生活中各方面都应保持平衡。拼命工作虽好,但用长远的观点来看,仍然有必要省下一些时间去运动。

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跑步、钓鱼、登山、骑马……只要你喜欢,什么都可以。运动可以缓解疲劳,重新焕发身体的活力。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或几种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每天坚持,让它变为生活的一部分。当然,如果偶遇令人心烦的事,也可以丢掉工作,去体育馆待上一会儿。不论何时,不论何地,最重要的是,运动时应放松心情,不要一边运动,一边还在考虑刚才碰到的不快,而要让运动把不快冲掉。

此外,运动就是运动,不要带有别的什么目的,最好就像阿甘一样,我想跑就跑,不是为了引起谁的关注,也不是为了什么奖赏。比如说没事时去打篮球,最好把它看成是一项休闲活动,不能过于看重输赢得失,否则便会平添许多烦恼,达不到放松的目的。如果过于看重输赢,一点小小的失败都会让人产生如同工作失败时的挫折感,如此一来,运动反而成为了紧张疲倦的诱因,失去了原来休闲的意义。

“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工作上要讲究张弛之道,累了,烦了,可以去运动一下。运动也应该注意张弛之道,不能有兴趣的时候,便运动个没完,心烦的时候,便来个马拉松式的运动,这些都是要不得的。

运动应像吃饭一样,不但“定时”,而且还应“定量”,要适可而止,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强身健体、放松身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