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3苏武持节牧羊19年
——信念可以支撑灵魂人的一生,难免有步入低谷阶段的时候,有什么可以让我们重整风帆?当然是坚强的信念。信念支撑着人的灵魂,激励我们把一切艰难困苦抛在后面。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再次出兵攻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以前扣留的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了,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等,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事。
苏武到匈奴之前,有个汉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
卫律有一个部下叫做虞常,对卫律很不满意。他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来是朋友,就暗地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
张胜对这个计划表示支持,没想到虞常的计划没成功,反被匈奴人逮住了。单于大怒,叫卫律审问虞常,还要查问出同谋的人来。
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到了这时候,张胜怕受到牵连,才告诉苏武。
苏武说:“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如果让人家审问以后被杀死,不是更给朝廷丢脸吗?”说罢,就拔出刀来要自杀。张胜和随员常惠眼快,夺去他手里的刀,把他劝住了。
虞常受尽种种刑罚,只承认跟张胜是朋友,说过话,拼死也不承认跟他同谋。
卫律向单于报告。单于大怒,想杀死带队的汉使苏武,被大臣劝阻了,单于又叫卫律去逼迫苏武投降。
苏武一听卫律叫他投降,就说:“我是汉朝的使者,如果违背使命,丧失了气节,活下去还有什么脸见人?”说完又拔出刀来向脖子抹去。
卫律慌忙把他抱住,但苏武已受了重伤,昏死过去。
卫律赶快叫巫师用土办法抢救,苏武才慢慢苏醒过来。
单于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十分钦佩他。等苏武伤痊愈了,单于又想逼苏武投降。
单于派卫律审问虞常,让苏武在旁边听着。卫律先把虞常定了死罪,杀了;接着,又举剑威胁张胜,张胜贪生怕死,投降了。
卫律对苏武说:“你的副手有罪,你也得连坐。”
苏武说:“我既没有跟他同谋,又不是他的亲属,为什么要连坐?”
卫律又举起剑威胁苏武,苏武不动声色。卫律无奈,只好把举起的剑放下来,劝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已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贵荣华。你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
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喝道:“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下。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决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卫律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向单于报告。单于就把苏武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的喝的,想用长期折磨的办法,逼他屈服。
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了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过了几天,居然没有饿死。
单于见折磨他没用,把他送到北海边(今贝加尔湖)去放羊,跟他的部下常惠分隔开来,不许他们通消息,还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再放你回去。”公羊怎么会生小羊呢,这不过是说要长期监禁他罢了。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惟一和他做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第二次,汉使者又到匈奴去,也滞留匈奴的苏武的随从常惠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使见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使者见了单于,严厉说:“匈奴既然存心同汉朝和好,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
单于听了,吓了一跳。他还以为真的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大雁也替他送消息呢。便向使者道歉说:“苏武确实是活着,我们把他放回去就是了。”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如今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老百姓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智慧解读:
苏武在荒凉的北海边牧羊19年,可谓艰苦卓绝,但他始终没有投降,因为他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他从未忘记过自己的国家,汉使节仗就是见证。
当今社会里,我们虽然不会面对如此艰难困苦的境域,但强大信念并非失去价值。因为在人生的远航中,信念是浆,是帆,是支撑我们前进的力量。只有具备了足够强的信念,我们才能在落魄和遭遇挫折时永远坚定地向目标迈进。